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一篇推荐书的作文600字(推荐一本书600字左右作文6篇)

一篇推荐书的作文600字(推荐一本书600字左右作文6篇)

更新时间:2023-03-28 01:05:00
一篇推荐书的作文600字(推荐一本书600字左右作文6篇)

一篇推荐书的作文600字【一】

回来以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烟草人,我们该向沈浩学习些什么呢?

学习沈浩的爱民情怀。在沈浩的心里,他始终装着百姓、装着小岗村,他把群众当做自家人,群众把他当做贴心人,村民们找他谈事,他总是和村民们坐在一起,促膝而谈。作为烟草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零售客户、广大消费者,我们应深入基层,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从他们的真实需求出发,深怀一颗民本之心做好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您负责,让您满意”。

学习沈浩的敬业精神。为了给村里修路,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至用双手把水泥浆捧到路基里,导致手被灼伤。沈浩的事迹告诉我们,做工作贵在敬业,敬业就是尽一切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敬业就是少讲条件,多想办法,多出成效,敬业的精神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以“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像沈浩一样,全身心干好本职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学习沈浩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沈浩在小岗村挂职担任党委第一书记期间,帮助小岗的乡亲们修公路、办企业,带领村民科学种田,以创新的思维和远见发展商贸旅游,从而彻底改变了小岗村的面貌。作为烟草人,我们要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以创新为引导力,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以创新为原动力,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以创新为支撑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步伐;以创新为驱动力,让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学习沈浩心细于发的百姓情怀。沈浩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热情关心、真情关爱。五保户韩庆江那天突然发病,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他去抢救。村民关友林全家6口人,4人有残疾,沈浩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对于我们烟草人来讲,工作中心就是服务,服务的要点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积极开展“服务一线、服务零售客户”活动,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以丝丝入扣的服务、细致入微的问候来真诚的服务于零售客户,服务于消费者。

一篇推荐书的作文600字【二】

片中讲述了“十岁女娃没有娘,错把奶奶喊作妈”的侗家女孩石欣颜,出生38天母亲改嫁他乡,与奶奶相依为命。“家穷偏无顶梁柱,姐弟有泪不轻弹”的姐弟李愿娥、李愿恒,因父亲去世早,母亲身患重病,靠残疾伯父支撑一家生活的感人事迹。

作为第一书记罗良鸿,为了改变山区贫穷面貌,想方设法带领广大村民发展稻田养鱼、种植茶叶、侗绣等项目,来增加群众经济收入,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但由于扶贫项目缺乏资金和技术,也是纸上谈兵。借助广西卫视《第一书记》这个平台,事迹播出后,得到了相关单位及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三个贫困小孩得到了共计10.7425万元的爱心款,扶贫项目得到了151.97万元的爱心启动资金。在这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关爱和支持下,让石欣颜、李愿娥、李愿恒等3个贫困村小孩改变了生活,实现读书梦;使该村的稻田养鱼、种植茶叶、侗绣等扶贫项目得以顺利开发,实现广大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指日可待。

看完该期节目后,同样作为一名贫困村第一书记,感同身受,在被事迹感动的同时,也有所启发。

首先,扶贫要先扶人。广大村民祖祖辈辈、世袭沿下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陈旧思想观念、参差不齐的.人文素质等因素,要想在短期内得到转变,是不切实际的,只有通过政府引导感化,驻村干部深入农户示范带头,加强生产生活技能的培训,尊重群众的意愿,在扶贫项目的开发、设计、实施、管理上,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在得到更多实惠的同时,逐步转变和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开拓意识,变“输”为“造”。

其次,扶贫项目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受地理气候、土壤、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发扶贫项目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在制定一些扶贫政策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多方因素,科学论证,不能搞“一言堂”,要因地施策。只有这样,才能让扶贫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次,扶贫项目需要后盾单位、职能部门、社会资源的共同支持和参与。要想改变贫困村面貌,早日脱贫致富。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制定扶贫计划的基础上,作为后盾单位要把扶贫工作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在资金、技术、协调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作为相关职能部门,要大力配合,给予扶贫政策、信息、项目、专项资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协调和参与。作为社会资源,要充分利用一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资源,让他们共同参与和支持扶贫项目的开发。

只有充分借助社会资源,后盾单位、职能部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三方共同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才能有效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广大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才得以早日实现。

一篇推荐书的作文600字【三】

《第一书记》这部电影根据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在影片讲述了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干了多年公务员后,毅然放下优越的工作环境,抛下优越的生活条件到条件艰苦的凤阳县小岗村任第一书记,并且在小岗村一干就是六年,他为小岗村铺路、修桥,帮助贫困户,招商引资进行经济改革,让几十年来驻足不前的的小岗村大踏步的前进,赶上了中国经济的潮头。但是,当小岗村正在重现昔日辉煌时,自己却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朴实而又崇高,引发我们对现在工作的态度,工作的目的以及工作的方向进行深刻反思。通过这部电影也促使我们低头扪心自问与沈浩相比,我们都缺少了什么,丢失了什么。

在这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小岗村的村民最开始都认为沈浩不过是来“镀金”的,熬过三年就会远走高飞,因为历届的挂职锻炼的工作人员都是这样的过场,引用电影中挂职干部中经常说的一句话“不干不好意思,干点意思意思,干多你啥意思,走了没啥意思”,只是拿小岗村做一个垫脚石。但是经过了三年,村民却齐心按了98个红手印请求沈浩再留下干三年,过了三年又齐心的按了第二次红手印请求沈浩能为小岗村再留三年。沈浩心里有着对妻子、女儿的愧疚,有着对他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无法照顾的愧疚,但当他看到时那一双双对他期盼的眼神,最终还是选择了小岗村。当沈浩为小岗村的发展心力憔悴,猝然长逝的时候,小岗村的村民第三次按下了手印,用他们纯朴赤诚的心,用对沈浩的爱来挽留沈浩,不想让他远走。这是农民最质朴的表达,这三次的手印深深的感动了我,也许我们一生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一心一意的为人民谋幸福,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这事比什么大事都要大,这才是最根本的大事。沈浩你是人民的骄傲,是党员的榜样,也是所有干部的楷模。

在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感觉到,什么是最可贵的,什么才是你努力的源泉,永恒的动力,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获得人民对你的信任。沈浩做为一个挂职锻炼的干部能一心一意扎根于乡下工作,深入细致的了解村民的难处,全心全意的为他们着想。为他们的生活努力工作,人民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红彤彤的手印后面是一副沉甸甸的民心,代表着人民对你的信任,对你的期待,对你的深沉的爱,这些才是一个共产党员人的最终追求。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印证了三个代表的理论,我们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像沈浩那样得到人民的拥戴。我们要习沈浩,学习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已任,学习他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为人民的幸福奉献自己的热。

通过电影中可以审量现在的我们,我们工作在空调房里,穿着整洁的衣服面对着电脑,体面而又舒适的办公楼,我们过着很舒心的日子,不用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做,甚至这种安逸已经使我们很多人忘记根本,忘掉了那些正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农民,忘记正在烈日下汗流侠背辛勤工作的农民工,而我们还在心安理得的享受着这一切。但通过这部电影,通过沈浩请我们埋头想想,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个无论从世界观、思想观、价值观都应该严格要求进步,与时俱进的人,我们是不是缺失了沈浩的那种拼博奋斗的精神,我们是不是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在党的教育领导下的先进份子,就像我们经常写的那样,我们将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我相信这句话在工作中,学习中说了很多遍,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句口号,但是从沈浩身上,我们看到这不是一句口号,这是他行动的目标,他始终在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的奉献,同样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不能空喊口号,我们要以这句话作为行动目标,真真正正的为人民为国家做事。

沈浩在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这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信念,是共产党员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习沈浩的精神,以他为榜样,做好本职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一篇推荐书的作文600字【四】

在看完电影后,我被沈浩同志的事迹深深感动,同时也发现这部影片与以往主旋律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刻意的去煽情,真实的去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通过导演与演员专业的表演,沈浩同志的真实形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随和,也更有感染力。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

当安徽省财政厅党组决定委派沈浩去小岗村任支部书记的时候,当工作条件的极大反差使他无法顾及家庭的时候,他并没有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毅然前往,他知道这次去小岗村责任重大,他知道:当时“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跨不进富裕门”的小岗村,换了几任领导,村民仍不富裕,发展压力仍然很大。但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小岗村。沈浩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心声:“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但人的生命也十分脆弱。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那么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得有价值。就拿自己到小岗村来说吧,虽然吃苦、受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也难以实现的。”这些豪言壮语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要象沈浩一样,以党的事业为重,无怨无悔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也要象他那样不辞辛苦、埋头苦干,有任劳任怨的勇气和气魄。只有不怕艰苦、任劳任怨,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真正用到所在的工作岗位上,才会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归属感,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

人们在整理沈浩的遗物时,发现他床下有七双已半旧的鞋,鞋底全部沾满了泥土——那是村民责任田里的泥土,那是全村108户村民院子里的`泥土,那是即将竣工投产的1000亩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园的泥土,那是刚刚动工的小岗敬老院的泥土,那是五保户们庭院里的泥土……

为了解民情,沈浩初到小岗村一个多月时间就对全村108户跑了两遍,男女老少他没有不认识的。谁家缺粮,谁家少柴,谁家收入低,谁家有困难,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并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小岗人说:“他眼皮不往上翻,跟咱亲近” 6年时间,小岗村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熟悉小岗村的一草一木,知道乡亲们在想什么,怕什么,爱什么。

了解了民情民意,更重要的是要多做顺民心的事,让群众得实惠,沈浩就是这样干的。他在小岗村6年里,始终坚持夜以继日地工作,废寝忘食地奋斗。在他的带领下,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开始生产了,漂亮宽敞的村民小楼盖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沈浩的点点滴滴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公务人员,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了解民情,扎扎实实、充满感情地去读懂民意,进而用是否“真为群众办好事、真为基层办实事”的标准衡量工作的得与失,不断用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喜不喜欢”来校正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