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小学生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小学生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3 08:11:55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小学生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一】

铅笔盒跟钢笔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们的主人叫丽莎,她学习很用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一天,丽莎刚考完试,没把钢笔的盖子盖紧,然而,又由于她在回家的路上又蹦又跳地,就让钢笔身上的墨水流了出来,流到了又漂亮又精美的铅笔盒身上了。回到家后,铅笔盒被这一面景象惊呆了,它尖叫了一声。铅笔盒又愤怒又生气的说道:“你太脏了,我不想跟你做朋友了。”钢笔谦虚的说了一句“对不起”就匆匆忙忙地跑出去了。

过了一天,丽莎看见原本是一个漂亮又精美的铅笔盒,可是现在已经黑漆漆的了。丽莎急忙用水把它洗了洗,不过铅笔盒,已经不能再变成以前那个干净又精美的铅笔盒了。当丽莎把文具放回铅笔盒时不见了钢笔的踪影。丽莎问铅笔盒,钢笔到哪里去了。铅笔盒就跟丽莎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丽莎说:“是我错了,是我没把钢笔的盖子盖紧,所以就让墨水流了出来,对不起。”铅笔盒说:“没关系,谁让你是我的主人。”丽莉被铅笔盒的这一句话,感动了。铅笔盒说:“我要去找钢笔朋友。”丽莉说:“好吧!”

经过铅笔盒几天几夜的寻找,铅笔盒找到了钢笔。铅笔盒说:“钢笔,对不起!是我误会了你,请原谅!”钢笔被铅笔盒的真诚打动了,并且原谅的铅笔盒。

从此,铅笔盒和钢笔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二】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春节可以收压岁钱、贴春联、放烟火、吃年夜饭……现在春节就快来到了,我心里不由得欣喜。

大年夜上午,我和爸爸在大门上贴起了春联,挂起了灯笼,家家喜气洋洋。下午,爸妈特别忙,忙着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当然我也不闲着,把自己的房间全打扫一遍,把地拖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夜终于来了,舅妈家、外公家和我们家围着圆桌旁,吃着丰盛的菜肴,大家有说有笑。8点钟,全家都守在电视机前,一边吃瓜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歌舞、杂技、魔术、小品……看到他们的表演,不由得想起“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谚语。快到12点,外面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我在窗户口放眼远眺,只见无数的烟花在城市的上空绽放,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一眼望去,整个黑夜金光闪闪。我特别激动,赶紧叫着爸爸同我去放炮竹,辞旧迎新。来到楼下,爸爸把烟火放在平地上。一只特大号的烟火点燃了,只听“咝”的一声飞上天,展开了艳丽的火花,有赤、橙、黄、绿、蓝五种颜色,真是绚丽多彩,此时此刻,整个天空,仿佛是彩色的世界,如同仙境一般。我万分激动、兴奋,也拿起小烟火自己放了起来。这个夜晚使我感受到了热闹的过年气氛。

大年初一,我起了个大早,和爸妈赶着去向长辈们拜年,同时我也收到了很多压岁钱,我真高兴呀!

春节过年可真丰富啊!既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又收到了很多压岁钱,还看到了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不过,过了年,我也大了一岁,要懂事了,要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希望下一个春节能赶快到来啊!我爱春节!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三】

在这个崭新的日子里,快乐的心情在呐喊着。不经意间,猛地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天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天的绚丽热闹。

不知何时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着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着金灿的闪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这看谁更有才……哦!在不经意间,春节已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

街上的灯笼早已绽开了红红的笑脸,对联用它那优美的文字表达它的喜悦,年画上的孩子也笑得那样灿烂,冬青树用那耀眼的翠绿为春节增添一抹别样的色彩,就连空气中也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窗外“噼里啪啦”,那是春节的警钟,向所有的人们宣告“过年了!”,当然了,过年时烟花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天空的装饰品。点燃烟花筒,只听“轰隆”的一声巨响,信号发出,只见无数明亮而又璀璨的明星飞过天际,一朵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也有的像一串串的珍珠,一条条瀑布,让我不禁想起青莲居士的名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然人感到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成一朵鲜花, 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时的场面,被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真是热闹极了。

春节时的美味,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下到锅中,饺子就像晶莹剔透白色的小船,飘在滚滚的开水中。饺子的头上犹如一丝丝波浪,翻滚着。等到起锅时,迫不及待地捞起一个,咬一口,皮薄馅大。若是沾点醋,那滋味呦,唇齿留香,更有浓浓的幸福味道弥漫在心底。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四】

听说森林公园还有个“儿童乐园”。我和妈妈急忙赶到这里,里面有“弓箭狩猎”,蹦蹦床“,荡秋千……”蹦蹦床特别好玩,我在里面蹦来蹦去,跳来跳去,里面还有滑滑梯呢!

我从上面滑进“球海”,我在里面拿着球与小朋友扔来扔去,玩得好快活哦!

当秋千时,我闭上眼睛,自己仿佛就是一只燕子,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当我还沉迷于梦中之时,妈妈叫道:“张嫣,快下来吧!

我们要吃东西了。”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只得下来了。下午,我和妈妈又到百花展览馆去参观。哇!

里面有好多花,有月季、有睡莲、有百合……里面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香飘四季。真是美不胜收。通过这次活动,我既增长了知识,又得到了快乐。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五】

小猫的家住在一条大河边,河里有很多鱼。 可人们往大河里倒垃圾,里面的鱼了一大片,侥幸活下来的鱼也被污水呛得难受。小猫也不敢去里面洗澡了,他只好去井里打水洗澡、喝水。 这时,小猫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因为生活在小岛上,没有食物,他是吃鱼长大的。如今,鱼差不多光了,小猫心急火燎。

他看着洗澡的木盆,又想出了办法。他在木盆中装满井水,向河边走去。鱼儿正在河里困难地呼吸,因为水底没有氧气,鱼儿都游到了水面上。小猫正躲在盆后睡大觉呢!鱼儿忽然看见清清的水,连忙一蹦跳在小猫的盆里。其他的鱼儿也不知是计,接二连三地跳进盆里。 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小猫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看见了盆里的鱼儿,高兴地笑了。他把木盆带回家,把三分之一的鱼放进水缸,把三分之二的鱼吃掉了,第二第三天也是这样。到了第四天,他把四分之一的鱼吃了。就这样,一年以后的`一天,小猫对河的变化大吃一惊,原来河水在小猫不注意时被治理得干干净净了。小猫笑了,把水缸里的鱼儿放回了干干净净的大河了。 从此,小猫再也不用“钓鱼新法”了,因为河水干净了嘛!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六】

我的文具盒里有很多文具,有铅笔、钢笔、胶布、削笔刀……

有一天,这些文具正在争论谁的本领大,铅笔说:“我的本领最大,我书写流畅。”钢笔说:“我写也很流畅,但你写出来的字被橡皮一擦就会没有,橡皮却擦不掉我。”铅笔说:“那你改不了错字了。”胶带连忙说:“不要怕,有我呢。”只有削笔刀和墨水一句话也不说。

第二天,钢笔正要写字就没有水了,铅笔见了哈哈大笑,就在铅笔得意忘形的时候铅笔芯断了,这时沉默不语的削笔刀和墨水终于说话了“我们既要看自己的长处也要看自己的短处,取长补短才能进步。铅笔、钢笔听了很惭愧低下了头。

通过这件事钢笔和铅笔知道了: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七】

文具盒传来了唧唧喳喳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铅笔、橡皮、蜡笔争吵的声音。

“我是老大!”铅笔骄傲地说:“因为小主人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都是我来写字的,所以我的本领最大,我应该当你的老大!”

“我才是老大!因为我有五颜六色的兄弟姐妹,可以把一幅单调的图案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蜡笔自豪地说。

“你们都给我靠边站!”橡皮傲慢地说,“不管你们画的得多么好看,写得多么优美,我都会把你们擦得干干净净,所以说我才是小主人所说的老大!”

它们一直争论不休,也分不出来谁是老大,铅笔盒实在听不下去了,说:“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团结有爱。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小主人服务!”

刚好美术课到了,他们三个帮助小主人画出了一幅美丽的作品。

从此以后,铅笔、蜡笔、橡皮再也不争吵了,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

三年级关于节日习俗作文【八】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