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描写母亲的300字片段)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描写母亲的300字片段)

更新时间:2022-05-27 05:36:37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描写母亲的300字片段)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一】

正面管教,可谓是最近非常流行的育儿之法,今日受命于学校拜读之下写之如下之愚见。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二】

这个寒假读了《正面管教》一书。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特别是书中第5章所讲述的建立情感联结的内容让我感同身受。我相信作为一位教师,我们都是很关爱自己的学生的,但为什么孩子们对自己的教育要求完成的不好呢?书中所讲的案例让我茅塞顿开。因为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们得不到老师关爱自己的讯息。书中介绍了几种方法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结,倾听并认真对待孩子们,进行一次野外旅行,欣赏独特性,通过尊重学生的课外兴趣来建立情感联结等方法帮助学生们体验到关爱、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是一位老师所能做到的最有效的事情。

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师生之间的相处,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三】

最近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

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如: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高兴,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

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我们往往对孩子有诸多批判、期望、职责、失望、愤怒。但事实上,爱和快乐才是我们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们表达无条件的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寻找积极的方面,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说“不”,帮助他们找到真正的“是”,是我们为人父母、师长,可以、更应该采用的正确教养方式。爱孩子、爱自己、洞见缺憾、寻求第三选择,就是美好人生。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四】

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五】

我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坐不住。为了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我常常采取鼓励战术。一句“你坐得真好!”“你真棒!”“你真能干!”,使孩子们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孩子们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坐得住了,发言积极了,时间长了,他们就养成了上课专心、积极发言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少用“不能……”,“不要……”等语言来限制幼儿的行为。有一 次,当我布置环境时,将贴好的画挂在墙上,孩子顿时围了上来,当我告知孩子们不要用手去乱摸它们时,我们班的郑圣元小朋友却马上走到前面去,伸出手就想试一试,接着我就说了他,为什么别人都不会去摸,你就要去摸呢,老师的话你没有听见吗?当时他什么也没有说。后来,我自己也想了一想,才知道原来我的说教提醒了他,激发了他想去尝试的好奇心。其实,我们常常会对幼儿下一些“禁止令”,不许跳着走进洗手间,不能摸易损坏的东西,不要把塑料袋套在头上等。我们的用意是为了避免幼儿做这些事情,认真反思起来,不如告诉幼儿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明确地用正面的教法是十分重要的。如请轻轻地走进洗手间;不想让幼儿摸的东西便不要随意摆放;把塑料袋收起来等。运用这些正面的语言强化幼儿的行为而不用过多的“禁止令”等消极的做法。试着从现在开始,把“不要……”变为“小朋友请……”。

在班上,我们设立了“进步栏”、“谁的小手真能干”、“今天我值日”等栏目,让孩子们互相促进,互相鼓励,对进步的幼儿教师发贴画以鼓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常常通过讲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孩子们明白一些道理,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等。使孩子们学有榜样,天长日久,就会内化为进步的力量。

常说幼儿园老师要有五颗心,要坚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要抓住一切时机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端正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教育态度问题,用发大镜去发现每一幼儿的长处,才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孩子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还应该重视孩子的相反意见,让幼儿从小就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勇于批评和接受批评。不能抹幼儿的个性而去寻求千篇一律的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个性化和社会化等方面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师是播种者,让我们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让株株幼苗茁壮成长。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六】

初次接触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在一个育儿群中一位妈妈分享的音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找的方法,于是买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书的作者是美国教育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终生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样的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实例,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经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也会因为自己的情绪而迁怒于孩子,也会为了节省时间而代替孩子做了许多本应让孩子自己的事。一直以来我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和我自己都感到很难受,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总是看我不顺眼,在我的眼里孩子总是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样子。

那么怎样做才算有效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

1、是否和善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为基础。“和善而坚定”代表了家长的态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记住这几个字会让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中变得更加平静。

从接触正面管教后,我尝试着把这个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刚开始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方法中,于是就赶紧让自己暂停,让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以后,再去和孩子谈谈当时的感受,让孩子也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发现更能把问题愉快的解决,还能想像一下下次发生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母亲的正面描写作文摘抄【七】

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