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

更新时间:2023-03-14 19:14:25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一】

与一本好书相遇,于是我看见了一瞬间的永恒。

难忘,与书香相伴的每一秒每一分,有过会心的微笑,有过感伤的泪水。就让我聆听书籍带来的快乐,嗅出那一缕缕沁人心脾的清香。

懵懂年代,总喜欢趴在妈妈的膝间,听她读《飞鸟集》。短小的诗句充斥在淡淡的方言之中,我的心中总充满了莫名的小快乐。还记得其中这样的一句:“上帝的右手是慈爱的,但他的左手却是严厉的。那时候的我不懂得其中的含义,只记得妈妈抚摸着我的额头喂我喝药;卷起书本,怒叱我,让我抓紧时间背书……

上小学后,我渐渐地接触了名著,品位更多的精神食粮。读《红楼梦》我到了林黛玉“红绡香断”的凄惨,读《水浒传》我感受到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豪迈,读《西游记》我佩服孙悟空的忠诚,读《三国演义》我懂得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多少仁人志士,哪个不是博览群书?哪个不是才华横溢?一代才子纪晓岚,一代伟人毛泽东为我们做出了酷爱读书的榜样。我们热爱读书,因为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们热爱读书,因为书让我们了解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我们热爱读书,因为书使我们的童年飘逸书香......

回首读书的日子,充实、多彩、快乐。一路走来,书香一直伴随我左右,我愿和书籍相伴,与书香相随。

让书香飘逸生活!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二】

“外婆!煤气公司派人来装煤气灶了!”我放开嗓门呼唤正在屋里看报的外婆。外婆听到喊声,赶忙放下手中的报纸,快步来到厨房间,一看,果然是煤气公司来的工人师傅,便笑着说:“噢,老师傅是来装煤气灶的,那太好了!快请进屋里先歇一歇。”工人师傅忙说:“谢谢你,我们还是快点把煤气灶装好,让你们早点用吧。”说着,他们拿出工具器材,就干了起来。

只见他们一会儿拨弄煤气管的接头,一会儿又丁丁当当敲打着什么,真是忙得不开交。我的外婆更是忙个不停,你瞧,她一会给工人师傅递茶水,一会儿送毛巾给他们擦汗。外婆一边忙,一边还一个劲儿地笑,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线。嗨,装煤气灶这喜事怎能不使外婆高兴呢?

前几年,我家刚从上海市区搬到效县嘉定,新住房宽敞明亮,空气清新,样样都好,可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用上煤气。烧水做饭,只得临时用煤饼炉,这下可苦了外婆。

每天大清早,当我还在暖被窝里做梦时,外婆早已起床了。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捅煤炉。她稀哩哗啦一捅炉子,我们屋里就灌满了灰尘和煤烟气味,呛得大家直咳嗽,外婆更是满脸烟灰,气喘吁吁。每天晚上,外婆还得封煤饼炉,这也是件十分麻烦的事,先要加好煤饼,再把煤灰抠掉,然后把炉膛底口封住。有时封得不好,到第二天早晨拨开炉门一看,不是煤饼烧光了便是新煤饼没烧着,外婆只得重新引炉子。

这可是件苦差使,先要准备好木花和废纸,再要劈好木柴,一点上火,浓烟直冒,总是熏得人直淌泪水。所以,每烧一顿饭,“伺侯”一次煤饼炉,外婆总要“哭”一次,唠叨一阵:何年何月才能用上煤气呀!

如今,我家真的用上煤气了,外婆从心底里笑出来。当天,外婆就用煤气灶做晚饭。她一边抚摸着崭新闪亮的煤气灶,一边端详着像莲花瓣一样的火苗,甜密地笑着说:“嘉定也能用煤气烧饭了!哈哈哈……”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三】

我外婆,是个在普通不过的人,留着一头白白的短发,经常都要我帮她修理“要剪的短短的,留那么长浪费洗头水啊!”外婆总是这样对我说,外婆很廋,我的手都有她腿粗,我总是心疼的说“哪天刮大风,你就危险咯~”外婆很节约,每次我给她买的糖,总是等到快融化了才拿出来给外公吃。

外公五十多岁就半瘫痪了,外婆每天都要很细心的照顾他,因为外公的不便,外婆哪都不能去,就算是买菜,也要匆匆的去,匆匆的回,我和外婆住了一年,外婆总是会抱怨“要不是那老头,我就能好好享福了。”

虽然外婆这样说,但是我知道,外婆很爱外公,每天外婆都会扶着外公到外面走走,也许,她在幻想外公有一天能好起来吧!有一次,外公突然病发进了医院,外婆担心得一天没吃东西,我去探班时,听见外婆在外公床边说“老头,叫你你就真的去,也好,了一了百了,我也省心了!”说完就在床边大哭了起来,其实外婆并不孤单,因为有外公陪着她…

前几天我去看外婆的时候,外公已经不能走路了,只能坐在轮椅上,外公还有老年痴呆,我去到时,他已经不认得我是谁了,我想,也许除了外婆,他谁也记不得了吧!这样,外婆也更难照顾外公了,有时外婆喂外公吃药时,外公不愿意吃还把外婆给抓伤了!外婆就会说“该的老头,快点去好了,只会折磨我!”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他们俩个老人,外婆跟我说“你外公就好嘞!什么也不懂了!

什么也不会想了,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对啊!外公解脱了,可外婆呢,每天和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人在一起,可外婆还是总是和外公说话,即使是每天骂他,也许,外婆是害怕外公连她也给忘记了吧!外婆跟我说“有一天,这个老头会把我也给忘记的!”我想,外婆说的没一句话,外公都能听懂,只是他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罢了。

外公不会那么残忍的,不会把每天陪在他身边,每天照顾他的人给忘记的!

外婆对外公的爱,是无私的爱,挚真的爱,永存的爱!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四】

当代的许多语文教育大家,从叶圣陶到刘国正,都主张语文学习不能让学生局限于课堂,而应引导他们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语文学习同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和语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层鞭辟入里地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可见我们目前的教育,特别是语文学习的教育,与我们所提产个素质教育近乎南辕北辙了。语文学习的难言尴尬和深刻危机已呈现在我们面前,仅埋头苦干应付考试根本不能让语文学习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因为语文不同于理化课程,它是重感情的,必须用心去。”(草婴语)它不是几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非常美丽的形象组合。只有把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内化为既有,借助丰富的联想从而真正领悟了语文的意蕴,语文素养才能有所哦提高,而光是掌握了语文素养的求证辨误的方法,掌握语言表达的克隆模仿的技巧,理解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表达也只能是左支右绌的,而以此来提高语文素养更也是舍本逐末或是缘木求鱼。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我们以前的教学常有一下偏向:只重照本宣科,不重激发兴趣;只重机械训练,不重美感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内灌输,不重课外开发;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素质。在平时的训练中总是注重编题、答题、讲题,唯考是图。教师和学生都希望与文学系能够立竿见影,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功能被极度地强化了。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最能体现于文在生活中的积累)教学,却训练得极少,从视野狭窄文化肤浅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是语文学习陷入了搞好低效的泥潭之中.

我们要让学生走进斑斓的生活.但由于应试的导向,致使学校\教师过度地侵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说,语文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已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他们每天的花大量的时间做数理化,相反,语文却极少有人问津,更不用说阅读课外书籍了,即使有学生有这样的兴趣,往往会被班主任扼在摇篮之中,不少教师认为学生阅读课外书既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这不能不让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感到尴尬和无所适从.叶圣陶先生老早就说过:"学生须能阅读,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以训练之.最终的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是,不少教师认为训练只有在课堂上进行,而忽视了课外这一广阔天地.事项,课内是"训练",课外难道就不是"训练"了吗?

老师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作文越来越差了".的确,在平常的作文和考场作文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句子或词语"哇噻""酷毙了""帅呆了""笑我了"……类是这样的口语,在学生作文中真是屡见不鲜,由此表明,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实在太少,词汇积累很是单薄.

许多作家都是到生活中去提炼素材,脱离了生活,作品犹如失去了泉源的流水.诗人何其芳曾热情洋溢的巴广阔的生活比作浩瀚的海洋,而"生活语文"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广阔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去领略大自然这部伟大的书,去吸取大自然的乳汁。同时,课外阅读也算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学生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掌握课内的基础知识就越容易”。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语文学习应该开辟越能活画的学习新疆域,让学生走进生活,真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真正让学生从生活中历练语文学习的能力,发掘其语文学习的潜在能力,进而让语文生活化、生活与文化成为可能,最终建立科学的生活语文教学观念。现在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让学生把语文和生活联系了起来。

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越来越感受到语文教学的.苍白无力和无可奈何。在悬着研究性课题时,我首先就想到要利用这个机会,让课题和语文学科相结合。同时利用这一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书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相结合。我们注意到,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广告铺天盖地,良莠不齐,一些广告词本身就有错误,比如,滥用成语,错别字,语法错误等,严重影响了在校学生。对于正在接受汉语文化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这种滥用谐音、肢解成语的广告词,将对他们产生难以估量的不好影响。这些报刊、电视、路牌和灯箱广告,就像一块块流动的黑板,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们。如果这些“黑板”上充斥着似是而非、以假乱真的“成语新编”,势必容易使孩子们混淆是非,陷入误区,从而使他们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产生困惑。在这新错误广告的影响下,学生的作业、作文也错别字连篇,又一位老师这样说道,再一次考试中,班上25个学生有16个把“刻不容缓”写成了“咳不容缓”,12个学生把“引以为荣”新城“饮以为荣”。

我们课题组认为,面对这种良莠不齐的广告语,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应以何种态度来看待广告?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且现在学生的病句越开越时尚了,错别字也越来越滑稽,这无疑不与广告语的滥用有关系,为此,我们就提出了"广告语的滥用对中学生的影响"这一课进行研究.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全体中学生都来关注我们的语言运用,来进化我们的语言环境,让各种媒体规范广告语,在广告制作中,遵循广告法令,不用错别字,不犯语法错误,不滥用成语等.同时,这也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质,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

课题提出以后,学生反映十分积极,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回家,便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留意各种媒体和各种广告宣传牌以便收集资料。最终整理出了一些广告语中的错误,如屡见不鲜的错别字,“有(油)备(杯)无患”;“合(盒)情合(盒)理”;“其(骑)乐无穷”;“一(衣)鸣(明)惊人”;“无微(胃)不至”;“无懈(鞋)可击”……还有语法错误,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是脑白金”,此句广告词就犯了前后矛盾的语法错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得到了培养。真正体会到了语文与生活相结合的乐趣,原来语文天地真是其乐无穷。

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天地非常广阔,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语文根生活相结合乃至熔铸到一起,从量上说,开辟了一块新天地,教师乐教学生也乐学。“而生活对于语文得以一记势,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发展表达能力的基础。生活的来源可以在课堂里,但主要还是在课外,在家庭、在社会”,进一步说,失掉了课外着一头,就失掉了语文与生活熔铸的重要契机。

“走进生活,语文便是生活,生活便是语文。”只要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再为教语文而大伤脑筋了,学生也不必再为学语文而唉声叹气了。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五】

在闻到书香的那一刻,人生才算是真正的开始。

我很幸运,天生就比别人起步要早,半岁会说话,一岁会走路,三岁多就能识字。因此,我能比别人更早地去品味书香。一丝、一缕、一抹……书香不断地沁入我的心房,让我的心灵得到世间最纯洁的洗礼。

书香多情。我并不像古人那样痴迷于灯下闲读、红袖添香的乐趣之中,我只是在自己需要的时候,翻开书本,让那一丝恒久弥新的书香,飘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感到淡泊透彻。当外面酷暑难耐时,我依旧在为唐玄宗给杨贵妃千里送荔枝的行为感叹不已;当外面风和日丽时,我却沉迷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伤感之中;当周围雪花纷飞时,我又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生机……

书香伴我成长。刚闻到书香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在身边,他们爱抚着我,时而摸摸我的小脸蛋儿,时而敲敲我的小脑壳。在阳光下,爸爸妈妈的笑脸显得格外灿烂。记得当年,庭院里的枇杷花也都散发着浓郁的书香。

八岁那年,家里发生了变故,爸爸因脑溢不幸去世。幼小的我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依然我行我素。偶尔犯了错误,也会把这当做理由来辩解。后来,我又迷上了游戏,整日坐在电脑前拼命地打键盘。很后悔当初那段时光,书香在我的生命中陨落了。

如今,我又重拾书香,在细心品味书香的那一刻,我醒悟了。我知道,一个浴火重生的我,在迈着坚定的步伐走来,我将微笑着,去拥抱未来!

愿你也能在某个时刻,翻开书本,细细地品味着那一缕陪伴你成长的书香。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六】

外婆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原本身体硬朗的她是那样充满生命的青春气息。每天她总是笑嘻嘻地面对生活,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就算是萍水相逢的人,她也视为深交,真有些‘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豪情壮志。自然别人对她也是‘肝胆相照’。以至于后来大家在半夜里为她奋不顾身力斗歹徒。虽然当时并没有什么收获,但却意外地送给外婆一份充满人情味的厚礼----加深了外婆与邻里的和谐关系。已至于后来这个老人被迫搬出老家时,对老家和老家的事与人是那样恋恋不舍。一个老人在那时所表现出来的‘儿女情长’更是令人闻之伤怀,这时候的外婆仿佛面临的不只是搬家那样的变更,更是一次有如与家人分离的那种不舍,不忍与悲痛。

我不知道外婆为什么会在那时候流露出这样的真情,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我逐渐有所感触并深为外婆与其挚友之情感所感动。一个老人她到生命的末程,除了要享有子女所给予的最后的幸福和安慰之外,还需要来自朋友亲挚的爱。从这一方面来说,我认为其实老年人和我们一样,她们不仅仅是要追求往日有劳动能力的丰衣足食,还要和我们一样拥有朋友,拥有短暂而一闪即逝的‘青春’。他们要一个富有诗意的夕阳红。

现在,外婆总算摆脱了当日与挚友分别的痛楚,又步一个花香鸟语的,充满友好氛围的‘新时代’。但是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该如何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七】

小巷子里,飘过阵阵浓郁的香气,我知道,这是外婆的小馄饨好了。外婆的小馄饨小小的,一口一个,香喷喷的。为什么外婆做的是小馄饨呢?因为那时我还小,一直赖在爷爷奶奶家,很少去外婆家。外婆很疼我,我难得去一次,她怕我吃大馄饨会烫伤嘴巴,而且小馄饨小巧玲珑,又可爱,很能激起我这个不爱吃饭的孩子的食欲,所以特地为我包了小馄饨。

一只只小馄饨躺在金黄色的汤汁里,懒懒的,小小的,像一个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又像一个个可人儿在泡温泉。碗底沉着碧绿的小青菜,若隐若现,表面漂着切得细细的葱叶,光看,就令人赏心悦目。

记得有一段时间,爷爷生病住在上海的医院,爸爸妈妈都在陪爷爷,我就住在外婆家。外婆成了我最大的精神寄托和安慰。我每接到一个电话就会大哭一场,或是坐在冰冷的楼梯上想心事。每当这时,外婆就会放下手头的活儿,把我搂在怀中。我伤心的问外婆,为什么人一定要。外婆笑了:人都会……总有一天,外婆也会……泪又模糊了我的双眼,一旁的妹妹更是大哭一场。外婆安抚完妹妹,就偷偷把我带下楼,给我做小馄饨。我吃着热气腾腾的小馄饨,感到阵阵温暖,心情也逐渐好转。外婆笑眯眯地问我要不要再来一碗。当妹妹闻香而来是,又一碗小馄饨已经底朝天了。

我常常会觉得,小馄饨真可以算是外婆的写照。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小馄饨的汤汁上蒙了层厚厚的油,内冷外热。外婆也是这样,别看看她斯斯文文,实际上骨子里很有一股韧劲。听妈妈说,外婆年轻时,一个人干六亩地的活,从不叫累,比大男人还能干。外婆不认识字,却随外公走南闯北做生意,什么苦都吃过……

外婆不正是现代女性的代表吗?她温润、亲切,更顽强、坚韧。是我心中最好的榜样。而外婆的小馄饨也伴随着我的童年,温暖我的胃、我的心……

走进外婆的童年生活作文【八】

每当我唱起《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外婆那和蔼可亲的样子就在我的脑海里翻滚。她在我的成长中陪伴我了九年。自从我在妈妈肚子起,外婆就在照顾我了,在我最难过时,她在安慰我;在我最无助时,她在鼓励我;在我跌倒时,她扶我起来。总而言之,我觉得我的外婆是天底下最伟大、最好的外婆。

记得在我初次学骑自行车时,她在车后帮我扶着。突然,不知怎么摔了一跤,外婆赶紧扶起我,用她那粗糙但又无比温暖的手在我的伤口轻轻的摸了摸,说:“来,继续。”我说:“不,疼得很。”说着,我又去摸摸我那伤口。外婆只好把我扶着回家,她拿出创口贴,帮我敷好伤口后,又带着我去骑车。我骑着骑着,车头摆了摆,我摔倒了,外婆也摔倒了,我一股脑爬起来把外婆扶上了椅子,外婆将我推开说:“没事,再来。”就这样,一个坚强而又坚持的外婆教会了我骑自行车,使我难以忘怀。

还有一次,是我在6岁时,和外婆吵了一架。外婆那天做好饭,叫我去吃饭。我那时在拼积木,就不耐烦的说:“你先出去。”外婆说:“你快出去,不出去我就下楼,再不理你了。”我说:“走就走!”我那时不知道严重性。门开了,我听到外婆下楼去了,我就光着脚丫子,飞一般冲下楼去。我看见外婆,一边使劲地哭着喊:“外婆,对不起”,一边坐在地上拼命的蹬脚。外婆回头跑过来后,我抱紧外婆,感觉无比的幸福。我哭着问:“外婆,你能一直带我到大吗?” “傻孩子,当然可以。”外婆也哭着回答道。

外婆,现在已经去看我表妹钰钰了,也很少来一次了。现在我多么想回到我那纯洁而又快乐的童年啊!

外婆快回来吧!我真得很想你,和你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特别想回到我的童年,去寻找我和外婆的足迹啊,外婆我想你!想继续和你睡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