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龙母山庄观后感的作文(龙母山庄游后感手抄报)

龙母山庄观后感的作文(龙母山庄游后感手抄报)

更新时间:2024-06-03 17:31:03
龙母山庄观后感的作文(龙母山庄游后感手抄报)

龙母山庄观后感的作文【一】

龙母嶂位于大坪镇双红村双头山和罗岗镇潘洞村之间,与龙川县大塘肚交界,是兴宁老八景之一。每年重阳,吸引着众多的游人香客探幽寻访。

我们从兴宁市大坪镇出发。车行在226省道上,透过车窗,阳光依旧耀眼,盛夏余热未退,初秋气息已经飘来,眼前耳畔摇曳。路旁的树木,有的笔直挺立,有的旁逸斜出,绿得深沉,它们随着季节变化成长。路旁偶然遇到的柚子树给了我一些惊喜,金柚挂满枝头,柚香随风飘荡,怡人心目。

车在省道行走不到半个钟头,便转入弯弯曲曲的村道。两旁的农田村舍,风光尽收眼底;鸡鸣犬吠,声响回荡耳旁。上坡,转弯,上坡,转弯,如此反复。山势顿时陡峭起来,满山的桉树,直插云天,此时已经不见一座屋舍,一个人影。然而上了陡坡,空旷的天地和微甜的空气扑面而来,一座村庄展现在我们面前,只见高高低低的房子就建在坡上两旁,错落有致。一群山民,三三五五,正在屋旁玩牌,神情安详,这难道就是柳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停车向那些山民问路,他们和蔼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道过谢,我们继续上路。

经过一座石桥,我们看到了一座小型水库。堤坝古朴,碧水轻波。水库尽头,群山起伏。其中一座山峰尤其引人注目,它如巨大的竹笋,拨地而起,阿涛告诉我,这就是龙母嶂了。

车沿着弯曲的山路行驶,一路的风光也如影随形,野花盛开,茶果金黄,香草绿树,应接不暇。初秋的龙母嶂,大方地展示了它的美丽容颜。

车至山顶,我们急不可待下车。此时太阳西斜,流动的烟云把太阳也遮住了,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于是阳光变得温和了,天空也变得流光溢彩。一轮弯月,也跑出来与太阳争辉。环视四周,山野无声,只有初秋的风徐徐吹来,安抚我们的脸颊,凉快清新。群山起伏,薄雾蔼蔼,稻田碧绿,树木苍翠。不时可见星星点点的屋舍,如一粒粒珍珠,安静地镶嵌在如锦似缎的翠绿山野。佩服村落里山民的先祖,不辞辛劳,选择这个边远而又清净之地,开辟基业,繁衍劳作。站在这远离城市、集市的安静山野,不由让人心旷神怡,平日累积的烦恼和焦虑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远处便有一座神坛,里面摆放着香炉。旁边搭了一个水泥棚,那就是厨房了,锅炉、碗柜、桌凳一应俱全。此时并无香客在这里烧香拜佛,一片寂静。但是我可以想象,每当节日或者庙会来临,这里定是人声鼎沸、香雾弥漫。

说是到了山顶,其实我们却还不是在最高峰,因为你只要稍微一抬头,就可见一座野草蒿蒿的山峰,山势雄奇,山上有不少奇形怪状的.石头。据说,山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叫做鸡冠石。的确,一排奇形怪状的石头,连接起来,从远处看,就像一个雄鸡的鸡冠。我们扒开野草,小心地往陡峭的山峰攀登。每到一块巨石旁边,我们都要停下来,细细欣赏,观察它们的形态,然后拿出手机,做个留影。可惜我久未锻炼,体力不支,还没有到鸡冠石,就气喘吁吁了,于是干脆停下来休息一番,目送阿涛和阿勇攀登的身影。我想,他们登上了最高处,然后在鸡冠石留影,该是多么一件惬意的事情呀!

但是,我并不觉得惋惜,因为我是第二次游览龙母嶂了。第一次是在十几年前的学生时代,那是,也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一行十多个同学,背上背包,从我们市的罗岗镇出发,一路步行,欢声笑语,然后又以百折不饶的勇气,爬上了最高峰,登上了嶙峋的鸡冠石等巨石,然后,用胶卷相机记载了一张张活力而又青春的面孔。

此时竟然思绪万千,有些伤感,十几年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当年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此时都成了已过而立之年的大小伙子,时间究竟哪里去了?是季节与时光在赛跑,还是烟雨与光影在流动,让激情的青春,就在时光深处悄悄流逝了?当年与我一起穿越荆棘、勇攀高峰的兄弟,你们都在哪里呢?你们过得还好吗?想起了庞龙的歌《兄弟抱一下》:兄弟我们都像是山坡滚落的石子,都在颠碰之中磨掉了尖牙;兄弟抱一下,说说你心里话,说尽这些年你的委屈和沧桑变化……

黄昏逼近,龙母嶂变得更加安谧神秘,我们也该下山了。但是思绪不会停止,回味还在继续,今夜,我希望梦回十四年前的龙母嶂,和那些曾经一起的弟兄们高歌……

龙母山庄观后感的作文【二】

早在观看《呼啸山庄》的电一影版本之前就已经看它的原著小说,知道了那个创造了这部震撼人心的小说的人,那位孤立而坚强的女性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里充斥的激一情、野蛮,是当时的时代所不能容忍的。她的生命孤独而压抑,30岁出头就于病痛,终身未嫁。然而“艾米莉的性格比男人还 要刚强,比孩子还 要天真”,正是这样一位孤僻沉默的女子却用深藏的激一情和单纯的幻想塑造了令人战栗的爱恨情仇。原著的《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

希斯克利夫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一陰一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一陰一森惨淡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

爱情、仇恨、虚荣……这一切如烈火般炽烧着两颗曾经深爱的灵魂。终于,她在悔恨和痛苦中放弃了生存的愿望。在她弥留之际,他们终于放下了所有的仇恨,深藏的爱情汹涌如潮,可还 是抵挡不了生离别的悲剧。他们相拥而泣,所有人都已肝肠寸断。

这种矛盾的想法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的,她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终于在那个寒冷的季节,凯西望着广阔的荒原,听着风对自己的呼唤,静静的在了希斯克里夫的怀中。她的\'离去是自私的,带走了另一个人生的希望。这就是她为什么再最后一刻还 对希斯克里夫说:你我是一体的,我们谁也离不开谁,我会等你的……这样自私的话也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的临终遗言。荒原的风把她带走了,带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她在那里望着希斯克里夫,风一刻也没有停止它的呼唤,终于在一个雪夜,它带着希斯克里夫在荒原中寻找他致爱的凯西。他们的灵魂终于可以相伴了。

导演对结尾精心的设计让观众回味无穷:希斯克里夫终于和凯瑟琳的灵魂走到了一起,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漫步,没有仇恨,没有名利,没有世俗,惟有真爱。

看过这部电一影似有恍惚之感,起初接触它,因为它源自艾米莉。勃朗特的同名巨著。而记住它,因为它的每一个景象都萦绕着无边的狂烈、一陰一冷和怪诞;可是正是这样一个矛盾结合一体,致使那种另人窒息的感觉贯穿在整部影片之中。

隔着这几百年的漫漫时空,我无法想象米莉。勃朗特这个外表异常冷峻的女子如何在荒原里游荡,如何抵抗狰狞的世俗,。当一切痛苦归于平静,当所有名利化为幻影,我们依然怀念那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怀念那一位外表冷漠如冰、内心激一情似火的才女。或许她的生命恰似旷野里的寒风,永远自一由,永远寂寞,永远狂奔着追寻自我的方向。

龙母山庄观后感的作文【三】

已近中秋,一天下午,我和阿勇,便坐上了阿涛的车,往龙母嶂风景区进发。

龙母嶂位于大坪镇双红村双头山和罗岗镇潘洞村之间,与龙川县大塘肚交界,是兴宁老八景之一。每年重阳,吸引着众多的游人香客探幽寻访。

我们从兴宁市大坪镇出发。车行在226省道上,透过车窗,阳光依旧耀眼,盛夏余热未退,初秋气息已经飘来,眼前耳畔摇曳。路旁的树木,有的笔直挺立,有的旁逸斜出,绿得深沉,它们随着季节变化成长。路旁偶然遇到的柚子树给了我一些惊喜,金柚挂满枝头,柚香随风飘荡,怡人心目。

车在省道行走不到半个钟头,便转入弯弯曲曲的村道。两旁的农田村舍,风光尽收眼底;鸡鸣犬吠,声响回荡耳旁。上坡,转弯,上坡,转弯,如此反复。山势顿时陡峭起来,满山的桉树,直插云天,此时已经不见一座屋舍,一个人影。然而上了陡坡,空旷的\'天地和微甜的空气扑面而来,一座村庄展现在我们面前,只见高高低低的房子就建在坡上两旁,错落有致。一群山民,三三五五,正在屋旁玩牌,神情安详,这难道就是柳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停车向那些山民问路,他们和蔼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道过谢,我们继续上路。

经过一座石桥,我们看到了一座小型水库。堤坝古朴,碧水轻波。水库尽头,群山起伏。其中一座山峰尤其引人注目,它如巨大的竹笋,拨地而起,阿涛告诉我,这就是龙母嶂了。

车沿着弯曲的山路行驶,一路的风光也如影随形,野花盛开,茶果金黄,香草绿树,应接不暇。初秋的龙母嶂,大方地展示了它的美丽容颜。

车至山顶,我们急不可待下车。此时太阳西斜,流动的烟云把太阳也遮住了,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于是阳光变得温和了,天空也变得流光溢彩。一轮弯月,也跑出来与太阳争辉。环视四周,山野无声,只有初秋的风徐徐吹来,安抚我们的脸颊,凉快清新。群山起伏,薄雾蔼蔼,稻田碧绿,树木苍翠。不时可见星星点点的屋舍,如一粒粒珍珠,安静地镶嵌在如锦似缎的翠绿山野。佩服村落里山民的先祖,不辞辛劳,选择这个边远而又清净之地,开辟基业,繁衍劳作。站在这远离城市、集市的安静山野,不由让人心旷神怡,平日累积的烦恼和焦虑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远处便有一座神坛,里面摆放着香炉。旁边搭了一个水泥棚,那就是厨房了,锅炉、碗柜、桌凳一应俱全。此时并无香客在这里烧香拜佛,一片寂静。但是我可以想象,每当节日或者庙会来临,这里定是人声鼎沸、香雾弥漫。

说是到了山顶,其实我们却还不是在最高峰,因为你只要稍微一抬头,就可见一座野草蒿蒿的山峰,山势雄奇,山上有不少奇形怪状的石头。据说,山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叫做鸡冠石。的确,一排奇形怪状的石头,连接起来,从远处看,就像一个雄鸡的鸡冠。我们扒开野草,小心地往陡峭的山峰攀登。每到一块巨石旁边,我们都要停下来,细细欣赏,观察它们的形态,然后拿出手机,做个留影。可惜我久未锻炼,体力不支,还没有到鸡冠石,就气喘吁吁了,于是干脆停下来休息一番,目送阿涛和阿勇攀登的身影。我想,他们登上了最高处,然后在鸡冠石留影,该是多么一件惬意的事情呀!

但是,我并不觉得惋惜,因为我是第二次游览龙母嶂了。第一次是在十几年前的学生时代,那是,也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一行十多个同学,背上背包,从我们市的罗岗镇出发,一路步行,欢声笑语,然后又以百折不饶的勇气,爬上了最高峰,登上了嶙峋的鸡冠石等巨石,然后,用胶卷相机记载了一张张活力而又青春的面孔。

此时竟然思绪万千,有些伤感,十几年的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当年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此时都成了已过而立之年的大小伙子,时间究竟哪里去了?是季节与时光在赛跑,还是烟雨与光影在流动,让激情的青春,就在时光深处悄悄流逝了?当年与我一起穿越荆棘、勇攀高峰的兄弟,你们都在哪里呢?你们过得还好吗?想起了庞龙的歌《兄弟抱一下》:兄弟我们都像是山坡滚落的石子,都在颠碰之中磨掉了尖牙;兄弟抱一下,说说你心里话,说尽这些年你的委屈和沧桑变化……

黄昏逼近,龙母嶂变得更加安谧神秘,我们也该下山了。但是思绪不会停止,回味还在继续,今夜,我希望梦回十四年前的龙母嶂,和那些曾经一起的弟兄们高歌……

龙母山庄观后感的作文【四】

放暑假了,家人要带我去承德避暑山庄旅游,我一听来了兴致,我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他是举世闻名的山庄,皇帝曾经住过的地方,我能来此一游,别提有多高兴了。

假期的一天,我坐上了承德的列车,我的思绪一直沉寂在对避暑山庄的遐想中,仿佛看到当年皇族坐着龙辇,周围官客拥簇威风凛凛地向山庄前行。而今,我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清晰、真切、用情的感受祖国的美景了。一陈微风拂面而来,炎热的感觉瞬间消散,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我从心里大喊一声:“承德,我来了!”

踏进这座闻名遐迩的皇家园林,首先看见的是大门上方的蓝色牌匾,上面有四个字——避暑山庄,据说这是康熙亲笔提写的。我们来到了风景区,这里浓缩了祖国秀美的风光,塞北的草原,江南的水乡。一座山上顶立着一块巨石,这就是最有名的棒槌山了。我最喜欢的是烟雨楼,烟雨楼是乾隆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仿造了浙江嘉兴烟雨楼而修的。听导游介绍《还珠格格》中一些情景就是在这里拍的,小燕子书房斋就在那里,而且在烟雨楼走廊里还保存着很好看的古装。山庄里湖水晶莹剔透、波光粼粼、鱼儿欢快的游动着,荷叶像一把雨伞遮住了湖面,粉红色的荷花亭亭玉立。像害羞的少女,倾听游客的赞美,长廊连着别致的凉亭,岸边杨柳青青随风摇摆,湖光山色,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在短短的的一天时间里,无法欣赏山庄的全貌,但是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秀丽典雅。

这次避暑山庄一游,为我的暑假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山庄的美好深深印在我心中,我期待着下一次的山庄一行。

龙母山庄观后感的作文【五】

暑假刚刚开始,我就被桑拿似的天气折磨得失眠了。听到妈妈说我们要到承德去旅行,我十分高兴,心想:承德有著名的避暑山庄,那里一定景色宜人、气候凉爽。

今天,我终于和家人一起来到了著名的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花费数十年修建而成。每年夏天,清朝的皇上都会来这里避暑、狩猎。

首先,我们从丽正门进入避暑山庄的宫殿区,迎面看见爱新觉罗?玄烨亲题的匾额“避暑山荘”。接着向前走,就来到了正殿——瞻泊敬诚殿。整座大殿全部由金丝楠木构成,既清新又典雅。这里是蒙古王公贵族觐见皇帝的地方。继续向前,就是皇上的寝宫烟波致爽殿了。听说咸丰皇帝就病逝在西侧的暖阁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正殿东边的松鹤斋了。这里陈列着清朝皇帝的蜡像,十二个人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穿过宫殿区的云山胜地,我们又来到了苑景区。苑景区分为辽阔的平原区、秀丽的湖泊区和雄伟的山峦区。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一进入苑景区,我就被眼前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柳绿花红给迷住了。我马上提起画笔,想要把这一刻的美景留下……

稍作休整,我们便乘坐观光车参观山区。山脚下向上看,山上层峦叠翠、郁郁葱葱。观光车越爬越高,把我们送到了避暑山庄的城墙——二马道。从这里向山庄外望去,小布达拉宫尽收眼底。

从山区出来,我们又来到湖区的如意洲。这里景色如画,远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近处是“鱼戏莲叶间”,再加上如诗如画的烟雨楼,自成一处胜境。

一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美景让我流连忘返。美中不足的是天气太热了,我没有避暑,还差点儿中暑,所以我给它改名为“中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