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让人生走在正确的航线作文(人生需要正确的导航作文)

让人生走在正确的航线作文(人生需要正确的导航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24 17:40:17
让人生走在正确的航线作文(人生需要正确的导航作文)

让人生走在正确的航线作文【一】

看了杨绛先生《走到人生边上》,再次感受到先生挚朴,平实的语言。无华的语言中又充满了哲理,引发读者的思考。其中有一篇文章《劳神父》让我很有感触。

杨绛先生说,九岁那年劳神父跟她讲故事,并送她一盒巧克力。巧克力贴上了十七,八层废纸,要求必须在回去的火车上才能拆开。杨先生一直以为劳神父的用意是要勉励她做人要坚定,勿受诱惑;到九十岁的某一夜晚才顿悟他的用意,就是希望她能把那匣糖带回家,和爸妈一起分享,仅此而已。哈哈。实在有趣。

杨绛先生一生历经坎坷磨难。到百岁之龄仍在学习反思,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越发透彻,返朴归真。其实有时候生活或事情的本意是很简单的,只是我们想多了,不是吗?没有那么多的励志故事,不需要那么多的道理说教,中心思想和内涵引申。

曾经有人问,为什么喜欢看米老鼠和唐老鸭,答案就是,好看。喜欢有时候真不需要理由。大道至简,如日东升西落一样平常。简单就是快乐。

让人生走在正确的航线作文【二】

我喜欢把回忆写在一张卡片上,不管是开心的、伤心的、令人兴奋的还是使人失望的,我都会记下他们放在一个小箱子里,箱子外面有一把锁,心形的——代表着我。

我打开那小箱子,抽出在下面的一张卡片,序号第32,上面记载着我,是小学生时代的我。

看着那幼稚可爱的字,我笑了。上面说的是我在小学五年级的事,那是一次学校举办的比赛,“赢奥运,知识问答”,因为我的失误,班级得了个第二名,在抽到的十道题目里面,我只答出了两三道,可是同学们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我,而是安慰我,我感受到了朋友的温暖,我会心的一笑,心里暖暖的。

抽出第二张,序号第73,那是初一军训时的记录。写的是我们班在教官的带领下走进了“军训汇演”的活动上,学校给我们展示的机会,我们便团结在了一起,努力的为班级争光,在广播操比赛中,我们班通过一致努力得到了第一名。我体验到了班级的团结,团结的力量使我积极向前,更加有勇气。

最后一张,序号第97,我在熬夜写作业后的事情,那天是个作业很多的夜晚,父亲是一向对我很严格的人,我在清楚的听到他开门的声音后,迅速的关了灯,爬上床假装早已入睡,父亲果然开了我的房门,“检查”我的情况,忽然我听到父亲向我走来的声音,并且伸手盖上了我的被子,再轻手轻脚的离开了。我聆听到了父爱的声音,我眼眶湿湿的,父亲那高大的形象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人生路上,喜怒哀乐一应俱全,不管遇上什么困难,都不应该低头,细细品味生活,付出更多的爱,得到的回报不是也更多吗?

让人生走在正确的航线作文【三】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了,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这是杨绛先生在本书前言中所写的一段话。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九十六岁高龄时所写的一本关于人生感悟的书。滚滚红尘,显然杨先生已经走得够久,时间正在从她的身上碾过去。对于人生,她也有自己的丰富经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于生命的哲思,对于探讨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我希望通过杨先生对生命的解读,来找寻自我的价值。

本书分两部分,一半论文,一半散文;一半讲理,一半讲故事,用故事当理论的“注释”。前半部分,充满了杨绛先生对于鬼神、人生、命运、生与、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自序第一段写到:我是从医院前门出来的。如果由后门太平间出来,我就是“回家”了。这样充满智慧与幽默的文字,读上去引人发笑的同时,也有着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而在本书的注释部分,杨绛先生用故事来构建她自己的世界。看似寻常的故事,其实有着她自己的人生智慧。《劳神父》、《孔子的夫人》等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带来的美感,朴实的文字流露出的是漫长人生的平凡。《记比邻双鹊》,看似写的是喜鹊一家,实则是通过对小鹊的亡,传达出对自己亲人离世的深切感怀。像杨绛先生这样一个沉醉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她和她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亲人的离世,则让她的.精神世界有所坍塌,她也在用一生来修补她自己遭受的创伤。平淡的叙述,不加修饰的白描,更加感人至深。《胡思乱想》这一篇,读完确实引人深思。作为一名年近百岁的老人,亡是自己时时刻刻可以感知、触摸到的,而要如何去面对亡,杨绛先生似乎也在文中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回答。《她的自述》延续了杨绛先生一贯的白描写法,通过想对奶奶讲的话,给读者铺开了一条时间通道,把读者带到了当时的场景中去。并用这样的故事和描写,解答众人对于命运的问题,让读者与她的思想进行碰撞。而最后的那一句“我活一辈子是为啥呀”,更是将读者的感悟牵引到了秀秀身上,引发读者相同的思考,你我的人生命途又何尝能走出这样的道路呢?

感谢杨绛先生,在又老又病又忙的人生边缘上,为世人完成了这本书,解答了世人的疑惑。读完本书,我更是有了深刻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