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我眼中的春节作文范文)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我眼中的春节作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15 18:46:53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我眼中的春节作文范文)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一】

乐舞添欢,四海迎春。世界各地众多大城小市,都呈现着中国农历新年特有的吉祥温馨氛围: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精彩纷呈的焰火晚会、热闹喜庆的舞狮表演、人潮涌动的新春庙会……走出国门的中国新春文化元素,日益在世界五大洲落地生根。

翻阅世界各大媒体的报道,猴年春节俨然就是备受关注的国际新闻。《中国春节黄金周商品零售额飙升11.2%》《中国春晚是地球上收视最多的歌舞盛典》《英国希望在猴年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中国人现在用红袜子保护自己》《中国数字巨头参与“红包大战”》……各式各样的新闻标题,各式各样的观察角度。春节在世界眼中,亦如中国在世界眼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外国国家、国际组织向全球华人祝贺春节的讲话、声明络绎不绝,他们还纷纷出席在世界各地举行的春节庆祝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新春中幽默地说:“猴年到了,我也属猴。猴子象征着智慧、灵活与好运,所以这将是充满着希望与活力的好年份。”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有必要向孩子们传递农历新年的传统,指引他们拥抱传统,走向未来。

春节不愧为世界级节日。中国春节走出去的品牌活动越来越响亮,为世界与中国共享新春欢乐创造了条件。比如“欢乐春节”活动,今年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座城市举办,活动总量达到2000多个。如今,全球至少十几个国家把春节定为本国的法定节日,英国《金融时报》赞叹不断焕发新活力的春节竟是“全球最古老的节日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说,中国春节已成为教科文组织传统的节日,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了靓丽色彩,中国春节就是一个充分展示中国色彩的时刻,让世界与之共享。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二】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56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按照北京的民俗,我在过年时总结了四大民俗:

春节风俗之一——贴春联。贴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春节风俗之二——贴窗花。剪纸艺术作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间正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在、发展着,时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极大的显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把剪刀,一张小纸,就能裁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剪纸作品。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就能在各家各户的窗户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窗花。

春节风俗之三——年画。除了在门口贴春联,在窗户上贴窗花,欣赏年画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这一张张年画为家家户户增添了几分和谐安详的气息。旧时,家家户户在春节里,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

春节风俗之四——中国结。遍穿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国结的身影,中国结的意义也从信仰改变为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心一意”及拥有者“至高无上”身份的象征。从大致小,从粗到细,大红色的中国结透露出中国文化的深邃。

春节风俗使我们的节日丰富多彩,而且过的十分热闹。民俗已经深入人心,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三】

“放烟花”是我们家过年必备的传统节目。它可是我们兄弟俩乐此不彼的心头好。今年除夕之夜也不例外。我和哥哥早早吃完了团圆饭,就兴冲冲地拿着各种烟花,飞奔跑到楼下的空旷地,准备大显身手——放烟花。

我和哥哥比赛似的,迫不及待地点燃各自手中的焰火,看谁的烟花美。

伴随着声声“噼啪、噼啪”脆响,夜空中,焰星五彩缤纷,飘飘悠悠。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群蝶争舞。红的、黄的、蓝的、紫的……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忽然,“啪”的\'一声巨响,哥哥手中的“飞毛腿”如信号弹般冲力十足地飞射升空,顿时炸出了“千军万马”,让人为之一震,浑身是劲。我再也按奈不住兴奋的心情,也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尽情地放起了“满天星”、“地老鼠”……烟花把夜幕装扮得格外耀眼,让人陶醉,叫人痴迷。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焰火映红了围观的张张笑脸,欢呼声、笑声响成一片……热闹的除夕之夜,焰火映红了围观的张张笑脸。它带着幸福,带着欢欣向我们走来了。它预示着祖国的明天更繁荣、更美丽。我暗自祈祷——我的学业也要像璀璨的烟花一样,一飞冲天,开出最绚丽的花,发出最夺目的光彩!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四】

这部纪录片于2月14至16日在英国BBC2频道首播,共《回家》、《团圆》和《欢庆》三集。该片由5名英国主持人,以直播类节目的形式,在主线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与其他地区连线的视频,讲述发生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春节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

主持人在其中担当的是体验者的角色,从而零距离地参与不同地域和人群的春节。他们走进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北京西客站的调度指挥中心,主持人感慨“像是在阿波罗13号的控制室里”;他们坐在中国人年夜饭的饭桌旁,加入城市返乡摩托队伍的大军;置身零下30摄氏度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逛在人声鼎沸的北京庙会,参观古老的中国酿酒技艺并喝下60度白酒的瞬间;以及接地气的广场舞、“国民小吃”辣条……正是这些身临其境的感受,为纪录片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力,突出“欢乐、祥和、团圆、共享、祈福”主题。

其中,《回家》讲述了在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通过火车、飞机、摩托车等不同方式回家过年的故事;《团圆》介绍了春节期间中国家庭的传统风俗习惯,包括包饺子、贴春联、看春晚、放烟花、摆鲜花及祈福等,体现了家庭的团圆和温暖;《欢庆》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和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呈现了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欢乐祥和气氛。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对中国春节接近零距离的观察。节目采取“直播”的方式,播放内容在当日录制完成后,经剪辑润色,延迟几日后播出。由于拍摄至放送时间间隔很短,可以使观众获得观看现场直播的生动感,这几乎让英国观众与中国观众同步度过猴年春节。

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了海外华人以及外国观众的共鸣。英国网友留言说:“打算明年在春节的时候去中国旅游,亲身体验一下”,并表示“迫不及待想去中国玩儿”。留英的中国学生也观看了节目,纷纷留言:自己每天都在电视机前等候着节目的播出——“好几年都没回家过年了,看着这个节目让我更加想家了,终于能在英国到一点年味儿!”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五】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灯笼,还要一起吃团圆饭,发红包...........总之,每家每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今年的春节,我起的最早,因为我想跟表哥一起放鞭炮.我们来的院子里.将一串鞭炮点燃,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声音。一阵春风吹来,将节日的气氛带给了千家万户,我捂着耳朵,向南边望去,看见许多的人家都在张贴春联、挂福字。这让我“诗兴大发”,自言自语地背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在街上,总少不了原来的传统。你看,街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灯笼,灯笼上有许多谜语,哥哥告诉我,再猜这个谜语时,就叫“猜灯谜”。其中有一条谜语吸引了我的注意—“孔雀东南飞(打字一)“这让我想了很久,孔雀又往东,有往南,那是什么字呢?想了半天,我脑袋都要想”炸“了!只好把我那猜谜表哥叫来,他立马说出了答案,”孙”。他对我说:“把“孔”字的东面飞去,留“子”,把“雀”字的南面飞去,留“小”,合起来就是‘孙’”。我听了,真佩服原来发明谜语的人啊!猜灯谜真有趣!

猜完灯谜后,我们来捣乱麻辣摊上,在那里吃的多数是跟我同龄的孩子。我也跟着凑热闹。“老板,来两串年糕!”“好嘞!”过了一会,两串香喷喷的年糕上来了,我和哥哥大口大口的吃着,小摊上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真是有趣,让我“吃饱“,”看饱\",“玩饱”了。我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也让我了解了我们春节的习俗。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六】

英国广播公司(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BBC此前拍摄的关于中国的记录片 ,那是各种明的暗的黑。而当网友做好心理准备打开这个画面时,完全看呆了!看完英国BBC《中国春节》的纪录片,真心想说最近流行的一句话:对不起,我要回中国了,别再找我了!

纪录片中有两位萌萌哒老爷爷,玩得各种开心、吃得各种满足,他们一致表示:这是我过得最棒的新年!

对于我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儿,你可能有些纳闷:为什么看着都是再熟悉不过的过年画面,却有这样一种莫名的新奇与感动呢? 

作文谈谈中国春节【七】

这个纪录片非常有趣,没有老套的讲一些正儿八经的民俗,比如年兽啊什么的这种就没介绍,反而提到了正月里剃头舅舅,哈哈哈。你们说萌不萌。

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去介绍王府井小吃街的小吃,反而介绍了辣条,哈哈哈。

还有黄大仙祠的电子解签器,那个记者问,你们的神会高兴你们用这个机器吗?

还有老外说中国的酒杯好迷,你感觉来到小人国。 哈哈哈, 萌萌哒。

传统与现代碰撞下的中国新年,我觉得这个视角找的蛮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