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如何发扬红军的精神的作文)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如何发扬红军的精神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09:17:18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如何发扬红军的精神的作文)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一】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侯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了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他咒骂着这鬼天气,从树丛里钻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一阵凉风吹得他连打了几个寒颤。他这才发现衣服完全湿透了。

“要是有堆火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是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他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袋里,意外地,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蹲下身,把裤袋翻过来。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一小撮青稞(kē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这些稀糊刮下来,居然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团。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没有发现它!”

已经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这会看见了可吃的东西,更觉饿得难忍受。为了不致一口吞下去,他把面团捏成了长条。正要把它送到嘴边,突然听见一声低低的叫声:

“同志——”

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

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粘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地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那个同志吃力地张开眼睛,挣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但没有动得了。

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mò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二】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 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转移,进行长征。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红军过雪山时有一名名叫小董的红军女战士。当她过雪山时她还只是一个13岁的小姑娘。当时正是阴历四.五月,穿一件衣服都热。小董他们看到前面有一座大雪山时都高兴得不得了,一想到前面可以凉快些时就浑身是劲。小董他们上了雪山,刚开始天气还是很热,但当他们到了半山腰时一切都变了,天气变凉了,树都枯黄了,再往上走太阳都看不见了。雪花飘飘,满天银白,积雪不知道有多厚,就像到了冬天似的。山上的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进去了就很难出来。一位男战士一不小心掉到雪洞里去了,大家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拉出来,当把他拉出来后,大家发现他的脸上和手脚都被冰块扎得淋淋的了。要到山上了,直觉得头昏眼花,呼吸困难,身子发软,一阵阵恶心想吐,想坐下来休息一下都不行,一旦做下了就起不来了。到了山顶风更大了,把地上的雪都卷起来了,只觉得头重,身子轻,直摇晃。但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小董任然走了出去。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三】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金色的鱼钩》这一课,我感慨万千。这篇课文讲的是红四方面军过草地时炊事班长接受党的任务,带着三个小病号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被老班长那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感动了,更被他们那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感动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之等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红军不怕长征路,就算走了再多的山、再多的河,在他们的眼里,好像根本就没事。《长征》这首诗正是描写了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遇到了一道思考题,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准备放弃。但在这时,我突然想到了红军!红军在过草地、过雪山时,都在用惊人的毅力支持者自己,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再大的风雨也很难挫败他们。而我,却被一道小小的思考题挫败了。想想现在,再想想以前,我们的生活环境与红军的生活环境成了一道鲜明的对比。既然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学习,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刻苦钻研,不能被任何困难所挫折。想到这,我开始钻研这道思考题,不一会儿,果然想出了解题方法。把这道题算了出来。因此,我明白了只要你像红军那样不松懈,不怕困难,就能成功。

长征精神,在我心中。我会用红军那不怕苦,不怕累、自强不息的民族革命精神来激励我前进!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四】

小的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说过关于长征的故事:两年的时间,红军就踏过了11个省,从中南部到人烟稀少极为荒凉的西部,再到西北部会师。长征第一站为湘江,战士们用鲜染红了湘江水,飞夺素来有天险之称的泸定桥成了千古佳话;强渡波涛汹涌、流水湍急的大渡河成了千古绝唱;四渡赤水是今日之谈;巧渡金沙江成了至胜活宝。红军跨过了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越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征服了气势磅礴的乌蒙山……

我不禁想:如此漫长的长征之路,不知有多少位红军战士为祖国撒下了他们炽热的鲜。为什么?为什么红军战士们能为了革命胜利抛头颅撒热?为什么能为了革命胜利踏过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地走完长征路呢?为什么能像说的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呢”?哦!对了,是信念。是打倒敌人,让劳苦人民翻身做主的信念!是精神,是那永不言败、拼搏到底的、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

上学了,我从老师口中了解到了更多红军长征的事迹,更明白了长征的精神,从而使我一遇到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就会想到了红军、长征,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一次,期末考准备到了,因故缺了几天课的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对考试失去了信心,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复习时我显得心不在焉。大概善于观察是老师的本能,老师把我叫到身边,她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只是和颜悦色地给我讲了几个长征中的故事。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老师是想让我学习红军不畏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使我重拾了对学习的信心。使我知道了学习上的那一点小困难和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红军精神不但一直激励我在学习上充满自信,红军长征途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直让我在生活中勤俭节约。现在我还穿着大补丁的衣裤,老师夸我是一个特别朴素的好学生呢!是的,我们应该传承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应该浪费。就要像胡锦涛说的那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看见满屋子摆满了、五花八门的食物,心理很不安。因为我想起了红军那时侯忍饥挨饿渴地浴奋战,才有了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这么铺张浪费是不是辜负革命先辈的期望呢?

红军是不朽的丰碑,是我成长的指路灯,是他们让我明白了:只要心存信念,只要有决心,就会到达胜利的顶峰。是他们让我明白了:现在的生活和战争时代比起来是好了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红军长征是亿万中华儿女的骄傲,长征的精神会激励我们中华儿女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长征是伟大的壮举,那排除万难永不言败、拼搏到底的精神会永远在我的心中!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五】

回看历史的旅程,中国这个不断成长的巨人始终怀揣着属于他的梦想。中国就好比一个“人”,而作为我们中国人就好像一个个构成这个巨人的细胞,组织一般,我们的“成长”也就是这个巨人就在成长。换言之,我们是构成中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发展就是中国的发展,我们的梦也就是中国的梦,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

将时光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的国家还只是一个婴儿,他还没有自己的名字,或许那时还不存在着什么梦想,那时的那个婴儿还不懂什么是梦想,对于他来说:生存就是一种梦。

时光的推移,婴儿进入年少时,进入了封建社会,那时的中国就像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很小很脆弱,抵抗不住许多“疾病”的入侵。社会稳定的时候这个孩子是健康的,烽火交战时这个孩子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总是有一些“病毒”在体内作怪。这个孩子总是因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引发一些小病,那时这个孩子总会有一个梦:“病”赶快好起来。找到病源,对症下药这个病就会好起来。

就这样这孩子长到了十二三岁,这时的他总以为自己长大了,有点小小的叛逆,开始把自己锁起来,变得不和外人交流,这可是青春期的“误区”啊!果不其然,这个孩子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问题,他的“交际能力”越来越差,许多同龄的孩子看这个孩子木木的,不说话,好欺负的样子,于是就开始对他进行“攻击”,看到这个孩子“家”里的好玩的就抢来玩玩,看到这个孩子不理人,就硬要拿“棍子”把这个孩子的嘴巴翘开,那些孩子觉得单单欺负他还不够,总要使唤以下,利用一下这个孩子,于是从之前的欺负,到后面愈演愈烈,使唤、剥削……让这个孩子受尽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或许真的是这样——在逆境中才会成长。这个孩子开始不愿意被欺负、被剥削,他开始学习他之前所没有学的一些技能。他发现生活中没有好的工具是不可以的,于是他开始向其他孩子学习如何去制作自己的工具,他以为有了工具别人就不敢欺负他,可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的简单,欺负他的人并没有减少;接着他又去学习别人的文化,他以为自己的文化程度高了,知识多了那些一直看不起他的孩子就会发现他的长处;可是哪有那么容易改变现实呢。尽管这个孩子格外的努力,可是总会四处碰到阻碍它成长的礁石,这时的他渐渐发现,想要又好又快的成长,必须要有好的习惯,还要把之前留下的“病根子”从根本上解决。

很快这个孩子在长期以来的“治疗”下,健健康康的迎来了他的“成年礼”,这时的他不再是一个孩子了,他变得成熟了,变得懂得怎么去从自身去找到问题所在了。他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变得“开朗”了,他变得“健谈”,他整个人的面貌都有着大改变,能力也是大大的提高了,他开始可以独当一面了。

如今,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孩子了,他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对他来说,未来的一个个梦都会像之前的那些梦一样,一个个实现。在这个世界大舞台上,有着许许多多比中国这个年轻人学历更高,阅历更深的人等着他去学习,等着他去挑战。现在这个年轻人在科技方面手握着许多世界尖端的产品,在文化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汉字还有别具韵味的语言,在体育方面他擅长跳水,乒乓球,在艺术方面有着他自己的特点,在思想上有着先进的思维方式,“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发扬光大。

我们正在实现着“全面小康”的梦,在这个年轻人的努力下,这个梦实现的是时间已经屈指可数了。然而这个年轻人还有好多的梦想还没有完成,或许目前对于他来说,最大的一个梦想不过是“实现共产主义”,可是这个梦不仅需要这个年轻人的努力,也需要我们这些组成这个人的细胞、组织去努力,从内而外的蜕变,像蝴蝶一样破茧而出,实现我们这个最大的梦。中国梦,我们的梦。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六】

中国红军长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历史走向。80年前的长征,是红军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用顽强意志与鲜和生命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红军长征留下的伟大长征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征,被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比作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和美国人征服西部,他认为:“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胡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宣传长征精神别认为是旧事重提,它却能引发我们对宣传长征精神的思考。长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永远值得推崇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8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8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

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就要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实现这种结合,就要弘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永久奋斗”的精神。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

关于红军精神作文【七】

我读过许多关于长征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打动着我。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金色的鱼钩》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位红军回忆他的老班长为了让他和另外两个病号顺利走出草原,而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文中的老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顺利的走出草原,不断的为他们增加营养。为了让他们补充更多的营养,老班长把用来缝衣服的针烧红了,做成了钓鱼的鱼钩。为了找到鱼饵,老班长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老班长的眼睛也渐渐的开始模糊了,但是他还是坚持给三个病号做鱼汤喝。有时老班长等了半夜也钓不到一条鱼。而每次煮的鱼汤老班长一口也不喝。就这样老班长和病号们一天天消瘦下去,而老班长却不断的鼓舞着病号们要走出草原。直到他在去世前还不肯喝下病号们为他煮的鱼汤……

老班长最终还是没能和病号们一起走出草原。但是他那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还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