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作文300字(用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特点作文300字)

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作文300字(用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特点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3-03-03 19:58:25
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作文300字(用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特点作文300字)

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作文300字【一】

我弟弟有个妹妹,今年三岁。别看她还是个小宝贝,肚里的小心思可多着呢!

我今天去她家玩,妹妹依依正起床,看见我来了,就朝我笑:“雯姐!”我跑上去看着她眯成一条缝的眼晴和刚长出来的小牙,心里都被萌化了。

这时,弟弟拿着一罐彩虹糖进了房,依依对食物总是很敏感,马上就看见了彩虹糖。她呆呆地望着那罐糖,舌头不时舔着嘴唇。弟弟不知应该躲避,还一把抓出彩虹糖往嘴里塞。保姆见了这番情景,觉得依依这么小,不太适合吃糖,就想抱她走。依依怒眼盯着保姆,嘟起嘴。保姆还是要抱,依依把左手往旁边一拦,右手还不停摆手,就像一个大人在驱赶下人一样。保姆没办法,只好退到一旁。

依依知道事情要一步一步来,嘴里甜甜地叫着:“哥哥,哥哥!”还讨好地把自己心爱的.芭比娃娃往他前面送。可是弟弟不为所动,转过身继续吃糖。依依见计划不成,生气地把娃娃扔在地上,拍着大腿,愤怒地盯着哥哥看。

大概过了一会儿,依依又想出了方法。她把目标转向我,一声接一声喊着:“雯姐,雯姐!”然后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指着彩虹糖说:“糖,糖!”我就想着给她吃,对弟弟说:“好弟弟,就赏她点吧!”弟弟摇着头大喊:“不给——不给!”我也恼了,大喊:“给她!你是哥哥,她是妹妹,她要什么,你大不了就给她一点呗!一点点儿都不行吗?”我突然之间觉得自己像妈妈,以前我不给弟弟玩玩具时,她也是这么教训我的。弟弟被我吓住了,极不情愿地给了一颗,妹妹笑了,叫了声:“雯姐!”就吃下糖,我也笑了。

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作文300字【二】

我是一个活泼的小女孩。我的脸蛋圆圆的,像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我留着一头长长的头发,走起路来一摇一摇的好看极了。我不大不小的脸上镶嵌着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

我还有点马虎。有一次我的皮筋就在我头上但是我还在找我的皮筋,然后我才想起皮筋就在我头上。

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孩,我很喜欢画画,画画能画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可爱的小动物、人、好吃的水果、高大的楼房、清清的小河、美丽的大自然。我可喜欢画画了。我还会折纸,比如:热气球、兔子、飞机。

这就是活泼的我。

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作文300字【三】

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同学,他叫杨承轩。他高高的个头,他的脸型圆圆的像一个西瓜,他留着刺猬头,眼睛小小的,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线。

一天下午,我们都开开心心的去外面走班上课。到了教室,啊,原来上的课是美术课。开始上课了,老师讲完以后开始画画了。我才发现我的水彩笔没有带,我的好朋友知道我没带水彩笔,他就借给我用。我激动地对他说:谢谢你!我非常开心的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他。

杨承轩真是乐于助人,我为我的好朋友而感到骄傲。

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作文300字【四】

我的妈妈在我眼里最漂亮。她中等个,虽然经常简单地扎着一个马尾辫,但她的嘴巴小小的,鼻子不高不低,眼睛黑黑亮亮的,看上去很有神。

妈妈很关心我。每天早晨当我还在睡梦中,妈妈就已经起床为我准备早饭了。我不爱吃蔬菜,妈妈就把菜切的很碎给我包饺子、烙饼。有一次,天气非常闷热,我们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停电了,我热得满头大汗,也没了食欲,妈妈赶快找来扇子不停地给我扇着,就为了让我多吃一口饭。

妈妈不但关心我的生活,还关心我的学习。当我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妈妈总是先让我仔细地读两遍题,然后在帮我分析这道题应该怎么做,从哪里入手,教我一些解题方法。在每次考试前妈妈还会帮助我复习,教我复习方法。我的学习一直在班里保持领先地位,跟妈妈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

我很高兴我和妈妈不仅像母女,有时候更像好朋友。我们会一起玩游戏,比赛跳绳、跑步等。有时候我会和妈妈聊一聊学校生活中的趣事,或一些我不能理解的现象。这时候,妈妈就像朋友那样倾听我说话,为我讲授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

我很幸福,我有一个好妈妈!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作文300字【五】

《首钢大搬迁》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自主创新钢铁强国之梦”为主旨,贯穿于全片。在谈到《首钢大搬迁》创作初衷时导演肖童回味道:“08年,广东一位朋友找到我,问我能否以工业为主题拍摄一部纪录片,当时我没敢答应。原因是工业题材难拍,你总不能把纪录片拍成宣传片吧!” 肖童敢于接手《首钢大搬迁》正是因为这次谈话。从2008年开始,肖童无时无刻都在思忖着工业题材,当《首钢大搬迁》制片人将历年的素材交给他过目时,肖童欣然接受了这次挑战。 “经过这几年的思考,我觉得有些想法趋向于成熟。当我接触“首钢大搬迁”之后,故事架构很快便在脑海中构建起来。”

肖童在内容架构上没有再去挖掘“首钢搬迁”深层次原因,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塑造新时期“钢铁英雄”层面上。按照肖童的`说法:首钢搬迁的原因早已度过了社会舆情阶段,况且新世纪初围绕“首钢是否搬迁”的媒体舆论大战世人皆知,再去陈述已毫无意义,倒不如把镜头对准大搬迁历程中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上。” 肖童的叙事手法往往习惯于将故事架构在一个宏大的主题上,然后再在宏大中见细节,《首钢大搬迁》亦是如此。在肖童眼中,这里所说的“细节”绝不是镜头意义上的特写,而是大事件进程中的个体命运,哪怕个体单元中一个微小片段,都可能构成整个主题的关键故事。 “工业题材难,就难在叙事上。除人物生活工作场景之外,很可能大部分镜头都是工厂里的设备。比如说首钢的炼铁高炉,要采取什么样的视线和角度来讲述它们的故事?工友们与高炉朝夕相处,很多人把它们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伙伴,那么我在第一集《英雄无泪》中就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为了使《首钢大搬迁》画面语言,不再是生硬的“概念解释”,肖童在撰稿时采用最平实的语言来陈述,并对炼铁高炉等静态景物以“人性化”手法来拉近镜头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影片更具亲和力。正因此,《首钢大搬迁》得到了观众的追捧。 “这个‘人性化’要把握一个度,太过则文学化,太少则无法渲染氛围,解说就会变成名词堆积。之所以使用最质朴的语言来解说,就是因为词藻华丽会失去这部片子的纪录风格,就会使画面与解说之间增加隔离感。”肖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