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晨读的作文(描写晨读的作文400字)

关于晨读的作文(描写晨读的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1-23 10:02:32
关于晨读的作文(描写晨读的作文400字)

关于晨读的作文【一】

起初,我只是报着参与的心态和大家一起阅读,心想:每天只有10分钟的阅读时间,怎么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呢?这短短的10分钟,能看几页书呢?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每天10分钟,有选择的,有针对性的晨读,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以前,我都是让孩子自己在家里读书,而我却在一边看手机。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下,孩子往往很难沉下心来、安安静静地阅读。因为他周边的环境都在诱惑着他,告诉他有比阅读更有趣、更好玩的事情。对于他自己感兴趣的书,他会阅读的很用心。而对于那些他不感兴趣的,他就会在那里消磨时间,应付家长。

《晨读10分钟》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每天拿出10分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晨读,滴水穿石,点石成金。可能在现阶段,阅读好的孩子还看不出来什么巨大的优势,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逐渐累积,阅读好的孩子就会在普通孩子们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如果只局限于单纯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考试的需要。现在的考试是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不再是单纯的记硬背。

通过阅读《晨读10分钟》,我们学到了成功实施晨读10分钟的78个策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用心,选择适合你和孩子的策略,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定的心,想做到就可以做到。从今天开始,从我自己做起,要为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

关于晨读的作文【二】

这是个沁凉的夜,月色非常美,是个适合读书的夜,我把窗子打开,让凉凉的风吹进屋里,我走向书桌,把厚重的书本翻开,月光的亮度刚刚好,帮我把书本上的字照得一清二楚,能在这种神祕的.夜晚阅读自己喜爱的书本,真是幸福!在这样的情景下,一点都不会觉得烦躁、无聊,不过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我清楚的听到滴答嘀答的声音,我知道那是时钟的声音,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好希望我能有四十八个小时。

转眼间已经五点了,我的眼皮是这么告诉我的,但是我还是想再看一下,喜欢叮我的蚊子一直在我的耳朵旁催促着,我很谢谢它,并给了它最热烈的掌声。我看完了!我看完了!感觉好充实,我站起来望着朦胧的月光,天色逐渐转亮,开始有鸟鸣的声音,我希望下一次能再和那个月亮、那个风、以及那只蚊子的灵魂碰面,这次“夜读”的经验将是我心中无法磨灭的回忆。

关于晨读的作文【三】

上周去市图书馆还书,顺便又借了《开心国学》《民俗知识》《晨读十分钟》,其中我吸引我最先拿起来读的是《晨读十分钟》。该书是韩国读书教育开发院院长、文学博士南美英的一部著作。

这部书是指导家长和教师怎样开展和指导孩子读书的技术性读本。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共有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作者分析了孩子讨厌学习和读书的原因及教师怎样在教室里有效引导孩子读书。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指导家长和教师引导孩子读书的78个战术。书后附录了依据不同主题、不同状况、不同年龄的读书方法以及读书诊疗室和不同年龄段要读的书等内容。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前的准备活动既不是早餐,也不是音乐,而是读书。学习的开胃菜就是阅读有趣的书籍,简单的读书就是学习的热身。”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早自习。学校每天早上8:20——8:40安排了20分钟的晨读时间,可学生有的7:40就来到学校。早来的孩子干什么好呢?我认为自由阅读最好。孩子们每天都会带一本自己心爱的课外书来学校,来了以后,给组长检查完读背的作业之后便可以自由阅读了,可以自己静静地阅读,可以和同学合看一本,看完了自己的还可以与同学换着看。一年多过去了,早晨的阅读让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好书交上了朋友。刘顺祥以前学习并不太好,最近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他在看美绘本的《西游记》,看得津津有味,有时看的是新发的杂志《儿童故事画报》,他入迷的样子,连我们班的书虫刘天冉也忍不住凑过去和他一起看了起来。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启了,看着这幅图景,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晨读10分钟成功的78个战术中介绍了朗读与口才的关系——朗读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最佳方法,中学生作文。书中这样写到:很多同行问我:“ 韩老师,你的学生不但知识、语言丰富,而且善于口头表达,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掌握得很好。最难得是没有一个学生口才差。你是不是在‘口语交际’是下了工夫?”对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含糊其辞,我不愿明说。因为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在我的课堂上几乎全部删除,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比口语交际效率高得多。学生的口才靠的是朗读背诵规范的语言,而不是靠老师的纠正、指导。让学生目光浸泡在优美文字中,让学生的耳朵浸泡在琅琅书声中,让学生的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才是学习语言之道。

对于这种说法,我深有同感。“让学生目光浸泡在优美文字中,让学生的耳朵浸泡在琅琅书声中,让学生的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才是学习语言之道。”每周20分钟的晨读是我们最愉快的时光,我和孩子们一起读着课文,读着《日有所诵》,优美生动的儿童诗、极富节奏感的晨读对韵、文质兼美的课文从我们的口中一字字蹦出,遇到孩子们读得好的地方,我会及其享受地要求他们再读几遍,孩子们自豪又高兴。文字变成了我们的朋友,是那么亲切、那么打动人心。有了积累,倾吐便变得容易起来。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发现爱读书的孩子比不爱读书的孩子表达更准确到位,因为他们在书中学到的词汇能帮助他们。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会提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家长的重视下,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借着阅读能力在一天天提高。

“对那些阅读能力差的孩子来说,读书的快乐是水中月、镜中花。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引领他们,他们的人生将会变得充满艰辛,没有书香的人生将是多么的悲哀!”有的家长常常问我:“林老师,我家也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他就是不爱读怎么办?”读了南美英的《晨读十分钟》,我更有信心和家长来谈这个话题了。

书中还谈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这真是一本好书,读完之后我还想推荐给家长们读一读呢。

读完这本书,我是那么迫切地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每天沉浸在书中美妙的文字中感受读书的幸福,希望我们的课堂能成为书声琅琅的课堂,我们的教室成为创造故事不断的教室。

关于晨读的作文【四】

记得有一次,我洗完澡刚准备上床睡觉时,突然看见一本《三国演义》端端正正地摆在床头柜上,我的目光立刻集中在这本《三国演义》上了。它好像伸出了无形之手,紧紧拽住了我的心。看看时针,已经指向八点了,心想:太晚了,别看了。可是,那书似乎在说:“快看呀,张飞单挑马超了!”我被迷惑了,决定把它带到被窝中去,为了不让妈妈发现,我就关掉电灯,拿着手电筒,一下子钻进被窝,把自己盖得严严实实的,再留一点点空间,把书塞进去,打开手电筒。如饥似渴地看起来,一页,两页……九页,我似一匹恶狼般,贪婪地读着。不一会儿,胳膊酸了,怎么办?有了,用嘴巴咬着,这下胳膊不酸了,嘴巴可受苦了。牙齿要紧紧咬着那粗粗的.手电筒,那可真累啊……

嘴巴累是很累的,最重要的是书还是要看的。于是,我又积极地打开书一页一页地翻着。好!孙权火烧连营大胜刘备。太棒了,我就说刘备太骄傲了。一定胜不了……慢着,嘘,脚步声?啊!莫非是爸爸来“查房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于是我手忙脚乱地“吐”出手电筒,和书一起一股脑地塞到被窝里。脚步声越来越远,我才松了口气,虚惊一场。又匆匆拿出书,咬住手电筒,继续奋战。

过了片刻,我的嘴部肌肉开始发涨,我怕这样会抽筋,就想了个好主意,用头当“探照灯”,也就是说用头绳把手电筒和头发绑在一起。一试还挺管用的,既不累又可以好好享受我的最爱。就在这夜深人静的夜晚,在这温暖的被窝,我就这样缩着身子,手捧着书本,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头上扎着“探照灯”,嘴上还流着口水,如痴如醉地看着书……

不知什么时候,我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我睁开眼睛才发现头上的“探照灯”依然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手上依然拿着那本书,眼眶中却长出了“黑眼圈”。

这就是我,在被窝里窃读的我。我爱看书,常常把心身沉醉于书中,有时看到搞笑时,我会前仰后合,有时看到激动的时候我会热泪盈眶……书,使我知识丰富;书,真正让我走进知识的海洋去遨游。

关于晨读的作文【五】

新书到手以后,我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书中还收录了《英雄石像》、《快乐王子》等多篇中外知名童话,还是彩图拼音版的,更引起了我阅读的兴趣。如果有谁问我,最喜欢哪一篇,我会脱口而出《一粒种子》!

故事说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粒特别的种子,像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很可爱,凡是看见它的人,没一个不喜欢它的。会长出碧玉一般的芽,开出最美的散发浓郁香气的花朵,可是从来没人种过它,自然也就没人见过它的美丽的`花,闻过它的花的香气。国王、富翁、商人、兵士先后得到过这粒种子,他们以不平常的心态对待这粒种子,精心地看护、培育,小心翼翼地,盼望这独特的种子早日发芽、开花,希望能带给他们荣誉、财富、地位,而这粒种子就是不发芽。农夫在耕田时很偶然地得到这粒种子,他把种子随意地种在田里,该耕就耕,该锄就锄,该浇就浇,没有把它看成是什么特别的宝贝,结果这粒种子开始钻出碧绿的嫩芽,不久长成了小树,并且很快开花了,发出浓厚的香气。所以这粒种子既独特又平常,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给它土壤、水分、阳光、肥料,就能发芽、开花。我们是祖国的种子,不需要在温室里长大,我们要在阳光里健康地成长,长大后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妈妈读了这篇童话,也收获多多。说是“和孩子一起阅读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读这些书籍,能让我们在阅读中明白做人的道理。《一粒种子》也告诉作父母的一个道理---种子就是种子,不管怎么珍贵、异常,只要以平常心对待它,给它土壤、阳光、水等,就能发芽、成长。我们对待孩子不也应该如此吗?!”

一篇优秀的童话,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快乐和启迪;好的阅读习惯将受益终生。同学们,朋友们,我们都来读书吧!

关于晨读的作文【六】

在孙老师的倡议下,班里家长掀起了读书的热潮,与家长共同读《晨读十分钟》本书,这是第一次,坚持下来,为师为母都是一种收获。

首先,作为一名老师,读书就像备课、教学一样,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记得大学时老师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师,没有渊博的知识怎能传道授业解惑?只有持续不断地读书,读专业的书籍,读各类的书籍,才可以让我们拥有教授学生的“一桶水”。

杜铭萱妈妈在她的读后感中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时深有感触,小学优秀的孩子因为没有持续的、大量的阅读导致中学后成绩平平,而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孩子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孩子最终的差异其实就是读书的差异。南美英博士说,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学校的义务。作为一个老师,有义务让孩子在学校里养成读书的习惯。而孙老师推荐的这本《晨读十分钟》,可以算是一本专业书籍,书里提供了很多可供老师操作的策略,读后,我也是受益匪浅。有一些曾经试过,也有些可以在下学期自己的班级开展。任何人都有惰性,我也不例外,没有班级的这种读书打卡活动,我也可能坚持不下来,而坚持下来,并且发现了指导孩子阅读的新方法,我心里也是雀跃的。以后再组织自己班级的孩子读书或亲子共读时,我也可以借鉴咱班的某些做法呢。

打卡读书,从老师的角色说是一本工作的指南,而作为一名家长,又让我遇见孩子,遇见自己。

打卡读书,拉近了我和女儿的距离。原来孩子完成班级里的语音作业,有时听着总是不够流畅,每次总是忍不住唠叨几句,导致孩子每次做语音作业时总是关上门不让我听见。现在轮到自己去读,忽然发现有时还不如孩子读的好,而孩子却总是鼓励我,甚至发现了我一个读书的问题。那晚,女儿无意中听我读书,感觉听我读书憋得慌,每次中途不知道换气。自己也是觉得不舒服,非得一口气读完,然后长长地舒一口气,但是胸闷的感觉还是不好缓解。女儿教给我换气的方法,还亲自示范,还得意地说,自己这几年的唱歌可不是白学的。下次自己再读时,我小心地去体会,感觉颇有效果,还得感谢我的女儿呢。茶余饭后,有时和孩子听听喜马拉雅的录音,比比谁读的更好,也成了生活的乐趣,亲子关系无形中拉近了很多。

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为父母,事事未必强于孩子。和孩子一起去做,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打卡读书,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前段时间,孩子忽然远离了读书。每天忙忙活活,却不知道真正要干什么。班里共读的书目,在书包里装了好久。其实班里的孩子读书量很大,开设的讲堂介绍的书籍有好些小黄都没有读过。借着讲课的东风,读起来不好吗?可是没有。除了督促,还能做什么?恰巧班里开展了读书打卡活动,与孩子一块完成打卡作业,不就是最好的示范吗?趁老二睡着的间隙,拿出书到餐桌去读,孩子爸爸看着的时候去读,白天有空的时候去录音,更有时候,等夜深人静时才去录音。其实,别说孩子小,你做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行动,就一定有改变”,家长行动起来,孩子不知不觉就跟上了,自己抽空读点,孩子也会挤时间去读书。我看群里好多家长都有同样的体会。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点不假。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所有那些有教养、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

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关于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华政妈妈在她的感受中提到了很多,我不再赘述。阅读是帮助一个人成材的成本最低的方式。开卷有益,作为一名家长,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陪他们读书,与孩子共同进步。

打卡读书,让我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与各位家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