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苦难与新生作文200字(告别童年走向未来200字作文)

苦难与新生作文200字(告别童年走向未来2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3 10:12:11
苦难与新生作文200字(告别童年走向未来200字作文)

苦难与新生作文200字【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围绕这一盛事我局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是系列活动之一。开始是因为党支部的安排,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读《苦难辉煌》一书,但开卷以后,不能自抑,竟成了我爱不释手的书,后来一口气看完,直呼过瘾,颇有收获,掩卷深思,感慨良多。

历史,纵然已逝,但却永远魅力无穷。《苦难辉煌》从非凡事件和非凡人入手,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主线,审视了人民军队的领袖们在历史重大关头突出重围、最终夺取胜利的历史足迹。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很少有人想到,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的队伍,正背负着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书中从平凡人的角度审视开国,正视他们取得的荣誉犯过的错误,毛泽东一生打过四次败仗,但独独在赤水就吃了两次败仗,中国革命不是凭一纸宣言、一个纲领、一个领袖就能够成功的。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给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富有史诗意义的壮举。

历史记载的非完全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是相对的。从启蒙时代的法国到德国历史哲学都探讨过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笛卡尔曾指出即使是最真诚的历史,即使它们没有完全歪曲事实,也总是非常普遍的做出一些删减,这样字面上的东西就往往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但是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历史是可以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人类在认识和理解并不能完全保证历史认识的真实性,因为人们在认识历史时有时候会落入一些由于人类自身的偏见而造成的陷阱。所以,在真正辩证理性的反思中,无论历史认识运动过程,还是历史认识运动结果,都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体,二者从不分离开哪怕一秒钟。总的来说人类智能历史的理解存在,因为人们的心智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我们在学习当时革命史的时候要置身于历史,研究分析社会现状。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各种救国理论争论不休,社会各阶层群起攒动,广大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社会各阶层风起云涌的夹缝中生存并壮大。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为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但要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个科学的理论武器,找到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其具体的内容和要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前提。第二,解决中国问题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所在。我们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其目的不是别的,正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形象地用“有的放矢”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说:“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要求。:“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第四,实事求是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其内在关系和发展规律,并根据这些客观规律指导我们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先进的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找到一条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苦难”与“辉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回顾我党的历史,你会发现正是在经历无数的苦难中,一步步孕育成功,一步步走向了辉煌。党的成长过程就是浴火重生,每经历一次苦难都成熟、发展一点,直到走向辉煌。海明威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曾经的苦难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过去的创伤或许正是我们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正因为苦难的积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出发,探索到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实现了由城市向农村的道路转变;“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解开了序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此理论指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正是因为先辈们的探索和实践为后人积累了大量的可借鉴的宝贵实践财富,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辉煌,虽然其中有不少弯路,但是共产党人能够果断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修正路线,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生产建设,使中国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巍然屹立与世界名族之林。

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勇于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敢于在创造历史的进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新的时代,我们共产党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放到历史的长河与世界的范围看,新的挑战也许不亚于二三十年代共产党人面临的挑战,这不是单个共产党人身存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党生存亡的问题。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责任心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劳永逸的,其具体内涵是随着时间、地点和历史使命而不断变化的。现时代主要体现在创造和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种先进性的与时俱进,要求共产党员不能够居功自傲,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有忧患意识,知道自己使命在肩,就没有一丝懈怠的理由。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狠抓机遇,在工作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继承先人的光荣传统,从先人的苦难辉煌实践中汲取营养,建设高尚的精神家园,唯有承受新的苦难,才能创造新的辉煌!

苦难与新生作文200字【二】

《苦难辉煌》这本书非常值得深读,读完掩卷历史长河中一段段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一个个或悲或喜、怒骂嬉笑的鲜活人物,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求生、求强之路,也反映了历史人物的生存、毁灭之选,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带给我们无尽的历史之问,也带给我们无尽的哲理之思。

理想、信念是指路的明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烈火中得到淬炼和永生。从感情上讲,困难是任何人都不想经历的,但很多时候人是无法选择的,历史的境况、现实的困扰都不是个人所能选择的,在书中中国共产党成长初期的艰难历程就是个充满苦难的历程,五次反围剿、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两万五千里大长征、张国焘之流的背叛,党的自身的不成熟,外部帝国主义的欺压,共产国际的不认可和遥控指挥,整个历程都是个充满苦难,每一件都足以令一个人、甚至一个党灭亡。但困难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大熔炉从来只萃取真金,能否成为真金关键在选择,困难面前贪生怕者有之,求富贵而变节者有之,同样认准真理一条道走到底者也有之,我们的党有无数的历尽炼狱式考验而依然豁达乐观、勇往无前无数真金组成,这种考验没有理想、信念是绝不可能成功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也是绝不可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经历了无数次凤凰涅盘,也在于她让我们中华民族再次真正尝到了理想、信念的滋味,带领我们的民族得到了精神的洗礼。正是这种理想、信念才吸引了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共赴国难,公而忘私,无惧无畏。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今天,重入长征出发地,就是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每一个党员永远记住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要去,我们为谁而去,以及我们如何而去,作为一名党员如何始终保持初心,如何用使命指导自我行动,这些历史之问都可以在历史长河中得到清晰答案。

实事求是是制胜法宝,实事求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根本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现状、实际紧密结合才能找准问题,找到出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因为我们遇见的问题先哲并没有遇到过,按照物质决定意识的思维,先哲和别人都不可能给出现成的、既定的标准答案,这一点在我们讲究委婉含蓄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尤为重要。金一南教授所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的,现成答案是不存在的,解决历史问题的办法只能在历史中解决,那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只能在现实中解决。我们党的早期创立者,特别是新中国的主要建立者都是实事求是的表率。书中反复提到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把中国从满目疮痍、民不了生的苦难中解救出来,之所以能我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而不是相反,就是因为我们党能从中国的每一项实际问题出发,能从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探索,敢于抗争,知错能改,兼包并蓄。这种思想和精神在我们不断遇到新环境、新情况、新问题的今天更加宝贵,因为只有立足实际才能找出真正原因,也才能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真招,做出真是业绩,而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检验方法成败和好坏。

回首过去,也许历史给了中国共产党人更多的磨难,但也给了我们党更多的民族大义和使命担当,当然,正如说的,过去优秀不代表现在优秀,以前出色不代表永远出色,正是这种充满信仰的历史责任感、这种不断自我革新的事实求是精神,才使我们党永不懈怠、永不满足、常省常新。

凝望今朝,我们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世界“小霸王”美国正对我国封锁堵截,中国处在难得发展历史机遇之中,也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夜,我们更应牢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本意,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心力。作为一名财务战线的党员,要常思饮水思源,不忘我们党的本源,不忘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的革命信仰,时刻谨记入党初心,把心灵洗礼运用到公司的财务工作中,保持工作热情,保持进取斗志。要坚持事实求是,自觉把我们党的制胜法宝推广应用,深入工作实际和前端业务,学好用好规章制度,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素养,将财务向管理延伸拓展,提高财务的效用和价值。要立足本职工作,做好自己的事,做好每一件是,日事日毕,日升日高,用实际行动推动公司发展进步,为社会贡献价值。

苦难与新生作文200字【三】

梅者,坚韧者也,忆其迎风雪,战冬寒,历千万艰难,终获一身傲骨。天地苍茫,惟有扑鼻清香。松者,挺拔者也,观其立山颠倚危岩,年愈百岁,仍枝叶纷葩,耸立参天,正气威然。青竹,生性苍劲,虽生于破岩,且任风吹雨残。身型纤弱,然负千钧不断自是骨韧节劲……

木且如此,人且何如?无患世事多难,但恐心志不坚,与其怨天恨命,疑生之不公无如迎难而前。

命,贵于挫苦,贵于挫难。

夫仲尼展转南北,游说诸侯,虽不为所用,然终有《春秋》一部,弟子三千。安能谓其无成?孙子虽膑脚而统兵之志不亡。一册兵法,千古绝唱。吾哀其身残,敬其志坚。昔日孟德,虽兵败赤壁,魂惊华容,然统天下之志不渝。待其整拾旗鼓,重起东山,亦是傲气冲天!

且如孟子云: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夫惟有克艰险,挫苦难,方能承天景命,命途安然。

懦者,视难如高墙,如天栈。故畏缩滞待。如此定毕生潦倒无所为。勇者,视难如劲敌,如天梯,虽举步维艰,,然不惧劳形,勇于向前,鼓生后伟岸。

由是观之,命之贵贱,非在天赋,而在己为,贵贱之分,悉因勇懦不同,而勇懦之别,又在临难一瞬间。

难者,命之伴也,如衣裘,如口食。生之百岁,共之百年。人虽非为难而生,然无难则无人生。邦因多难而愈兴,命因多难而愈强。

夫李自成者,人号曰“闯王”,尝帅义军百万,斩庸卒,除昏政。义军之势如破竹,俯仰之间,旧制灭,新制生。然功至甚易,成不自惜,后清军复,自成亡。

自成之败,悉因逢难甚少。观其疆土,以战得者少,因降得者多。无难而功,则功如雾,如虹,徒有其形。

故诚欲获其功,历难之事安无乎?

再忆自成,使人叹惋,使人断肠。

嗟乎!一生于世,坎坎坷坷,惟有克难挫苦,方可笑傲苍穹,方能康庄道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