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手机有什么好处作文(手机对人有哪些好处作文)

手机有什么好处作文(手机对人有哪些好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18 19:41:25
手机有什么好处作文(手机对人有哪些好处作文)

手机有什么好处作文【一】

第一代手机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昂贵,很多人还买不起,只有少数王侯显贵把玩于掌上。陈子昂见此情景,叹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王勃当时有些钱,给自己的儿女也都各买了一部,说有了它,无论走到哪,人都像是就在眼前一样。于是作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昌龄驻守边塞时,离家万里寂寞难耐,他那时是多么渴望能拥有一部手机啊!可是当时军队里有规定,军官不准带手机。于是,他写下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著名诗句。高适后来的情况稍好一些,不仅自己买了一部手机,还送给董大一部,并对他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君”字乃一语双关,一是指董大,二是指手机,希望董大能用手机常给他打电话。

到后来,手机不是什么稀奇物了,慢慢地走入了老百姓的家庭,就连收破烂的在腰上也别了一部。见此情景,刘禹锡赞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岑参也随声附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那时的手机铃声还比较单一,响起来嘀铃铃的就像是鸟叫,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不喜欢的人里面就包括孟浩然。孟公喜静,可左邻右舍屋前屋后的手机铃声不绝于耳,让他郁闷得不行,于是他叹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到后来,科技越来越发达,手机也越来越先进。手机已经能发短信了,最先受益的是李商隐,他拇指一按,便和情人约会去了。有诗为证:“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王之涣也爱用手机发短信,但是朋友却没有回,他气坏了,于是写道:“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

最有意思的'是王维,他以为这手机什么地方都能使,便拿着它到处乱逛,可是,有些地方却没有信号,比如在沙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后来他又跑到深山老林中,遇见了猛兽,打110报警,可手机里一点动静也没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大悟,原来,这手机也有盲区啊!

使用手机最爱赶时髦的当属杜牧了。据考证,杜牧是最早给手机下载彩铃的唐朝诗人,有诗为证:“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其次便是杜甫,杜甫是最早使用双卡手机的人,也有诗为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打手机最费钱的人当属李白,每回到营业厅交电话费,看着长长的话费单子,李白都快要哭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打手机最能磨叽的人当属李商隐,他常常把手机打没电了。每当这时,他总会无奈地叹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手机有什么好处作文【二】

为什么有的作文要采用用口来代笔的形式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首先,因为作文的基础是说话,要写好先要说好。虽然许多人写文章,并不一定一边写一边口上说着,但是他们在心中还是默默地在说。小学生刚刚学写作文,在还不习惯于心中默默说的时候,先练练口头响亮说,有利于认识到说话与作文的关系,可以打消对作文的害怕心理。因为说毕竟比写容易。

第二,练口头作文有益于养成从说到写的习惯,如以后把口头说改成心里说,作文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第三,口头作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说话是口头交际能力的体现,十分重要。口头作文的训练.也就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一部分。

第四,口头作文还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容易激发儿童的练习兴趣。

口头作文的训练要求不可太高,要由短到长,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特别要注意记住表达时的要点和次序,这样才能说得有条不紊。牢记口述要点和顺序一般可用以下四种方法:

一、总分口述法。从整体人手,先说带有总括性的话,然后分别抓住各部分的具体情况,逐一进行口述。如观察一只小花猫的口头作文,可先总说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猫,然后分别从几方面口述它是怎样活泼、可爱的。

二、要素口述法。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进行口述。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叙事性的口头作文。如《说一件有趣的事》,可以抓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情等方面进行口述。

三、方位口述法。根据事物的`方位顺序进行口述。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有关环境及建筑一类的口头作文。如《我的住处》《校园一角》《村口石桥》等,都可以抓住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表示方位的词语进行有顺序的口述。

四、设问口述法。这是一种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进行回答的口述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说明性的口头作文。如《说说怎样使用毛笔》,就可以抓住毛笔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进行自问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