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作文(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作文(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11 09:46:20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作文(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作文【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近年来,我们有幸接受越来越多的感恩教育,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要进行道德教育就无法离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要和谐就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坏自然,去“人定胜天”。我们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感恩大自然赋予了与人类生生不息、和谐相处的`万物。有了这份感恩之心,我们就会赞美天地、赞美万物,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人类长久生存的金钥匙。1988年,75位诺贝尓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这些世界顶尖级的人物,懂得我们中华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大道,而我们更应感念祖恩,以中华文化之精神,重视我们的地球,重视我们的家园。

念及恩情,大莫过于父母的生养之恩。“大爱无疆”、“大道至简”、“大恩不言谢”;要真知和践行感恩,莫过于孝。如果说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那么很难相信他能对别人真诚。没有真诚就谈不上信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告诉人们要从真诚开始,自立于社会,成就于和谐,践行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孝,要有一体的观念,懂得孝就是要懂得感恩,把一体的观念落实到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我们从对父母开始尽孝心,然后推广开来,对兄弟姐妹、对所有的亲人也有这样的爱心;对老师同学、对领导同事、对社会大众,不管到哪里,都用这种爱心对待所有的人。宇宙万物与我一体,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孝是感恩,孝是仁爱。真正懂得孝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怀,就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续,不仅爱现在的大众,还要爱未来的大众。我们要关照未来,不能因为眼前的享受而把子孙未来的资源糟蹋了。如果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自然的资源被破坏,将来吞咽这些苦果的必然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长久发展,就要对自然有恭敬心、感恩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心存感恩的心,感恩自然,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社会。孔子的门人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何谓“忠恕”?尽已之为忠,就是要竭尽自己之力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善待同学、同事、亲朋好友;“恕”寓意“如心”,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忠恕”之心,就能认真对待工作,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够“团结干事”。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自立于社会,成就于和谐。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作文【二】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国学思想,“武夷书院讲坛”首场讲坛2日在福建武夷山正式启动。同时,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复一批书院,打造传播儒学的平台。

作为讲坛首位演讲嘉宾,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系统地阐述了朱子文化对当代的价值。陈来说,宋代道学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在广泛继承儒学文化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其中朱子便是最重要的实践者。

“朱熹思想强调 格物致知 , 格物 就是穷理,了解事物的本来道理,而途径就是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陈来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朱熹在其主政地区大兴学校,修订校规,强调“修身、处事、接物”,对后世影响深远。

据了解,“武夷书院讲坛”每年举行六讲,邀请海内外朱子文化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同时,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复一批书院,将其打造为普及朱子文化、传播儒学思想的重要平台。7月,位于武夷宫的东方书院将落成,武夷山书院之风又将重现。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从14岁起便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朱子理学也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

作为东亚文明的象征,朱子学传入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区后,至今影响深远。2010年,一幅刻有《朱子家训》中英文的石碑在马来西亚恩孝园落成。华东师范大学古籍部教授朱人杰说,在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具有普世意义的朱子文化将会促进中华文化海外的传播和交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作文【三】

中华传统美德是历史悠久,传统美德有中秋之夜,既是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中国的传统美德赞美。

传统美德是美好的,有尊敬师长的,中国古代经典,《礼记·礼运》描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有,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描写表达了古人对社会和谐的憧憬,对人的良好生活的期待,在生活中,我们尊老爱幼,在车上看见老人上车要主动让座,这是对老年人的最起码的尊重,看见长辈最起码要对他们一声称呼,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当今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现实,不同国家的文化要以平等的态度、开放的胸襟去尊重、学习其他民族的传统:对待不同性质的文化要弘扬先进文化和传统美德。

中秋之夜是对家人的思念,每年中秋都是团圆的节日,也有许多人在节日连夜赶车排很长的时间才买到票,为的就是能和家人团圆,说到团圆。我不禁想起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邪恶诗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别人都说月亮代表我的思念,其实在外面要回来跟家人团圆。这就是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是每个人必须尊重,特别是青少年要对老年人的尊,在路上,看见老人着扶着,在老人推车时,要主动帮着推,时时要帮别人,别人也会帮着你的。在学校里也要尊重老师和同学,在老师面前不能顶嘴,要服从老师的意志,不能随意的,要在学校有纪律,在同学面前要同学之间互相尊重。

建设和谐文化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对社会的传统美德,对家庭的传统美德,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作文【四】

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题材作文【五】

时间在飞逝,人类在进步,在历史的长河上又多了无数深深的烙印。这其中就有令我们无比自豪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老祖宗在那无比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那么多奇迹,那么多财富,令全世界都无比震惊,名声响彻云霄,虽然他们的肉体已灰飞烟灭,但是他们的灵魂依然存在,精神不可磨灭,并且还在一代一代的延续,更加的发扬光大。

祖先们是聪明的,也是无私的。他们把自己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精华毫不保留的传承给了我们。这里面既包含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然而精神方面的财富才是永恒的。虽然它是无形的,但是它又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带给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是这强大的力量使我们奋发图强,努力拼搏,进取创新。

显然这强大而又无形的力量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影响了多少有志青年。因为它们是精华,是真理,是大家都承认和认可的。所以它才能世代相传,被子孙后代们继承和弘扬。

那么,作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呢?如何利用这批宝贵的精神食粮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广泛的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祖先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的本质与内涵,明白他们那崇高的思想。只有清楚什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才能谈该怎么做,做什么。

其次,作为活力四射的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未来的接班人,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应该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用不同的方式把传统美德传播发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理应看得更高,望的更远。我们要把自己的传统美德在全世界发扬光大,让世人领悟我们的风采和强大。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盛,民族才会更加团结。

我们都是有知识的青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理应知道这些传统美德对我们一生的作用。我们要时刻把这些传统美德放在心里,作为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总则。继承和发扬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中体现的。只是知道而不去实施,那么这些精华是绝对不会被继承下去的,更不能被发扬光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被遗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幸,那是多么的可悲啊。我们绝不能让这种悲剧上演的。

作为志向高远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就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淋漓尽致的把它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吧。

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优良传统美德,将会是人类前进道路上一条永远亮丽的风景线,为了理想,创造奇迹,我们的未来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