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坚持传统与不断创新作文(创新与文化传承不冲突的作文)

坚持传统与不断创新作文(创新与文化传承不冲突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8 01:46:33
坚持传统与不断创新作文(创新与文化传承不冲突的作文)

坚持传统与不断创新作文【一】

“Stop and smellt he roses?”大凡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有一颗善于洞察生活的头脑,他们不会忽视生活中任何一个异常的元素,他们会将这作为难得的机遇,深入研究,从而有所开拓、有所创造。

总是有一种驱动力促使人们去探究未知世界里的谜团。别涅迪克由一只裂而不碎的烧瓶研制出裂而不碎的安全玻璃,主要得益于他对科学的敏感。达尔文由美洲和欧洲两地生物的异同而提出生物进化论,更得益于他不舍的探索。

总有一个方向促使人们向它发出挑战。奥斯特始终坚信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于是他一遍又一遍地闭合切断电源,最终发现了电磁互相转换的原理,也正是借着这个原理才使人们对电磁波有了新的认识和利用。敢于坚守一个方向努力拼搏的人们往往成为创造的宠儿,因为创造的成果也要感激他们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精神。

总是坚信凤凰涅盘之后一切会更加美好。居里夫人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和生活赐予她的灵感,让她从沥青中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虽然她为此付出了美好而宝贵的时光,但她无怨无悔。为了科学,为了创造,纵使红颜变成了白发,但只要有创造性的成果来回报殚精竭虑的付出,也可以无悔矣。

总是陶醉于深秋里片片灼热的红叶能在风霜中快乐地吟唱。达·芬奇为了画那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鸡蛋,也能呕心沥,孜孜不倦,由画鸡蛋而开创了全新的绘画生涯。经历了岁月风霜的考验,他采撷到的红叶是永不褪色的。

总是坚信有追求就有快乐,有追求就有创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助手先后用了6年时间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都不曾得到满意的杂交品种。为了找到远源的雄性不育稻,他与助手征程万里,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日复一日地在一簇簇野草堆里搜寻。凭借着这份执著与追求,一块沼泽地里的希望找到了他,既而开创了震惊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可以说袁隆平就是那位飞上天空摘到星星的伟人,因为他坚信只要有执著追求的激情与行动,就会有创造的果实。

总是坚守理想的人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达到创造的高峰。爱迪生说创造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他为了发明电灯做了1600多次实验,没有一次不是以失败告终。但是,因为站在执著追求的至高点上,他成功了,他为世界创造出的光明划破了黑暗的笼罩。他不在意追求过程中的每一次挫折,他坚信机遇就藏在执著的身后,有坚持不懈的追求就会有成功的创造。

其实,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只是缺少那份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执著追求的恒心。要是两项兼得,幸运女神就会眷顾垂青,还怕创造不出成果?

坚持传统与不断创新作文【二】

一个星期五的科学课,科学老师带我们去航模馆参观。那里有摆满了飞机、飞船、火箭等模型。

航模馆的老师先给我们做了个实验,一架小鸟飞机在教室的半空中,像只鸟儿似的在飞翔。

老师演示完后,发给我们一个材料包,里面有电线、机身、机翼等零件。我和小明、小红在一组,小红拿零件,小明上螺丝,没过多久,我们就完成了一架飞机。我按了一下按钮,飞机纹丝不动,我皱了皱眉头,挠了挠脑袋,眼睛一亮,拍了一下脑袋,着急地说:“电线没有装上,它怎么飞得起来呢?”我们连忙把电线装进了机身。

老师带着我们把做好的模型拿到了航模馆外的空地上,我们按了红色的开关,飞机“嗖”地一声飞上了天空,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老鹰,在空中转圈,越飞越高,我们看着自己做的飞机模型飞到了天空,高兴极了!

坚持传统与不断创新作文【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能新。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悄然滋生并肆意扩散。十几亿中国同胞面临着生离别的考验,顿时,恐惧、不安笼罩了整个大中国。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仅仅九天的时间,先后研制出了十七种不同的病毒检测试剂盒,紧接着,病毒毒株被成功分离,中国速度再次震惊全世界。

然而,病人的收治,病毒的防控,仍待解决。

就在这时,“小汤山”医院重现江湖——“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正在二十四小时全天建设,数千名工人,数百台机器争分夺秒,加紧建设。我和父亲看着工地的直播,不禁感叹,就连“土匪”老弟也都为他们加油打气。十天,医院建成,当天,投入使用!

对于病毒的有效防控,可谓是世界级难题。许多地区,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其感染人数增多。为能够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封城封村,严禁私自聚餐、聚会。于是,当其他地国家区还沉浸在新年的快乐之中,我们早已闭关自守;当其他国家举行大型集会之时,此时,中国道路上已是寂寥无人。为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我们选择闭关自守!

相比于在医院面临生决别的同胞们,我们是幸运的。他们日日被疾病折磨 ,被恐惧焦虑笼罩。为了让他们能够放松心态,早日战胜病魔,方舱医院的医生护士便想到一个好主意——带领他们跳广场舞。虽然劳累一天,可是,他们还是牺牲自己来之不易的休息时间,和病人们一起分享快乐,忘记烦恼,缓解压力。“时代在进步,‘广场舞’在发展。”我不禁调侃道。

新,是进步,是发展,更是成功。疫情当前,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用中国精神抗击疫情。这种精神就是创新!因为创新,我们联防联控,使确诊病例呈现下降趋势;因为创新,我们众志成城,仅用十天,建起一座医院;因为创新,努力努力,再努力,仅仅九天,试剂盒、特效药出炉;因为创新,我们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帮助别国抗击疫情。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灾难倒逼着我们在创新中求得生存。

坚持传统与不断创新作文【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没有了创新,整个民族就是水一潭;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前进的脚步将步履维艰;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就会被历史遗弃。当600岁故宫成为“网红”,当《上新了·故宫》等文化节目相继播出,我想竖起拇指,为故宫新院长单霁翔点赞;我想伸出双手,为故宫上新喝彩!

有道是:一流的人创新;二流的人模仿;三流的人盲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过往的故宫,表面上看,它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中的一个,可是游客走进故宫,大多数宫殿都看不到,只能沿着中轴线走1700多米,而且看不到什么文物——故宫的绝大多数国宝都堆积在灰暗的仓房里,蓬头垢面,不见天日……长期以来,“故宫博物院”其实徒有其名,它仅仅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的存在而与“博物院”没有多少关系……

随着单霁翔院长的上任,故宫一夜之间成了“网红”,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故宫,在这位“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的看门人”带领下,近年来实现的一系列的“创新改革”——紫禁城上元之夜、大型现场灯光实景秀、角楼火锅店、故宫口红、故宫日历、雪后故宫……各种关于故宫博物院的创新话题持续霸占热搜。故宫,从一个让人走路的地方,成为了一个让人走心的地方——这样的创新,不仅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还让中国人民更好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魅力。

有人曾说过:“一个不懂得发现的人,只能生活在狭小的空洞里。而一个不懂得创新的人,则使那个空洞更加乏味。”斯言不谬!单霁翔院长没有沿袭前五位院长的脚印把自己局限在原来故宫的“空洞”里,而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创新之路,于是,单霁翔院长不仅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创新果实,还为中国百姓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趣味十足的故宫,让人们真正领会了中国故宫文化的气魄与魅力。

诚然,创新,是信息时代天然的伴随物,但并不是少数高精尖科学家的专利。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必需的一种精神。从单霁翔院长身上,我们知晓,创新是一种勇气,创新是一种智慧。无论我们在哪个领域,如果我们有创新意识,敢于独辟蹊径,就可以在未知的森林里发现前所未有的美丽与神奇……

故宫上新了,文化创新了,中国传统活起来了——我要为单霁翔院长的创新精神点赞,我要为故宫上新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