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与母亲告白的作文600字)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与母亲告白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3-19 20:45:52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与母亲告白的作文600字)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一】

《无声告白》这本书给我的感触会比《岛上书店》多很多,为什么要拿这两本书比较因为看的时间很接近,也因为有人说这两本书类型相似。

像亚马逊修改推荐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本文中的家庭关系,而是玛丽琳的梦想与家庭羁绊的矛盾。她一向都有一个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也付出了许多,个性是处在女性的地位还比较低的社会时,她是有多大的勇气要做到“与众不同”。

但是,她遇到了他,一个与她不同国籍的教授,在她看来他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之后因为怀孕结婚了,婚后她或许暂时忘了她的梦想,之后她意识到自己没有正事可做,想要出去工作被丈夫阻止了。之后她母亲去世了,想起了母亲过的生活,她对自己发誓,决不能活得像母亲那样。

她想去实验室当助手,那个人却笑着回复她说,不明白她是认真的,因为她还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顾。看到那里,我为她感到悲哀,同时我也恐惧我可能的婚后生活。有了家庭的束缚,自己的追求怎样办自己想做的事情还能去做吗因为就算在现代,多半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并不是我追求的生活。

看到她最后遇到有一位女性做到了她一向追求的事情,她觉得不可思议,她觉得她原本也能做到,所以她要实施她原计划的时候,我为她感到高兴,觉得她做的个性棒。可惜最后,她却因为怀孕等束缚放下了她的计划,把她自己想要而做不了的事情寄托在了她女儿身上。我想,这很悲哀,却很现实。

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你以前爱的那么深,怀有那么多的期望,最后却一无所有。孩子不再需要你,丈夫不再想要你,最后只剩下你自己,还有空荡荡的房间。”这很凄凉,也是女人一生很悲哀的一种状况,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只有空荡荡的房间,我也要过的快乐、愉悦。可能因为这个跟我生活比较相关,所以印象最深刻。

对于家庭关系,我想的比较多的是以后对于孩子的相处模式及教育方式等。因为我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没有这么多的.危机,我一向觉得很温暖,只是我们比较缺乏交流吧。当然,我也不是没有不满过,因为可能存在的“重男轻女”和他们的传统思想。而且我也在思考着,我读大学是出自于我自己想读,还是由于他们想让我读。其实我想过放下的,可此刻却很庆幸自己没有放下,可能这也有利有弊吧。

还有好多好多感触写不完,就再续吧。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二】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因为我对你爱得深沉。

--题记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你来到了这个世上。摸着你嫩白的.小手,看着你那圆圆的脸蛋,饱经阵痛的我含着泪水欣慰的笑了。我的宝贝,我用全身心的爱来欢迎你的降临。为了给你奠定一个好的生活基础,为了你能够幸福生活。我告诉自己:我以后必须加倍努力工作。”

生下你不到八个月,我就万分不舍丢下你,一个人跑到千里之外的人生地不熟的广东来打工。超负荷的工作重压着我,这倒没什么,只是每每午夜梦回,孤独与思念吞噬着脆弱的我。为了你将来能够更加幸福,我含着泪咬咬牙告诉自己说:“我必须战胜孤独。”

转眼你已经五岁,我没有办法回家,只能在电话里听到你的声音,你知道这样对一个母亲,她的心有多痛吗?即使这样,我都不会心灰意冷,因为生活告诉我:“只有战胜了孤寂,才能换取你的幸福生活。”

那一年,我省吃俭用,积攒着路费回家了。看到你那虎头虎脑的样子,我感到欣慰。或许,五年没有见你的我,太过于激动,竟然哭了。看到你幸福,我高兴。我泪花未干,告诉自己:“付出必定有收获。”

天有不测风云,进入初二下来,你疯狂的迷上了网络。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老师打电话来告诉我了。你知道吗?作为一个母亲的我心有多痛吗?我真想回去一个耳光打醒你。但是在电话那端的你苦了。我也哭了,我知道你还没有彻底迷失,还有挽救的机会。我擦干泪水,告诉自己:“对待孩子必须要耐心。”

或许,是我的泪水唤醒你;或许,是你终于懂得网络的危害。终于,你下决心摆脱网络。也许我对你更有威慑力,你离开了家乡,来到我这里。你的到来生活开支增大,我被迫打两份工,工作的劳累让我体力不支,皱纹爬上我的脸,但我无悔。我告诉自己:“为了你,我必须坚强。”

生活给我太多太多的启示。或许因为我爱你,才使我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三】

凝视你长发下美丽的惊恐

把夕阳停在你的肩上

映着你那微微拂动的秀发

夜虽苍老

但记忆依然清晰

那个迷人的神情一次次出现在你的脸上

印在我脑中的电路板上

永远

你可曾听见

一个泄露于我心中那扇虚掩的门的声音

像那智能的电磁波

飘到你的耳边

不知你是否感受到被包裹的它

那一刻,我种下一棵小草

不为祈福

只为守侯你的到来

在雨的哀曲里

深添了你的颜色

凝聚了你的芬香

雨,最终消散了

但你太息般的眼神

却师我如丁香般惆帐

融融芳香沁入心头肺腑

似乎感受到了生存的真实

问起星辰和雨

才发现,从日到夜,从夜到日

我总在一个永恒而又无涯涘的`圈里徘徊

何时才能

将生命的茫茫化成烟水

何时才能

与你共同演奏那首《冬季恋歌》

有一个人在梦中期待

哪怕会可能是杳杳无期

你要到何时才知道

那个人就是我

而主角却是你

你要到何时才会面对这个现实?

你要到何时才会做出决定?

别忘了,有一个人会一直在等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四】

蓝以翔手里拿着席慕容的诗集,独自穿过了马路。走在校道上,还不忘在脑海中回忆席慕容那首《无怨的青春》。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当她背完整一首诗的时候,恰巧也到了图书馆了。

走进了图书馆的阅览室,她仍像往常一样坐在靠窗的位置。那是因为,阳光可以透过窗户照射进来,这样她才不会觉得冷。同时抵达心底的阳光也可以温暖孤独的灵魂。

秋日的阳光总是淡淡的,微开的窗户仍有风吹进来,书页也被风吹得飒飒作响。蓝以翔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看了两个小时,背完了七首诗。为此,她满足地笑了,白里透红的脸上挂着两个小酒窝,分外可爱。

蓝以翔的周末是单调的,除了看书就是写作。在舍友们的眼里,她简直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文艺女青年”。但是,这突如其来的“荣誉称号”仅仅只是换得她的一声苦笑。毕竟,只有她知道,自己的梦想还是那般遥不可及。

书桌上除了那一踏踏堆得高高的教科书之外,还有一堆还未拆封的课外书。然而,那一堆还未拆封的课外书都是她的好友欧阳送的。这其中参差不齐的课外书便有纪实作品,心理方面的书,励志书等等。

周日,宿舍里有的人在看电影,有的.人在绣十字绣,有的人在网上不断更新动态,不时道出“谁谁打算要在光棍节来临之前怎么想办法解决单身”。只有她,蓝以翔沉默不语的坐在床上,认真地翻看着好友欧阳送给她的那堆书里的其中一本《没有墓碑的青春》。这是一部纪实作品,讲述六七十年代的知青的故事。

睡在她下床铺的晓晴,搁下手中十字绣向蓝以翔问道:“文艺女青年,借本书给我看一下吧。”

“喂,小飞鸟,借本书给我看看啊,快无聊了。”这时,蓝以翔方才听到晓晴在问她。

“哦,好,自己去拿吧。”蓝以翔随口答道,又继续埋头看她的书。

“哼哼,我随便挑了哦,我都问你四遍了,你都没听到。”说完,晓晴一个劲儿地在挑她的书。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

晓晴突然郑重其事地向在坐的各位说道:“大家,请安静,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一个精彩的朗诵!”

“总是/要在凋谢后的清晨/你才会走过/才会发现/ 昨夜/就在你的窗外/我曾经是/怎样美丽又/怎样寂寞的一朵/我爱 /也只有我/才知道/你错过的昨夜/有过怎样皎洁的月。”

“切,不就一首诗吗?”其她舍友颇为不满的说道。

“我还没念完呢。下面还有啊,亲爱的以翔,这是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当你不经意

发现这张书签的时候,我想说,其实我喜欢你,不只是朋友的那种喜欢,你能明白吗?我想做你的翅膀,陪伴着你飞翔,请给我这个机会好吗?——欧阳2010年8月”晓晴就这样声情并茂地读完了。

转瞬间,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落到了蓝以翔的身上。蓝以翔还是很专心地看着她的书,对此全然不觉。

“小飞鸟!欧阳是谁啊?从实招来!”又是晓晴的声音。

“你刚刚问我什么?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吧。”蓝以翔一副很朦胧的表情倒映在晓晴的黑黑的眼珠上不容怀疑。

“算了,我不问了,你自己看吧,别哭了哦。”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说完,晓晴随手把那张书签递给了她。

以翔接过书签,黑色的楷体字,纤细有力,一看就知道是好友欧阳的字迹。“昙花的秘密,原来欧阳也喜欢这首诗”她一边看一边想。

“晓晴,你在哪找到这张书签的?!”蓝以翔看完后来不及思考,就追问晓晴。

“在《草叶集》倒数第三章那!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哦。”

蓝以翔被突如其来的书签给吓到了,看着晓晴一脸的疑惑,她并不打算为她解释。搁下手中的书,拿着书签连同《草叶集》走出了宿舍。

蓝以翔来到了足球场。她说不出此刻是什么心情,却又止不住凌乱的思绪在脑海中飞舞盘旋……望着静无一人的足球场,她开始了一个人的赛跑。

时间如同书签上的距离来不及看清就已经悄然沉淀。她慢跑跑完了两圈,然后瘫坐在草地上。

“欧阳,怎么会喜欢我?”蓝以翔怎么也想不通,可事实就摆在她的面前,那张书签是证据,容不下她的怀疑。

20xx年8月,初中毕业后的第二个月的暑假。2013年11月。这中间隔了三年的时差。

这算是沉默的告白吗?没有人告诉她。

下午两点的天空沉沉的,有朵孤单的云朵漂浮着,一如蓝以翔的心情,说不出是难过还是喜悦。

欧阳是蓝以翔从小到大的朋友,和她一样喜欢文学。但欧阳比她更优秀,欧阳考上了2A,而她只考上3B。欧阳应该是让大多数女生心生爱慕的那种男生,学习成绩好,人也长得俊朗,只是暑假经常在海边逛,被晒黑了点。

蓝以翔喜欢他吗?

她从来没想过欧阳会喜欢上自己。他是她学习的榜样,是她的朋友,是她遇到文学上的问题就可以向他请教的老师……

经过了彻夜的思考,第二天早上便是双“11”,所有舍友都不忘向她祝贺,说她告别单身了。

“欧阳,节日快乐哦!以后小飞鸟会很勇敢地独自学习飞翔的……”蓝以翔按下了发送键。

此刻,电脑上播放着俞灏明的那首《一个人的浪漫》。

舍长不经意地冒出了一句:“这首歌,我喜欢!”

欧阳的告白在书里沉默了三年,许是巧合才会再次遇到,蓝以翔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朋友比恋人更适合,对于不满自己考上本科而重新选择高四的欧阳而言,也许这注定会是一次沉默的告白。

晓晴又在冒泡:“今晚下了晚修我们去联谊,告别单身吧。”

蓝以翔笑了,眼里含着泪。阿珍电脑上放着林志炫的《单身情歌》。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五】

无声告白,读罢无声。这不是一个轻松愉悦的故事。

莉迪亚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一下就揪住了我的心,这个开头一下子让我想起加缪的《局外人》。“今天,妈妈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一样的沉重、无奈,一样的单刀直入、简洁有力。莉迪亚为什么而?是怎么的?无声的告白,告白什么?

是的,莉迪亚了。不是从小缺少关注,极其敏感,极具洞察力的妹妹汉娜了。也不是一直知道自己喜欢天文学,坚持追求,并得到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哥哥内斯了。是莉迪亚,詹姆斯教授和玛丽琳小姐的掌上明珠莉迪亚了。16岁的少女选择溺湖中,什么原因?有人说,孩子有问题,家长肯定也有问题。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出身于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努力、刻苦并一路读完哈佛博士,最终成为大学教师。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是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白人世界,希望成为一个不会引人侧目的普通人。他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年少时背负着母亲的期望,希望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取得成就,成为女医生,她暗自发誓,绝不要成为母亲那样的家庭主妇。当她正在朝自己的目标奋斗时,她遇到了詹姆斯。像大多数女性一样,结婚、生子,继而管理住宅、照顾孩子,成为了最不想成为的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实现他人的愿望,从此,失去自我。悲剧从这里开始。两个人组成了这样的一个家庭:“由爱而生、个性相反、目标相悖、因爱生怨、情感相离、沟通为零。”在他们表面的琴瑟和鸣之下,其实隐藏着巨大的认知分歧。

在这个背景成分与众不同的家庭里,莉迪亚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因为三兄妹中,只有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父亲的黑头发,于是受到了父母最多的期望与爱。哥哥和妹妹都是陪衬。

然而,正是这万千宠爱令其不堪重负。美裔母亲玛丽琳将自己无法实现的“与众不同”梦——卓越女医师,完全寄托到女儿身上;而身为教授的华裔父亲詹姆斯,虽看上去功成名就,却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纠缠半生不被他人认同的孤独感令其将“与他人一样”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莉迪亚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她的成绩和她的社交直接影响父母的心情,进而影响全家人的情绪。可是,谁又愿意成为这个中心呢?她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伴着莉迪亚长大的,是长达十年的压抑。她母亲最希望她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要她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爱是阳光,可是太多的爱也容易把人灼伤。极端的爱注定无法喘息,莉迪亚用终于挣脱了父母早已给她安排好的命运!

我总觉得一个碧玉年华的生命体,会有无数的鲜花掌声,会有无数的不值得一提的忧虑烦恼,会有无数难忘的悸动美好。不过区区十六岁的莉迪亚,在本该精彩的年纪却承受了太多不应该承担的东西。她的敏感脆弱、迎合顺从、矛盾挣扎,最终用亡这种残忍手段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无法知道当她走进冰冷的湖水中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是释然还是一种自我救赎?

最后莉迪亚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重新开始,这样,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独了。当她的双手松开缆绳撑起那条小船驶向湖心,她和所有人的生活都将重新来过。所有人都在关于亡这件事上得到了活第二次的机会。

所幸的是,故事结尾,所有人都获得重生,一副温馨柔软的家庭生活图景在我眼前缓缓铺开……

无声告白,无声的反抗,也是无声的提醒。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就必然有自己的痛苦,迷茫,这些都应该自己通过努力自己解决。对于孩子,他们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既不是上一代生命的延续,也不是所谓的附属品。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以爱之名强加期待,这不是爱,是害!

这个故事里没有一个我喜欢的角色,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每个人都是普罗米修斯,无论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六】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题记

“莉迪亚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是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作为中国人父亲的黑头发和美国人母亲的蓝眼睛,这对夫妻对她寄予厚望,将所有注意力倾注在她身上,在她的尸体被发现后,家里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终于被打破,最终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而莉迪亚自的真相,将会永远埋藏在小妹妹汉娜的心底。

故事的背景是70年代的美国,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没有世界名著那样的波澜壮阔,但它是如此的扣人心弦,这本书的感情是如此的力透纸背,就好像在一个明媚的秋天的下午,你刚睡醒午觉,带着再好不过的心情,你拉开了房间的窗帘,然后你发现——阳光洒满了房间。

也许我们这辈子不会遇到与种族有关的敏感问题,但就如书的封面上的那句话一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有找寻过真正的自己吗?

沉浸在题海里,因为觉得自己总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参加各种补习班,一步一步走向父母给自己设定好的未来,沉迷网络,试图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找真实,在所谓的爱情里纠缠不清,因为自已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或者是认为自己再也无法面对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像懦夫那样逝去。

我们到底忘记了什么?

忙忙碌碌地过着每一天,自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伟大的理想并且要去实践它,结果却在现实中不断迷失自己,辨不清方向,看不清前途,感受不到亲情的温度,体味不到四季的轮回……

我们被虚妄的希望拖下水,然后溺亡在希望的深渊。

站起来吧,扪心自省,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心灵的皈依。

我轻轻的合上散发书香的《无声告白》,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满眼的透着生命气息的绿色,感受初秋的凉意,卸下一身的燥热,此时,清风拂面,鸣虫静默。

对母亲的告白作文【七】

您好!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我们联系最紧密的人。从我出生开始,您对我的爱始终如一,始终把我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东西比我珍贵。

我生病了,您一下子就心急如焚,赶紧给我买药,不时还问我身体状况,有首诗非常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对我的呵护就像那烈日的阳光,是那么炙热。

我的.数学成绩不稳定,您总操心我的数学,为此,天天给我复习,白发多了好多根,最开始我还不愿意,因为占用了我玩的时间,随着数学成绩渐渐提高,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用心良苦。现在我懂事了,一定不再让您操心了。

还有一次,我忘带记号笔,可马上要上课了,您一路跑步到文具店去买比,回来的时候已大汗淋漓,衣服全打湿了。我非常惭愧,一晚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每当想到给您添的麻烦,我的眼泪就禁不住流出来。

妈妈,我现在长大了,也懂事了,我以后一定学好数学,不再让你给您操心了,妈妈,请记住:“我永远爱您!”

祝:天天快乐!

您的儿子:钟惟扬

2013年3月7日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