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登封烧饼作文600字(描写烧饼外形味道的作文)

登封烧饼作文600字(描写烧饼外形味道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05 06:15:05
登封烧饼作文600字(描写烧饼外形味道的作文)

登封烧饼作文600字【一】

我们到的第一站是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距登封县城北三公里处。这里东西山岭环抱,逍遥谷溪水缓缓南流,嵩岳溪水汩汩西来,两道清澈地溪水在嵩阳书院前面汇合,故名曰“双溪河”,两条溪流汇合后蜿蜒流向东南。书院南面是沃田。景色十分幽美。

院后有一片金箭,还有几棵西汉的将军柏,唐朝的大唐碑。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来游嵩山,走到嵩山书院,一进门,只见一棵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就把它封为“大将军”。他们一行又来到二进院,只见一棵比“大将军”还大的柏树。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说过的话不能改,只能封为“二将军”。“大将军”笑弯了腰,成了弯腰树,“二将军”心生闷气,肚子气炸,成了空心树。这个传说可真有意思。

一阵优美的琴声引起我的注意,原来在“大将军”东北部,有一位姐姐在弹古筝。真没想到这里也有人弹古筝。我也在学古筝,而且还小有成就,于是走过去和她聊了起来。她比我学得早,学得多,已经能熟练地演奏二十多首曲子了。这样的古代书院,配上姐姐优美的古筝乐曲,给人的感觉好极了。

我们又向后走,到了一座桥边,桥下的水里有一群金鱼在嬉戏,它们多自由,多快乐,我想它们大概也像我一样快乐无比吧!

第二站是嵩岳寺塔。这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虽然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但是十分坚固。塔下有一个“密室”,听说是武则天曾经修炼的地方,我们纷纷跳进去,要体验一下“面壁”的感觉。

第三站是少林寺。看少林寺是来登封必不可少的。少林寺既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也是武术上的佼佼者,无数的人慕名前来。我们还参观了塔林,那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墓建筑群,砖石塔230多座。这些墓塔是历代少林寺高僧圆寂后的归宿,者的骨灰埋在地下,上面建塔立碑,以颂扬其生前的功德。

第四站是观星台。来之前我以为在上面可以看到星星。到了才发现怎么连个天文望远镜也没有?咦,那个庞然大物是什么?原来是一个由三十六块青石平铺的长长石圭,一个表槽。经过讲解员叔叔讲解,我们才知道,观星台原来只是为了向游客介绍古代的科技,主要是让人参观的。

晚上到家时已是7点过半。我沉浸在快乐的旅游中,久久不能睡去。今天真有意思。

登封烧饼作文600字【二】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耿庄还是个集市。集市上很热闹,卖东西的、买东西的都来到集上,还有些人并不买卖什么,到集上只是看看热闹而已。

因为时间久远,我已经记不清当时的耿庄集的布局是怎样的了,但我却清楚地记得那次我跟大哥二哥到耿庄集上买烧饼的事,年过八旬的母亲还常把这真实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哩。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是最艰苦的时候,人们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尽管每次集上都有卖烧饼的,别说我,就连大哥二哥也从来没有吃过烧饼呢!那天正好耿庄逢集,学校又不上课,母亲见三个面黄肌瘦的孩子齐刷刷地站在她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三毛钱,给了我们三人:“你们一人一毛钱,到耿庄集上买个烧饼吃吧!”并让大哥领着我,别把我给弄丢了。我们三人欢天喜地、高高兴兴地到三里外的耿庄去赶集。

一路上都是赶集的人,他们有的挑一担青菜,有的牵两只小羊,有的拎几个鸡蛋,总之只要能换几个钱就行,勤劳而贫穷的人们勒紧裤腰带打发着清贫的日子。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卖烧饼的地方,眼巴巴地看着人们买烧饼。烧饼的香味儿溢得满条街都是,实在令人垂涎。只见做烧饼的人把面和好,做成小圆饼,撒上芝麻,用刀把边缘切出一个个小口,然后送到锅上去烤。那是特制的烧饼锅,倒扣着,留有进入烧饼的小门,下边烧着炭火,把生饼送到锅上烤。直到烤得烧饼正面黄里透红,芝麻的香味飘出来,也就熟了。看着匠人们忙碌着,我们不停地吸着口水,烧饼的诱惑多大呀。大哥递上三毛钱买了三个烧饼,我们一人分一个。大哥二哥拿着烧饼轻轻地咬着,品尝着,仿佛那就是人间最美的美味。我却舍不得吃一口自己的`那个烧饼,母亲也从来没舍得吃过烧饼,连菜叶做的馍馍都让给我们吃呢,她总说:你们正长着,你们吃吧!我要把自己的烧饼留给母亲吃。大哥听了我的想法后悔得直搓手,那一个烧饼根本没填饱他的肚子,甚至没品出是什么滋味就没有了。二哥只吃了一半就停住了,他要留一半给母亲,只有最小的我握着一个完整的烧饼回到了家。

到家后我把它交给母亲,甚至像她命令我们那样命令她:“吃下去!”二哥把他的一半烧饼也交给了母亲,他觉得一个烧饼不够母亲吃。大哥一个劲地愧疚地说:“我吃完了,唉……”此刻母亲被深深地感动了,她挨个抚摸着我们的头,端祥着那一个半烧饼很动情地亲了亲我们,夸我们都是很懂事的好孩子。母亲在我们的要求下,只咬了我那张烧饼的一点点。然后让二哥把自己的一半烧饼吃完,把我的又掰给大哥一点。而她咬下的一点点又喂了还不懂事的弟弟。那一刻我们都很感动,一个半烧饼演绎成了一个亲情故事,母亲很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听说我们单县农村老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贫困的年代已经成为我们人生一种珍贵的记忆,母亲至今仍对那个烧饼的事念念不忘,并不断地讲给孙辈们听。她是在向年轻人灌输一种精神,那就是孝敬老人的美德。现在这个社会很需要这种美德,也很需要把这种美德发扬广大,并一代代地把它传下去。

登封烧饼作文600字【三】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刘伯温

这是在明初,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进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礼毕,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

刘基与朱元璋的这一首烧饼歌,算是中国历史上甚为准确的一次预言。烧饼哥刘伯温在烧饼歌里有一句话非常有气魄--------手执钢刀九十九,尽胡人方罢休。当时袁世凯称帝,一共在位八十一年,刚好应了刘基这句预言。之后的辛亥革命的口号又恰恰与后半句相呼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点来说刘伯温倒是有点像诸葛亮先生了。

刘伯温之后就说出对西元20xx年后中华民族之预言,各位且仔细看刘先生为中国日后命运所下之注解:

胡人至此亡久矣,四大八方有文星,

品物咸亨一样形,琴瑟和谐成古道,

早晚皇帝又中兴,五百年间出圣君,

圣君尚问真人出,周流天下贤良辅,

大开文风考对联,猴子满盒鸡逃架,

犬吠猪鸣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

流离散乱皆逃民,爱民如子亲兄弟,

创立新君修旧京,千言万语知虚实,

留与苍生作证盟。

这一首诗就预测出了西元20xx年后中华民族之预言,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矣。他的头脑和智慧是令后人疑惑且折服的。

一首烧饼歌,预言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