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300字(描写家乡习俗的作文300个字)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300字(描写家乡习俗的作文300个字)

更新时间:2023-11-15 06:55:59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300字(描写家乡习俗的作文300个字)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300字【一】

节日的早晨,维吾尔人沐浴全身(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牲。至于是宰牛羊宰驼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贺节日。妇女们则留在家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300字【二】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300字【三】

我的家乡在恩施,这里盛产桔子。

阳春三月,家乡的桔子树上长满了扁圆的新叶,开出了一朵朵小白花。花谢过后,桔树便结了果。开始像绿豆,过些日子,它就长成乒乓球大小,但颜色是青的。有一次,我摘了一个没熟的桔子,把它切开,里面是白的,我舔了舔,哎呀,又酸又麻。

到了秋天,橘子渐渐成熟了。输了的桔子跟苹果一般大小,全身有些“小疙瘩”。有红彤彤,有黄澄澄的。把桔子剥开,一片片月牙似的桔瓣聚在一起活像一个小灯笼。我取出一瓣,把茎撕开,再往下一翻,桔肉就变成了一朵黄色的“小菊花”,然后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那又酸又甜,我一连吃了好几个。

吃完桔子,我不舍得把桔皮扔掉,因为桔皮可以做上好的饮料。用桔子泡茶喝,清凉爽口。妈妈说桔皮还可以治病,于是我们就把许多桔皮晒干,保存起来。

我爱家乡的桔子,不仅仅是因为我爱吃桔子,更重要的是桔子让我家乡人民走上了致富道路,家乡每户大面积种植桔子,靠卖桔子赚钱养家糊口,靠卖桔子赚钱供孩子读书。我想将来做个植物学家,培育出丰产的高科技桔子树,让家乡人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300字【四】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