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写一段自己制作小玩具的作文(写一个自己做玩具的过程作文)

写一段自己制作小玩具的作文(写一个自己做玩具的过程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8 20:43:08
写一段自己制作小玩具的作文(写一个自己做玩具的过程作文)

写一段自己制作小玩具的作文【一】

今天的语文课,老师让我们用橡皮泥做小制作。

我左思右想,做什么呢?做什么呢?对了,就做水精灵!可是,怎么做呢?对了,先做外形,再做表情,然后,再做衣服给它穿上。 蓝图一下,我就动手了。我先从橡皮泥盒子里找到蓝色的橡皮泥,然后切了一小块,把那一小块揉成水滴形。为了可爱,我还把水精灵的头上弄弯了一些,外形就做好了。

下面就要做表情了。我准备给它做个笑脸。我找到粉色的橡皮泥,揉了比芝麻粒还小的三个球,用两个小球做眼睛,又用一个相对来说大一些的圆球做了嘴巴。这样,笑脸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做帽子了,对我来说这是最难的环节了。我想给它做一顶魔法帽。我先去揪了一块很小很小的紫色橡皮泥,把它揉成水滴形,然后再把水滴形的下面捏扁,再做上装饰,帽子就做完了。最后做衣服,我摊了一个咖啡色的长条后,衣服的基本外形就做好了。看来这是很简单的么,可谁知道,我往水精灵身上穿衣服时问题来了:我试着给它穿了好几次都不成,不是“衣服”被勒断了,就是把水精灵的腰勒地不成样子。最后,我想了个办法,把衣服摊在桌子上,再让水精灵躺上去,然后像裹被子一样小心翼翼地给水精灵穿上,还要保证“衣服”不从水精灵身上掉下来。最后,我用紫色小橡皮泥球做了扣子。这样,水精灵就做好了。

今天做的水精灵,真是比我想象中的要难一百倍!

写一段自己制作小玩具的作文【二】

星期五,我从学校捉了一只小蜗牛带回家。

蜗牛背上背着一个浅棕色的壳,壳上有一圈圈螺旋形的花纹,我发现蜗牛的身体很柔软,好像没有骨头,全身滑滑的、湿漉漉的。蜗牛有一对细细的触角,触角上面镶嵌着两个“亮亮的黑珍珠”,那就是蜗牛的眼睛。

一回到家,我就给蜗牛准备了一个空花盆,把它放在里面。我迫不及待地观察它,它一动不动,把头缩在壳里。大概就这样过了五分钟,它还丝毫未动。我差点以为它了。我又耐心地等了一会,蜗牛终于把头伸出来了。我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它马上把头缩了回去,它还真是个胆小鬼呢!

过了一会,蜗牛又把头伸出来了。它小心的看了看四周,终于开始慢慢地动了起来,它拖着壳慢悠悠地挪着身子,我总觉得又过了几分钟,它也没走出去多远。这还真是个慢吞吞、反应迟钝的家伙。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就跑出去玩了。

傍晚我回来,我再去看它,“咦,这个家伙竟不翼而飞了。我赶紧到处找它,正当我满世界找我的蜗牛时,我发现阳台的墙壁上有一条闪闪发亮的“银带子”,我顺着“银带子”一看,它竟然爬到了墙上,没想到它还会“飞檐走壁”呢。

我又把蜗牛放回空花盆里,给它放了几片发财树的叶子和吊兰的叶子让它吃,它碰都不碰。我想它大概不喜欢吃这些叶子,我又放了一些菜叶,可它还是不吃,我拿它没有办法,就找了个盖子盖上,走了。

等我吃完晚饭,写完作业后,打开一看,其中一片发财树的叶子竟然有密密麻麻的小洞,仔细看就只剩下叶茎了。原来你不是不爱吃,是太害羞了,你喜欢偷着吃,而且你还是个挑食的小家伙。

写一段自己制作小玩具的作文【三】

今天下午,妈妈经过油库时,从墙角那儿捉了一只小蜗牛。

这只小蜗牛,外壳比人的指甲还脆、还薄,软软的身子在地上挪着挪着,不知不觉就动了一点儿,却见不着走了多远,大概要走十几分钟,才能看出走了那么一丁点儿,那一对细细的触角,总是随着身子的蠕动而慢慢伸长,然后慢慢缩短……总之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个慢吞吞、反应迟钝的家伙。

我为了它准备了一个塑料盒子做房子,垫上雪白的棉花做棉被,几片菜叶就当它今天的晚餐。小蜗牛似乎不习惯这么封闭的生活,它碰都不碰菜叶一下。我失望地走开了,等我再回来时竟发现有一片叶子缺了个角,哦,我明白了!小蜗牛啊小蜗牛,原来你是怕羞,不敢当着我的面吃呀!

不久,小像是吃饱了,拖着壳儿慢慢地挪着身子,想去散散步。我对它的触角产生了兴趣,用笔尖碰了碰,啊呀!刚才还说它反应迟钝呢,它竟“嗖“的一下把触角锁了进去,一会儿又若无其事地爬起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小蜗牛就不翼而飞了,地上却有一条闪闪发光的“银带子”。我顺藤摸瓜,在门边又找到了小蜗牛:小蜗牛啊,你虽然知道只要坚持,爬再远也并不困难,可你也不能到处乱爬啊!

这时候,小蜗牛静静地停下来,半晌,才离开。那儿留下了两粒东西。啧啧,若它能听懂的话,我真想冲它叫:“严禁随地大小便!”

过去了一段时间,不知怎地,小蜗牛开始变得烦躁不安了,在盒子里慢慢地爬来爬去,留下了一条又一条银丝丝。又过了一会儿,小蜗牛安安静静地趴在了菜叶上,显然,它有些累了,我心想:小蜗牛也许应该回到油库的那个墙角去,跟家人去团聚!

写一段自己制作小玩具的作文【四】

“我有一只小蜗牛,小蜗牛,小蜗牛,我每天都去观察它,观察它。”我哼着自编的儿歌,走到阳台,观察我那只全宇宙最可爱的小蜗牛。

我的蜗牛是个小不点儿,只有手指甲盖大小,它背着螺旋状坚硬的“小房子”,身子又软又滑像块牛皮糖。小巧玲珑的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其中长的那对触角就像天线伸缩自如,上面还有两粒比芝麻还小的黑点儿,那就是它的眼睛。短触角前有个小红洞,那是它的小嘴,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身体下方有许多腹足,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道湿湿的足迹,好像在用蜗语写着:“本牛到此一游”。

平日里,小蜗牛很喜欢缩在小房子里,贴在瓶壁上一动不动,练习“冥想神功”。有时,也会默默地啃菜叶。别看它吃相斯文,食量并不小,不一会儿菜叶就千疮百孔了。只有吃饱睡足了,它才会驮着它的小房子,转转它的小脑袋,懒洋洋地窥探一下外面的世界。嘿嘿,这小家伙还真好吃懒做。

书上说,蜗牛会耍杂技——走钢丝,我半信半疑,想亲手试一试。我把小蜗牛放在一根细铁丝上,然后握着细铁丝的另一端。好戏开场了,小蜗牛是如此警惕——它慢慢地开始爬,在细细的铁丝上,瘦小的身躯老被重重的壳往下拽,它小心翼翼地扭着身子奋力前进。好不容易爬了一大截,可是好景不长,“吧嗒”一声摔了下来。我怕它摔成“蜗牛饼”,于是就把它和铁丝一起放进瓶子里。没想到它进瓶子后还不肯休息,继续练习爬铁丝。真是个有毅力的小家伙!

有了小蜗牛做伴,我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不过,科学课观察结束后,我会还你自由的,小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