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抠门和节俭的作文(关于节俭的作文优秀范文)

抠门和节俭的作文(关于节俭的作文优秀范文)

更新时间:2023-02-14 17:45:19
抠门和节俭的作文(关于节俭的作文优秀范文)

抠门和节俭的作文【一】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杂志社举行“打造节约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应征的稿件堆积如山。作者中不乏专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有一些人会对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为他们对奢侈浪费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只不过是洗洗手,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时常看见在空无一人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时常目睹美酒佳肴摆了一桌,顷刻间却成为垃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试问,当节俭被放入史册,当浪费成为了时尚,我们不该感到悲哀吗?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还清晰的记得,从嘉兴南胡的破旧船只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革命先辈们浴奋战,艰苦奋斗,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怎能让奢侈浪费凌驾于节约朴素之上呢?

节约是一种财富,是那镶嵌在如宝石的美德上最朴素的东西。我们不曾忘记,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为勉励;我们也还记得,周总理那件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的睡衣;我们也曾听说过,德国前总理科尔毫不犹豫地舔掉盘子里剩余的汤水。这是节约的感召,节约的力作,节约的呼唤!

今天,时代呼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约性社会”不是一句普通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而且能源的浪费现象还在持续不断,难道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约意识,提倡节约,迫在眉睫。

怎能忘,节约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榜样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你毅然拒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朋友们,节约的星星之火已在校园燃起,节约的圣洁之花已在祖国大地绽放,节约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动起来吧,叩问心灵,崇尚节约,奏响节约的主旋律,开创华夏的新篇章!

抠门和节俭的作文【二】

我一拍桌子,气愤地向他吼道:“真抠!不就是一本书吗?我明天就去买来!”他一听这话,觉得自己的如意算盘就要打不成了,马上先软下来:“亲爱的于录大哥,于大哥,有话好好说,发什么脾气呢,要不这样吧,我再给您打个5折,1元,就一元!”“好小子,你还敢租这么贵,看我怎么收拾你”,我在心里盘算着。我假装掏出一元钱,在他眼前晃了晃,他一见到钱便笑逐颜开,赶紧把书递给我,我趁机一把抢过他手中的书,顺势把钱也收了回来。他一见书没了,钱也没挣着,马上哭丧着脸,大声地告起恶状来:“老师,于录抢我的书,于录抢走了我的书!” 这就是“向钱看”的小德,这家伙真可是抠到家了,同学之间应讲究的是团结友爱,处处想着钱,同学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薄的.。 教师点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找准特点写人物,那些特点鲜明的同学就会不断地走进我们的中。“抠门”的同学曾向别的同学借过书,可当别人向他借书时,他竟打起了租书的如意算盘。他真的掉进了钱眼里,而把助人为乐的美德置于脑后,因为这就是他的特点呀。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生动鲜活,读起来也颇有滋味。

抠门和节俭的作文【三】

??俭的阿姨

节俭,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都不把节俭放在眼里,总是随意造成浪费,但阿姨的节俭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常常是一本本子没用完或是只写了一两页就丢掉,阿姨看见后,就生气地问我:“紫怡,你的本子怎么没用完就扔掉呢?”“因为这些本子都破破烂烂的,有些连封面都没有,不抛掉干嘛。”阿姨听了,严肃地对我说:“紫怡,你知道吗,在阿姨小时候,都是天不亮就去山上采药,再拿着采的.药到药铺里换钱去买本子,那个时候哪里有你现在这么幸福。”阿姨一边说一边把我写完了的页数撕掉,然后再把没写的集在一起装订成册,最后把破的封面用透明胶布粘好。看着这些“新本子”,我不由得脸红了,今后一定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过了一段日子,妈妈介绍阿姨到北京的一位人家当保姆,每月xx元,并且包吃包住,阿姨觉得条件不错,就去干了。一晃新年到了,阿姨也要回来了,我高兴地想象着阿姨身穿名牌衣服,脚蹬高跟靴的漂亮样子回来。可是,结果令我大吃一惊,阿姨居然还穿着妈妈在阿姨临走前给的几套衣服,脚上穿着一双普通的黑色靴子。阿姨见到我,连忙从行李里拿出许多布娃娃、北京特产、漂亮衣服……妈妈看见阿姨从行李里拿出这么多东西,心疼地说:“妹妹,你怎么买这么多的东西呀?”阿姨听了,笑了笑,说:“呵呵,过年嘛,应该买一些礼品嘛。”“可这也太浪费了,你赚钱也不容易啊!”“哎呦,钱是可以再赚的嘛,辛苦一点又不是不可以。”妈妈听了,也不说了,只是心疼地看着这些东西。

这就是我的阿姨,对自己很节俭,可是对别人却很大方。

抠门和节俭的作文【四】

说起妈妈,我无限感慨。哎,这妈妈,怎一个“抠”字了得?妈妈不高,胖胖的身形,看不到一条“S”曲线。衣服老土,没有精心的打扮,似乎跟时代脱了轨,每次去逛街,不知道是审美观太高还是舍不得这点钱,试了又不买。前年买的衣服放在衣橱里说什么明年还穿;鞋子修了好几次,不能再穿的时候,还要说买菜时还能走走用用。妈妈说话又尖又快,步子走得利索干净,而且对什么事都很抠,买菜时多了几分就要叫上半天。真拿她没办法。

可不是嘛!老妈自己抠了也就算了,对我还“抠”。

“嘻嘻,妈妈。”当我不怀好意地对妈妈笑时,“不行!”妈妈快速地回绝。只见她皱着眉头,瞪了我一眼,面露凶色,一副老不相往来的样子,就偏偏要和我作对。妈妈的`态度很坚决,好像天塌下来也不会改变。我的心里“咯噔”一下,沮丧地回到了书房。哼!不就看会电视嘛!抠了!看会电视能用几度电啊!每次都是这样。坏妈妈!然而,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的成绩越来越好,老师常常表扬我,但妈妈还是那么难说话。慢慢的,我也就习惯了,好成绩一直保持下来。

现在想想,妈妈在这方面有些强硬之外,她总会不惜重金买些好东西给我补补身体;每个冬天都穿得暖烘烘的。在我失败时,第一时间来安慰我;在我生病时,第一个跑来照顾我;在我开心时,第一个来与我分享......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我说不对!母爱是永恒的,如同是一颗不落的明星。妈呀!妈呀!我爱您。妈呀!妈呀!我永远忘不了您的慈母情!

抠门和节俭的作文【五】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兴之臣曾国藩曾经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翻开厚重的华夏历史,由勤俭而成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文王成了圣人还亲自上朝,日影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昼夜从不懈怠,事无巨细,勤到这种程度。陶侃综理密微,就是竹头木屑都储于有用之物。范仲淹划粥为食发奋攻读,粗茶淡饭砺大志,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身国灭教训亦是数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是盛唐趋衰。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勤俭的秉性。由节俭到挥金如土,从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有的人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在菜肴里点缀金箔,以增加其含金量,另人咋舌。更有甚者,他们拿俸禄、吃皇粮,却不为人们办事。

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知道大家是否由衷的感到过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可是,我们又曾思考过,这相对优越性的生活由何而来。旧中国水深火热,人民民不聊生,在那样动荡不堪的年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肉才换来我们今天的这一片欣欣向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怎么敢忘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又岂能抛弃?

可是,举手投足之间,浪费却又是我们的惯常之举,面对食堂里面我们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饭,我们可曾有过一丝的怜惜,面对寝室里流过的自来水,我们可曾有过一丝自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知道珍惜和节约的可贵,随即把浪费当作无所谓。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还有许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煎熬、在亡线上挣扎啊。

我们学习勤俭节约,是在学习一种道德品质,学习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为失败做保险,因为任何一个人,一旦奢侈浪费,必然败家或自取灭亡。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俭朴,用冷静的眼光,着眼于我们的一生。深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抠门和节俭的作文【六】

我的外公个子挺高,约一米七五左右,是个名副其实的高个子。头发白了一半左右,剩下的是乌黑的短发,头上一黑一白,给人一种阴阳的感觉。全身上下瘦得只有皮包骨,在远处看还以为是一块骨头呢!别看外公是一个七十多岁的细高个子,干起活来可“有劲”了。

记得有一次,一个送水工送水到楼下,但是却忘记在哪楼了,只好问人,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要搬到我家(七楼),送水工一听,便不愿意了,也难怪,平时我自己一个人两手空空,上去也累个半,何况这个送水工还扛着个装满水的水桶呢!后来,送水工只得叫我家人下去拿,还跟我们谈判说要他扛的话要付费。可是家里只有我和外公、外婆,一个有力气点的人都没有,无奈之下只好叫送水工扛上来,当然还是要付费的,外公一听到“付费”这两个字,二话不说,一个人下去把水桶扛上楼。当我们开门见到外公时,仿佛是看见了“天外来客”,只见外公单手扛水桶,一边用手抹身上的汗,脸都青了。见我们开了门后,便把笨重的水桶放进屋里,便躺在椅子上喘气,还兴致勃勃的说:“哈哈,咱们家省了一大匹钱”。我们叹气说:“哎!这个小气鬼”!

还有一次,外公的举动令我刮目相看。一天,我跟外公在街上买东西,看到了一个残疾的乞丐,在路旁讨饭,样子十分可怜。外公马上慷慨解禳,给了100元钱给乞丐。我吃惊地说:“外公,平时你可是一毛不拔的啊!今天怎么给那么多?”外公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如果我这个时候抠门的话,那就会导致这个乞丐亡,那样就是种不道德的行为。”我问道:“那平常你怎么这么抠?”外公说:“如果我不“抠”点,怎么样才有幸福的家庭?”我恍然大悟,外公平时那么抠,原来都是为了家里!我感到有点耐人寻味,又有点感动,不知道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