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留在温暖的脚印里作文(做一颗温暖的种子作文)

留在温暖的脚印里作文(做一颗温暖的种子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21 08:18:00
留在温暖的脚印里作文(做一颗温暖的种子作文)

留在温暖的脚印里作文【一】

很久没再拿起那支使用多年的钢笔,但是,您的教诲在我心里仍留有芳香。

“看着点,抓笔姿式都不对,字一定写不好。”一根小木棍敲在我头上,我下意识地缩了缩脑袋,回过神来,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又练起字来,周围同学早已乐开了花。他却表情更加严肃,双眼又加紧了凝视,地盯住全班同学,就像鹰在几十米的空中盯紧猎物,打算飞扑过来,“行了!抓紧练。”刚刚认识你,就被你的严厉吓破了胆,再见你,心脏总会怦怦直跳。

你嘴边总是挂着结构二字,写任何字都不忘记说出,其实,我小时候的字并不端正,结构完全就是一种错误,你便抓住我的手,在纸上一笔一画地写字,那熟悉的烟草味迅速进入我的鼻中,淡淡的,难以忘怀。

基础已经打实,我便开始练习较大的篇章,《兰亭序》王羲之的字我练了不下百遍,《兰亭序》正是教给我字更高深的境界,虽然真迹早已失传,但仿写的韵味却始终不减。你常说“永”字八法,每种写法各不相同,却各有各的特点,你便会再次提笔,在我的本上端正地写下“永”,边写边念叨着:“注意结构与特点,上点要高一点,不能贴近下面的横……好写吧。”你露出了八颗牙齿,笑了起来,又用了宽厚的大手摸了摸我的头,孩子,你得坚持啊,你可是我最器重的孩子,书法最需要的便是心静,尘世,俗语什么的,咱们都不听,专心练字。

书法是您的信养,六年了,你那教诲我早已牢记在心,《兰亭序》这张纸我练了六年,字的根本却总不如您。最后一节课,你亲切地对着我,目光不再凶恨,而一种不舍,我知道,希望总会有的,你的期望也总会有的,还是那张《兰亭序》,还是那熟悉的烟草味,你又一次抓着我的手,在纸上写下了最后一个“永”字。时间总是那么快,最后一节课下课了,你却突然呆住,但是,该走的还是会走,你又换了一张那令我熟悉却又陌生的笑脸,阳光拂在你的背上,又留下一个影子,你张开嘴,最后说了一句:“走吧,回家好好练。”就这样,你我师生缘结束了。

记忆中,你宽厚的大手,浓浓的烟草味,满脸的笑容,严肃的凝视,以及你那最后一句话都留在了我的心中,种下了一粒花的种子,绽开时,它又留下了一记忆的芬芳。

永不忘您真诚的教导。

留在温暖的脚印里作文【二】

记得一个酷热的暑假,阿姨从杭州回来,给我们带了三个伊朗进口的红石榴。阿姨笑着说:“一个要48块喔,一年也没回来多少次,一点意思啊。”妈妈还陪着笑推辞呢,一箱包装精美的石榴就被我提进了家门。

吃晚餐的时候,三个人一言不发,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日光灯照射下的三个石榴。

多漂亮的石榴呀!外皮紫红紫红的,摸上去凉丝丝的,就像婴儿的脸蛋,没有一点小坑坑,细腻柔滑,并且极富有光泽,让人有一种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也能发光的感觉。

每个人的目光里都流露出渴望、期待……还有太多太多,可就是没人去碰。妈妈看到了我和爸爸蠢蠢欲动的样子,忍不住发笑:“你们想吃就吃呗。”我摇了摇头,肢体背叛了内心,可我的`目光就好似牛皮糖一样粘在了石榴上,一刻也没离开过。爸爸也是如此。

妈妈无奈地把三个石榴放进冰箱,让它保鲜。

那真是个特别热的夏天,阳光透过窗外错落有致的梧桐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板上。蝉“知了知了”地叫,让人感到更加心烦。午后阅读时,我常常是渴得不停地喝开水,当汗水从眉间滴落时,我总是想起那石榴酸甜的果粒在齿间绽放,清甜的果汁流进喉咙的快感。我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再让我看一眼,一眼就好!

打开冰箱,石榴静静地躺在柔和的光下,石榴的芳香气息沁人心脾,让我就像吸了鸦片的人一样上了瘾,甚至就想拿水果刀直接了结了它。可每到我的手指要碰到果皮时,我想起同样为石榴粉丝的爸爸妈妈,特别是爸爸,他肠胃不好,总是拉肚子,眼前总是看到他皱着眉头喝下调整肠胃的中药……“石榴对脾胃很好。”我想。我的心头像滴进了柠檬汁酸得厉害,手像触电一般抽了回来。

石榴一个没少;两天,三天,石榴还是一个没少;一个星期……三个石榴还在。

一个多星期了,妈妈拿出一个石榴,说:“再不吃,就坏了,分掉吧!”一刀下去,无数颗粒饱满的红宝石现出了“庐山真面目”。妈妈和爸爸把果盘推向了我,他们齐声说:

“振宇,你吃,我们不爱吃。”

留在温暖的脚印里作文【三】

回忆童年,我总能发现一处平凡而有温馨的画面:两个满脸稚气的小孩子围坐在一个露出淡淡微笑的男人面前,痴痴地听着他讲故事,而其中的一个,就是我;那个男人,就是我的父亲。

多少年的时光流逝,经过了一次又一次蜕变,我怎样也忘不了那个夜晚,那个有着淡淡月光的夜晚。那晚,父亲那张慈祥的脸温暖着我的心,使我在畏难无助的时候增加了一份勇气,在自满焦躁时多了一份平和,在失败受挫时多了一份自信心。

还记得哪天夜晚,天空中繁星点点,柔和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射在地面上,我和弟弟便在这柔和的月夜中,倾听着爸爸讲的故事。月光给爸爸的故事增添了神秘感,我们一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全神贯注地听着那动人的故事。

我清楚地记得爸爸的眼睛,乌黑闪亮,映衬着点点繁星,如同浩瀚的天空,把我们笼罩在里面,似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求知的。爸爸的嘴一张一合,我们的眼睛一眨一眨,形成了一幅奇妙的画面。作文

故事的内容现在已记不得了,我不知道这幅平凡的画面为什么能让我铭记在心。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总能回想起那个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的画面;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总渴望再回到哪一个夜晚,重温那夜得温暖。因为构成这幅画面的是用父爱凝成的笔,一笔一笔既仔细又小心翼翼地画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无法抹去。

我心底的画面,虽不及中国名画家画出的水墨画清新淡雅,却比它们多了一份醉人的情感;虽不及西洋画家那般真实立体,却比他们多了一份温馨,一份淡然。因为那幅画是我敬爱的父亲,用他的如白开水般温热的爱始终守护在孩子身边的一个瞬间。

留在温暖的脚印里作文【四】

度过了十几年的荣华岁月,大大小小的事物萦绕着我的一生。在我记忆的深处,总有一碗我永远无法忘记散发着芳香的阳春面。

曾记否?有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撑着一把小花伞,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胡同口。细雨绵绵,使晨光也朦胧在这雨帘中了。透过伞,只能望见她模糊的侧脸。她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使人陶醉,她那小皮鞋踏着欢乐的雨的鼓点,还哼着童谣。往胡同深处走去。

越来越近了,她也越来越兴奋,像在急切地盼望着什么东西似的。一路上总有几个面摊或早餐店,可她似乎毫不在意,只想去追寻她心中的那一个。终于,她的脚步慢了下来。雨停了,她也停在了一家面摊前。这面摊十分陈旧,做面的工具却洗得锃亮。这是,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婆笑着从店内走出来,还是如初的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和一双棕色的布鞋。和蔼的笑容是那么熟悉。“妹子,吃面吗?还是来一碗阳春面?”女孩照例点了点头。两人似乎挺熟的`。

阿婆的功夫还是一如既往的精炼。戴上手套,先用锅勺舀了几勺水倒入锅中,加热煮沸。又用面网放入一网面,再一边拿了一双筷子搅和,热气腾腾的。不到五分钟,面出锅了。她把面倒入一个瓷碗中。再加入面汤,汤从高处倒下,晶莹丝滑,动作十分娴熟。又背过身去,抓了一把葱花均匀地撒上去。再加入盐、醋、酱油。最后放入花菜、肉屑、豆干、花生米······加入一些油辣椒,一碗阳春面就完成了。她端到女孩面前,女孩三两下就吃完了,色泽亮丽,口感润滑,女孩还舔了舔嘴。刚准备掏钱,阿婆便推了推女孩的手,说这碗面算阿婆请你的吧,以后有什么喜事要来跟阿婆分享分享。挥手道别。

几周后,女孩手拿着一张百分试卷来到面摊。却没有见到阿婆,得知阿婆已经去了另外一个美丽的世界卖阳春面。女孩内心是黯然的,在店前徘徊了很久。之后,再也没去过那个胡同,再也没有见到那位阿婆。

念那芳香的阳春面,更念那位做阳春面的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