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吃年饭的200字作文(我们的年夜大餐作文200字)

吃年饭的200字作文(我们的年夜大餐作文200字)

更新时间:2023-03-25 04:01:40
吃年饭的200字作文(我们的年夜大餐作文200字)

吃年饭的200字作文【一】

红膏枪蟹咸咪咪,大汤黄鱼摆咸齑......带鱼要吃吃肚皮......这是我们宁波家乡的童谣,道出了我们宁波的美食文化。

说起美食,宁波汤圆闻名遐迩。因为它像个球,又在汤里,顾名思义叫汤圆。它象征着合家欢乐团圆,幸福美满。

汤圆的主要材料有白砂糖,黑芝麻,面粉,猪油和水。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包汤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说制作芝麻馅需要把黑芝麻加少许水,搅成芝麻糊那样才会呈粘稠状。随后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猪油继续进行搅拌,这样下来汤圆的猪油芝麻馅就算完成了。

听着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芝麻大军倾巢而出,千军万马,朝我奔来。不一会儿馅儿没了形,手上,脸上倒竟是战场了。幸好妈妈及时帮忙,我终于从这阵状中脱出身来。接下来我们便开始揉面,这才是大工程呢!

我把面粉铺在桌子上,少量多次的加入水搅拌着,妈妈说这样才可以让面粉与水融合。首先让他变成一个小山丘,再在里头挖下小地洞。果真水像长龙般流经小山丘,没一会儿,大伙手牵手,瞬间成了个泥堡垒。这个堡垒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而我愈发觉得好玩。我继续往堡垒里注水,最后,可想而知,面粉竟像粘皮糖一样粘在手上,怎么也下不来了。这场揉面工程真可谓一场大战啊!

我从妈妈揉好的粉团里扯了一些下来,用手揉捏几下搓成一个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在圆球中间捏一个空洞,把馅放到空洞里包起来,最后搓成球。小小的汤圆在我手心滚来滚去,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

最后一步就是煮汤圆了,我打开煤气灶,一个个蓝红色的火焰向上冲出,淘气的跳跃着。我先把锅里的水煮开了,再把汤圆轻轻放下去,等汤圆浮起来了就大功告成了。一颗颗汤圆像白玉,像珍珠,让人垂涎三尺。

品尝着汤圆,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次包汤圆告诉我,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并不简单,一个小小的汤圆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吃年饭的200字作文【二】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关于立冬的一句俗语。据说,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由此,这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再来,咱不是还有句老话,叫做“吃啥补啥”吗,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冬天到了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吃年饭的200字作文【三】

今天是立冬,我们家里要包饺子喽!我高兴极了!下了学我就赶紧往家跑,因为我迫不及待的想大显身手。

到了家,我把书包放好先看爸爸怎么包饺子。爸爸准备好肉馅儿和饺子皮儿,开始包了。

他先拿一个饺子皮儿放在手心,再用筷子夹一些馅儿,然后对折一捏,最后两边一按再一捏,一个小元宝就诞生了。这简单!轮到我这个“小厨师”了,我信心十足地拿起一个饺子皮儿,用筷子夹起一些馅儿,学着爸爸的样子对折一捏,竟然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我觉得自己肯定会捏出个饺子来,可是馅儿太少饺子形状没被捏出来。最后,我把两边一按再一捏,哈哈,凑合着一个饺子包好了,可我包的饺子不像饺子,趴在案板上像一个“小枕头”。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我这回要来个真的了。这次我装好馅儿,用力一捏,呀!

馅儿漏出来了。哎呀,这回馅儿竟然从皮儿中跑出来了。我用手把馅儿往里塞,然后再一按一捏,又一个“小枕头”诞生了。我真是哭笑不得,包饺子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我还要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