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

更新时间:2023-11-22 08:08:00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一】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祭祖节日,而农历三月初三是我们本地壮族传统的拜山祭祖之日,每逢三月三或清明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还有家族里的大人、兄弟姐妹们到山上拜祭我们的老祖宗。

今年可特别,清明节和农历三月初三竟然是同一天,这可是几十年一遇啊!怪不得这一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得忙碌起来,无论远近,都赶着回老家拜祭祖先。这天,一大早,我家的大人们就忙着汤鸡、煎鱼仔、煮腊肉、蒸五色花糯饭,我们小孩子也忙得不亦乐乎,帮大人准备上山拜祭的用品,所有的东西准备好,我们就开始出发。我提着沉甸甸的篮子,尽管一路上汗流浃背,但是还是坚持住。到祖宗的墓地后,大人开始铲草、培土、清洁墓碑,我和弟妹们去找枫树,把叶子摘下来,铺在墓碑前,用来垫祭品。接着,大人们点蜡烛、烧香、摆放祭品、倒酒、烧纸钱,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插香、倒酒并在坟前鞠躬,希望祖宗保佑我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整个下午,山上人山人海,像是一次大型的春游活动,也像是一场特殊的家族聚会,这样热闹的场景,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呢!

回老家过清明节收获不小:我知道花糯米饭的黑色原来是枫树叶染成的,我第一次尝到茶油树长着的茶苞,我知道这个时节老家地道的菜是“打菜包”,我也见到久违的小伙伴,和她们在一起很开心,弥补春节没能回老家的遗憾。同时,我明白一个道理:拜祭祖宗、悼念祖先是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传统美德,要从小培养、从我做起。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二】

一阵细雨,迷茫了我的心。还没有到清明,就出现了“雨纷纷”.遥望细雨飘来的天空,伸手接住,凉凉的,在这四月的第一天,凉透了我的心!

四月,春暖花开的日子,却也是我最不喜欢的季节。因为四月的清明,是一个让人伤感的,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我的心都会沉浸在不能言表的悲伤之中。那种心灵的痛苦,让人难以呼吸,有种想要窒息到没有力气再看看这个世界的感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种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曾经让多少文人志士感怀万千,赋出无数伤感的让人肝肠寸断的诗词。来不及感怀流年岁月带来的涟漪,平静的生活就在这里终止。红红的蜡烛衬托着黑暗的颜色,一生一世被浓缩在闪烁的烛火里。我不知道走了的人是否还能感知亲人的思恋,而活着的人却毅然坚守着这个古老的习俗,用自己的方式,抒发着对遥远地方逝者的感怀!

天空中的雨下的越来越大,好像要把这个闷热的世界洗刷一遍,雨声夹杂着树叶的沙沙声,揪的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痛。十八个风雨飘零的岁月,我一直活在对亲人深深眷恋的梦镜中,时时梦回故乡,站在故乡炙热的黄土地上,花空心思想要把热土忘怀。可是,梦随时跟随着我,成了我生活中的三分之一。还记得那个叫做“梅花山”的地方,山上没有梅花,听说哪里曾经打过仗,父亲活着的时候,最爱在雨过天晴的时候带我们几姊妹去捡弹壳。深过膝盖的野草丛中,我们捡到了生锈的弹壳还看见了长长的蛇,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惊吓。可是,战战兢兢的我们,还是热衷于雨后捡弹壳的生活,那种刻骨铭心的惊险,让我们做梦都在和蛇搏斗。

美好的岁月总是失去的太快,在我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我们,独自一个人躺在了山坡上冰冷的土地里。我不知道四月的天气他们哪里下雨没有,是不是也吹了风,吹的心都凉了;是不是也下了雨,浸湿了眼角!都说那是一个没有痛苦的地方,我也希望真的是这样。至少要有一种花在开,这种花的名字叫“思恋”,白白的,没有一丝污渍。开在每一个亲人的心里!

清明时节,看花开花落;清明时节,悟人生之道,自古忠孝两难全,百字孝为先。做一个有孝心的人,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空悲切!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三】

可能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古老名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清明的雨比往常来的更早,下的更大一些。

听着清明前夕的雨,这雨似乎变了味儿,以前那小小的雨,现在声音都凶巴巴,急哼哼的。仿佛一个脾气级好的人,突然变的火味十足,想起前年那清明的雨,怎能不让人怀念?如今为什么会如此粗暴?

雨声曾是被优美的描写为心跳,如今这健康的心跳变成了心脏病人狂燥无序的胡蹦乱跳。雨声曾被抒情的被人描写为天的眼泪,现在却是毫无美感的像一群骂街泼妇横飞的口沫……

雨声这大地的精灵,这样变质了。在这个连闪电也变的瘦小的狭小的空间里,人类的视觉享受被剥夺了,听觉的享受也被无情的剥夺了。

其实雨是委屈的,当它从天而至,它本来是纯净的,原生态的总是哗哗哗的,沙沙沙的,或者淅淅沥沥的,无言无声的。当细细轻柔的雨无声地洇入幽绿的草地,它象一个乖女孩用月光表示自己的天真童心。当大雨落到高山那种豪气的声音象一个侠女。

在这清明前夕的雨声中我好像领悟了一些什么:面对这雨声那细柔的雨早已成为过去,我们应该好好努力不让粗暴的雨再次回到下一个清明前夕。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四】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传统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总之,传统清明节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总会让人们想起要出去走走。有了这个想法,于是我就和爸爸我的妈妈一起走出了家门,来到了二中那条路。

走在河边,迎面吹来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风,就好像是我的妈妈的手在你的脸上轻轻拂过,温柔、温暖,周围的空气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会从阴天转到晴天。领略了春风的柔情,再来看看周围的花和树。在小河旁有一排杨柳,它们随着春风的佛动,而且全树成绿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艺术品。和贺知章的《咏柳》一模一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

有些树是会开花的,那一朵朵的花,从树丛间钻出来,小小的,好可爱。有些树开的是黄色的花,有些树开的是白色的花,好有些树开的是粉色的花。最令我惊讶的是在一簇已经全部枯萎的树枝中,竟然开出了一点点紫色的小花蕊,仿佛是在说,春天到了,我也要加入这万紫千红的世界,和她们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们一家人边走边看,快走到东塔公园时,发现了周围的那些不知名的树都长满了一颗颗绿色的种子。望着这些诱人的果子,差点就忍不住要去摘几颗来尝(好吧,那不能吃。)

在这阳光明媚的季节里,每个人其实都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这美丽的祖国的河山,心情也许会好起来哦,碧海蓝天吹吹风,出去走走吧,其实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别窝在家当懒虫!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五】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年的清明节可不像以往充满湿润的雨珠,雨已经停两天,空气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

早上九点,天空中带着一缕阳光,我们一家三口带着好心情出发,登上踏青扫墓的路上。

矶山是我的先辈们墓所在地,我和奶奶等一些家里人在那里会和,一起去扫墓。

快到矶山,大老远就望见我的奶奶在路口等我们一家,我不由自主的向她招手,就算是见面礼吧。下车,就和奶奶走向山上,地上的泥土还很柔软,走起来“脚感”很好;周围的池塘发绿,都被污染,因为周围好像有什么个工厂;空气也不怎么清新,那个工厂所散发废气直冲入鼻。终于走出工厂所在的那座小山,隔着一座小山,来到一个很美的田野,到处都是油菜花,充满浓浓的春意。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矶山上,可能是因为被花的美所迷住吧。山上鞭炮声震耳欲聋,因为这一代坟墓很多。这是。我六伯伯来打这里,一起来祭祀先辈拿出纸钱,草纸在那里烧,烧纸钱后,我的身上就像被煮熟一般,被那纸钱所燃烧的火给熏的。马上就放鞭炮,我赶忙跑到一边,去躲避鞭炮声,我怕嘛。就这样祭祀几个先辈后,就去别人家吃饭去。

吃完午饭后,玩一会就回家,总之,今天一天非常累,一回家就像软蛇一般坐在沙发上,休息一阵。

清明节是那么的“欲断魂”,无数人带着怀念先辈的心情去祭祀他们,祝愿先辈保佑自己:平平安安,具有浓厚的祭祀意义。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六】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杜牧的《七绝·清明》诗,勾画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春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步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把人们带入另一番节日盛景,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舟,一片忙碌、一派繁华尽在画卷中。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过节的主题。

关于清明风俗的作文450字【八】

清明节一大早,我们全家开车去陕南后柳古镇游玩。古镇在安康市石泉县,是一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古镇。一路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期盼着早点能到达古镇。坐在车上,我看到了披着绿色上衣的青山,有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有星星点点的小白花。我们的车在山与水之间行驶,车窗外的汉江上,象一片片叶子一样的小船在江上穿梭,江两岸的树林里传来非常好听的鸟鸣声,这里的风景美丽极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古镇。

到古镇后,我们来到一家农家乐吃了美味的汉江烤鱼,吃完鱼后,我们还游览了古镇的老街。第二天早晨,我醒来时,觉得很吵。原来是公鸡在打鸣。它好象在说:“哦哦哦,哦哦哦,快起床,快起床!”吃过早饭,我们来到了中坝大峡谷。我看见峡谷里处处都是春天的景象,那里有绿树,也有不知名的小花,看起来生机勃勃的。首先我们看到了百米瀑布,接着是一线天,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碧水潭,它就象梦幻仙境一样,湖水淡蓝淡蓝的,有许多树叶洒在上面,象天空中一颗颗繁星在闪耀,真美啊!我们还在清澈的小溪里玩游戏——用石子打水上漂,我的'爷爷是高手,随便一扔,就可以连续三四个水漂,我也尝试着扔了几次,虽然前几次没有成功,但最后我还是学会了。我最喜欢玩的是走吊桥,走在上面,一摇一晃的,真有趣!

这次旅行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春天真美,我爱春天!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