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人心齐泰山移的作文真实事例(人心齐泰山移有关的人和事作文)

人心齐泰山移的作文真实事例(人心齐泰山移有关的人和事作文)

更新时间:2023-02-21 05:45:25
人心齐泰山移的作文真实事例(人心齐泰山移有关的人和事作文)

人心齐泰山移的作文真实事例【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不求回报;父爱是深沉的,严峻的;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父亲已年过五十,额头上的道道皱纹是他饱经风霜的见证,微陷的眼珠不难令人看出他的辛劳。父亲的话不多,也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但是他给予我的爱却是无处不在,十分细腻。

每天清晨,父亲总是五点多就起了床。等我六点多醒来时,桌上已放着热乎乎的早饭。

学校不允许初一学生骑自行车,公交车又太慢。如果我要乘公交车就意味着要提早起床。于是父亲决定骑车载我去上学。骑车载人是很难的,要掌握平衡还要控制好方向,所用的力气也是一人骑的两倍。父亲总是尽量把车骑得稳一些,让坐在后面的我坐得舒服。

有时不巧下雨,父亲会说:“把伞往你自己那里撑点吧,我淋不到的。”下车后却发现父亲的'脸上在滴水,身前的衣服也都被打湿了。

每天,父亲总要载着我骑过那座高高的桥。哪怕是冬天,我也能看见父亲脸颊上挂着一层细密的汗珠。我曾在上桥时问过父亲:“要不要我下车自己走上桥?这样你也省力一点。”他微微地喘气,道:“不用,我力气大着呢!这小小一座桥算什么?一点也不累。”

到了学校,我总是在父亲刚减速,还没停时就跳下了车。父亲就会板着脸教育我,说不安全。

父亲虽然工作辛苦,但从不抱怨,照样整天乐呵呵的,一心为了我好,为了家好。我为有一个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

人心齐泰山移的作文真实事例【二】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的美名在民间传开了,这引起了东汉朝廷的注意。朝廷于是举华佗为“孝廉”。通常被举为孝廉的人,都出身名门贵族,被举为孝廉, 就有希望做官。像华佗这样的平民百姓能够被举为孝廉,实在是难得。

乡亲们得知华佗被举为孝廉时,不禁喜忧参半。喜的是华佗可以做官了,可以了却父母的心愿,光宗耀祖了;忧的是如果华佗做了官,谁来为乡亲们看病呢?

可是很多天过去了,却不见华佗有丝毫离开的意思。“难道消息是假的吗?”有乡亲问华佗。

“不,是真的。”华佗说,“但我拒绝了。举孝廉,对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来说,也许是做官发财的阶梯,但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哪里有我为乡亲们治病更有意义呢!”

几年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而这次不再是徒有虚名的“孝廉”,而是来自都城洛阳太尉府的征辟信,只要被应征到都城的太尉府,马上就可以成为朝廷的正式官员。这次乡亲们仍然舍不得华佗走,但他们还是打心眼里为华佗髙兴。

“这回你可不能再拒绝了。”有乡亲说,“这可是真正的官,你会有府邸、奴仆、家丁,有权有势……总而言之,好处多着呢!吃了这么多年苦,你也该享受一下了。”

“是啊,别再拒绝了,你父亲临终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能做官,为华家光宗耀祖,你可别再让他失望了。”

华佗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谢谢乡亲们的好意,但我还是决定不做这个官。做官不适合我。况且,我最擅长的是医术,如果周旋于宫场,那便是民间少了位良医,官场多了个庸才,于国于民都不是件好事。至于光宗耀祖,我多救几条性命不是更有意义,更对得起华家的列祖列宗吗?”

于是,华佗再次拒绝人朝做官,坚持做一个平民百姓,钻研医术,救扶伤。

人心齐泰山移的作文真实事例【三】

那时,我是一个不懂事的女儿。

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让我明白了许多,但我依然无法参透那本叫作父爱的经。父亲是不大爱说话的,他不喜欢笑,尤其是对我。在记忆里,父亲不会主动地抱我,不会主动地和我开玩笑,不会主动的陪我逛街……太多太多的不主动,让我和父亲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以为父亲会这样一直忽视我,然而却没想到原来这一切都原于我,原于我的任性,我的自私。在学校有整整一个月了,好想听听哈哈哈声音,但那头却传来了父亲嘶哑的声音,我开始踌躇,正不易如何是好时,他说:“和你妈说话吧。”顿时,我的心放松了,却莫名多了份惆怅,原来父亲还是不爱和我说话阿。片刻,电话那头传来妈妈兴奋的声音,问东问西的,大到学习小到天气,没有一个漏掉的',我的心一下子温暖起来。“让她多穿点衣服,近几天会降温;让她多喝点水,别生病了;让她别怕花钱,没钱我明天给她送去……”电话那边忽然想起了父亲的声音,低低的,但是很清晰。我颤抖地问:“妈,爸今天怎么这么多话。”“他呀,你没吃打电话都这样,习惯了。”我愣愣的挂了电话。脑中仍回想着母亲的话,原来父亲一直都不曾忘记我,只是固执的我一直都未曾发现。

轻轻翻开那本落满灰尘的画册,注视着那个高大的男人。岁月里,由她抱着我灿烂的笑脸,由她在我生病时担忧的眼神,由她想叫住我而犹豫的眼神……只是不懂事的我将它挂上了锁,才落了如此多的灰尘。今天擦亮它,放在书桌上,心里一下子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