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喜欢吃的家乡小吃作文)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喜欢吃的家乡小吃作文)

更新时间:2023-02-23 02:04:53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喜欢吃的家乡小吃作文)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一】

据父亲说,竹园是在他爷爷手上开辟的,栽种的毛竹是一种优质品种,粗壮、坚韧、修长、青翠,但繁殖过程起起伏伏,没有一帆风顺,还遭受过劫难。1958年大跃进运动全民大炼钢铁时,已经是集体财产的竹园,一二天时间内就被狂热的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几棵瘦弱的毛竹,瑟缩在竹园的边缘。父亲看后心里十分痛心,但只能在心中。从此毛竹园一蹶不振,每到春天鲜有竹笋出土,稀稀落落的几根毛竹孤伶地在风雨中摇曳,缺少生机。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竹园有所转机,每年春天冒一些笋,不多也不茁壮,但多少使人看到了希望。包产到户后,农民可以承包集体的山林发展林业了,竹园又归属我们家管理了,迎来了它新的春天。起初的几年,父亲起早摸黑耕耘在竹园里,先是砍去繁茂的荆棘,再用锄头对竹园普遍进行一次翻挖,将杂树蔸、老竹根刨去。深挖了的竹园土壤松软、地力改善,再加上父亲又在挖过的土地上铺了层有机肥料,竹子在肥沃松软的土壤中,长得又快又粗壮又翠绿,几年时间竹园又逢勃起来。像是对父亲辛勤劳动的回报,不仅翻挖了的土地上长满了毛竹,而且还强劲地向周边扩展,竹园的面积越来越大,毛竹越长越密,越长越茂盛,遮天蔽日地布满了小山岗。

我喜欢青翠修长的毛竹,竹园里青青翠竹映霞光的妩媚和层层密叶遮日月的幽深,都能在我的心里衍生出美好的图画。那时,一有时间,我就隐身竹园,享受一种远离尘嚣的幽静。在特别静的竹园里看书,思想格外地集中,看的东西入心入脑,记忆深刻。春日里走进竹园,虽然看不到五颜六色的斑斓,但竹园里散发的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和养眼的翠绿,会使人神清气爽,陶醉其中;炎热的夏天走进竹园,能感觉到一份清凉扑面而来,顿时,心里像饮了清冽的甘泉一样酣畅……这些使我对竹园的喜爱更是无以复加。

毛竹那时在农村是很能派上用场的,农民搭猪栏、盖牛棚要用毛竹,做农具要用毛竹,有时盖正房也要用上毛竹,用途很广泛。毛竹是做农业用具的好材料。记得分田到户后,家里承包的田地多,需要箩筐、土箕、谷筛之类的农具也多,每年都要请篾匠来家编制或是修补箩筐、土箕、谷筛之类的农业用具,一做就是一二天时间。那些篾匠用了我家的毛竹后,无不称赞我家的毛竹粗壮、光滑、韧性好、青篾厚,是一种少见的优质品种。毛竹除了家中盖草房和编制农具外,隔上几年还能砍伐卖掉一些,砍下的毛竹堆放在村边,像小山一般,每次都能装上一大车,卖毛竹的收入每次都是一个可观的数字,增加了家里的经济收入。

毛竹园最有生机的时候,是在清明节之后。这时竹园的笋像小鸡破壳一样冒出土面,漫天星似地缀满竹园。我喜欢竹园冒笋的那些日子,也喜欢看竹笋毛茸茸的憨厚神态,因此,得暇就到竹园遛达,仔细地看看这棵,又认真地瞧瞧那棵,总觉得这稚嫩的竹笋柔弱娇嫩中透着调皮的神态,十分可爱,有着无限的情趣,所以一进竹园就会忘却心中的一些块垒,心情就会愉悦、畅快起来。

有一次在竹园的一隅,我被一种现象震撼了。一块沉积着岁月的笨重断麻石被一棵尖尖的嫩笋举重若轻地顶了起来,看笋的生长势头,用不了几天就会将麻石顶翻过去。原来竹笋却有这样巨大的力量和不屈的意志,当它遇到阻碍它成长的任何压力时,哪怕是笨重的顽石,它也会毫不屈服地顽强与之抗争,直到克服一切压力,取得胜利,迎来生命的曙光。这一现象使我看到了毛竹坚强不屈的品质,对我的人生也有极大的启发:植物面对逆境尚能如此,人若有这种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竹园开始冒笋后,父亲到竹园是去的次数明显增多了,一是看护竹笋,二是对笋进行甄别,将不能成林的笋挖去。晴好的天气,他扛着一把锄头,到竹园寻找那些生长漫,缺少光泽,笋尖上露水不多的笋,因为这种笋是不能成林的,于是父亲挖回家中,左邻右舍的送些,多的.还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家中留下的母亲将笋衣剥去,切成薄薄的笋片,洗净放在锅里煮沸后,凉晒干,储存留着冬天做菜。当然春笋上市后,也就到了吃笋的季节。用鲜笋炒腊肉是母亲做得最好吃的一道菜,记得村子上没有哪一家能把竹笋炒出那样可口的美味来,至今想起来还口腔生津,难以忘怀。母亲先将嫩嫩的笋片,放在锅内焙去青涩,然后盛起来,再将切好的少许腊肉炒上一会儿,倒进焙过的笋片,用大火爆炒,然后加水闷煮一段时间。熟后,吃起来特别的香,特别有味。在那缺少食物的年代,辘辘的饥肠有那份美味的滋养,不能不说是一份奢侈的享受,以至于我那时到了冒笋的季节,除了希望满园的竹笋茁壮成长外,还希望吃到竹笋炒腊肉的佳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离开了家乡的竹园。但那如画的青翠和憨厚可爱的竹笋,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灵之中。得暇回到家中不管有多么忙碌,我都要抽出时间到竹园走走看看,寻找那份甜蜜的记忆。由于近些年父亲的年事已经高,行动不便,竹园无人管理,毛竹长得没有从前那么茂盛了,竹子也没有从前那么粗壮,密集了,满园的毛竹似在无人关照的状态下寂静地生长,幽静中透着一份落寞和被遗忘的忧伤。看后,心中很是一阵难过。我安慰似地抚摸着一根根光滑青翠的毛竹,刹那间,心里便流淌过一份亲切和温暖,以往的岁月就幻灯一样的浮现在眼前,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青涩的童年、青少年时代,心中从尘世带来的尘嚣随及荡涤一空。

家乡的竹园,我心中割舍不去的情结。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二】

我的家乡金昌有很多小吃,牛肉面、凉皮子、沙米凉粉、油饼卷糕、土豆饼等,这些小吃风味各不相同,在这些地方特色小吃中,我最喜欢的是土豆饼,为什么呢?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的。

土豆饼,顾名思义,就是用土豆做的饼。大家一定会问:土豆做的饼有什么希奇的呢?玉米饼、南瓜饼我们都吃过了,也就那样呗!如果你们真的这么以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土豆饼之所以能成为特色小吃,一定就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自然有它的独特之处,制作它可麻烦着呢!

做土豆饼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挑土豆,只有原料好,土豆饼的味道才会好,所以挑选的土豆一定要个大饱满,而且,皮越粗糙的越好吃,甘肃盛产土豆,这自然不在话下了。第二步就是削皮,先把土豆洗干净然后再削皮,这也是个技术活呢,可得小心自己的.手呢,可别伤着了。这下该进行第三步了——磨土豆,这个步骤是做土豆饼整个过程中比较关键的环节,因为磨不好会直接影响土豆饼的口感,所以一定要磨均匀。第四步是调制了,磨完的土豆糊有一点稀,不容易摊成饼,必须要加入适量面粉,面粉加入量以搅拌中无渗出水为好。为了土豆饼口感好,一定要打上几个鸡蛋,最后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食盐等调味料。好了,现在开始烙饼了,可以用平底锅或电饼铛,烙饼的关键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容易碎,只要前面的工作做的扎实到位,这也没啥难的,一块饼只需五六分钟就好了。你们瞧,不一会儿功夫,几张圆圆的、黄橙橙的、香喷喷的土豆饼就做好了,光闻着就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呢。你们一定会问这下可以吃了吧,直接吃当然可以。可最佳的吃法是将土豆饼上面匀涂少量油泼辣椒面、酱、蒜苗丝及葱,再卷起来吃,或切成条拌着吃,味道真是好极了。说到这儿,我都馋了,你们呢!

远方的朋友,如果你们有机会来到了我的家乡甘肃,一定要尝尝我家乡的土豆饼,它一定会让你大饱口福,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我希望家乡的土豆饼能让更多的人品尝,让人流连忘返。我爱吃家乡的土豆饼,我更爱我的家乡。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三】

在我的印象里,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就数家乡的山药鱼了。每次想起它那令人难忘的味道,我都会垂涎三尺。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工夫花不开。”山药鱼也是如此,做这道佳肴,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但是,有时为了一饱口福,还是要不惜代价。

今天一大清早,妈妈便起床忙碌了,好奇的我不由得问:“妈妈,你起这么早干什么呀?”谁知,妈妈还卖了个关子:“保密!”

只见妈妈把两只衣袖往上一搭,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先将土豆蒸熟打成泥,与筱面和在一起,再放人一个结实的袋子里。这要干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接着,妈妈开始用撰面杖反复敲打袋子。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分钟,妈妈将弄好的面团倒出来,一一捏成类似小鱼的形状。噢!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在做我最喜欢吃的山药鱼呀!

做完一个个“小鱼”,妈妈又将大块的猪肉切成小丁,放人各种调味料:酸菜、酱油、盐、葱、姜等,与山药鱼一起下锅蒸。与此同时,妈妈还熬出一锅骨头汤,这是为了与出锅后的作料相调拌,使山药鱼风味更浓。

对馋嘴的我来说,蒸的过程是很漫长的。我不时地问妈妈:“熟了没有?快了吗?还剩几分钟了?”妈妈不断地说:“别急,还早着呢!”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转眼间已是正午了,妈妈这才揭开山药鱼的“神秘面纱”——一个个山药鱼并排躺在蒸屉里,热气腾腾的,晶莹、透亮。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山药鱼夹到碗中,就着骨头汤和猪肉丁吃起来。一口咬下去,令人回味无穷:山药鱼的筋道,猪肉丁的嫩滑,骨头汤的香浓……美味至极,无与伦比。

我的筷子不断向碗里夹着,最后吃得我肚皮圆溜溜的。我的一声长长的饱嗝,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虽然已经这副模样了,但是我还意犹未尽,“此肴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呀!

山药鱼——堪称民间一绝。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四】

星期六早上,我约好朋友石安然、朱静宜、杭逸凡,一起去万竹园玩。我们手拉着手进了月亮门,走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小路的两旁是枝繁叶茂的竹子,它们在风中摇头晃脑,好像是在欢迎我们进入竹子的世界。

我们通过标签认识了很多竹子。有齐到我们小腿的鹅毛竹,有用来做工艺品的茶秆竹,还有粗壮的毛竹。我印象最深的是湘妃竹和金明竹,才开始我不认识它们,就问妈妈:“这是什么竹子?”妈妈说:“这是湘妃竹,这斑纹是湘妃的眼泪。”我想:这个传说我也知道,原来真的有这个竹子。金明竹的竹竿和别的竹竿不一样,是金黄色的,其节有一些绿色。走到翠竹掩映的竹里馆里,好像我们穿越到了古代王维的“竹里馆”里,记得他还写了一首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吹箫。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来赞美竹林深处的美景。我们站在竹里馆里看着门外池塘里的荷花,虽然荷花凋谢了,荷叶已经低下了头,但是我们知道:“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们明年夏天会比今年开得更加美丽。远眺前面粗壮、高大的竹子,它们好像一个个高大的士兵守卫着万竹园。走出竹里馆后,我们去了竹林,穿梭在竹林间,脚踩着竹叶,听着那“沙沙”的声音,真是令人陶醉。

老师说:“竹子全身都是宝,叶子能泡茶、竹笋能做菜、竹竿能编东西。古人认为:竹子有高尚的品德,它高风亮节、傲然挺立、胸怀坦荡,宋代的苏轼写了一首关于竹子的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古人是多么喜欢竹子。

走进万竹园,不光欣赏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而且也让我深深地喜爱上了竹子。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五】

今天的天气真好,秋高气爽,老师带领我们去揭东万竹园游玩。一路上,同学们兴高彩烈,都盼望能早点到达万竹园,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随着同学们的一声惊呼:“到了,到了!”我赶紧伸头望去,只见一座用黄色竹片建成的古色古香的门楼就出现在眼前。它约有两层楼高,在楼顶中央刻着三个鲜艳夺目的大字“萬竹園”。黄色的竹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光洁,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摸了摸这座用竹片建成的阁楼,心中感慨万千:这么大的阁楼,竟然是用一片一片的竹片搭建而成的,真不愧为万竹园啊!

走过这座古色古香的楼阁,沿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往前走,只见小路两旁栽着整齐的垂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挥动着自己的枝叶,仿佛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不知不觉中,我走到了一座气势恢弘的雕塑前,只见八匹栩栩如生的骏马仰天长啸,上面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馬到成功”。我想: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天下的人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工作中都能取得成功。

最让我喜欢的还是游乐场。在游乐场里,有许多的游乐设施,丛林飞鼠、碰碰车、活鬼城……最好玩的当然还是碰碰车了。我们每人坐了一辆车,车一开动,大家都横冲直撞,欢笑声响成一片。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这也是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快乐的时光总是显得那么短暂!在返回的路上,万竹园里标志景物以及刺激的游乐设施……时时涌上我的脑海。

这真是一次难忘而又有趣的秋游。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六】

参观完西安的名胜古迹,可别忘了尝尝西安的小吃;西安的小吃也是非常有名的,它一定会让你大饱口福的。

现在我给大家讲讲西安的臊子面。臊子面是西安独具风味的小吃之一,臊子面口感酸而辣,也不油腻。从面上看,浮着一层红红的辣油,非常诱人。一闻感觉有点酸酸的,而且非常开胃。面条长而扁,呈乳黄色,汤里加上葱蒜,香味扑鼻。臊子面吃起来口感又精又滑,再加上又酸又辣的汤,一吃起来就想一口气把它吃完。不过在吃臊子面时,有个特别的规矩:臊子面只能吃面,不能喝汤。

接着讲讲西安的`肉夹馍吧。肉夹馍是将面团煎至金黄,之后做成面膜,切开两半,里面加以上好的羊肉。馍香而脆,加以羊肉的淳厚,味道特别香脆,非常好吃。一咬“嘎吱”一下,口里含着羊肉的浓香,再加上馍馍的脆爽,变成一道好吃的美食。

最后与大家一起分享的美食是西安的凉皮

凉皮虽然是凉的,但是吃起来肚子里一点也不觉得里凉。因为里面放了些辣椒和葱,刚一入口,觉得冰凉冰凉,过了一会,咽下肚,感觉肚子里像火烧了一样,特别是冬天吃起来也不觉得冷。凉皮非常爽、嫩、滑,口感十分好,而且有点弹。凉皮加上面筋、黄瓜丝、葱蒜、芝麻、香油拌在一起,让你胃口大开。很可惜没吃上西安的羊肉泡馍,下次有时间一定再去尝尝。

朋友们,去了西安,一定要多尝尝西安的美食哦!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七】

在我风景优美的家乡通州,风味小吃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羊肉串、骨肉相连、糯米糕……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那个以“臭”扬名天下的臭豆腐。

这天傍晚,我和姐姐来到路边小吃摊。那穿着金黄色外衣的臭豆腐,散发出诱人的“臭”味,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一下子就“钩”起了我肚子中的馋虫。摆摊儿的老爷爷在一旁正忙得不可开交,我和姐姐连忙也叫了四份。

只见,老爷爷熟练地从卤水中捞出来一块块长约5厘米的全身黑不溜秋的豆腐,放进滚烫的油锅里,不停地翻滚着,直到豆腐的两面都炸成金黄色为止。换上漏勺,把臭豆腐轻轻捞了出来,放到白瓷盘里。再给每块豆腐上涂上一层秘制酱汁。就这样,一份金灿灿、香喷喷的臭豆腐便诞生了!老爷爷又接连做了好几份。

臭味儿早换上了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我的口水都快要掉下来了!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呀!吃得太急了,那滚烫的臭豆腐“害”得我舌头打起了“结”。我不舍地吹了吹,又咬上一口,甜中带辣的酱和着臭豆腐独特的汁水味一下“涌”进了我的嘴里。酥酥的、嫩嫩的,啊,真好吃!让人吃了一块还想再吃第二块!不一会儿,四份臭豆腐便被我们“消灭”了。

臭豆腐虽然初闻起来很臭,但是吃起来却很香。豆腐软,味道鲜,这可真是人间难尝的美味!

竹园的特色小吃作文【八】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美食文化传统,素有“美食大国”之称。仅菜肴就有宁波菜、川菜、粤菜、本帮菜等几十种菜系,点心类就更别提了,全国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点心。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城隍庙,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传统美食文化节,在那里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美食文化带来的无穷魅力。

在城隍庙的中心广场,人群川流不息,人们脸带笑容地品尝着各地的小吃。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有沿街叫卖的“糖粥”、“豆腐花”,有香味扑鼻的羊肉串,有朱家角特色棕子……我看着看着,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一阵风儿吹过,远远的,一股臭豆腐的味道扑鼻而来,顺着长长的排队人群望去,原来是鲁迅笔下曾描写过的绍兴油炸臭豆腐小吃。自然我也加入了排队人群之中,每当看到人们品尝着金黄色的油炸臭豆腐时,我顿时感到肚子也在咕噜噜地叫着。好不容易到我了,只见金黄色的热油在锅里跳跃着,一会儿,白色的臭豆腐身上穿上了金黄色的外衣,美丽极了。当营业员把一碗热气腾腾的油炸臭豆腐放在我面前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吃了一口臭豆腐,感觉脆脆的,滑滑的,嫩嫩的,香气、热气随着风儿冒了出来,白皙皙的豆腐露了出来,我还蘸了一点辣酱,鲜鲜的,简直是绝配,怪不得人们到了绍兴,都愿意去尝尝这价廉物美的油炸臭豆腐,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味道好极了!

当我们离开城隍庙时,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了。望着这络绎不绝的人群时,我再次感受到了美食带给人们的享受了。我觉得:任何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我们愿意用智慧去尝试改变它、丰富它,就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快乐。“闻闻臭,吃吃香,油炸臭豆腐——味道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