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广西的风俗作文400字以上)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广西的风俗作文400字以上)

更新时间:2024-04-26 10:28:30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广西的风俗作文400字以上)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一】

去年暑假,爸爸和妈妈带我游览了我向往已久的北海。北海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个重要的城市。它三面环海,只有一面与祖国大陆相连。北海不但风景优美,而且渔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被称作为祖国的“南海明珠”。

来到北海游泳和拾贝壳,我和妈妈买了两件非常漂亮的泳衣,换上泳衣就开始游泳了。我虽然不会游泳,但是妈妈给我租了一个救生圈,我穿上泳衣戴上救生圈就下到海里。刚下到海里,水很浅,可是越往远处走,水越深,浪也越大。每当有大浪来的时候,我总会把嘴巴张开,因此,我喝到了很多海水。我们在海里游了大约40分钟就出来了,出来后,我发现妈妈身上非常黑,此时,妈妈也在注视着我。妈妈说:“咱母女俩身上都被晒得黑乎乎的。”我笑了一下。临走时,我发现有一位小朋友在拾贝壳,天啊!我来到这里只顾游泳,竟然忘了拾贝壳。我原本还想拾一些贝壳带回家留做纪念,可是妈妈早已走到前方去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风景优美、如梦如幻的旅游圣地。

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忆这一段美好的时光。虽然没有拾贝壳做纪念,但是游了泳,我的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我真想再游一次北海啊!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二】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三】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农历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彩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有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

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 农历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农历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广西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广西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

传说在以前,有位广西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广西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采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四】

北海,一座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因为盛产珍珠而得到了“珠城”的美誉,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称号,她的美丽与柔情,足以令人忘却生活的琐屑。我是有幸去游览和体验了一番。

烟雨朦胧的下午,漫步在北海的小巷中,闻着海风带来的腥咸,听着海水拍岸的呼啸,你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诗意。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几乎每家的外墙壁上都爬满了一种藤蔓,上面开满了点点的红色花朵。这是一种北海特有的植物,名为“三角梅”。近看之,或许它算不上美,花瓣粗糙褶皱,没有四溢的香气;但任你是谁,猛然看到千朵万朵的花儿竞相开放,像瀑布一样倒挂在每家每户的墙壁上,都会被这种美震撼。

北海的小巷是具有文艺气息的,而它的海却是变幻无常的。如果在晴朗的日子里,走在海边的石岸上,看着阳光倾泻在海面泛着点点金光,心情不由得豁然开朗。海底清澈见底,时有嬉戏的小鱼游过,水中藻荇悠游,那景象,真是美不可言。到了黄昏时分,惬意地坐在海边的石椅上,夕阳正缓缓地落下,像是依依不舍的,用霞光将天空染成一片红色。如果在阴雨天气里,你会看到大海的狂躁。海浪从远方接连涌过来,咆哮着,翻滚着,拍打几米高的石岸,又溅起滔天的巨浪,雪白的浪花映在苍茫的天空与大海中,场面惊心动魄得无以复加。

北海还有一处旅游名胜,称为“银滩”。它素有“天下第一滩”的美称,而这,要归功于那里的沙。那里的沙子特别细,远远望去,就像盐一样。在沙滩上,你会发现一个又一个小洞,这是小螃蟹们的家。沙蟹是银滩的一大特色,它与我们平时见的螃蟹不同,个头特别小,甚至不仔细去看就根本看不到它们,没有去过那里的人,或许很难想象到还会有这么小的螃蟹。这些小家伙特别狡猾,它们把洞挖得弯弯曲曲的,根本逮不到它们。

北海的美,在于它的小镇风情,那是一种宁静悠闲的安然、一种心平气和的恬淡。如果有机会,我想再去一次。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五】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风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风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猪,特别是在农村里,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 、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风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风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六】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风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象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日,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日,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日,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日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介绍广西的风俗的作文【七】

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老昆明的一个小节日。在昆明有一种说法:“农历三月三,耍西山。”在这一天很多昆明人都会去西山游玩。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的,也不知经过了多少年,耍西山的传统在昆明人的心里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了。

今年的清明节,恰逢昆明农历三月三——耍西山的节日。爸爸妈妈在这一天带我去西山游玩,也算是过一个小节,凑个热闹,增长一点见识。

一大早我们就乘车到了西山。今天的人真多啊!我看到许多人都在往西山赶,长长的人流看不到头和尾,像一条长长的巨龙。人群中有老的、少的、男的、女的,看样子都是一家人出来游玩。因为天气热,有的人戴着凉帽,有的人扇起了扇子,有的人打起了伞。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民俗表演:有唱花灯的,有杂技表演的,有民族歌舞表演的,还有耍猴的……在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中显得好热闹。这是一幅人与人之间多么美丽和谐的风景画呀!这一路上我们还逛了西山的龙门和华亭寺,玉兰园,瞻仰了聂耳墓,欣赏了烟波浩渺的滇池……

这是一次难忘的出游,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期待来年的“农历三月三”我再去耍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