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三年级关于春节趣事360字的作文(三年级写作春节趣事)

三年级关于春节趣事360字的作文(三年级写作春节趣事)

更新时间:2023-11-03 03:11:12
三年级关于春节趣事360字的作文(三年级写作春节趣事)

三年级关于春节趣事360字的作文【一】

在暑假里,我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拥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内蒙古。

我们从北京到赤峰,然后来到了大草原。大草原上到处是吃草的牛羊,到处是放牧的蒙古人,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诗:“风吹草低见牛羊”,真是一点没错呀。 内蒙古的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站在草原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天空和片片的白云。除了辽阔的草原,最惊奇的就是草原上的石林了,有的像雄鹰,有的像柱子,千奇百态。叔叔说,这些都是常年累月沉积下来后,由风和水雕刻出来的,年代非常久了。旅途中随处可见的就是奇花异草,还有就是敖包。敖包听说是防止迷路的标记,后来慢慢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牧民们会在草原上放牧,晚上住在蒙古包里。在旅行途中,我们也体验了住蒙古包,包里很简陋,可见牧民们是多么的辛苦。 四天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天了。这一天里,我们坐了越野车,滑了沙,骑了马,开了卡丁车。晚上还参加了篝火晚会。

这次旅行真让我难忘,内蒙古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去一次。

三年级关于春节趣事360字的作文【二】

在美丽的校园里,我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比赛炒菜时,点火烧光了一盒火柴,还把自己搞得到处都是灰;在沙地里跳远,一不小心与沙地来了个“亲密接触”——变成了一个身穿灰衣灰裤的灰头发老奶奶;要倒掉画画时用的水,由于放得太高了,水花溅起来把我变成一个大花猫等等,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我跳竹竿舞了。

接下来,到我们女同学亮相了。我们女同学大都练过舞蹈,所以这些算得上是小菜一碟,但可能有一位女同学太自信了,一不小心别夹住了小脚丫,痛得她哇哇大叫。男同学李明打趣儿:“哟,我听谁说我们一定能赢,切,也没什么大不了。”说完,男同学们便哈哈大笑起来。女同学们火冒三丈,听了那讽刺的笑,更是火上浇油,便努力坚持着,终于顺利地通过了一道道难关。男同学们见了,目瞪口呆,我们女同学互相拥抱,享受着欢乐的时刻。啊,多么好玩的竹竿舞呀!

三年级关于春节趣事360字的作文【三】

满州里是一个宁静的边陲小城,那里没有想象中大,只有五条主要街道,房屋一般五、六层楼高,一派俄罗斯的建筑风格,道路很干净,行人不多,其中有很多还是俄罗斯人。在路边还停靠着一辆辆俄罗斯小汽车,外型有点象方面包,灰白色的车身,车头有两个很大的灯,可爱极了!

这里的日落在晚上八点钟,入夜的满州里越显,深蓝的夜空挂着一弯月,隐约有几颗闪烁的小星,夜风吹来有点儿清凉,黄色的路灯照亮了整条街道,行人不算多,不过偶尔可以看到一两个漂亮的俄罗斯少女走过。

天一早我们来到素有“的北大门”之称的国门,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装好货的俄罗斯火车徐徐地驶过挂有中国国徽和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门。在国门远眺,俄罗斯的一景一物尽收眼底,不过比想象中的'要萧条。相比之下,满州里就显得生机勃勃得多了。最后我们还在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国微的41号界桩前留影纪念。

三年级关于春节趣事360字的作文【四】

家的春节一般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

腊八着天基本上就是全年最冷的时候了。这一天,家家户户熬腊八粥,这粥说是八种粮食,其实我看远远不止呢。粥熬好了,端到桌上,闻着就香,口水止不住地往下咽,喝下去别有一番风味儿。这一天不仅熬腊八粥还泡腊八蒜,这腊八蒜是为了过年的时候吃饺子用,到了过年的时候,这蒜变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儿,一看就有食欲。

过了腊八,人们就要置办年货了,小孩子们也不闲着,又是买零食,又是买鞭炮。到了腊月二十三,就是传统的小年了,家家户户祭灶神、放鞭炮、吃灶糖,这糖有条儿状的,有菱形的,还有瓜形的,花样繁多,着实增添了过年的味道。

过了腊月二十三,大家就忙活起来了,既要准备吃的、穿的、用的,还要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迎新年。

除夕夜终于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鞭炮声此起彼伏、彻夜不断,家家都贴上了红,挂上了大大的中国结。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除了有特殊情况不得已,大家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其乐融融,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最高兴的要属孩子们了,他们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大年初一仍然热闹非凡,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走亲访友,互相给予新年的祝福。小孩子和好朋友一起到公园里玩耍,到了晚上,鞭炮声震耳欲聋。初二到十四,大家依染是走亲访友,聚在一起说着一年来的收获和趣事。正月十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来到了,大街上依旧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到了晚上,孩子们打灯笼、放花炮、欢笑声响彻在美丽的夜空。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元宵了,吃元宵意味着团团圆圆。

“正月十九封个口儿”,过了正月十九这年就算过完了,学生们该开学了,大人们也都从老家返回各自工作的地方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