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昆明的作文(昆明的作文300字)

关于昆明的作文(昆明的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9 07:11:41
关于昆明的作文(昆明的作文300字)

关于昆明的作文【一】

暑假的一天,雅雅陪母亲来南方的昆明疗养。

昆明哪里一年四季,景色如春,雅雅和母亲来到苗族村寨,发现苗族人听不懂她们的话,这可怎么办,这时,以为差不多有80多岁的老人,头发苍白,满脸皱纹,她说:“来我家住吧!”这一口流利的汉语,让她们感到格外亲切。来到老奶奶家,老奶奶教雅雅和雅雅的母亲苗族人的语言,雅雅她们感激不尽。雅雅看见老奶奶的衣服、床布脏了,就把衣服、床单拿去河边去洗,雅雅拿出搓衣板,用木槌左打打,右打打,再搓搓,再打打,就十分吃力,雅雅想老奶奶做肯定更不容易。就开始用力搓、用力打,洗完了一件又一件,终于洗完了。

从此以后雅雅帮老人做饭、洗碗、扫地、整理房间、买米、油,成了雅雅必须做的事情。

假期很快就过了,雅雅该回家了,老奶奶抚摸着雅雅的脸颊,说:“谢谢你,雅雅,你比我亲人还亲。”雅雅说:“老奶奶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雅雅的脸红红的,像绽放的桃花。就这样她们分离了。

关于昆明的作文【二】

昆明因为四季如春,所以人们称它为春城;拉萨因为日光充足,所以人们称它为日光城,我的老家江西抚州(古时称为临川)因为名人辈出,所以又被人们尊称为才子之乡。

要知道我老家这个“才子之乡”称号可不是乱起的哟,我随便说出几个才子的名字保准能把你们吓个半!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我们抚州人!古代“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曾巩,我们抚州人!就是现在,我的老家抚州也是人才辈出,每年都会有好几十人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呢!

哈哈,我的老家抚州还不仅仅只有才子之乡这个美称哟,我们抚州的南丰还是中国的蜜桔之乡呢!我们南丰的蜜桔差不多跟瓶盖那么大,个个大小适中,皮簿肉嫩,吃上一口,感觉香甜可口,实在是让人赞不绝口、回味无穷啊!

另外我们抚州的广昌、崇仁、临川县区还分别是中国的白莲之乡、麻鸡之乡、西瓜之乡呢!

怎么样,我的老家抚州了不起吧?!所以你们千万不要鄙视我哟!不是才子之乡出才子吗?将来也算我一个哟!

关于昆明的作文【三】

我的家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昆明,这儿四季如春,所以也称“春城”,然而夏天却是这儿最有特点的季节。

昆明的夏天是凉爽宜人的,即使是在最炎热的七八月份气温也很少超过30度。之所以生活在这儿的人们都不需要空调,就是因为得到了大自然的厚爱,让我们处于一个天然大空调的环境中。每当盛夏来临,外地炽热难耐,于是五湖四海的人们会选择到这里来避暑度假。而昆明人夏天很少喜欢外出旅游,而是流连忘返于省内各个风景优美、民俗丰富的风景区游玩。

昆明夏天的雨量很充沛,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场雨。早上还是晴空万里,天空一碧如洗,骤然间,从远处天边飘过来一团乌云,一会儿就把天空全遮盖了。一道闪电从天而降,紧接着“轰隆隆”的雷声也接踵而来,豆大的雨点哗啦啦倾盆而下。下了一会儿,雨就停了,乌云也散了,太阳公公又露出了笑脸,整个过程只要半个小时或几十分钟。雨过天晴,大山里的树下、草丛里各种野生菌就像小伞一样,一朵一朵的从土里冒出来,慢慢撑开了,笑眯眯喜滋滋地迎着阳光和雨露。

昆明的夏天真独特呀!

关于昆明的作文【四】

我是一个竹板凳,“吱呀”一声被撑开放置在昆明的明珠——翠湖旁,每天看着翠湖,看着昆明,领略一年四季。

昆明的冬天,没有北方那种“北风吹雁雪纷纷”的飘扬美,也不比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中,那种“温晴美”。昆明是一座人民生产生活的小城,她的美是一种“灵动美”。

这份灵动表现在冬日的蓝天上,是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蓝,它成为了昆明上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昆明蓝”的映衬下,我身旁的小花更红了,小草更绿了。一朵朵白云浮在蓝天上,乍一看,好似蓝色的宣纸上一抹不经意的留白,但仔细看,又仿佛是精心雕琢的一幅水彩画,越看越有味道。在这样的冬天里,连我这样一只年迈的竹板凳,都要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赏一赏一碧如洗的蓝天,人们又怎舍缺席呢?

最妙的,还是翠湖上空的小精灵——红嘴鸥。在经过一秋的沉睡后,最先唤醒我的便是那一声声清脆的鸥鸣。由于不忍错过冬天的美景,我总是在秋天沉睡,畅快的一觉醒来,看见远道而来的精灵们,总能使人精神一振。它们雪白的羽毛就是冬天最温情的雪!

海鸥尽情地与人们玩耍着,嬉戏着——时而停留在孩子们的肩上,时而飞舞在年轻人的身旁,转而又翻飞在女孩们的镜头中……或者,它们灵巧地,像老爷爷老奶奶的孙辈似的,叽叽喳喳围绕在老人的周围,从他们那里得到食物。远远望去,千点白,万点白,萦绕在一颗颗垂柳旁,一只只小船旁……

海鸥清恬的叫声,回荡在城市里,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就连几只偶尔在我身旁驻足的,也会和我一起分享它们的快乐。周围的街区也为他们喧闹,翠湖的水也不忍冻结——喧闹、灵动就是昆明最美的“冬之进行曲”。

坐在我背上的孩童,咿呀地唱着“东寺街,西寺巷……”一首首民谣在一条条筒子楼小巷中萦绕。泛黄的春联还残留在墙上,依稀可见几个字“岁岁平安”。在墙角的米缸上,爷爷用楷书写一个“满”。黄金葛藤爬满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着姥姥当年酿的豆瓣清香。一首首民谣,在昆明的街巷中由老人孩子口口相传。年幼的孩子们只图一个音韵字角的顺口,却不知这背后,我曾目睹过的一切风霜。

民谣流淌过的小巷充满了些许思故的感伤。冬日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我的身躯上,望着这些灵动活泼的孩子们,我仿佛回到了还是一株青青翠竹的年代,同时也深感时间的苍茫。

这就是昆明的冬天——灵动却感伤,年轻却又饱经风霜。愿这座城市一如它的名字一般明亮,在岁月的长河中温暖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