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我为什么感动作文350字(最深处的那份感动作文350字左右)

我为什么感动作文350字(最深处的那份感动作文35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06-16 18:48:40
我为什么感动作文350字(最深处的那份感动作文350字左右)

我为什么感动作文350字【一】

伴随着寝室、操场、过道的灯亮起,一声声口哨传来,又是一个草原的早晨来临了。

学生们都穿戴好有序地洗漱着;厨房里,带着口罩的大叔正搅动着大锅里的粥;画面切换,大叔已拿着口哨在操场上指挥学生们做早操了。这位大叔就是,胡忠。

戴着一副无框眼镜,个子不高的他已鬓角微白,却还有着中气十足的声音,“老师,在哪里不是教书?不是育人?”朴实的语言却传达着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这样的气魄才是为人师的表率。

短片进行到一半,他突然出发赶往一个地方,学生细心地为他围好围巾,他们知道他们又将多一位新成员。学校里共有143名学生,竟都是孤儿,在这样一座简陋却温暖的学校里生活着。墙上贴着每个孩子的照片,正中间写着“我们是一家人”,只这样最简单的一句话,却最让我感动。如果没有胡忠为这些孩子搭建这么一个学校,给他们一个家,那么此时,他们又该在哪里挨饿受冻,在哪里流浪?

已长达12年之久,担任这座学校的校长,胡忠却还是只是志愿者的身份,领着只要300元的收入养活了这一百多个孩子,也许正是这一百多个孩子给了他们支持下去的信心。他接回了一个小男孩,刚一回到学校还来不及抖落身上的风雪,就忙着给小男孩洗了个澡,给他穿上了自己的毛衣,还拿出一瓶别人送的护肤霜,满满的一看就知道没擦过几次。我甚至可以想象这一百多个孩子都曾被他这样温暖的父爱所包围,在饥寒交迫的时候,是他伸出了温暖而宽大的手掌。

来到草原,带着妻子儿女,最放心不下的是在城里相依为命的母亲和外婆,她们却用一句“满足”来更加坚定他的选择。让女儿抛弃城里的生活,来到草原,是为了让她亲眼见到父母是怎样做人,让她得到更好的教育;丢下年迈的亲人,是为了当更好地父母,当这一百多个孤儿的父母。

是他们,谢晓君和胡忠,正因为他们心中的爱和信念,他们才成为草原上的并蒂雪莲。在物质繁盛的当今社会,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精神无敌。

他们追随着白方礼的步伐,那位用自己汗钱向我们诉说着慈善没有门槛的真道理的老人,和义使巴郎相牵着手,向我们诉说着挚爱永恒。

我相信,又有了这许许多多的白方礼们,即使风雪离你很近,寒冷也会离你很远。

我为什么感动作文350字【二】

“轰隆隆……”外面下着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点,在地面上激起了水花,也在我的心湖上荡起了圈圈涟漪。此时的我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打着吊瓶。

头天的雨持续了一天,半夜里我突然发起高烧,父亲出差在外,母亲二话不说背起我,披着雨衣,奔向医院。沉重的呼吸声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重重敲打着我的心房。她一路狂奔,将我送进了医院,一宿没合眼陪伴在病床前。第二天,睁开朦胧的双眼,我看见母亲趴在床边小憩,看着她额上那凌乱的头发,眼角清晰的皱纹,疲倦的面容,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再看看母亲覆在我手掌上的手,我心里一阵酸楚,同时,又涌起一阵强烈的幸福感。母亲的爱,就像那绵绵的细水,虽不惊涛骇浪,但是却细水上流,润物细无声。

我为什么感动作文350字【三】

也许,唯有爱才是世间共通的语言;也许,唯有爱才能拯救误入歧途得人;也许,唯有爱才能融化千年冰雪;也许,唯有爱才能感动我的心田。

爱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因为世间有爱,才有医生救扶伤的义务,才有教师传授知识的理念。爱是一种守侯,爱是一种等待,因为世间有爱,才有慈善机构的建立,才有考场外亲人焦急的目光。爱是一种希望,一种牺牲,因为世间有爱,才有无数战士的浴奋战,才有“永恒的泪珠”的诞生。因为世间有爱,我们才生活在和平的世界中。

2008年5月12日,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个华夏儿女都应铭记的日子,那一刻,整个中国愕然、整个世界愕然。

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一声声令人心痛的呼声——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摧毁了千斤重的水泥板,却击不溃人们的信念。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心中都为之一颤,原来这就是爱。心一次次地被触动,一次次地被感动,一次次地被震动,爱原来是这样的无私,这样的伟大,爱是无处不在的。爱像火山,在人们最需要时喷发了——

爱可以传递希望,爱可以点燃火焰,爱可以融化冰雪,当我们真正理解爱的含义时,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拥有那么多的爱。

我为什么感动作文350字【四】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每个人物感动着我。他们是:报国心皎洁的于敏、为霞尚满天的朱敏才和孙丽娜;量与江海宽的赵久富;涓滴见沧海的“炎黄”;爱子心无尽的陶艳波……看了之后,我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 同桌 妈妈”陶艳波。

朱敏才,曾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在世界各地奔跑,走遍了许多国家。退休以后,本以为他会在北京像老人一样过着安逸祥和的生活,可是现实却不是想象的那样。朱敏才放弃了安逸祥和的生活,和他的老伴孙丽娜一起来到了贵州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们一起在教师的岗位上奋斗了十年。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十年的辛苦,积劳成疾,朱敏才老师突发脑淤,终身瘫痪,最终累倒在支教事业中。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一起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神,从阎王爷哪里逃了回来。朱敏才老师僵卧在病床上,言语不清,只要有人问他:“你想干什么?”他还是会艰难地回答:“给孩子们上课!”他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朱敏才老师和孙丽娜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快乐成长,放弃了原本安逸的生活;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住在简陋不堪的房屋在这里教书……他们是究竟为了什么呢?他们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山区孩子走出这座大山,取得更好成就!

陶艳波的儿子杨乃斌在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双耳失聪。陶艳波为了能让儿子学会说话,她去学习唇语,回来之后,她不厌其烦的教儿子。整整3年,杨乃斌叫出了第一声妈妈,陶艳波激动得哭了。杨乃斌7岁时,陶艳波辞掉了工作,伴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生活。她决心陪读。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同桌妈妈”。

20xx年,杨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

看完感动中国,泪水一次次润湿我的眼睛,心里又有说出不感动。看完后我有许多收获:朱敏才老师和孙丽娜老师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更应该懂得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