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寄情于物的作文500以上)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寄情于物的作文500以上)

更新时间:2023-10-23 06:25:14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寄情于物的作文500以上)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一】

荀况在劝学篇里有这么一句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善假于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善于借助外物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善于通过学习,物为我用;三是善于发揮人的主观能动性。

正如荀况所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意思是说,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学;登高而望远,顺风而声疾;借助于马力,而行千里;借助于舟楫,而渡江河,皆是“善假于物也”。

的确如此,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增强,百倍千倍的延伸。

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利用他人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至少可以弥补自己才智、人力之不足吧。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善于利用他人及朋友之力,不但能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在竞争激烈的年代也会有更多的机遇。诸如“借鸡下蛋”、“多个朋友多条路”等等。

古代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就很懂得利用他人之力为我所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最典型的例子如三国赤壁大战。

曹操、周瑜都是“善假于物”的能手。曹操虽然拥有八十万大军,但不习水战,要想战胜具有水战优势的东吴,谈何容易。足智多谋的曹操善于用人,他重用了熟悉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使曹军的水战能力大大提高;周瑜军力不如曹军,当他发现曹军水寨井然,竟然“深得水军之妙”之时,知是得力余蔡瑁、张允,于是暗下决心,“用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矣。

正当周瑜绞尽脑汁谋定策略之时,曹操手下谋士、周瑜故友蒋干来访。周瑜眼前一亮:“天助我矣!”他要借助蒋干之力实现自己的计谋。周瑜看出蒋干来意,一是说降,二是刺探军情。于是,他利用“朋友”关系,来个“将计就计”。

周瑜当晚大摆宴席,盛情款待蒋干。席间,周瑜大笑畅饮。夜间,周瑜佯作大醉之状,挽住蒋干的手说:“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当军中打过二更,蒋干起身,见残灯尚明,周瑜却鼻鼾如雷。在桌上堆着往来书信公文中,蒋干发现了“蔡瑁、张允谨封”等信,他大吃一惊,急忙取出偷看。其中写道:“某等降曹,非图仁禄,迫于势耳。今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蒋干寻思,原来蔡瑁、张允竟然暗结东吴,于是将书信藏于衣内,回到床上假装睡觉。

大约四更时分,有人进帐低声呼唤周瑜,周瑜故作“忽觉之状”。那人说:“江北有人到此。”周瑜喝道:“低声!”又转过头来冲着蒋干喊了两声,蒋干佯装熟睡没有做声。于是周瑜偷偷走出营帐,蒋干赶紧爬起来偷听,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张、蔡二都督道,‘急切间不得下手’……”后面的话声音太低,什么也听不清楚,不一会,周瑜回到帐内又睡了起来。

蒋干在五更时分,趁周瑜未醒,悄悄离开营房,溜回江北,向曹操报告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交出那封伪造的书信。曹操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斩了蔡瑁、张允。当手下献上二人首级时,曹操方才恍然大悟:“吾中计矣!”

周瑜借助蒋干这个老朋友之力,又巧妙地借曹操之手,一举除掉了两个最大的隐患,才有了流传千古的赤壁大战火烧曹营的壮举。

充分利用现有物力发展壮大国力的事例当属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山川秀丽,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在过去,中国的旅游业极不发达。据说上个世纪50年代,外国友人曾向中国建议,将自然风景区肇庆建成像日内瓦那样的城市,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可是中国不同意,还说什么,我们要把这里供我国劳动人民享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转变了观念,认识到旅游业是无烟工厂,是一本万利的事业,于是大力发展旅游业。

其实,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旅游业进入“现代旅游阶段”,其发展之迅猛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阶段,新中国的旅游事业虽然建立起来,但发展缓慢,而且艰难曲折。只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层领导懂得“善假于物”,利用我国现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才迎来了旅游业的春天,1978年我国入境旅游者为188万人,为过去24年人境人数的总和。现在,我国已把旅游事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我国已“从单一的抓国际旅游转变为国际、国内旅游一起抓”。这些决策,推动国内旅游进入了一个振兴繁荣、健康发展的崭新阶段。这就是中国人“善假于物”的明证!

对于荀况的“善假于物”,我们不仅要着眼于“物”,而且还要看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亦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方说,中国地大物博,由于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长期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生产蒸蒸日上;由于僵化的管理体制,尽管有人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生产力还是非常地下;自从农村实“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蒸蒸日上,粮食年年丰收,终于解决了13亿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质的飞跃,这就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资”、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只要我们深刻地理解荀况的“善假于物”的内涵,古为今用,身体力行,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我们定会在各条战线上节节胜利。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二】

日照,一个美丽的地方,大海,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那么它们融合在一起会有多少赞叹的眼光呢?今天我就随着妈妈来到了日照,并来到了这里的名胜古地——大海。

日照路上车辆居多,来来往往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这还是埋没不了这里雅美的风景、高大的大树、前所未见的鲜花、矮小的青草、潺潺的流水、海水的声音等等。与此同时大海也在进行自己的运动---退潮。它正在一点一点的把贝壳、小鱼和螃蟹等等生物带上岸来,又一点点的把它们运回去。留在岸上、石礁旁的可以在沙滩上晒晒太阳或幸运的被人拾起收藏、观赏、做装饰。

我进入一片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蓝汪汪的一片,这颜色似乎要和天空融为一体。咦?在这蓝色中怎么泛起了几缕白光,还越来越高,而且还来势汹汹的,似乎要吞噬大家。哦!原来是泛起了大浪,那是浪花,可机灵的大家有妙招:大家利用海平面低,在海面上挂上几条用粗绳和葫芦制成的带子,待到浪一来,大家抓紧绳子往上一跳。有的人用这个方法,浪就像过客一般离开了,但还有的人不知是不是跳的不够高还是个子不达到要求,被过客伤及皮毛---呛水,甚至绳子没抓稳直接被大浪冲走。共同点是海浪碰到人和石礁时便会形成碎花打到人脸上和石礁上,让人看得胆战心惊的。海却依然在咆哮,海浪依然一排排向前奔涌、仍旧前仆后继着,一直未停。

进入海的人都知道,脚底下有许多贝壳,一不小心就会扎到脚。假如大浪还没来并自己还有时间的话,可以蹲下来拾贝壳,而且每个都有自己的美,往太阳下一照还会闪闪发光,甚是美丽。

呼呼呼,海风吹来深深温暖着自己。时间也一分一秒的过去,天空也出现了晚霞,火红火红的,慢慢的带着我们的刺激消失了,心中也隐隐作痛。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三】

寒冷的冬天离开了,美丽的春姑娘悄悄回来了,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到了。

一个周六的上午,我们一家人一路上有说有笑的,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牛头山。

一进牛头山,一股迷人的花香味扑鼻而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似的开满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子、杏子、梨子,花下成千成百的毛绒绒的小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一整风拂面而来,花瓣随风舞动,一朵朵花瓣从天而降,好似一阵花雨。

再往里走,只听一阵“叮咚,叮咚”的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小溪里的水流声呀!声音忽高忽低,颇有节奏感!用手触一下冰凉冰凉的水,喝一口甜滋滋的,有一股山泉的味道。突然,有一个小泡泡慢慢浮了上来,原来是一只只可爱的小鱼正在水里嬉戏玩耍呢!跳起了水上芭蕾。无数的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红的光,黄的光,蓝的光,好看极了!如同音符一般。这时有几只小鸟在树上高声歌唱,如同一个个音乐家,“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似一个免费的音乐会!

再仔细看小溪边,从一个小石头缝里钻出了一个嫩芽,原来是一株小草啊!它有多麽顽强的生命力呀!不怕坚硬的东西,使劲往外钻。小草是多么得坚强、自强不息呀!

这不由让我想到了一个人——中国女子体操员桑兰。她为了赢得第四届运动会,在训练中练着练着受了伤。但她没有放弃,度过十年的轮椅时光,靠毅力、坚持、执着,终于康复了!她就是在春天里绽放青春,她的这种执着的精神不正像小草、花朵一样坚强不屈、自强不息!

这时我对自己说:“年少的我,不要浪费青春,让自己也在春天里绽放青春吧!”花草树木,为了绽放生命,而不懈努力。我却不珍惜时间,难道连花草树木都不如吗?不,我也要在人生的春天里绽放青春!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四】

哈拉沁大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大青山。前些日子,我随家人和朋友来到了哈拉沁大沟,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它独特的自然风景和神秘。

顺着小溪旁的山路,我们驱车蜿蜒前行,路上风景宜人,山顶上方有几颗松树,特别是有一颗松树弯曲的样子如同黄山上的迎客松,就像在迎接进山的游客。我们路过的几段山体立面呈现出大片的石灰岩,有几片石灰岩表层竟生长着几棵松树,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啊!工大家在开采石灰,此时,我不由地想起《石灰吟》中那句“千锤百炼出深山”。

我们的汽车行驶大约半小时左右,我渐渐感到一种清凉,闻到一股清新的味道。突然眼前豁然开朗,绵延的大青山环抱着一池清澈的湖水。在高处俯视,这池湖水就像山中的一只晶莹的大眼睛。我喜欢水,由衷地被这里的神秘的美景所吸引。之后,我们便在这里找了一处舒适的地方宿营、野炊。湖的岸边有垂钓爱好者在钓鱼,过了一会儿,他们也加入了我们的野营。大家有说有笑,欢乐之声响彻在山谷中。

听说,有志愿者在这里种植绿化带,三年后,这里将开发成风景区,我想,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把我们的垃圾收好,爱护大自然,才能享受大自然!

午餐后,我们乘车顺着山路继续向上行驶,走到了目山顶后,我眼前一亮,这里竟然又有一个巨大的水库,在高处俯视,水库就像是山中的另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到旁边的工程说明,我知道了,这是上水库,而我们之前看到的湖水是下水库。这里通过水库泄水进行发电,而水又流到下水库,上水库和下水库通过白天和夜间的电差价,进行调峰供电和抽水,反复循环。

我站在了目山峰上,看着绵绵的山脉环抱着上下水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更深切地体会到了人的创造力更辉煌!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五】

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写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不是与常人不同的一类人,只不过他们善于借助外物来让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更大。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其实他与我们一样都是肉体凡胎。但他读过的书比常人多,思想就比一般人更加活跃。他教育学生总是通过一件事或物来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故而他的学生有很多贤能之士。

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受世人推崇,《草船借箭》的故事更是众人皆知。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他使用妙计集得箭支,正是“善假于物”智慧的体现。

近代的思想启蒙者,考虑到国民现状,大胆地借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强大本国国力,再去抵御外来入侵者。虽然未能如愿,可他们一样留在了人们心中。

故事中的三只蚂蚁。乙蚂蚁辛辛苦苦,它想学古代愚公,老老实实,靠自己的能力去比赛。虽然平安归来,但它与别人的差距很大,就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要知道一只蚂蚁要从平原到达青藏高原,路程之遥远丝毫不亚于唐僧取经所要经历的磨难,并不是一只蚂蚁可以承受得了的,丙蚂蚁于非命是自然的;乙蚂蚁一味蛮干,付出了很多,之所以能完成比赛,纯属幸运;甲蚂蚁则很巧妙地借助现代先进的交通工具,轻易地取得了成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受到了欢迎和尊敬。

作为年轻的我们虽然并没有君子高风亮节的品质,但有他们一样的智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信息,努力地为我们的梦想而奋斗。因为有大量的东西已属于现代社会拥有,他们对我们有更大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奋斗。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只有借用发达国家的,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让中国这条巨龙腾飞。

诸位请记:称得上君子,得明白君子之道——得向甲蚂蚁一样“善假于物”。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六】

撑一把油纸伞,走进了幽深的雨巷,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茉莉的芬芳……

江南的水乡是烟雨缭绕的。闭上眼,用耳来倾听雨滴的脚步;用鼻来嗅一嗅水乡人家在细雨中的烟火气息;用心来感觉被雨湿润的土壤的柔软。不知不觉,就像坠入了梦境一般……感受雨中的水乡真是一种享受。没有人世的喧闹,没有森林的荒寂,有的只是细雨朦胧的静谧。雨,在天地间,深情地喃语;烟,在巷里,朦朦地飘散。

水乡的水从任何时候看来都是格外美丽、别具一格的,水赋予了你灵动的魂。在薄雾的清晨里,桥的倒影在漂浮着雾气的水面上若隐若现,分外神秘,这梦幻般的倒影给予了我无限的遐想。旭日东升,澄清得如银镜般的水映入眼帘,真切与虚幻,梦境与现实,都在这别具一格的水中旋转、交织、融合!混真假于一体,聚梦幻之灵气!

在这画卷之中,水面之上,是同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传说这条鲤鱼在三月桃花水发的时候,乘风破浪奋力跳跃,想跳过龙门脱去凡胎而进入仙界,可就在它奋力跃出水面的时候,桥上走来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凡心一动,结果已跳过龙门的头部变成了龙头,而龙门外的半身仍旧保留了鱼身……

午后,太阳将光辉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只见湖面上“金光闪耀”,如同点点繁星散落在湖面上,此情此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有着一种无语言表的魅力。夕阳西下,它如一团火,染红了天与水,远远望去,水天相连。一片金红,即便是天,也荡漾着金红色的波浪。

“春天的黄昏,请你陪我到梦中的水乡,让挥动的手,在薄雾中飘荡,不要惊醒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青烟,已消失在远方……”那若有若无的歌声飘进了我的耳畔,我的思绪随着优美的音乐停留在古老的石桥上,荡漾在那水天相连的湖面上。

梦里水乡,你是一幅流动的画卷,你是人间的天堂,你是绚丽的梦境。你的烟雨朦胧,你的水天相连,使我永远陶醉……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七】

议论文的三要素

(一论点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无论写什么文章都必须立论。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举例:1、如针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商谈香港回归问题,有人提出香港可以暂时不驻军,邓小平则掷地有声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问题!

2、“五四青年节”,各地都在举行庆祝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悉数参加会议,足见领导对青年的重视。有媒体用这样观点做题目:关注青年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二论据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通俗说,就是文章中“摆事实、讲道理”,所以,论据主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事例(名人故事等,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主要是指文中使用的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等。

论据使用注意事项:

1、论据必须为论点服务,即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能证明论点。

2、论据要典型,不能用诸如“我同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同时论据更要丰富(多积累、勤积累才能做到

3、论据要新颖。新颖方能吸引人。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记住:写作文时,如果你能一下子想到的事例,别人也会一下子想到,所以就注定你的论据不够新颖了。

4、论据丰富时,事例排列的顺序应当这样:古今中外。

(三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中学阶段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引用(引言论证、事例(名人、时代人物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以及比喻论证。

有关于移情于物的作文【八】

深受国人喜爱的中国梦的系列漫画,凭借义乌的精美小商品走出国门;义乌精美的小商品借中国梦系列年画的“船”出海,销量倍增,还深受外国人的青睐。这说明具有中华文化象征符号的产品,倘若细致精美和有效搭载,就可迅速传播,让更多的世界人民接受。相互依托,相互凭借,两全齐美,乐而为之,这是一种善假于物的智慧。

凭借载体,才能迅速传播。任何事物都不是单一的存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存在的,那么就需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依赖,相互依托,互为表里。纵观历史,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当从丝绸之路开始。当时的汉文化可以说是东亚地区最先进的文化了。它以其丰富的内涵——仁义礼智信,迅速得到周边的少数民族学习借鉴,并逐渐同化。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的认同和接受,需要凭借本民族智慧这个有效搭载,才能迅速被接受。中原文化正是由于先进的防治技术和先进的冶炼技术,生产出的先进工具等得以推广,而产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了永恒意义的文化内核,才在周边获得少数民族和东亚中亚等民族的认同,得以迅速扩展,最终形成中华文化圈。由此可见,凭借载体是有效传播一种大智慧,古代的中华文化得以取胜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这对于我们今天文化“走出去”,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凭借载体,提高自身素质。若要自己的文化得到认同,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当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家间的竞争已由经济政治层面的竞争上升到文化上的竞争。让自己的文化更先进,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韩国把中国的端午节申遗,美国在世界各地推广着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一些日本动漫让中国的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日本民族主义,甚至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各种各样大餐的一波又一波袭来,文化侵略也好,文化传播也罢,都是一种文化的渗透,自己落后,却责怪人家文化先进,怎样保护自身文化不受侵略?因此发挥中华文化传统的魅力,就要挖掘、承传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丰富优秀文化的内涵,提高本民族文化的修养,即努力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质量,在激烈的文化竞争环境中才能立稳脚跟。看来,以质取胜是保卫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凭借载体,贵在文化创新。当一种文化止步不前时,就要穷则思变,在创新上下功夫。中华文化要想走出去,提高质量和效益,就必须通过文化创新来驱动。中国梦的小漫画,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形式新颖,能客观反映民族审美情趣,内涵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传播手段的创新。由中国仿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这本身就是一种众多方面的创新,只有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质量,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以质取胜,以新取胜。可见,创新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弄潮儿涛头立,手握红旗旗不湿,”。

中华文化日益走向世界,我们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需要载体,更需要彼此的凭借,要积极热情地向外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善假于物,这是我们民族的智慧。最终获得世界的赞美与认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