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描写建筑工地作文600字)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描写建筑工地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25 21:58:02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描写建筑工地作文600字)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一】

坐在空调车里的我此时正享受着丝丝凉意,看着车窗外被太阳驱赶的人群,不禁长舒了一口气。每年暑假,各式各样的辅导班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烈日炎炎之下往返于各地之间已成为家常便饭。空调车上的短暂时光仿佛是偷来的一样,让我倍加珍惜。

此时,遇上了红灯,空调车停在了斑马线之前。这么热的天气应该很少会有人出来吧!但我的念头却在下一刻止住,车窗外的景象让我有些不可置信——一位身着橙红外套的环卫工人此时正顶着似火的骄阳,一步又一步仔细清扫着路边的垃圾,处理着路边那淤积的`灰尘。

汗水已经将那薄薄的橙红衬衣晕染一大片,深浅色交相辉映,仿佛轻轻一碰都会落下一两滴汗水。他皱着眉头,弓着身子,不时用脖子上挂着的白色毛巾擦拭额头上米粒大小的汗珠。那一抹亮丽的橙红在灼热的夏季显得格外亮眼,点缀着这个酷热的季节。旁边的车辆飞速驶过,扬起一阵呛人的浮尘,那抹橙红又埋没在黑白相间的车潮中了。

这么热的天,他们竟然还在工作?我简直无法想象,如果我在这炎热的天气下走在大街上,还要集中精力工作,那会是怎样一种煎熬。那一阵又一阵的热浪扑过来,想想都让我急出了一身的冷汗。

车辆起步,看着那逐渐远去的橙色背影,我不禁想:我们这些从小被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们不知生活的艰辛,有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就开始抱怨,不能体验生活真正的艰辛。你瞧……一种羞耻感油然而生,我停下了抱怨,默默在心里思考着。而车窗外的那抹橙红还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虽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却拥有有着别样的风采,他们坚持的精神令人敬佩。

公交车继续向前驶进,在又一个十字路口涌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车潮,公交车碍于庞大的身躯不得不停下脚步,等候着下一个机会。我的思绪仍然沉浸在刚才的环卫工人身上,这时,车窗外传来了轰隆隆的响声——那是钢铁相互碰撞,与空气飞速摩擦传来的声响。我的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吸引了过去,原来这里是个建筑工地。

又是一抹橙红掠过我的视线!橙红的马甲单独穿在身上,露出黑褐色的皮肤,脖子上挂着一条濡湿的毛巾,已分不清当初的颜色。在如此毒辣的阳光照射下,本就黝黑的皮肤下又呈现了一大片的红光!

只见他走到路边,一把拿起旁边巨大的水壶,拧开瓶盖,直往口中灌!橙红的保险帽依旧戴在头上,反射出刺眼的亮光。水壶中的水如同水柱一般,一股脑地跑进那干燥的口腔,滋润快要开裂的嘴唇。将水口口咽下,不做过多的停歇,他又转过身来,走向工地……

汗水已将他完全打湿,仿佛水洗过一般,然而那些工人们并没有停歇,只是转过身去,继续干着未完成的工作,默默地,不吭一声。苦与累在他们看来已经不足为奇,留在肌肤上的疼痛感早已被时间抹平。我呆呆的望着那一片片橙红,他们仿佛已经和太阳融为一体,是那么耀眼。

在这个被阳光炙烤着的城市中,那一抹抹的橙红都在默默工作着,不叫苦也不叫累,只是尽心的为人民服务着。我无法想象他们正在经受着的苦与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他们都能咬牙坚持下去,泡在蜜罐里成长的我们面对这一丝骄阳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与他们相比,我们实在幸福太多。

那一抹抹橙红虽然衣着朴素,却有着别样的风采,他让我领略到了那一份平凡之美。

教师点评:文章脉络清晰,以环境描写开头,营造出了一种燥热的感觉,并且选取了环卫工人和工地工人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刻画,重点描写了他们不畏艰苦的精神,重点突出了这抹橙红带给我们的感动。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二】

刚下车,首先映入映入眼帘的是一排高约2.5米的围护墙,上面是工程效果图及楼盘说明,相对于我们经常做的铁皮彩钢瓦围护,几个宣传标语显得更大气。随后我们进入工地大门,大门前干净、整洁.进入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工地的工作面工清理完、场清、料净,施工场地也经过通道硬化处理,外侧排水沟施行有组织排水,道路排水通畅,工地无积水现象。材料堆放区搭设有工棚,各种成品、半成品及周转材料的堆放井然有序,并做了相应的保护原材料措施。钢筋加工棚钢筋堆放整齐,操作间机械设备都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机械电缆全部采用敷设地面敷设,明面上见不到电线裸露现象。当我们对工地现场场地狭小,却堆放如此整齐存在疑问时,项目总工对我们解释说,当他们刚进入工地时,就对项目部材料及设备做了整体规划,先将地下车库建设好后,主体及部分材料随后被安排存放在地下车库内,这样我们就在场地上看不到那么多的零星材料了。因此我觉得关于现场安排部署,一定要在施工总平面图部署时,做到进场有序,存放按计划部署,不应该像某些项目上的有用的没用的全部进场,工地现场凌乱,施工总平面图一改再改,完全不是计划安排,而变成根据现场已经就位的安排施工总平面图。

随后我们按公司分配为两组在公司总工带领下进入施工大楼,进入施工临时通道,上面是双层夹板搭设的防护棚,下面是用竹胶板搭设的防滑坡道,整个通道宽敞、干净、结实牢固。施工区通道左右两侧利用有效的墙面设置安全文化长廊。内容丰富,设有“五牌一图”、公司及项目部文化、安全警示挂图,各种安全警示标牌采用目视化制作,图文并茂,对员工起到了警示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随后在现场我们参观了他们做的一个个安全防护措施,如电梯井定型防护栏,建筑物四周临边防护,定型槽钢外架搭设等等。通过观察,我发现他们用的外架防护很简单实用,在墙体上用膨胀螺丝将管卡固定在墙上,按要求间距搭设固定的临边防护,主要是他们用的卡子应该是我们工地上一些觉得不能再用需要当废铁卖的卡子,所以我觉得这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另外,我们在看到他们的外架防护网很整齐且干净,这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到,因为往往我们的外架都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时,在外架防护网上见到防护网上挂满水泥浆,在询问了中冶总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地泵清洗完后将清洗的废水排至专门的废水池内,就避免了清洗后的废水污染防护网,并且安全员每天巡视工地时发现防护网破损,及时安排修补,这样就是我们看到的整齐、干净的防护网了。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三】

炎炎夏日,太阳不留情面的炙烤着大地,仿佛柏油路都开始燃烧起来。空气中荡起滚滚热浪,残留着炙烤的糊焦味儿。

坐在空调车里的我此时正享受着丝丝凉意,看着车窗外被太阳驱赶的人群,不禁长舒了一口气。每年暑假,各式各样的辅导班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烈日炎炎之下往返于各地之间已成为家常便饭。空调车上的短暂时光仿佛是偷来的一样,让我倍加珍惜。

此时,遇上了红灯,空调车停在了斑马线之前。这么热的天气应该很少会有人出来吧!但我的`念头却在下一刻止住,车窗外的景象让我有些不可置信——一位身着橙红外套的环卫工人此时正顶着似火的骄阳,一步又一步仔细清扫着路边的垃圾,处理着路边那淤积的灰尘。

汗水已经将那薄薄的橙红衬衣晕染一大片,深浅色交相辉映,仿佛轻轻一碰都会落下一两滴汗水。他皱着眉头,弓着身子,不时用脖子上挂着的白色毛巾擦拭额头上米粒大小的汗珠。那一抹亮丽的橙红在灼热的夏季显得格外亮眼,点缀着这个酷热的季节。旁边的车辆飞速驶过,扬起一阵呛人的浮尘,那抹橙红又埋没在黑白相间的车潮中了。

这么热的天,他们竟然还在工作?我简直无法想象,如果我在这炎热的天气下走在大街上,还要集中精力工作,那会是怎样一种煎熬。那一阵又一阵的热浪扑过来,想想都让我急出了一身的冷汗。

车辆起步,看着那逐渐远去的橙色背影,我不禁想:我们这些从小被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们不知生活的艰辛,有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就开始抱怨,不能体验生活真正的艰辛。你瞧……一种羞耻感油然而生,我停下了抱怨,默默在心里思考着。而车窗外的那抹橙红还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虽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却拥有有着别样的风采,他们坚持的精神令人敬佩。

公交车继续向前驶进,在又一个十字路口涌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车潮,公交车碍于庞大的身躯不得不停下脚步,等候着下一个机会。我的思绪仍然沉浸在刚才的环卫工人身上,这时,车窗外传来了轰隆隆的响声——那是钢铁相互碰撞,与空气飞速摩擦传来的声响。我的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吸引了过去,原来这里是个建筑工地。

又是一抹橙红掠过我的视线!橙红的马甲单独穿在身上,露出黑褐色的皮肤,脖子上挂着一条濡湿的毛巾,已分不清当初的颜色。在如此毒辣的阳光照射下,本就黝黑的皮肤下又呈现了一大片的红光!

只见他走到路边,一把拿起旁边巨大的水壶,拧开瓶盖,直往口中灌!橙红的保险帽依旧戴在头上,反射出刺眼的亮光。水壶中的水如同水柱一般,一股脑地跑进那干燥的口腔,滋润快要开裂的嘴唇。将水口口咽下,不做过多的停歇,他又转过身来,走向工地……

汗水已将他完全打湿,仿佛水洗过一般,然而那些工人们并没有停歇,只是转过身去,继续干着未完成的工作,默默地,不吭一声。苦与累在他们看来已经不足为奇,留在肌肤上的疼痛感早已被时间抹平。我呆呆的望着那一片片橙红,他们仿佛已经和太阳融为一体,是那么耀眼。

在这个被阳光炙烤着的城市中,那一抹抹的橙红都在默默工作着,不叫苦也不叫累,只是尽心的为人民服务着。我无法想象他们正在经受着的苦与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他们都能咬牙坚持下去,泡在蜜罐里成长的我们面对这一丝骄阳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与他们相比,我们实在幸福太多。

那一抹抹橙红虽然衣着朴素,却有着别样的风采,他让我领略到了那一份平凡之美。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四】

走进站台,首先映入我眼里的是一台台巨大的吊机横跨在马路中间,前方是巨大的长方形坑洞,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钢筋水泥。我们来到了临时搭建的塔建楼梯前,李工特意提醒我们说,参观地铁施工有些危险,一定要注意安全,服从指导员的安排。我们一个个小心翼翼的排队下去,我往下一看,哇,这么深!我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快走啊!”后面的人不耐烦的催到,我小心的迈出脚步,侧着身子,一步一步往下移动,生怕自己失足掉下去,当我的`双脚靠到地面时,不由松了口气,我的目光随即被一台巨大的机器吸引了,这巨无霸呈圆柱体,直径有三四米左右,头是红色的,上面布满了一块块砖头似的刀片,“这些刀片是合金材料做的,非常坚硬。”李工骄傲的说道。“这东西是起什么作用的”?我们好奇的问道,“这叫盾构机,是用来地下打洞的,我们地铁的通道就是靠它慢慢挖通的,当它旋转时,前面的刀片把土打碎,再利用背面的孔把土吸进去,通过柱体中间的传送机排出去”李工解释道,“这一台盾构机一天24小时不停的工作,才能前进10米”“我听爸爸说常州一号线有30多公里,这要挖多久啊”?“呵呵,这小朋友问的好,我们常州一共有10多个公司在同时工作,所有公司加起来有30多台盾构机在不停的工作,即使这样,工期还是很长,我们一定加班加点,争取早日完成施工,让常州人民早日坐上地铁”!我看见工地上有好多工人在施工,全身都是泥土挥汗如雨地劳动着,李工还说他们是十九局的地铁工作人员,好多人老家在东北,常年在工地上,经常过年都没有时间回去,他自己也俩年没回去过年了,说着,李工的眼里有泪光在闪动。真是一群可敬可爱的人!

盾构机的工作原理让我惊叹,现代科技的发达,也让我理解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句话的意义,我期待着常州地铁早日通车,让爸爸带我去首发之旅!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五】

书中分析了西方建筑史上各种风格建筑类型的空间特点和发展过程,一再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体和灵魂。并且对建筑做了各方面的解释,包括政治、哲学和宗教、科学、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解释,以此来探讨建筑做空间方面的解释与其他解释的关系,并得出建筑空间的解释才是建筑艺术的一种根本解释的终极结论。

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什么是建筑艺术,并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语言,对建筑艺术所独有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给予了自己的界定,充分表达出了建筑艺术中能够的民族性和时代感。书中通过建筑的功能性特点的角度把建筑艺术详细的划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大体上,建筑艺术和工艺艺术都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在审美性上,两者都有着充分的共同点。应该看到,建筑艺术的本质就是提供居住和活动的一种生活场所,因此,实用性作为建筑艺术必要的特点之一。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艺术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实用性上来,而是随着整个人类族群的发展和进步,逐步把建筑艺术的评价标注提高到审美的层面,出现了对审美性的要求。

书中给出的建筑的定义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做的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从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建筑就是人类族群为了保证自身生产生活活动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的、为了获取更好的物质生活环境的空间环境。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常见的立体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建筑整体组织和建筑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这种艺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认为,建筑的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的实用目的,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车尔尼雪夫斯一针见地指出,"建筑作为一种艺术,比其他各种实际活动更专一无二地服务从美感要求。"而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

参照书中所述,我对我国的建筑以及建筑艺术进行了参考,我发现我国的建筑体系主要是以木质结构为主的传统形式,这种以木质结构为特色的结构建筑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首先,这种建筑艺术表现能力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体现这个城市的内涵和特色,其次,这种建筑形式,以木质为主要材料,不追求过高过大,这样就对减震防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国的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已经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通观我国建筑,尤其是现代建筑,不仅仅充分对传统的建筑形式加以继承,同时在吸收外国先进的同时,对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形式加以发展,在继承和吸收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我国的现代建筑艺术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建筑艺术形式必将在世界建筑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将我国的建筑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大一的新生,偶尔在图书馆里发现这本略显破旧的书,处于对建筑艺术的热爱,我在角落翻看着,但是完全不懂说的是什么。现在我已经是大三的一名学生了,重读经典,收益良多。从最初学习建筑的迷茫中走过,细致的看完这本书,我对建筑艺术的了解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对我国的传统和现代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本书讲述的建筑艺术深入浅出,但是的确是我们专业所必须接触的读物。作为一个学建筑的学生,这本书是带我们走进建筑艺术的先导。曾经难以理解的解构:表皮主义,还有什么尖锐的大三角都是从这里演化过来的,曾经的难点和重点,都如同换形游戏,改变的只是其表现形式,而不是其内涵。通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习到,建筑艺术的来源和发展,我们可以对建筑的社会内容、心理作用、形式效果等空间形式的表现加以理解,可以对囊括建筑物的方方面面学习到空间艺术的更深层级知识。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六】

在本次参观中,我们发现他们在进入标准层后,剪力墙模板全部采用大型钢模板安装技术,这在我们当地是很少见的,大型模板浇筑与普通木模板浇筑有以下几点优点:1、砼阴阳角部位很少有漏浆现象;2、周转周期短,模板全部采用吊装,液压螺栓固定,安拆简便,可以缩短施工工期;3、墙面加固牢固,涨模现象基本不存在;4、减少脚手架和木板的费用,墙面全部采用螺栓及斜撑加固,基本不用脚手架,木模板基本不存在损耗问题;因此我觉得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大型钢模板还是可以推广使用的。

在我们参观他们外脚手架时,发现他们用的槽钢预埋固定件全部采用的预埋圆钢全部为端部钢板螺栓式,即在在圆钢上车丝,下部用钢板和螺丝固定住,拆架时可以将圆钢拆除,这种方法可以节省钢材,安装方便且可重复利用。

建筑工地作文500字【七】

《负建筑》,英语翻译“defeated architecture”(虽然原文是日语,但可以通过英语译名更好理解)“被击败的建筑”。中文翻译成“负建筑”,似乎更多了一层意思,显得意味深长。负既是胜负的“负”,也是正负的“负”,似乎也暗示着作者将提到的是一种与当下流行建筑形式对立的观点。

《负建筑》一共三章,第一章:分割、批评、形式;第二章:透明、民主与唯物论;第三章:品牌、虚拟、圈地运动。整本书是很多文章的集合,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每篇文章也关注不同方面,但始终有一种共同的暗语:现在的建筑是失败的物。作者对于现在建筑业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序言开始,书中包含的内容就极其丰富,隈研吾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也不仅仅是设计,他所思考的是现在整个建筑业面临的问题。《负建筑》从序言开始就显示出一种悲观的情绪。1995年以后那段时期是个多事之秋,大地震、911事件、奥姆教(日本的邪教组织)恐怖主义活动等广泛影响社会各个方面,同时也是建筑领域的大事记——危及建筑物安全的事物。

“大地震使得建筑物及其脆弱的一面暴露无疑。这里所说的脆弱并非指建筑的物理属性或结构属性,而是指其私有属性。正是建筑物的私有属性决定了它是脆弱的。地震中受损失最惨重的正是那些用贷款购置了房产并因此拥有了私房的人,他们就是那些深受20世纪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影响的、勤勉工作的工薪阶层。这一部分人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家,甚至还要负担起双重的住房贷款。”

这个观点书中多次提到的,尽管现代主义利用住房抵押贷款政策扩张了其影响,但是从更深层次上来说,这两者实质上是互为关联的。地震的发生从根本上动摇了住房抵押贷款政策,也同时动摇了现代主义。

“建筑这个东西或许是全社会的矛头所指。”人们讨厌建筑物的缘由可以有很多:

1.建筑物的开发商和建筑师都愿意把建筑物建的更醒目更招摇,建筑的益发庞大,而且视觉效果比实际更大。越大越招人厌恶。

2.建筑物消耗大量资源,且这些材料都无法回归泥土。

3.建筑物的不可逆性,不喜欢或者不满意的建筑一旦建成,会长时间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带来诸多痛苦。

这三点是建筑负面的因素,但同时也是建筑的长处。由于社会与建筑业息息相关,所以在建筑物已经供大于求的今天,建筑业仍然没有受到抑制,相反政府还出台了很多刺激性措施。虽然各地都出台了多种关于建筑物的规范和规定,作者指出这些都只是对建筑物外形有了约束,但对建筑行为本身没有限制。“进而言之,相比于建筑物本身,社会更需要的是建筑行为。”不仅仅是建筑业本身的规模大幅度增加,社会同时也需要建筑业带来的很多相关产业:家具、家用电器、私家花园等等。

作者提到了两种激励性措施,一:住房抵押贷款政策;二: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政府财政行为。针对一战后住房紧缺的问题,欧洲国家有计划的建设公共集体住宅;美国则积极鼓励民众建设独立的私人住宅,唤醒和激发个人的建筑。美国的住房政策卓有成效,背负房贷的人们为了偿还房贷成为房奴,努力工作;而且有房贷的人在政治上也有保守的倾向,有利于维护了政治的稳定。

因为各种原因,确定建筑是需要被建造的。而建筑应该以什么方式存在?没有人更够严格控制。通常人们认为把从建筑建筑物区别于周围环境是必须的,建筑应该独立于周围环境,这种观点一直持续到今天。一个建筑项目确定后,先划分用地范围,区分于周围土地;其次设计平面,进行建设。这两次分割使得建筑非常大且惹眼。对此,作者提到了建筑和空间结合的观点。“土地是无法分割的,它绵延不绝的像四周延伸,就土地而言,大小这种说法没有意义。从大的范围来看建筑或许也可以像散落在地上的花瓣或小石头,成为赏心悦目的东西。”

在物质方面,建筑物应该同周围事物统一起来的。作者把那种使用重新变回泥土的传统材料(文中提到一种南美的土砖)的做法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施工方法说成是怀旧,因为真的是这一技术彻底推翻了建筑就是物质的浪费这一建筑定义。因为它,建筑也许就不会再浪费物质;因为它,建筑也许会使物质再生;因为它,建筑也许会成为物质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书中有多篇文章谈到现代主义建筑,作者观点的关键词是“建筑商品化。”在这个时代,建筑成为了一种商品,一种普通大众也触手可及的商品。在日本甚至出现一种现象,越来越

多的广告代理参与到建筑这个领域。在面对“建筑商品化”这种经济问题时广告商才是专家,他们有远远超过建筑师数倍的知识和技巧,他们充分利用广告、宣传手册等媒介来展开工作。最初,广告代理商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促销宣传来参与项目;慢慢的广告代理商开始自己策划、拟定新的建筑项目,似乎成为了建筑界的主角。最后出现一种模式,广告代理商选定建筑用地,决定建筑性质、规模、目标销售群体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建筑师沦落到了广告代理商的包装人的位置上。建筑师要做的只是把这些已经设定好的建筑群加上漂亮的包装纸,标上“由某某建筑师设计”的署名。在“建筑商品化”的现实情况里,这种做法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确,作为商品最重要的就是有一种强烈的、易懂的视觉表现力,必须有一种让人一看就为之心动的包装,很多时候人们关心的不是包装背后的事件,而是包装的强烈视觉表现力。

如果说“建筑商品化”就是现实环境,那只有识时务者才是俊杰了。作者评价现代主义的两位大师柯布西耶,密斯就是因为看清楚了这有决定意义的事实,才取得最终胜利的`。人们通常对与商品的理解:商品必须是可以移动带走、独立的东西,所以建筑需要和环境分割开来,这样人们才能把建筑作为商品接受。对此,作者认为大师作出了“正确的”反应。

风格派设计的建筑更通透,使得“生命的红色液在空间中流动,空间是动态的。”但是风格派没有考虑过将自己的作品商品化,他们认为自己的作品是高于社会的艺术,作者认风格派在这点上表现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幼稚。艺术和社会只能通过商品化,才能建立沟通,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像雕塑、绘画等艺术品早就用底座或画框将其明确独立出来,建筑也面临这种问题。当然柯布西耶、密斯成为现代主义的胜利者,不单单是因为他们将作品商品化,另一重要原因是新技术。柯布西耶和密斯首要考虑的就是表现出先进技术,与表现空间流动性的相比,他们更看重介绍新技术。战争理论被运用在建筑上,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简单敏锐的东西战胜复杂脆弱的东西,就是这样。

按隈研吾的说法,柯布西耶和密斯之所以能成为现代主义大师可以归纳为为4个原因:

1.一战以后,百废待兴,住宅建筑紧缺(当然这点对于那个时代建筑师都是同样的)。

2.两者都善于运动新技术,且及时地表现新技术。

3.两者对于古典思想都大加批判,并将这种批评贯彻设计始终。

4.两者都注意到了将建筑商品化,迎合了中产阶级的需要,积极取悦成为了慢慢成为主流的中产阶级。

我们可以从这4个原因解读大师的作品,虽然也并不准确,但隈研吾的思考角度确实让读者有一种“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的”的感觉。

长城下的竹屋修建以后,隈研吾在中国的人气大涨,很多杂志都喜欢刊登他的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作品拍摄效果很好,图片非常吸引人。书中隈研吾在谈及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民主主义理想时,提到了这个问题。

作者认为赖特其思想深处无疑是民主主义的,证据就是他注重自由而动态的空间,赖特不断追求不限制人们活动的自由空间,但是同时赖特又十分清楚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照片要传达出动态效果的局限性。要在照片上传达动态空间的感觉很难,人们只有在看到屋顶上向外伸出的大屋檐的时候才能察觉到空间是动态的,于是赖特反复使用悬挑这个要素。再加上拍摄时透视效果,照片更一步加强了悬挑屋檐在空中伸展的动态。赖特在立面上也做了尝试,他墙上加平行的装饰,使得照片可以夸大平行的动态。

照片这一媒介影响了20世纪建筑的设计的发展方向。作者并不认为追求民主主义的个人和媒体世界之间存在矛盾,但是同时也指出有时媒体通过炒作某人,会使得以这个人为象征的整个团体都忽略自身的缺陷。相对的,有些在极其优秀的作品也正是因为无法通过相片来表达空间的舒适感,无法获得“权威颁发的、二元视觉的原因证书”,这些不奢望媒体炒作的作品,自然就很难受到权威的好评。

不过事实就是这样。“在空间方面,媒体炒作已经被看作是认识空间存在的必要条件。就这样,某些适宜上镜的特点词汇,诸如“悬臂”、“护墙板”等等,风靡了整个世界。”图像反过来影响了建筑,建筑师为了能获取更好的二维图像,刻意使用这一些要素。作者得能出了这种结论,当然在他自己的设计中也有考虑建筑形态是否适合媒体来拍照,空间是否适合媒体来拍照。

整本书收录很多文章,内容很丰富。其中书中还提到,最近十几年,日本建筑在世界建筑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评价,作者将这些荣誉归功于日本那些大型综合建筑公司不遗余力的支持。“一切文化活动都离不开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但是我觉得更多是日本建筑师的一种自谦自省,日本建筑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细致,和自然材料的运用确实是非常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