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介绍乐山的作文(乐山景色作文350字)

介绍乐山的作文(乐山景色作文350字)

更新时间:2023-11-29 16:59:09
介绍乐山的作文(乐山景色作文350字)

介绍乐山的作文【一】

今天,家长带着我和伙伴儿们登上了歌乐山的山岭。

歌乐山的秋天真美呀!远远望去,一片金黄,像铺上了黄金做的地毯,摇钱树的花艳红似火小草由绿变成黄色的.了。我抬起头看着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大雁向南飞,就像蝴蝶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山是那么高,水是那么的清,天是那么的蓝,花是那么的美丽。落叶伴着萧萧的秋风,纷纷投身于大地母亲的怀抱。我们纷纷钻进了花丛,闻闻这朵。瞧瞧那朵,仿佛自己就是一只小蝴蝶,正在清香四溢的花丛中飞舞……这里还有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野果,一颗颗,一串串,我摘的一颗尝了尝,酸酸的,可这代表着丰收的秋天呢!

我们来到了果园。果园里,千颗万颗的果树,果实累累,五彩缤纷,红真叫人赏心悦目:红彤彤的苹果像一个害羞小姑娘,黄黄的香蕉像一艘艘小船,桔子像一个个乒乓球,梨子像一个黄澄澄的小灯笼,石榴是一个高兴的小女孩,它总笑,柚子像一个胖胖的脸。苹果很脆。香蕉很甜,桔子很酸,梨子很甜,石榴也很甜,柚子很酸。

我在迷人的秋色中奔跑,手中拿满秋天的精华,有珍珠似的果子,金灿灿的菊花,还有那不知名的小草……

啊!这美丽的秋天啊!带给人们是首丰收和歌,给大地是五彩斑澜的乐曲。

介绍乐山的作文【二】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成都,山江河畔,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的汇流之处。

开元初年的盛唐时期,妖魔鬼怪兴风作浪,有一个叫海通的和尚为了保佑人们不再受难,决定游遍大江南北,筹钱建造大佛。后来他化缘的消息被盗贼知道了,就都来抢钱,而海通和尚只留下了八个字—自目可剜,佛财难得!誓也不让出建造大佛的钱财。他挖出了自己的双眼,盗贼见了大惊失色,狼狈而逃。之后,海通和尚去世了,人们被他的精神所感染,帮他继续建造大佛,历时约九十年才完成。而我们也是慕名而来,亲眼目睹了那座经历千年不衰的弥勒佛—乐山大佛。

那天,阴雨连绵,我们顺着石阶而上,石壁中摆放着许多佛像,浓浓的佛家气氛。终于,远远地看见一个大佛坐在高高的山凹里,位于山上凌云寺的侧面,大佛高71米,双眼凝视着江水。江上有游船停泊,船上的游客驻足观赏,惊叹不已。近距离观望,大佛看上去很是庄严威耸,两手自然地平张,长长的手指十分整齐,栩栩如生,端庄地放在双膝上,身旁有绿树成荫,水雾弥漫,仿佛置身在仙境中!

大佛的嘴唇微微上扬,好像微笑着,眼神淡淡的,眉毛如月牙般弯弯的,看一眼仿佛就能使你平心净气。他的头发最为独特,为1021个螺髻,这是佛教中菩萨的象征,每一个都井然有序地排着,只不过因年代久远,有些已经掉色或残缺不全了。我发现大佛脸上有长长的黑色印迹,整个鼻子也是黑色的,像是流泪了一样。原来是这儿经常有雨雪,因潮湿滋生了苔藓。想当年没有机械设备等人工智能,就靠能工巧匠和一双双肉之手,能造出今日看来都叹为观止的乐山大佛,实属不易!现在,我们要沿着“九曲栈道”往下参观大佛了。

“九曲栈道”是沿着大佛右侧的石壁蜿蜒而下的台阶,也是为了当时人们近距离瞻仰大佛而建的,我们顺着拥挤的人流而下,来到了大佛的脚下,他正襟危坐,与周围的山顶齐平,显得更加气势磅礴。今天的江水已十分平静,而过去却是波涛汹涌,常有船毁人亡的悲剧发生,难道是大佛显灵了?大佛应该就是一个恪尽职守的卫士,关注着三江一带,保卫着老百姓们!

虽然乐山大佛已失去了他当初华丽的面貌,没有了金灿灿的袈裟,没有了完好无损的容貌,但我们依然不会忘记几千年前海通和尚为了建造大佛所付出的毕生心和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这次登上乐山,走进大自然,不仅让我见识了乐山大佛的磅礴气势,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更令人领悟到了他的精神所在。

介绍乐山的作文【三】

我们一家为了看看名扬中外的乐山大佛,看看照究金沙文化的金沙江,于是决定到乐山旅游一天。

一大早我们便出发了,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到了乐山的东方佛都大门口,一到门口便看到了两个用砂石雕的佛陀,他们神态安详,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因为我姨妈进去过了,所以我姨爸就只买了两张票,我买了一串佛珠就进去了,竟忘了收银员没有找钱,呵呵!

一进门就看见了一个巨大的卧佛全长一百多米,在惊叹之余我们继续前进进入了罗汉洞,里面是少林十八罗汉他们手拿法器,据说,大家可以通过自己出生的时辰来找到自己的法器,并拜一拜有旺财辟邪之用哦,经过了罗汉洞,我们来到了万佛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佛像啊佛头之类的,而且还分开了光的和没开光的,没开光的不能拜,开了光的不能拍照,至于为什么,我也不清楚,更可笑了的是里面的铜佛只可以拜两下,因为那里的人认为铜是有灵性,你拜他带多了,他一高兴就把你的魂给勾了当然这都是迷信,不过即使是迷信,我们还是尊重了当地人的看法;从万佛洞出来,我们便看见了千佛塔尖尖的顶,它的塔身部分有许许多多的孔,每一个孔里都有一个佛像,加起来也许真有一千个,我们难免有些吃惊,因为这可是以前的僧侣们修的呀,在没有高科技的古代要雕这么个佛塔得要多少时间呀。随后我们还看了云冈大佛、大佛湾、降妖池、千手观音洞等景观。

我们参观了东方佛都后,我们便向亚洲的第一大佛乐山大佛进发,经过了好一会儿,我们听到了金沙江湍急的流水声,翻过了山头,金沙江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把我吓了一跳,气势磅礴的金沙江波浪滚滚,说明乐山大佛就在前面,我心里一正狂喜,果然过了一小会儿我们便进入大佛的“地盘”大佛通高七十一米,一共有一千二百个发髻,单单头就有十七米高,如此浩大的工程竟是古代人修的。

我和姨爸爸围着大佛转来转去,东看看西看看,可是我脑子里冒出一个问题,

“乐山大佛”是一个雕像他为什么能保护的那么好?我查了资料后,知道了,原来乐山大佛身上有许多机关在他发髻的第山排有水渠,他袈裟褶皱处有通向金沙江的小孔,“多么玄妙的设计呀,不破坏美观,又不会被雨水侵蚀。”我想。

我们在雨中结束了了乐山一日游,大佛使我深受震撼。

介绍乐山的作文【四】

我此次旅游的重点是参观乐山大佛,在我到达成都后的第三天就如愿以偿了,司机跟我说乐山离成都是140公里,后来我考察了一下,实际是162公里.车子足足走了两个小时,我饱览了沿途的风光,高速路两侧都是绿树成荫植被覆盖,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村庄镇店大多是二层的小楼,可见这里农民的生活是不错的,原来我以为乐山大佛就是孤零零的依山而建的佛象,没想到在大佛的周围有那么多的景点,才知道这里还有个乐山市,我察阅了一下资料:乐山古称嘉州,位于四川省中部,扼川西南地区的水陆交通要道,境内物产丰富,风光秀丽,文物古迹重多,乐山市是驰名中外的历史名城.其实乐山并不高,也不是那么宏伟高大,我拾阶而上,步步登高,累得不轻,就这样走走停停,好不容易看见了大佛的头顶,我没忙着参观,先找了个地方歇歇腿,这才发现现在虽然不是旅游高峰期,但到乐山来的旅行团还是不少,稍停之后我挤进参观的人群,亲眼目睹了大佛的风姿:啊!真大啊!壮观极了,难怪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凭栏远眺,三江就在脚下,他们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交汇处,可惜啊这里也严重缺水,江心露出片片沙滩,可见当年不缺水的时候是何等的壮观了.

据说这座大佛共动用了八万工匠,大干了九十年才得以完成无论从高度和规模上看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之最.我本想沿着游廊到大佛的脚下去看一看,由于游人太多,在加上体力不支因而作罢,之后我们又参观了碑林,我被这里浓重的文化气息所吸引,正好口干舌燥,碑林里又有茶社,干脆坐下来歇歇腿\品品茶又可以欣赏名家的碑文,岂不是一举多得,这里的名人书法碑刻有190多通,多为凌云寺珍藏之品,其中有黄庭坚的郑板桥的赵熙的郭沫若的赵朴初等人的手迹,颜\柳\欧\苏\真\草\隶\篆皆备,笔力遒劲\雄浑秀美,真叫人大开眼界啊!"名山胜水曾聚异人国士,大佛宝刹赖有巨匠高僧.""乌尤开福地,大佛镇江流."

从茶社出来,本想再游览几个景点,但天色已不早,还得赶回成都去,所以就离开了乐山市,回到成都宾馆休息.

有人说观景不如听景,我也有这种感觉,听旁人一介绍,说得神呼其神,可是身临其境有些景点也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本来还想去峨眉山,听说还要住两天,还得登高爬山,实在太辛苦,不得不忍痛割爱.其实就是乐山大佛景点我也就是看到了九牛一毛,走马观花而已.有人说你怎么没到峨眉山去看看太遗憾了.其实上了年纪的.人就怕登山,所以我也没有什么遗憾的.我认为天下的名山大同小异古刹也接近类似,有代表性的看看也就可以了,我又不是徐霞客.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嘛!

介绍乐山的作文【五】

大佛风景区被绿色环抱着,蝉趴着枝头上、树干上,知知不休,好似在迎接着前来游乐山的游客们。蝉叫霎时间变得清脆悦耳,消去夏日里的烦躁心情。

我们开车抵达了游客接待中心,沿着滨江路前行,不一会便来到了北门。但因北门上山的路被阻断了,还得绕行东门。反正都是游玩,多走一会不算什么。于是,我们有辗转来到东门。

到达东门,一切豁然开朗,明亮而清晰,将近两米宽的石梯,人来人往,有的人在拍照,有的人在休息,或许是刚下来的吧。不过,我没做停留,向着大佛,直奔而去。

不一会儿,我们便登上了山顶。因为急切想看到大佛,所以,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但姐姐却累得气喘吁吁。不是登上山顶就能见到大佛,还得穿过凌云寺才行。凌云寺也是一个不错的景点。妈妈他们也都走累了,正好在这里休息一下。凌云寺的门檐,都是用浮雕的手法,把一个个生动的佛家故事,精妙地雕琢在上面,真是美轮美奂啊!不仅门檐上有故事,而且寺庙的墙壁上也有。每个故事都引人入胜,我看得津津有味。

参观完凌云寺,我们便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大佛景点。刚从凌云寺出来,到达栈道入口,只能看在大佛的头部。他的耳朵很大,耳洞能容下我,耳垂有我两张手臂那么长。他面带慈祥,嘴角泛起一丝笑意。虽然年事已高,但仍能显示出不凡气质。

从上往下看,还看不见大佛全身,得顺栈道而下。栈道里挤满了人,要想抵达山脚,要花一个多小时呢!不过,好奇心驱使着我,不得不去看。我们顺着栈道而下,每挪动一步都很艰难。

到达半山腰时,大佛的半身就已经可以看见。他衣领的褶皱,经过风雨的洗礼,依然清晰可见。他的双手平放在双膝上,身体端坐,显示出大气凌人。

但此时仍不能看见大佛的脚掌,还得向下走。越向下,路也越险。栈道越来越窄,石梯的幅度也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扶在栏杆上。前面有位阿姨甚至不敢前行了。还好她的丈夫把她抱到了山脚。

一番惊心动魄后,我们还是顺利到了山脚。从下向上俯视,大佛的全貌尽入眼中。他的大脚,足足有5个人那么宽,真是无与伦比。真不敢相信,在那个没有吊车,没有脚手架,没有电钻的情况下,是怎样完成这浩大的工程的,我不由得对当时的建筑工人肃然起敬。于是,我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举世无双的大脚和这“建筑的奇迹”。

时间流逝的很快,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翻腾的水花中,我们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次乐山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