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走进秋天的作文范文初中)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走进秋天的作文范文初中)

更新时间:2023-11-26 11:13:56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走进秋天的作文范文初中)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一】

孩子时候盼过年,年却老牛破车疙瘩套,磨磨蹭蹭,迟迟不到;现在老了怕过年——过一年少一年,年竟搭上火箭一般,“嗖嗖嗖”一晃就来了,年复一年。小时候的年,真有盼头: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既开心又热闹。

乡俗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我们就耐着性子,熬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些难熬的节气,甚至整个严冬,熬到腊八粥热气腾腾端上饭桌的那一天。而后,烀豆馅、团粘豆包,发面、蒸供馒头,剁馅子、包冻饺子……一直忙活到年根底下,快活到年根底下。

供馒头小孩子是不能先吃的,要等供完了祖宗才能动。那些大小不一、点了红点儿、包了豆沙、嵌了红枣的供馒头,在妈妈手里仿佛一件件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洁白圆滑,质地绵软,花色清新,远远望一眼,也会垂涎三尺的。

寒风凛冽的清晨,我们还没起炕,就有一阵凄厉的猪叫声钻进耳鼓,一准是谁家又年猪了。从绑缚、放、褪毛,到开膛、洗肠、卸肉,一个熟练的屠夫要忙上大半天。稍微喘一口气,就要灌肠、煮肉。前槽、后鞧、腰条,都要煮几块。等到两个滚儿落下去,肉煮熟烂了,再揭开锅放两叶猪肝,几根肠,几块豆腐。这时候,大锅里就“咕嘟咕嘟”煮沸了一年到头贫寒的日子,屋里屋外到处氤氲着肉香,氤氲着挥之不去浓浓酽酽的年味儿。

那时候虽然穷,却穷得干净、磊落,知足、感恩,乐观、向上。

即使再困难的家庭,哪怕没有新袄新裤,也要有一双新袜。除夕夜穿上,甩开双腿走两步,叫“踩运”,踩好运、踩旺运、踩鸿运。

然后,就提溜着用秫秸扎成框、再糊上彩纸点上蜡烛的红灯笼,或两三个人结伴,或七八个人成群,走东家串西家,送光明、赶热闹,踩运、拜年。家乡人管这叫“走灯”。偶尔有谁提议,我们也吵吵闹闹走到村外去——一溜儿的孩子,一串的灯笼,一脉的欢笑,一路的“咯吱咯吱”踩雪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向落寞岑静的乡村雪夜,就有了鲜亮可人的活气、生气与灵气。

倘若走懒了乏了,就在谁家歇歇玩玩,歇够了、玩腻了再走。有时候,走的匆促,外屋门没有关好,寒风冷气一股脑灌进去,主人也格外宽宏大量,边带上门边嗔道:“这帮孩子,怕掩着尾巴咋地”。

就这样走四五个来回,夜更深了,蜡愈短了,农历大年初一灿烂的阳光越近了——怀里焐着好几毛压岁钱,兜里揣着冻梨、瓜子,嘴里含着橘子瓣糖——还有什么比这更甜蜜的日子、更耐嚼的幸福——过年,真好!

现在想来,那么紧巴的日子,那么艰苦的童年,可我们还是义无反顾乐观、执着、豪迈地向前走,就是因为有个年——抖擞着金色希望之光旗帜般的年,笑盈盈召唤着我们向前走。

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明白了:日子是漫长的,年却很短暂;生活本身是很复杂的,但活着却可以很简单。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二】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丹桂飘香。“啪嗒”一片梧桐叶飘落到水面上,轻声细语。在这么寻常的一个日子里,我却能闻到些许,沁人心脾的芳香。

我来到家旁的一个公园里,漫步。早已入秋,孩子们也穿上了秋衣,在公园里嬉戏着。此处可以闻到花香。我陶醉在这春华秋实之中。不知不觉间,肚子开始“闹革命”了。于是,我只得暂时离开公园,去平日里常去的面馆,吃午餐。

走进面馆,只听得一阵嘈杂,人们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谈天,扯家常。我撇了一眼菜单,点了份炒饭。就在我要掏钱付账时,意外发生了。我一摸口袋,并未发现钱的踪影,我下意识地拉出裤子口袋翻找,仍然无果。我抬头对店主说了声抱歉,又讲明了原因,便暂时离开了面馆。

失魂落魄的我,在公园与家之间毫无目的地寻找。不经意间,几片梧桐叶落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三十分钟过去了,就在我家门口,我放弃了。如今,不知为何,我竟有一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切切之情。

搜寻无果,我只好从家中另带钱出去吃饭。

重新回到面馆,心中不是滋味,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幕,令我永生难忘。老板一看见我就对我殷切地说道:“哎呀,小伙子!你掉的钱在这儿。”“什么?”我心头一惊,半晌说不出话来。“刚有一个顾客进店,发现了这钱,交给了我,”店主掸了掸身上的灰尘,继续说道:“为了找你,我花了挺大力气,拿好钱,不要再掉了哦!”我望着店主脸上豆大的汗珠,已被炉灶热红的脸庞,我感动不已,又有一种“心旷神怡,荣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情感。

从店主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钱,我十分意外。望着那双黑黝黝的手,上面早已布满了皱纹和老茧,但是这双手,也像广大“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民一样朴实,善良。店主脸上那份朴实,醇厚的笑容,以及他擦汗时的笑,都让我铭记于心。

这顿饭,我吃得很饱,比任何一次都饱。只是因为,这顿饭充满了淳朴,善良的香味。

花,落了。香气,扑鼻而来。身旁一片梧桐叶落了,就像生活中平凡的人一样,不引人注目。但平凡的人有着最淳朴的性格,即使是一个寻常的日子,仍有暗香盈袖。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三】

时光如同旋转的七彩唱片,转眼已到秋天了,在这金风送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

在乡下,农民们忙着收获金灿灿的稻子,红彤彤的柿子等。

而在学校,我们也收获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和成果。比如我们学校在周五和周六举行的运动会,在这里,我收获了许多。

运动会上,我报了两项项目,其中在跳远这项项目中,有一个人令我十分的敬佩。

跳远比赛时,我跟同班同学王琳琳怀着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来到检录处检录,在去比赛场地的路途中,我们一直讨论着自己内心的紧张,我突然看见了我前面的那个女生,她一脸平静,我便问她:“你不紧张吗?”她说:“不紧张,我已经习惯了。”这时,我不禁对她另眼相看。心想:本来还想的第一的,现在看来,不可能了。

比赛开始了,第一位选手调的时候,以一个快速的助跑,猛然一跳,突然踩到了那条用沙子画得“亡线”上,她犯规了,到了第二位,第三位······终于到我了,我满怀紧张的来到助跑地,我猛地往前冲去,突然踩在了“亡线”上,这时的我内心是何等的纠结啊,我恨不得时光能够倒流,让我重新再跳一次,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了。

到了刚刚九班的那个女生了,我以飞得速度,猛地冲向前方,迅速一跳,居然跳了3.1米,这让我是何等的羡慕啊!

后来参赛的同学们都在议论她,她居然依旧很淡定,我问她:“你不生气吗?”谁知道她幽默的对我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让我对她更加的敬佩了,这句话难道不是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议论,而扰乱了自己的心情,丢失了自己应有的成绩。

不过后面的两次中,我都是因为心急,而丢失了自己本有的成绩,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是我还是犯了这样的错误,现在想想还真是后悔,不过我们班的王琳琳在最后一次跳跃中,跳了2米几,拿到了第六名,为我们班也争了光。

这件事让我收获的道理是:1:心急吃不了热豆腐。2:不能因为他人的议论,而乱了自己的步伐,因该相信自己。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四】

树叶在风中摇摆着。突然,一片叶子一不留神,就被风吹得脱离了大树的怀抱,在空中静静地盘旋着,在风中轻轻地飘动着,就像一只即将离世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最后以优美的弧线簌簌地飘落在地。那一刻,心弦被触动了,原来这就是它面对亡时选择的方式,即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要把它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不想带着任何遗憾离开。

风继续地吹着,叶子一片又一片地飘落,樱花似乎也被感染了,也跟着随风飘落。看着凋零的花儿凄美地飘落,才发现原来秋天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叶儿黄了,花儿败了。这是个落英缤纷,萧瑟凄凉的季节,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多少诗人与画家曾经为了它而吟诗作画。也许只有在这样的季节里,才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问题,领悟人生。

用勺子轻轻搅动手中的咖啡,喝上一口,荡气回肠,香滑爽口因淡淡苦涩而更有韵味。淡淡的苦味,涩涩的抑郁,或许这就是秋天的味道吧。

抬起头,看着眼前的满天飞絮,不禁想起了黛玉的<<葬花词>>,想起了黛玉那望穿秋水也望不透的凄凉眼神。这个“心较比甘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柔弱女子,就像是那片片残花败叶,曾经为了追求与宝玉的自由恋爱而那么热烈地活着,即使最后为了这段感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也依旧无悔,她是那么平静地离开人世间,或许她早就看透了生。她用自己的生命完美地诠释了“生如夏花之绚烂,如秋叶之静美”的真谛。一想起黛玉纤纤玉手洒着花儿,轻声低吟着:“花谢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那感人的一幕,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滋味,眼角湿湿的。佳人已逝,芳香依旧。

或许,只有落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智者吧。在生交错之间能如此平静地面对,可能它们早已领悟到“是生的.最高境界”的哲理吧。昨日的绽放是为了今日的凋落,今日的凋落是为了明日的绽放。花开花落,年年如是。其实只要在人世间潇洒走一回,又何必执着于生与呢。生生,只不过是生命的轮回而已。何不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感悟芬芳的人生呢。

咖啡已经喝完了,可它的味道却让人回味无穷,渗透到了思想,甚至灵魂。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五】

在诗人马致远的眼中,秋天是一个悲伤的季节,是一个容易产生思绪的季节。而我却觉得……觉得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季节,令人欢乐的季节……

在一座座屏障般的山峰上,盛开着一朵又一朵的野菊花。它们全身金灿,两朵两朵之间相互依靠着。千朵万朵都是如此,于是,这儿便成为一片花海……经微风一吹,花儿们便随之跳起摇摆舞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是古代著名诗人杜牧笔下所出的。对的,秋天中的枫叶是不会少的。大家都知道,秋天除了金灿灿的菊花外,就数枫叶最吸引人了……

在飒飒的秋风里,树叶不再像春天那样翠绿,而是变得五彩斑斓了。秋分一吹,枫叶已变得火红火红。它们就像一团团熊熊的火燃烧着。风儿一吹,一片片枫叶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更是一个令人欢乐的季节……

屋后的果园里,一个个石榴都露出颗颗鲜艳的粉红色的牙齿。桔子树上,一个个大大的、黄澄澄的桔子挂满了枝头,压弯了树枝,多像孩子露出甜美的笑脸。红枣也特别“丰满”,而且非常的红润……

远处的田野中,稻谷飘香。金灿灿的稻谷把一根根稻秆都压弯了。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金子般的闪烁。一阵微风吹过,那黄澄澄的谷穗便在微风中时起时伏,好像翻滚着的金色的波浪。这时,农民伯伯便带着镰刀来到这里。他们收割着一亩又一亩水稻。虽然他们又热又累,但脸上依然充满了乐意。笑起来时,还会露出一嘴的黄牙。他们心里,肯定不知道有多么高兴,多么自豪。看着那沉甸甸的谷穗,我的心里也不由得发出声声感叹!农民伯伯们把收割的稻谷搬回家,然后从纤维袋中,将稻谷倒出来放在水泥坪上。一缕缕,明媚的阳光落在稻谷上,发出微弱的光芒……

果子与稻谷的丰收固然会使农民们高兴,但是处在秋天的一个节日会更使他们快乐……那就是中秋节。

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打工的叔叔阿姨们都会回到家来和亲人们团圆。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月饼,交流着家中的情况。交谈中,还不时望望月亮……

啊!秋天!你是一幅画,把菊花与枫林装点得如此美丽;你是一首歌,把果园和田野唱得那么丰富;那你是一首诗,给予了人们丰收于团圆!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六】

又到了年底,大街、小巷又飘满了年味儿。有年糕的糯味,鞭炮的硝味、春联的墨味……

鞭炮颂

过年,没有鞭炮可不行。鞭炮不但是驱祸纳福的工具,也是一个好玩具:“狗尾草”可谓火树银花,而在深蓝的天幕之上看见一朵朵绚丽鲜艳、红红绿绿的“出水芙蓉”可谓大饱眼福。虽有人短鞭炮曰:“因不冷静而自毁一生。”,道理是有,可鞭炮不是用自己昙花一现的生命制造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吗?牺牲自己,贡献一生,多么可贵的鞭炮精神!

就在鞭炮喧天之时,与它旗鼓相当的春联也上市了。它们可是“无声更胜有声”,一幅幅各不相同:有的字迹龙飞凤舞、入木三分;有的笔调行云流水,炉火纯青。一看就使人忍不住要买下几幅这神州大地上独有的文化。“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人们只能在这样的词句中流连,赞叹创造对联的先人的智慧。

送灶官

旧历的廿三——小年,似乎是大年初一的“彩排”。旧社会时,人们给纸像上的灶神嘴巴涂糖,企图粘住这位“管理员”之嘴使他不将家中恶事禀给玉帝,随后烧化纸像,名曰“辞灶”。现在仍有糖贩子,卖糖却只为大家品尝果腹,不再粘灶神嘴了。但老人们还会备些糖:脆香坚硬的花生糖,松软弹滑的牛皮糖,甜中带辣的姜糖……这是一个小型糖展览会。

年味儿,年味儿,它那么与众不同,引领我们踏着新年钟声来到新的一年!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七】

秋天静静地向我挥手,夏季又悄然迈步离开。我时常驻足仰望蔚蓝的天空,感叹这个世界的不平与烦琐。秋日不似春日那般温暖的能把你融化,不似夏日激情似火的`可以将你焚烧,也不似冬日那般稳稳重重却处处隐藏着令人惊慌失措的危机。秋,平和而又凄美。

喜欢他虚虚渺渺的喜悦,轻轻逸逸的惆怅。爱上她飘飘洒洒的浪漫,幻幻隐隐的孤独。乡间,颗颗光泽四溢的稻谷跳跃着一个个旺盛的生命。一眼望去,金灿灿的黄色无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使我忍不住,悄悄走上前去,摘下一枝来,尽情抚摸闻嗅,想感受它强健的脉搏。顿时,一股浓郁的爱的气息扑面而来----哦,那是农民在春天播种时寄予它的希望,在夏天除草时给予它的爱抚。在它生长的每一秒,都承载着人们对它的祝福。终于,秋来了。顿时,空气里洋溢着无限的喜悦。

伴着秋的旋律,迎着秋的序曲,我来到大自然,与秋光拥抱,与风儿竞技。又是一年之计最美的时刻,我抛下烦恼、避开忧虑,从炎热的夏季中走出来,走进迷人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喜欢这首诗,它没有华丽的修饰,没有深奥的哲理,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秋季的独特美丽与诗人不与世俗的情操。秋,固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季节,但在我眼中,她却有很多迷人的特性。

秋是清新爽快的。也许这个特点和我有些相似吧,莫名的迷醉,莫名的享受梦幻……秋高气爽,到了秋天,天空都宽厚大器了许多,呈现出一片湛蓝湛蓝的空灵。偶尔几排渺小的飞鸟横过,便给寂寞的天空带来了几丝愉悦;秋风萧瑟,到了秋天,风虽然变得有些无情,任花草树木落的凋零,却也浮现出一幅纯色的图画,橙黄布满空间。经不起悲凉的枯叶翩翩落下,一层层覆盖着大地,睡去……

秋是悲哀凄美的。这也是从古代起世俗的观念无法磨灭,却可以欣赏。我不能免俗,但一直以为孤独寂寞也有值得人们喜爱的地方,因为它可以让人独自回想。秋季,没有了万物争鸣、生机勃勃的奋景,添加了枯枝干叶,增多了些瑟瑟风气,让人心情无端空明却又荡气回肠。在这寂寞的季节,风吹落最后一片叶,想要向过去告别,努力在未来绽放灿烂笑脸。

秋,就这样满载着迷人的风采飘来了……秋,是一首诗;秋,是一幅画;秋,是一首歌……

瓜果飘香的秋天初中作文【八】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年的喜欢产生过怀疑。但最终承认:我是喜欢过年的。

我喜欢看商场里年货堆满了货架,摆满了柜台。喜欢看“春节大酬宾”“过大年,折中折”“买年货,现场返现”等等促销宣传条幅;我喜欢大街上拉着年货的小车一辆跟着一辆地跑;还喜欢看小区门口的街道用彩旗拉起的长长的门廊;那路边调皮的彩灯哟,竟也学起了鸟儿,躲进松柏的枝丫间,做起了树的花朵;我喜欢单元门口那大大的福字,红彤彤的对联;我喜欢人们手里提着大包小裹,面带喜色的话语,“哟,买这么多,年货买全了吧?”“没有,早着呢”。

……到处都弥漫着年的气息,看着这些,我的心总是舒畅不已。

一说起过年,我的话就有点多。看什么都好。如今的过年,新鲜事也越来越多,前两年兴起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如今又出现了QQ拜年,既时尚又有趣儿;人们不再满足于吃好穿好,打牌、上网、看电视、扭秧歌等春节娱乐占了主角;越来越多的追新族走出了家门,到饭店吃年夜饭,甚至旅游过年……

年,就这样被人们随着时代的脉动演绎着,推上了时尚娱乐休闲的轨道。

我想起小时候过年了。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候过年在物质上和现在没法比,但却另有一番情趣,每每想起心里都氤氲着一片温情——

那时候的冬天,雪比现在要多、要大,春节时分,远山,田野,村庄,都披上了洁白的盛装。

农村,一进腊月就开始赶年集,年就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那时的我刚十几岁,正是爱热闹的年龄,我至今还对过年情有独钟,应该就是那个时期养成的。我的父母那时就像我现在这般年纪,哥哥在上大学,还没放假,三个弟弟妹妹还小,最小的刚五六岁。

赶集虽热闹也辛苦,这差事自然是我和父亲的,妈妈有时也去。

离我家较近的集市有两个,一个在南镇,一个在北镇。两个集市离我家都是六公里。南镇逢单日子是集,北镇逢双日子是集。单日子里人们熙熙攘攘地涌向南镇,双日子人们又乌泱泱地流向北镇。有赶着马车牛车的,有骑自行车的,更多的还是走着去。同村的总是搭伴而行,一路上说说笑笑。

车老板子们兴致总是那样饱满,不停地甩响鞭哨,“啪——啪——”清脆,响亮;马儿理解了主人的心意,愉快地甩动着马鬃,加快脚步,发出了“铃铃铃——铃铃铃——”悦耳的马铃声和“哒、哒、哒、哒……”欢快的马蹄声。乡村交响乐顺着马路欢快流淌。

集市都设在镇里临街的开阔地,都有一平方公里大小。集市最里边是牛、马、猪等牲畜的交易地和大车卖粮、卖菜的交易场所,参与这里买卖的人较少。绝大多数人都集中在前面,也是集市的中心地带。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南北两镇十里八村成千上万住户的农副产品都赶在年集上在这里交易。镇里和附近的小商小贩们也特意赶来,抢占一个摊位,抓住一年里人气最旺的季节,销售他们经营的商品。集市里人头攒动,擦肩接踵;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一浪高过一浪,大有“百家争鸣”的韵味;有些孩子专门到这里来玩儿,他们在人群里左冲右突,钻来挤去,疯疯闹闹;亲戚或熟人意外碰到一起,格外地高兴,长时间没见面了,打听完收成,又从老人问候到孩子,免不了一阵推心置腹地嘘寒问暖,末了边走边回头,还要不停地嘱咐“到家去串门儿——”……

我,就是这里面的一员,每年我都要和父亲在年集里南镇一趟北镇一趟地跑上二十来天,把家里特产的成千上万头大蒜卖掉,再高高兴兴地换回点儿肉、粉条儿、蔬菜、年画、鞭炮等稀罕的年货。钱少,买年货不能随心所欲。但心情却是饱满的。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没错,这就是当年的童谣——《腊月歌》。我清楚地记得,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儿开始就在家忙乎过年了。天天都有内容,每天都在为过年而欣喜地准备着。年味儿就在这些活动中伴着期盼越来越浓了。

贴年画、贴对联是我家最热闹的,棚和墙面用旧报刊装裱一新,把年画往墙上一贴,年的气氛就呼之欲出了。《年年有余》、《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来到我们身边》、《花为媒》、《颐和园》等等,太多太多了,都是我家贴过的年画。不仅如此,还要贴上对联和条幅,“家兴人兴事业兴福旺财旺运气旺”,横批:“迎春接福”;“吉星永照平安宅好景常临幸福家”,横批:“五福临门”……年年的门对儿都透着喜庆吉祥,尤其是那一张张小小的条幅更是有趣,屋内门楣上贴“抬头见喜”;大门中间贴大大的“福”字,而且要倒着贴;鸡架贴“金鸡满架”;猪舍贴“肥猪满圈”;马棚贴“膘肥体壮”;粮仓贴“五谷丰登”,每当这时,弟弟妹妹们总是围前围后,他们抢着要贴;那时候的农村,还没有卖春联的,这些对联、条幅都是父亲写的,父亲的毛笔字,全村闻名。每到这时,屋里总是排满了求写对联的人。

新衣新鞋妈妈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弟弟妹妹心急,央求了几次要穿,妈妈总是说,“乖——,不着急,现在穿上过年就不新鲜了。听话,噢——,等过年时再穿。过年穿新衣——新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弟弟妹妹们就更盼着过年了。

放鞭炮总是记忆犹新,家里虽然比较困难,过年了,鞭炮总要买上一些。我记得很清楚,那时,一百响的鞭炮两毛五分钱,二百响的四毛七。一次,赶集回来,我兴冲冲地往外掏着年货,一家人围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看着,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当问鞭炮多少钱时,我语速极快而且十分流利地说,“一毛钱的两毛五,两毛钱的四毛七”,听得一家人面面相觑,随后哄堂大笑。鞭炮少,燃放时还要拆开绑线,一个一个地放。听着自己挥手间放出的“啪、啪……”和“咚——咣”的鞭炮声,心情也跟着绽放、飞扬。

包年夜饺子是那样的温馨,那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三十晚上,窗前高竿上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把整个院子照得红彤彤的。屋内一家人围在炕桌前包年夜饺子。父母是主角,哥哥此时已经回来了,我和哥哥是配角,弟弟妹妹虽小,当观众可不干,硬是参加,没办法,只得给他们分一小块面,然后哄着他们在一旁“包”,当然那“饺子”也没了吃的价值。呵呵,不闹人就好。一家人围在一起,一个也不少,不用说包饺子、吃饺子,现在想想,就是那说说笑笑的氛围就够心醉了。

……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过了这么多的年,论最喜欢的,要我说我还是喜欢记忆中的年。它就像储藏在心中的一坛美酒,随着时间的流转,经过岁月的沉淀,那酒香越来越浓纯,越来越香甜。

年味飘香,岁月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