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年味的写事作文(关于年味作文的描写)

关于年味的写事作文(关于年味作文的描写)

更新时间:2023-04-06 00:30:37
关于年味的写事作文(关于年味作文的描写)

关于年味的写事作文【一】

寒假中的许多时间我都草草地虚度过去,唯有过年那几天我是真真切切度过去。

愈利年关,过年味愈浓。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阵阵浓郁的鞭炮味。从地上忽然飞向天空就是那一个个花炮,垂直地飞向天空,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在天空中绽放,闪现出一个一个的“小星星”,转眼间又消失在黛蓝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飞跃,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给我们看,又一颗接替它,在天空中绽开出一朵巨大、闪烁、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镶满了水钻,又消失了。吸吸空气,里面有氧气夹杂着那股硝烟味,虽不好闻,但是闻着闻着也习惯了,这股硝烟味还真是随处可闻呢。

年味之二当然要酒香味了,我们这城市虽不酿酒,但是非常钟爱喝酒。在过年这么重大的日子里,喝酒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会在过年的前夕准备上好的陈年老酒。在过年时,许多爱藏酒的人都会纷纷打开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许只有在这种日子了,他们才会收敛自己对酒的吝啬。在过年,不管是会不会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气,这不,喝着喝着倒也能品出些这酒的好了。

饺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特别爱在过年时吃饺子。那肥中带瘦的馅,加上些料酒,那味儿真是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馅中加入葱、姜、蒜,那滋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蒸煮完后,香味那真是扑鼻而来。一碗醋,一大碗饺子,可能还填不饱肚子哩。吮吮饺子上的醋,一咬开饺子,又会有一股汁混着醋一起流入口腔中。

仔细想想,其实年味很多。都饱含着新年的温馨美好。想象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边吃饭,虽有些挤,但是谁都互相夹菜,这种温馨只有在过年才能得到。

关于年味的写事作文【二】

大年三十夜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一家人都围坐在餐桌前,准备吃年夜饭。我想起,放假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寻年味儿的任务,那么年味儿到底是什么味儿呢?我得好好品一品。

吃年夜饭的时候,我发现爸爸突然悄悄离开了座位,低着头走了出去。一片热闹和喧哗中,没有人注意到他。我打着上厕所的幌子跟了出去,发现爸爸走到了那个摆满香炉和贡品的屋子里。我一下明白了......

奶奶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那时我还不记事,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奶奶这两个字已经淡忘了。只见爸爸跪在地上,把贡品摆好,燃起三炷香拜了拜,什么话也没说,与平时他的风趣和幽默简直是鲜明的对比!接着,他拿起了旁边的一叠黄纸,一张一张慢慢地投入到烛火中。他只是若有所思地盯着烛火,脸上连一丝表情都没有......。透过烛光,我竟然看到一颗晶莹的泪珠从爸爸的脸上滑落下来!我心头不禁一酸,从小到大,爸爸从没有在我面前哭过,再说自古就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这次,爸爸竟因太思念母亲而流了泪,这让我太惊讶了!不一会儿,纸烧完了,爸爸深情地盯着烛火望了望,用衣角拭去了泪滴,大步向餐桌走去。

餐桌上,爸爸竟笑着对大家说:“对不起,刚才失陪了,来,我敬大家......”。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刚刚那个面无表情、思母落泪的爸爸?他心里多痛苦、多难过啊!可他为了让大家高兴,还要强忍着自己的思母之痛啊!看着看着,我的视线也有些模糊了......

终于,我想明白了,原来年味儿是酸酸的呀!

关于年味的写事作文【三】

当我踏上回济的客车,窗外的大红灯笼仍旧高悬在门楼,亲人不断地向我挥摆着手,震耳的鞭炮声让离开的心情变得愈加烦躁,也更鲜明地衬托出了离家的不舍。一如春节前回家的匆忙,这次又要匆忙地离开,或许应该把这些不舍与烦躁归因于春节假期的短暂。

今年的主题征文活动定为“过年那些事”,春节前总想起笔写下些什么,但都因思绪短路告终。记忆中过年的那些事,长大后都成为了一种习惯、一道程序,美食、新衣、烟花俨然已不能引起我们足够大的兴趣,结婚、生子、收入成了必谈的话题。年,貌似成了一次炫富会、炫福会,亲朋好友坐在一起总要比出个高低,又要唏嘘哀叹一番,年味,便也逐渐淡了下来。

印象中的小时候的年味要比现在浓许多,刚入小年大家便都从四面八方赶回家,29、30才回家的少之又少,没有回家过年的更像是犯了忌讳;买年货、买新衣、大扫除、贴春联,这些需要全家总动员的过年项目更平添了几分乐趣;在那个以黑白电视为主的年代,年三十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变成了一家人的文娱大餐;大年初一的家族团拜更彰显了一个家族的人丁兴旺。幼时的年味之所以浓,是因为在幼小的心里年就是年,没有其他的意义。

渐渐地长大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除夕回家亦或是过年不回家都习以为常,穿不穿新衣变得无所谓,放烟花成了小孩子的玩耍,春节联欢晚会可以在电脑上看重播,逼婚、问收入、催生孩子成为谈论的话题,一切都变得平淡起来,又觉得低俗,甚至又令人厌烦。长大后的我们厌烦过年,是因为正是过年让我们又大了一岁,意味着责任多了一份、担子重了一份;正是过年让我们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被一次又一次地催促。

正是过年让我们清楚了亲朋好友家的孩子已然飞黄腾达,自己仍旧平庸落寞。也正是过年,才让我们真正懂得了生活的压力、生存的艰辛。长大后的年味之所以淡,是因为我们自身情况对过年的一种自信的削减,长大后的年不再是单纯的吃喝与穿衣,或许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生活的状态。

长大后,过年是一道关卡,让我们懂得了在忙碌一年后要做个总结与计划;过年是一种矛盾,让我们在回家的自卑与自信中纠结;过年是一番记忆,让我们忆起了逝去的人、遗失的事。长大后,体现在外表上的年味淡了,更多的是来自心底的年味。过年意味着回家的兴奋,无论在何方,无论有多远,在外的游子都会背起行囊不问路途艰辛;过年意味着离家的不舍,短暂的假期,众多亲朋的走访,匆忙的行程后才发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少;过年意味着思乡的心切,坚守在岗位不能回家的游子,或许也只有在这一刻才最心酸。

年味,或许真的不曾离我们远去,当我们恪守对于家的思念与不舍时,已然烙印在心底。

关于年味的写事作文【四】

以前每到年三十晚上,我们家会依循每年的惯例——在外打工的儿女们回家过年。只要爷爷住在哪个长辈家,那么其他叔叔、伯伯都会携着老小聚集在哪个长辈家。

大年三十,一家人团聚的时光。几杯酒下肚,长辈们聊得最多的就是那些旧时光。他们在以前受过什么罪,尝了什么苦,听得人一下就知道他们是想让我们这些小辈知道过去的那些年,日子有多难熬,也是要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这样的话题,在这样一个一家团圆的日子更值得探讨。

这就是,年味。

记得小时候,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奢望有一件新衣服,并且也只能在大年三十的那一天穿上。年夜饭总是一年里最丰富的一餐,吃饭时,亲大家互相交谈,敬酒。偶尔,长辈们会塞给小辈们一个大大的红包。那时还不会推诿,拿过来就往街上跑,心里乐得仿佛这红包里的十块钱能买下世界上所有东西似的。

这就是,年味。

过年,家里最常做得,就是鸡。舍不得自己养的,就会去挤满人的集市上借着过年砍半天价,买来一只,回来一家人动手。有一次,每年都负责鸡的爷爷突然让爸爸来鸡。爸爸手忙脚乱折腾了一通也没着。爷爷无奈,只能拿上菜刀自己动手——一刀见。之后拔毛,清洗,掏内脏。也就是这时候,家里养着的几条大狼狗能吃到很多肉。

这就是,年味。

然而,这个年……

妈妈问我吃什么时,我道:“随便买点什么吧!”后来,我突然想到在老家时奶奶问我吃什么时,自己却恨不得把所有的食物名称都讲出来。可是,现在……

年味,哪去了?

关于年味的写事作文【五】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现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又是一个新年悄然飘过。

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鞭炮炸出的硝烟味。一进腊月,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高一声,低一声,只要你深呼吸一下,便能闻到火药味。随着火药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这年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才慢慢散去,欢天喜地的的爆竹,带来了喜庆,带来了热闹,驱走了晦气,驱走了忧愁,听着就叫人高兴。饺子,是国人百吃不厌的饭食。

所以老话说得好: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尤其是过年,别的东西可以没有,饺子是营一定要吃的,就连欠债的杨白劳,也要和喜儿吃一顿饺子过年。饺子一吃,年就算过踏实了,心里就有底了。时过境迁,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味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如今过年,旧年味和新年味和平共处,是人们各取所需,饺子照吃,美酒照喝,鞭炮照放,春联照贴,馒头照蒸。要说有变化,这年味的头一个变化,就是人们吧除夕夜的守岁变成了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为了这一道欢乐地大年夜盛宴,上千位演职人员要忙上个小半年。看完春晚,有的人还意犹未尽,再接着看一场贺岁片,天也就快亮了。传统的上门拜年,则变成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贺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qq留言拜年。光是一个新年,全国就要发上上百亿万条拜年短信,打十几亿个电话,虽然是电波传递,同样充满亲情友情。

不仅如此,新年出门旅游业成了新时尚。大街小巷里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年节商品,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年味盎然,红红火火,一排派盛世景象。其实,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甭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

年味,就在身边,浓浓的。

关于年味的写事作文【六】

新年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妈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与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奶奶——我爸爸妈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很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炮不想城里那样好,小店炮很单一,大一点店也没有什么好看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津津有味,因为这里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我见了婆婆——我妈妈妈妈。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婆婆,好在我们到来令婆婆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新年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菜与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了似赶没做完作业。唉,新年就这么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