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元宵小作文(元宵的作文8百字左右)

元宵小作文(元宵的作文8百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06-07 04:27:52
元宵小作文(元宵的作文8百字左右)

元宵小作文【一】

今天是元宵佳节,下午我们去书圣故里看灯会。虽然是下午,也已经是热闹非凡了。

在戒珠寺门口,我看到了一匹金色的带着翅膀的天马。荘老师给我买了一串棉花糖,然后我们就开始边吃边逛。

“哇!这里有一个龙灯!”“那里有个月亮灯!“”那么多酒坛灯!”“这是什么灯啊?”……各种各样的灯看得我眼睛都花了,有荷花灯、小鸡灯、兔子灯、鲤鱼灯、金光闪闪的元宝灯……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灯。

在河里还有许多荷花鲤鱼灯。

今年的灯会真精彩啊!

元宵小作文【二】

每年农历的一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一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一月十五为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传说有多种,我最喜欢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天上有一只守护天宫的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一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天帝的女儿想出个好办法,她说:“在一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一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几个夜晚都是如此,他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一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以此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小作文【三】

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阳春三月,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于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个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

元宵小作文【四】

在元宵节我的家乡几乎家家都做汤圆。宁波汤圆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问起我家乡有名的传统小吃是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汤圆。”

汤圆是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汤圆圆溜溜的,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宛如一个个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那扑鼻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煮熟的汤圆,晶莹透明,稍带褐色,裹在里面的乌黑的芝麻流了出来,让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宁波汤圆的特点是软、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汤圆没有宁波汤圆糯,一到元宵节,奶奶煮了一大锅汤圆,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在一阵阵热气中,大家有说不完的温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汤圆,香喷喷的黑芝麻就从嘴里流了出来,弄得满嘴都是黑芝麻。瞧着他那“虎样”,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周必大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浮圆子即指汤圆,诗人借这首诗流露出他盼望全国人民一起团聚,“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汤圆象征着阖家幸福,一家人团团圆圆,我爱家乡的汤圆!

元宵小作文【五】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一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一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一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一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一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小作文【六】

那时候我们会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那笑声也常常回荡在我的耳边。饭吃好了,我们就会买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大街上威武地走来走去。

我想快点来临这一天,让我们和家人一样放烟花、吃团圆饭。其实学校里过元宵节也跟家里一样温暖,因为那里有无微不至的老师。热情的好朋友。在学校里也一样,格外的温暖。

我们家家户户还会挂上五彩缤纷的'彩灯。大家齐心协力的搞好元宵节活动。到时候我相信一定会喜笑颜开的,虽然天气有点冷,但是我们的感觉肯定非常温暖的。

心惊动魄的场面一定很精彩,我祝你们那一天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哦。回校时,千万别忘了说给大家听。那一天,我等待着那一天。一定要珍惜一年一度才来临的元宵节。

祝大家羊年吉祥、新春快乐!

元宵小作文【七】

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市民广场早已被几千盏华灯照得如同白昼,成了名副其实的花灯广场,成千上万的市民不约而同的在这里汇集,共同欢庆元宵节。

"八仙过海、锦鼠贺岁、荷花漂海"·······五花八门的灯笼沿着湖边悬挂,透过灯光的折射,灯笼的靓影倒映在湖面,金光闪闪,让人眼花缭乱。

因为今年是奥运年,怎么能少得了五个可爱的福娃呢!这座叫<<福娃闹春>>的花灯多么漂亮,蓝色的贝贝、黑色的京京、红色的欢欢、黄色的迎迎和绿色的妮妮还有可爱的米奇,它们制作的多么精致,逼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把祝福带给了每个市民。

咦!灯笼上还有动画片呢。"原来是一位老公公带着他精心制作的走马灯也来了,它安装了一个机动装置,使整个花灯处于转动状态,里面的小动物正在你追我赶,好看极了。

在广场的南端的树丛间,悬挂着上百颗星星,这些星星适用镭射纸做成的,金光闪闪,它们包围在广场两侧,形成了一条星的通道,与地面的灯光交相辉映,让人感觉来到了太空,漫步在宇宙里,如梦如幻。

劈啪!劈啪!"焰火晚会开始了,五颜六色的焰火争先恐后的在空中竞相绽放。我将永远记住这惊人的一幕。

元宵小作文【八】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

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