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日记>

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清明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

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清明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

更新时间:2023-08-01 00:08:02
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清明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

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一】

一进清明上河园的门,我绕过张择端的石像,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我就来到了虹桥。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虹桥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了。这里有一个湖,它在一天中将虹桥衬托的很美。

早晨,太阳冉冉升起,光芒洒向虹桥和水面,整个虹桥和湖面像盖了一层橙黄色的缎子,小鸟也赶来梳理自己的羽毛,柳树刚刚苏醒,它用迷迷糊糊的眼睛看着水面上的自己。

中午,这里阳光充足,许多人在虹桥上晒太阳,湖面上映着柳树,微风姑娘吹拂着柳树像是柳树在梳小辫子,微风姑娘又吹到了湖面上,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美极了!

傍晚,虹桥映在水里,仿佛有两座桥,上面都站满了观赏风景的游客,小鱼在桥下钻来钻去,等着大家拿吃的喂它,有趣极了!天快黑了,水面上映着回家的小鸟,我想:它们一定是鸟妈妈,找完食物回家了。

我爱我的家乡——开封。

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二】

清明期间人们以各种方式祭奠和愐怀先人的传统文化中,确实蕴含有“感恩”的内涵。实际上,作为一个社会,没有“感动”是一个麻木的社会,没有“感恩”则是一个难以长久发展的社会。

我们要培养国人的感恩情感,就不妨把清明节过成一个“感恩节”。在这个节日里,通过感恩先人尤其是感恩革命先烈,来深刻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深刻理解生命的伟大和人生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这是流传甚久的一则民谣。此民谣生动地概述了人们扫墓的悲戚心情。这又启示我们:者已矣。对者我们毕竟只能缅怀而无法让其复活。所以我们对人尤其是对亲人,更重要的是应当珍惜其生命,让生者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关怀。故而,我们又应该把清明节过成一个“亲情节”。在这个节日里,既缅怀先烈和故去的亲人,更关怀尚在享受生命阳光的亲人乃至所有人。这样,就更有利于敦亲睦族,孝悌尊上,进而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同时,传统的'清明节之节俗中,还有诸如踏青、插柳、植绿等一系列活动。这与今天所提倡的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理念相契合。所以,我们又应该走出斗室,走出城市,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的魅力,体会自然的恩赐,回报自然的馈赠,把清明节过成一个“崇尚自然节”。

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三】

平日严峻的老师,突然宣布要组织我们参加实践活动,看着神采奕奕的老师,我们也活蹦乱跳起来。

撒遍欢声笑语的青山绿水,今日充满生机,劳累一天的农民伯伯们,笑呵呵地看着从宽阔的马路上呼啸而过的客车。我们在客车里谈笑风生,笑声随风飘扬,飘到了路边,飘到了田野,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们来到实践基地,参加了许多活动,如趣桥,电子积木,手工制作等。我们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是工艺制作,每张桌上有一块塑料板,塑料板上扎着几根针。听老师说此针名为珠针。老师又发给每人一根绳,用来做中国结中最简单的菊花结。好难啊!做到半途我就打“退堂鼓”了,我去请教吴尧,吴尧做的比我还差,我俩只好可怜巴巴地去求李政。在我俩软磨硬泡之下,李政只好手把手的教我与吴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政的帮助下,我终于做好了一个美丽的中国结。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哈哈,手工我不行,“勇敢者之路”还是玩的不错的。我与同学们兴冲冲的前往活动地区,焦急地等待开始。终于轮到我了,我一个箭步,穿过木桥,又手脚并用,爬上三角架……当我来到“高耸入云”的巨型木架前,我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因为许多同学看见这个“摩天大厦”,已临阵脱逃了。但我还是鼓起勇气,爬上了木架,然后我闭上了眼睛,纵身一跳,落到了安全网上……当我准备开始第四圈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因为我有勇气。

在这次踏青活动中,我们通过实践,获得了快乐,这真是生活中处处学问呀!

踏青作文100字一年级【四】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言。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