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日记>

追寻逝去的青春年华作文(找回逝去的青春作文)

追寻逝去的青春年华作文(找回逝去的青春作文)

更新时间:2022-03-26 06:30:11
追寻逝去的青春年华作文(找回逝去的青春作文)

追寻逝去的青春年华作文【一】

正如拼命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一样,在忙碌的五月偷得一夕清闲,和老公一起抓住了《致青春》的尾巴,确实是一部好片子,至少,于我而言。

因为,她真切地让我意识到——青春已逝。

几天前,即将毕业的学生与我从教室的走廊聊到图书馆的门前,又在图书馆前漫天纷飞的杨絮里聊到夕阳西下,在东区我最爱的那片绿色的风景边,挥别迷茫满是欣喜的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你觉得青春是什么?”我一时语塞,我说我不知道,没有概念。学生又追问我听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我说“青春,就是这满眼绿色。”是的,青春,一定是绿色的,因为绿色意味着生机勃发,绿色意味着变成姹紫嫣红的可能,当然,绿色也可以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脉络,比如凋零。学生又问我,“老师,你觉得你在青春中吗?”我说,“是啊,我觉得我就在青春中啊,青春还没有离我而去。”但是,当王菲的《致青春》拨开蜂拥而出的看客在放映厅制造的嘈杂一扭一扭钻进我耳朵时,我静静坐在最后一排的座椅上,看着字幕滚动,认真记着每一个名字,我的心清楚的知道,我的青春,早已说过再见,是赵薇用胶片光影让我看到了,她早已变成泛黄的相片,挂在不远处的墙壁上,那么暗淡又那么耀眼。

这样说,也许有点伤感。此青春非彼青春。若青春是活力,那按照最新的医学定义,青春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除非我们硬要将其拒之门外。若青春是一曲歌,一首诗,一次回眸,一串故事……那青春便是独一无二的,是稍纵即逝的,是生命中永无重复的。这样的青春,可能发生在某段很长的时间,比如中学、大学,可能发生在某段较短的时间,比如一场球赛、一次演出,也可能仅仅就在电光火石的那一刹那,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一低眉,一颔首,青春就这样在气息的流动中萌芽、开花并随着气息的远去——消逝了……这样的青春看似短暂,令人遗憾,却在精彩程度上来讲达到了极致。

我想真正遗憾的青春是从未到来的青春。有人是青春的旁观者,如黎维娟,她永远在算计青春,等的着急的青春只好弃她而去;有人是青春的朝拜者,如张开,他虔诚地信赖青春,守护着青春,却从未想过叩开青春的心门,青春与他只有永远地隔门而叹;有人是青春的化妆师,如带着眼镜趴门缝的龇牙男,他们戏谑地涂抹着青春,以为自己正与青春共舞,不成想青春早已冷眼离开,看纸醉金迷的青年与戴着假面的自己放浪形骸……

我们真正青春过吗?

这样的问题兴许有点刻薄吧。

青春应该如郑薇,做想做的自己,唱想唱的歌,若我的青春能重新编排,我希望如她般度过。

当然,青春无法重写,那从现在开始,做真正想成为的自己,青春即使离去,也会如影随形。

青春应该如阮莞,哪怕青春这本巨著的每一页上都只有一个词语——爱情。

至少,这样的执着,也会让青春上瘾。

青春若寻觅一个伙伴,他应该更喜欢独立自主、达观开朗、敢作敢当的你,如郑薇、如阮莞、如朱小北,如曾毓……她们的青春是明媚的,即使忧伤也绝不彷徨,她们的青春是清澈的,即使湍急也绝不迷失方向。

看这部与青春有关的电影,确实是冲着赵薇去的,也如愿在对青春的缅怀中收场。

还记得备战高考的紧张,初入校门的欣喜,当时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到校,待了几日安顿好回家时,爸爸妈妈转身流下了眼泪,而我却是蹦蹦跳跳回的宿舍。妈妈在前不久才告诉我这些故事,她说,后来爸爸和二舅送我到北京上学时,爸爸依然非常伤感,但我又是没心没肺开心地与他挥别。我只好说,那我努力再上一次学,你们再送我一次,我一定不笑了。

电影里破旧的宿舍真是和我们大一在老区的宿舍一模一样,连墙上的壁柜都那么像,不过我们中间还有六张桌子,上铺的人下床往往是直接下到桌子上的,呵呵,确实非常豪爽。薛老三还爱站在桌子上叉着腰发表演说,老七爱站在床边认真地记下每个人要带的饭,到餐厅买来,喊醒每一个人起床吃饭,再细心地把一分一毛划拨利索,老大爱躺在床上听着恐怖故事,一条腿使劲蹬上铺的老二,把梦中的老二蹬醒好陪她去厕所,高胖娇老八最爱坐在床边喘气,说“累我了”,作为老六,我爱吃馒头加鸡蛋,爱把操场说成草场,爱和老三头对头纵论时事,爱和老七叽叽喳喳,爱和老二一起逛街,嘲笑爱买条纹衫的二姐进了一家挂满条纹衫的店,到马道街地摊买两件一模一样西瓜条纹的绿毛衣,爱毫无心理负担的享受着老大的照顾,同时又不时关爱下胖娇。嘿嘿,自己回忆的青春往往是十分完美的。

回到影片,赵薇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和镜头的运用我觉得是很赞的,虽不圆熟却很明快。电影中好几个场景触动了我,可每次酝酿情绪准备配合一下的时候,要么就是被导演止住了,要么就是被旁边的老公止住了。比如看到散伙饭的时候,想起了田乐抱着我痛哭不已,她说“你一定要幸福”,导演偏安排老张说了一段豪放派的词。看到老张在阮莞的墓前解释满天星的花语时,银幕中的天空是潮湿的,老张的话语是潮湿的,连满天星都快要变成滴滴泪珠时,老公偏要递给我一杯水,恰到好处地打乱了我准备为这部影片流下几滴关于青春的鳄鱼眼泪的'想法。

不过,这部影片,我真的想推荐给与我共有过青春时光的你们。老羊、璇子、从313到411的六姐妹……其实,最初是打算跟丹或者凡凡一起去看的,但是一直没有凑出时间,把孩子留在家里,从近期的忙碌上课与排练中抽个空闲,才圆了看这部影片的心愿。这样的影片就应该与老友共赏,用眼神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老张”,聊聊曾经的你我他。

除了友情,青春也许也总爱与爱情同行,片尾郑薇短信中的那段话是我最有感触的台词,“其实爱一个人,就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

山川壮丽,大爱无言。当秀美河山映入眼帘,我才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无论做什么,情真意切,酣畅淋漓,就是一种美。

这部影片当中郑薇关于爱情的台词也让角色形象愈加丰满。不知道主角郑薇是否有赵薇的影子,一开始觉得电影塑造的美女很一般啊,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先是爱上了她的性格,后来觉得极像小S,真是有趣的事,我佩服这样敢爱敢恨敢舍敢拼的人,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到。只能在散场后的街头,迎着风,唱着歌,牵着手,快跑几步,追追青春的尾巴……

追寻逝去的青春年华作文【二】

第一遍看完《致青春》,觉得感触的地方不少,就是对郑薇前半部分很反感。看完最大的感想就是: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第二遍看完《致青春》,对郑微不反感了,但是感触也没有什么了,感想就是:这部电影只是怀旧,电影中的某个画面或者某个人让你产生共鸣,整部电影没有告诉你一个深刻的道理,因此这部电影看完第二遍之后就不会再想看了。

电影艺术方面的评价我就不说了,一是我个人还没有这方面的素养,二是在艺术方面确实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就没必要拿出来说了。那么,我就电影的内容写下我的一些感想。

这两年我的思维习惯有了些变化。以前是非常理性,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而现在呢,慢慢开始以感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凭自己的直觉去分析问题,就连做科研的时候都是以自己的直觉来找到灵感和一些好的想法的,而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当然有必要的理性分析还是有的。我想这是从我说过的一句话开始的:思考,意志力,独立,感悟——目前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当然,我想我也是受别人影响才会把感悟看得这么重要的。

青春是什么?

每个人对于青春的定义都不一样。由于青春是感性的,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正是我把感悟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的原因。

郑微的青春是无悔的,敢爱敢恨,有一颗勇敢无畏的心。是的,很多人都会对此产生共鸣,我想选择以女性的形象来诠释这种青春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更可以博得男性观众的共鸣,另一方面显得充满叛逆,新奇,另外许多女性观众深深藏在心底的秘密也可以在影片中得到释放,就像在做一个梦一样。说实话,这种女生我是不太欣赏得了的,只知道无理取闹,确实很惹人讨厌,最后她和陈孝正两种截然不同性格的人居然走在了一起,真是不可思议。但是,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会觉得很难理解,我想,如果你碰到类似经历的话,你也会爱上郑薇的。至于郑薇工作后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不管你的青春是什么样的,生活最后都会把你的棱角磨掉。因此,这也是郑薇是女主角的原因,她在电影中的变化最大。她想表达的是:青春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无悔的。

陈孝正这个人我觉得电影里展现得不够具体,因此我先看了一下别人对陈孝正的评价。我想,我之所以觉得他在电影里没有完全诠释的原因是,我自己和他有一些相似之处。我对自己的过去比较了解,因此觉得陈孝正并没有诠释的很好。他家境不好,母亲管得严,喜欢独处,不善与人交往,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锻炼,晚上均在图书馆……好吧,罗列的这些好像我都有。他的建筑模型比他先出场,他比喻自己的人生是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必须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有人评价他是自卑的,但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哪个细节或者哪件事表明他是自卑的。而且刚开学,就有学院副院长的女儿作为他的朋友,我想这点让我看不到他的自卑。然而,我的确是个感情自卑的人,经济上基本上不会有自卑,因为我对物质和金钱没有追求,我想这是与陈孝正的差别。我想张开才是自卑的,这到后面再评论。我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达,陈孝正这类人物确实有很多,但是电影只是通过旁白和侧面来刻画他,显得不够具体,他的性格特点没有得到完全诠释,称不上男主角。这可能赵薇第一次当导演,而且自己是女性的原因吧,对男性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没达到拿捏得当的境界。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电影的男主角换成是别人也行,而且电影所体现的陈孝正的作用就相当于配角。

我一直没搞清楚郑薇为什么会喜欢陈孝正,也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而且,他们成为情侣之后,四年是怎么过来的,电影里所体现的只是恋爱刚开始的画面。我想这种情侣相处至多几个月就会分手,当然这要取决于郑薇了,也就是她到底看中了陈孝正哪一点。我想,郑薇一直是主动的一方,对于她这种女生来说,和陈孝正真的不是一路人。我个人觉得,电影应该花更多的场面描写他们四年一起经历的困苦和欢乐,这样才能体现青春的珍贵,以及郑薇为什么喜欢陈孝正!对于郑薇后面说的话“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才更感人。然而,我想导演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我觉得施洁对林静的爱都比郑薇对陈孝正的爱刻画得更好。

至于毕业的时候,陈孝正选择出国,我同意他的选择。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你不能说哪个人的梦想是好是坏,我就想以后很有钱,你能说我的梦想是坏的吗?凭什么每个人都得有相同的梦想,那世界上那么多人,每个人都一模一样,这个世界还有意思么?因此,他选择出国没有错。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谁必须依赖谁,这也是陈孝正的爱情观,其实他们的爱情观就不一样。但陈孝正并没有对郑薇说分手,谁说出国了就必须分手,谁说出国了以后就一定不会和郑薇结婚。陈孝正不是回来找郑薇了么?爱情,不是两个人必须厮守在一起,而是两个人分开之后,走着走着又走到了一起,这个时候才是通向婚姻殿堂的道路。至于陈孝正在国外和别人结婚,可以理解,他一个人在外面,孤苦伶仃,也许别人曾给过他帮助和温暖,更何况人就不能犯错误吗?他自己说是为了拿绿卡,也许他自己结婚后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生活呢?肯定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要不然怎么会回国找郑薇呢?

当然,陈孝正因郑薇的改变在电影里还是体现得很好。郑薇等她吃蛋糕的时候,是用书垫着坐的,后来回国找郑薇的时候,是直接坐下的,而且还抽烟(前面在门上贴“禁止抽烟”),前后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导演还是花了心思的。郑薇会不会答应陈孝正呢?那就要看郑薇的爱情观了,而且看她为什么当初喜欢陈孝正。爱情,是永远年轻的,无关年龄。

对于青春,我想朱小北诠释得最好。她的青春是值得还念的。她的青春,才是永不腐朽的。因为她的青春没有太多的爱情,有爱情的青春就不能说永垂不朽。正如林静所说,一辈子那么长,一天没到终点,你就一天不知道哪个人才能陪你走到最后。电影中对人物前后的对比都比较鲜明,这应该归功于剧本。但是电影中的过渡并不是处理得很好。

最后我还想提及的是,张开。这种人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愿意做配角,不能说他圆滑,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他这个配角很成功,也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青春也是永不腐朽的,是值得怀念的。其实,得不到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总之,这部电影就是通过一些场面来唤起我们的回忆,感慨一下而已!或者用感悟好些吧。

追寻逝去的青春年华作文【三】

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想到了年轻的自己。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曾经最遗憾的事情是大学四年一直喜欢一个女孩但是都没有说,那时自己和现在没什么变化,天天瞎忙,做着自己都不知道在干嘛的事情,更不会和女生说话(到现在都忘了我根本不会和女生交流,但是曾经怎么有女友的)。好在,毕业后一年的去年夏天我有机会给那个女孩表白了,也试着追过,不过,时间不对。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至少没有遗憾。

我个人认为,青春就是那个自己不会太权衡后果,不受太多羁绊,自由自在,那个很真的时候。

有一句台词不错:郑微后来和前男友重新见面的时候,说:“其实我们自己都在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实在太多了,曾经我甚至不想来美国留学,但是我必须来。

我讨厌投机,但是我必须做。我不想经历太多时刻变化的金钱利益,但是我必须适应。我不想天天泡图书馆,我也想自由自在的旅游,轻松一些,但是我必须珍惜时间。我不想毕业后那么快的回到国内,但是我必须回。我不想这个时候就已经和同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但是我已经out了。我不想对别人封闭自己,但是我习惯了。我不想变得有攻击性不想总是习惯于批判和衡量,但我已经成这样了。

有人告诉我,有投机能力真好。但是实话实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隐居田园与世无争,和家人好好的分享快乐幸福的时间。但是经历告诉我,越是想要宁静的生活就必须要自己去争去抢前,争取足够的条件来捍卫平静的生活。

命运从妥协的那一步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一步步的更加的身不由己。

追寻逝去的青春年华作文【四】

导演:权亨镇

一位身患绝症的单身母亲在有限的时间内和女儿之间的感人故事。单亲妈妈高芸带着女儿少拉一起生活,因为忙于事业她一直疏忽了对女儿的照顾。为了弥补心中的歉意,她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为女儿做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美丽的婚纱。

追寻逝去的青春年华作文【五】

几天时间看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看之前,竟未想到会有如次震撼的感受。

17号,从中午一直到深夜,我整个人都一直陷入了这本书中。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是那么生动,人物又是那么真实,还有它透露出的种种真切认识,无不让自己心情变得五味杂陈。

第一章,从认识聪明伶俐的郑微开始,然后到她莫名其妙喜欢上陈孝正,我一直很充满希望地看小说,就连在刚看小说的第二天,我也心情颇好地起床锻炼。因为一开始那里面描述了一个美好的大学世界,对于憧憬已久的我来说,它真实而简单,也抹掉了很多我的茫然。然后故事进入到郑微开始向陈孝正发起进攻,她的搞怪和讨厌,众人看来再幼稚不过的把戏,竟然误打误撞让陈孝正开始关注她,直到两人关系慢慢进展。陈孝正是一个刻板而严肃的人,对任何事都要求一丝不苟,连这样的他竟然也不知不觉喜欢上了烂漫的郑微。看到这里,我只觉心中为郑微高兴,也越看越有兴趣。可是后来的内容,这样的心情早已消失,残酷的社会现实已经慢慢侵入这些年轻人,少不更事的他们也在打击下开始发生变化。和郑微喜欢了17年的邻家哥哥林静一样,陈孝正选择离开郑微,出国留学。事情出现转折,饱受打击的郑微开始进入社会,逃避伤心的现实。若干年后,她在工作中渐渐认清了社会的真面目,棱角分明的她也开始变得世故圆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开始不那么单纯,但就在这时,两个出国的人都回到了她身边。但此时的她早不是从前那个单纯活泼的少女,她变成了学会变通的理性女人。她深爱陈孝正,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但由于陈孝正的出生和性格决定他为事业的心总是多于感情,两人走到感情边缘。我再次看到,变心中产生阵阵酸楚,为陈孝正,也为那些过往的青春。郑微最后选择了林静,因为林静依然爱她,更有力量保护她,在她感情的空虚中,林静悄悄进驻,最终,郑微选择了爱她的人,而非她爱的人。

有些事,并非总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我们的生活参杂了太多有关现实,有关宿命,有关感性与理性。一个人的成长也如此,从最初的天真慢慢蜕变成成熟,其间不知要经历多少伤痛打击,人总要步入社会,直到后来才会发现原来社会是如此深奥的学问,太多我们想不通的道理,太多我们难以适应的规则。社会也不过是一台打磨机,每个有轮廓的东西进入里面总会被打磨得光亮而圆滑,人情世故,成为我们被打磨的主要因素。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我们为成长也要付出太多的代价,世界总守恒,有得到也会有失去,就要看我们怎样割舍。

郑微,自称玉面小飞龙,曾经天不怕地不怕,她深爱林静,没有任何理由,如此一个优秀的邻家哥哥,从小与她一起长大,他是她一生的榜样与目标,她发誓要嫁的人。但是林静抛弃了她,因为一些无法说出口的理由,这也是理智。她又爱上了陈孝正,一个出身贫寒的少年,父亲早逝,让他成为遗腹儿,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拉扯大,对他也寄予重大希望,所以他有一身孤高的气质,也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才。但是命运很捉弄他,自小不堪的家庭背景已经够惨,后来在他一心为理想事业奋斗中,无意间多出个郑微,让他在感情与事业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题,最终,他要给她一个有保障的未来,于是暂时离开。别离是一件多么凄惨的事,谁能确定以后能否相见,何时相见,相见又能否如初?

每个人都在割舍着,艰难而痛苦地割舍,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们也不能得知今日的割舍,是否能换来明日的美好。每个人都曾在社会上初来乍到,又怎么知道,我们日夜期待的未来,要靠一次又一次的磨练,蜕变,洗礼才会来到,那些在指尖流逝的青春岁月,也只有每个人自己最清楚其间的苦痛。

曾一度认为理性高于一切,但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有理性固然是件聪明的工具,可是往往我们不需要太多聪明,有时傻着,也会有好处。有些甜蜜,需要沉溺,不需自拔,有些爱情,需要付出,不需衡量,有些回忆,需要珍藏,不需审视,有些人,需要信任和等待,不需怀疑和代价。青春是筹码,永远赌不了永恒,每段青春,都会有最终腐朽的一天,何不为青春奉献一把?懵懂的恋爱也好,不为人知的奋斗也好,每个人只有一次青春,谁都知道拥有时不在乎,失去后才哀叹的悲哀。陈孝正,他作了正确的选择,他没有错,追求梦想不是每个热青年所热衷的吗?心存一份宝贵记忆不是每个恋爱的人所期待的吗?他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可错就错在,他有个不好的宿命。自幼的成长让他知道母亲养育的艰辛,他要感恩,要争得一番成就,他也注定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他缺乏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安全感。这也是导致他失去郑微的重要因素。所以,人生就是有命中注定一说,命运有时不像贝多芬说得那么轻巧,有些事,我们无法改变。

书中说得好,女人就是奇怪,常为一些别人的故事而流下自己的眼泪。看完后,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因为陈孝正,他让我钦佩也让我为他感到心痛,那个曾以为是他和郑微的爱的小家,被他一手拆毁,他的心又是那么脆弱,以致让他心碎,也让人心碎。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上我深刻的眼泪,还有尖锐的心疼,今后,在我还未结束的青春中,我要懂得珍惜青春。

追寻逝去的青春年华作文【六】

每天睡前在柔和的灯光下细细品味,一点点地看着郑微成长。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郑薇从小的愿望是嫁给林静,抱着这个愿望她考到与林静一个城市的大学,可是她期期望望想要见到的男人却不告而别,没有任何音讯留下,甚至没有带走他们最珍爱的书——一本有薇薇亲笔写的“玉面小飞龙”、一本有她和林静合影、有林静亲笔写的“我的小飞龙”的安徒生童话。不明就里的薇薇在得到家里的来电后,知道了她第一次爱上的男人离开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两家大人那理不清斩不断的情怀,于是她慢慢释然,虽然偶尔还会想起那个眼神清澈,对自己倍加呵护的大男孩,但始终知道没有结局,于是大大咧咧的她安心的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与陈守正的意外邂逅,让从来都是被人疼被人捧的娇娇女突然认识到原来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你,不是所有的人都怜香惜玉的。一个自律骄傲的男孩,一个任性好动的女孩,在校园里谱写了一曲不打不相识,女追男隔层纱的恋曲。看到薇薇在知道自己一再找阿正的茬不是因为讨厌,而是因为喜欢后,就努力靠近那个对人清冷礼貌的男孩时,被她的勇敢感动。被舍友“猪北”评价为既认真又猥琐的薇薇在认定阿正为爱人后,作出了一系列的作战计划,势要把那座冰山劈开。从一开始的跋扈对峙,到可爱女生的缠烂打,我是真的佩服了她的勇气,像她这样心地纯洁,一片痴心的女孩现在是越来越少了,爱就要让他知道,只要自己付出,不求回报,多可爱的孩子呀,只不过我是永远做不到的了。终于冰山融化了,阿正渐渐习惯了身边有胡搅蛮缠的薇薇,第一次正视自己的情感,虽然有点小心翼翼,有点不舍得付出,但终究还是动心了。如果他不是个遗腹子,不是从小就被寄予深深厚望长大的孩子,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甚至他只是一个凤凰男,我想故事就会如此结束,虽然不会没有争吵,但大学时期单纯的爱会让他们慢慢更加和谐!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这本书让我落泪的好几次。尤其是阮阮去的那一段。我喜欢书中的两个女生,小飞龙是可爱的,乐观的,活泼的。阮阮是美丽的,大方的',有着高贵却又忧郁的气质。小飞龙敢爱敢当,爱的彻底也恨得彻底,轰轰烈烈!阮阮的爱是隐忍的,所以也是决绝的,当她突然就分手的时候,我震惊了一下,但这也符合阮阮的人物性格,我喜欢阮阮,因为我理解她,我懂她心中永远不会抹去的那份爱,我理解她心中一直都有着不想保留的位置,我更理解或许她这一生都无法再真爱。。。。她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列车,最终生命的流星陨落......我想如果在天有灵,她依旧不会后悔,她会微笑,庆幸着自己的勇敢,庆幸着心中依然有爱......是的,阮阮,只有你的青春永垂不朽!!!小飞龙最后还是选择了林静,我想她是对的,至少可以幸福,不管她心中到底爱谁,林静是可以托付一生的好男人,是可以让受伤的小飞龙重新拥有笑容的大哥哥。的确,或许所有女生都会在爱过了伤过了之后,遇见自己的MR.Right。遇见那个对的人,遇见那个可以真真正正一辈子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爱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要因为过去的爱情而绝望,正是因为他的离开,才让你一夜成长,正是因为他的冷漠,才让你现在和真正的幸福遇上。陈孝正是最不配拥有爱情的人,他不理解爱,也不懂爱,或许我应该考虑到他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妈妈对他的期望,可是这些并不是抛弃的理由,小飞龙从来都不是阻挡他前进的绊脚石,小飞龙给了他太多别人无法给与的爱与关怀,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珍惜,不知道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青春是一个快乐却又很痛的字眼,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泪水。谁都有回忆好的回忆坏的回忆快乐的回忆痛苦的回忆要永远记住的回忆象一辈子忘记的回忆回忆组成了我们的过去成了我们青春的见证。那些我们曾经以为的惨烈青春,那些我们曾经以为的黑暗岁月,那些我们曾经以为委屈的事情,都已经悄悄的退出我们的记忆,渐渐不见青春已经散场我们的将来会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