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日记>

逝去的时光作文800高一(逝去时光作文800字)

逝去的时光作文800高一(逝去时光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3-24 12:33:44
逝去的时光作文800高一(逝去时光作文800字)

逝去的时光作文800高一【一】

又到了一年的年初一,张灯结彩的大街上仍然是营造着一些热闹的气氛,来来往往人流如梭而行,再加上密密麻麻的车流真是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小时的年味永远在眼前晃悠,如今工作的繁忙,家务琐事的繁多让过年的意趣淡化了不少,以前的年味意向淡淡地消逝,记忆中儿时的年味总泛起不少回味的涟漪,挥之不去,魂牵梦绕……

儿时,当年近关头,总是扳着手指、撕着日历翘首以盼新年的到来,奶奶早早地为我们准备好糕点、香肠、咸肉、花生米之类的食物,母亲为我们姐弟仨准备好几件新衣服和新鞋,还有一只看得非常起眼的大红包。等到了除夕那天,吃过晚饭,母亲把我们几个招来,与我们对坐,掏出三个红包放在桌上,笑着对我们说:“又是一年了,你们又长大了,这是你们的压岁钱。”我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就伸手去拿那个红包,迫不及待地打开那个红包。当时的我小心翼翼把它放在枕头底下,穿着新衣服通宵达旦,听奶奶说,小孩子在除夕那日起守岁,大人小孩在这年里头可以岁岁平安,于是傻傻的我经常在除夕那日不睡觉,抱着自己的洋娃娃在电视机前一宿未眠,当初家里还未有电视机,在妈妈单位的会议室里看一晚的电视,半夜还跟着爸爸、弟弟去屋前放几个爆竹、烟花。年初一,奶奶为我们姐弟仨一大早包馄饨,她说吃了馄饨后,一家会发财,大年初一不能扫地,要到晚上吃过晚饭后才能清理,奶奶说这是兜财。年初一一大早,老爸点燃一根烟,在屋前又放几个爆竹,他说这是开门迎喜,还要让我们说吉利话,说是新年大吉大利。一大早姐弟仨就早早地穿街小巷,去大街上游逛,要把那几个红包统统消受掉。

如今的除夕,和往常一样,早早地和家人吃过晚饭,公公在菩萨前点燃三根香,保佑全家在新年里平安;我呢,等着20点的春晚开始。到了23点,手机里祝福消息爆满,邮箱里贺卡不断,QQ里礼物接连不断。已经习惯了那些,拿起鼠标一个个回复着。

今天是年初一,总觉得比往日消淡了不少,走在大街上,车流人往比以前密集了,但是心里总觉得空空的,零食、食物比儿时多了,游乐、商场的地方比以往多了,兜里的钱比往日多了,去街上消费的****明显减少了,喜欢爬上电脑,轻轻按下鼠标,登上网络,在一新年就这么在网络里消遣了一天。

站在岁月的风口浪尖,回味着儿时那些年味意趣,儿时的那些往事足以让我感到温暖无比。望着淡淡逝去的年味,心里有些感慨有些惆怅,儿时的回忆渐渐在心中回荡、经久不息!

逝去的时光作文800高一【二】

转眼又到了岁末,春节和寒假悄悄地来到了我身边。没有隆重的仪式,也没有热闹的祝福,新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来到了。

新年没来临时极其盼望新年的到来,计划好好地度过它,可当新年真的降临时,一切又显得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时间在等待中、吃喝时悄悄溜过。似乎在什么也没有发生中,我又长大了一岁。

毫无疑问,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提高了。可是,年意在加深吗?年味在变浓吗?答案恰恰相反。梁实秋在《过年》中曾说: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但是,现在除了在农村,已找不到“原汁原味”的过年气氛了。

鞭炮,这个人们熟识的东西由于易燃且影响人们的生活,在城市里已经被渐渐地取缔了;年夜饭,人们为了简洁方便早已把它搬到了饭店的酒席中;走亲戚,拜年、送礼,吃团圆饭,必不可少。可如今已简洁到就剩吃饭了。而且亲戚们总是那么忙,匆匆赶到,又匆匆了事。毫无春节的喜庆。

不仅年味淡了,我国民间的文化正受到空前猛烈的冲击。冯骥才先生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如今西方文化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二是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经济行为多了;三是年文化的传统含义与现代人的生活观念格格不入;四是年画、鞭炮、祭祖等方式一样样从年的活动中撤出。

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它正在与现代文化发生冲突,而陷入两难的境地,我们既不能全部保留它,也不能扔掉它,但现实是它正在离我们远去。建设年文化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一项重要的内容了。

最后,我想引用冯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尾:建设年文化,是一个太大的、又不容忽视的文化工程。

逝去的时光作文800高一【三】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考着,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的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苦,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废的红卫兵墓到济南那条神奇的蛤蜊提;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刻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逝去的时光作文800高一【四】

??灼芳华慢点逝去高一观后感

最近的微信推文里不断被关于《芳华》这部电影的文章所轰炸,作为一个涉世尚浅的九零后,不敢说对于影片的理解十分透彻,但是看完内心着实是很复杂的,诚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其的看法莫衷一是,我不会对影片里的任何人物做任何评价,因为他们的确是存在于那个时代的,也许那些经历和最后的结局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存在即是合理。

影片的开头让我感到十足震撼,一群年轻的文工团女兵在练功房排练舞蹈,举手投足之间的婀娜多姿与曼妙的音乐节奏再加上她们神情的结合,实在让人不得不为此陶醉。就是此刻,何小萍出现在了这里,她看到这些即将成为战友的女兵们的排练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她眼睛里的光,那是一股欢喜与憧憬还有一种跃跃欲试,在领队要她表演一段的时候她欣然答应了,全然不顾自己舟车劳顿数天筋骨难以施展开,果不其然,她摔倒了,可是她立马爬起来,说了一句:我还可以做空翻,引来一片哄堂大笑,结合后面的剧情来看,她的许多想证明自己的行为,在他人眼里都是笑话,就像旁白的穗子说的那样:在她进入我们这个集体的第一天起,就被我们当成了笑话。后来发生的“军装”事件让大家欺负她变得更加“在理”,大家越来越觉得理所当然,无穷无尽地嘲笑她,毫无证据就怀疑她斥责她……在跳舞时没有男伴愿意抱她时,刘峰伸出了他温暖的手掌,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和珍视善良,所以,她明白他,一个最好最好的.人!“林丁丁”事件使刘峰被下放到边疆,他落魄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他,更是觉得好人就应该做好事,所做的善事都是理所当然,而一点点风言风语便是十恶不煞,所以他走的时候没有人送他问他除了何小萍,也就是他走的那一天何小萍彻底对这个集体寒了心,所以即便有机会跳A角她也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被发配到了前线的医疗护卫队反而更加开心,刘峰也在前线抗争时失了右臂,何小萍成了英雄却也精神崩溃了,一切看似都变得那么凄惨,但是在文工团来院表演时,她看到了曾经所有人都不愿意和她跳只有刘峰伸出手和她一同完成的舞蹈时,她,渐渐清醒了,她心底的意识、情感都慢慢苏醒,她笑着走出大厅,在草坪上独自跳完了这支舞,月光映照在她脸上,我看到了她满足的神色,是的,她抬头的那一刹那,眼睛里泛着光,可能就是在这里,她的精神病好了,她爱那支舞蹈,因为刘峰当年给她的温暖激发了她,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所以就算是精神失常了她的潜意识里也依然有这些动作的影子,这是她精神世界里无形的引路人。我不知道这样来描述她的情况和心境是否太过武断,但我心中希冀的就是如此,刘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何小萍精神上的救命稻草,从他那里可以找到安慰和那种从没有过的归属感,这样的情感,说喜欢和爱,都实在是亵渎了。

影片中途在刘峰的背后出现了可口可乐的红色标语,这也是暗示了时代在走向商业化,生活走向快节奏,也进而暗示了刘峰在社会这样的转变下依然没有改变,他坚持了他的初心,那就是,永远做一个好人!两个主人公的结局看似都不好,他们一生的遭遇也的确坎坷,有的人说,看完这部片子,会觉得好人没好报,以后少做好事,顾好自己就行,不否认我有一瞬间也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细细想想,影片的最后穗子也说到多年后的聚会,只有他俩的神情里洋溢着满足与从容,善良,从来都不是为了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而是一种选择,选择了你认为对的事,你的容颜里就会有着其他人没有的知足感,他们虽然坎坷一生,但是重来一次我相信他们依然会如此,小萍依然会在受到所有人排斥时认真练舞,刘峰也依然会不后悔对林丁丁的爱,虽然我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后悔过,毕竟那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可是我看到他多年后看到林丁丁发福的照片时,嘴角还是不由自主上扬,眼睛里也流露着平静,我想,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他们这一代人的芳华,他们俩是那个时代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种鲜明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多少现实里的人对那个时代、政策的一种呐喊呢?

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那么我会说,好人就是永远不会出卖别人的人,当利字当头人性经受考验时,林丁丁诬陷了深深喜欢她很多年的刘峰,穗子看到大伙儿欺负小萍也只是在领队批评她们后才说一句你们太过分了……人性根本经不住考验,所以说,我们该做的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少追问,少苛责,坚持你认为对的事,选择了就不必后悔。一代人的芳华已逝,新一代人在新的时代幕布下,演着截然不同却又同样悲喜的故事。只愿大好年华认真活过爱过,于人于己不负真诚二字,足以。

影片最后穗子说道 请原谅我不想让你们看到他们老去的样子……那么写完这篇观后随感也只想说请原谅我无法用行文流畅精致的语言来把我的触动表达的淋漓尽致,手法笨拙,实在是不足挂齿,只愿来日常观常思常启迪,日后莫忧莫惧莫停滞,漫漫长路只求踏实前行。

逝去的时光作文800高一【五】

小时候,喜欢拿着一张小小的椅子,坐在不高的小山上,和爷爷一起看太阳缓缓升起。那时,爷爷的头发是黑的,太阳的光芒是亮的。

“太阳出来了!”我惊呼道。爷爷只是坐在太师椅上,手拿着一把有些破旧的蒲扇,太师椅在轻轻地摇,蒲扇在悠悠的扇,爷爷对我的惊呼声,只是浅浅的笑。布满皱纹的粗糙的脸,在那日出的光芒里是一朵背对阳光的向日葵。

我记得,从出生之时起,便在故乡的摇篮中成长。

能够陪伴着我的,只有那红彤彤的日出。

当时爷爷的年岁似乎并不大,还有些力气。在家乡,老人们似乎有条不成文的约定,只要有力气,就到农田里干活。他们似乎已经把土地,当做了归宿。父母总劝爷爷不要出去干活,年纪大了,要好好养身子。爷爷对于父母的劝导,总是像孩子一样耍脾气。

于是,总在天快亮时,爷爷便扛着锈迹斑斑的'锄头,披着日出淡淡的光芒,走在地上长长的影子,出去了。

爷爷只读过一年书,但他很聪明,能够认得很多字。所以,读书的时候,总是他叫我认字。

又是一天日出,红霞和往常一样早早的起了床。爷爷骑着一辆旧式的老单车载着我去上幼儿园。

“我会写自己的名字咯!”我幼稚的炫耀道。爷爷只是稳坐在单车上,手紧紧的握住车头。车轮在慢慢地转动,车头在微微地颤抖。爷爷对我的欢呼声,只是语重心长地叹道:“诶!……爷爷没读过书,现在都指望你了。我很想看到你学成的时候,真的很想……”爷爷的脸上是化不开的惆怅。

我才发现,爷爷的头发已经白了半边了。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那布满皱纹的粗糙的脸,在那日出的光芒里,是一朵背对阳光的向日葵。

光阴像个永远不会累的孩子,一直在奔跑,一直在偷跑。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以前的一切一切早已尘归尘,土归土了。我又拿着一张小凳子来到那个不高的小山上。在我旁边,是那张写满倦意的太师椅,爷爷睡在上面,看着初生的太阳,浑浊的双眼里是两棵炽热的向日葵。

一天很快过去了。太阳脸上也是满脸的疲惫,晚霞如同爱闹的孩子,在临走前,还调皮一下,把天空染得一片红。太师椅对着残阳的方向,上面似乎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朝着西方,背对着日出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