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日记>

惜时论据作文素材(珍惜时光作文素材分论点)

惜时论据作文素材(珍惜时光作文素材分论点)

更新时间:2024-05-24 19:55:36
惜时论据作文素材(珍惜时光作文素材分论点)

惜时论据作文素材【一】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一个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罗兰

惜时论据作文素材【二】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略)

2、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马克思的理想。1835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面临着职业选择。当时,在马克思的同学中对选择职业有种种考虑,许多人认为有虚荣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马克思觉得,一个青年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职业,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结尾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惜时论据作文素材【三】

巴斯德,是法国19世纪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有一天,他注视着桌上一瓶酸牛奶。凝神思索:酸奶的发酵,是由于化学变化呢,还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呢?当时还没有能解答这个问题。

他整天整认地,在一间闷热的简陋的实验室里进行试验研究。脸上被油烟熏黑了,衣服也布满污垢。时而呆立不动,时而狂奔疾走。有人说:巴斯德得了精神病。

不知经过了多少不眠之认,巴斯德终于成功了!他科学地证明了:酸牛怒的发酸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并且写成了著名的《乳酸发酵》一书。在微生物发酵和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且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

惜时论据作文素材【四】

1、要求自己要象秋风一样严厉,对待别人如春天般的温暖。

2、过者,圣贤所不能无也。自以为无过,而过乃大矣;自以为有过,而过自寡矣。

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4、有圆缺,海水潮涨潮退,心情有起有伏。

5、乐观主义者总是想象自己实现了目标的情景。

6、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7、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是无关紧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看看自己有什么缺点。

8、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9、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0、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就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3、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1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5、一个人常常检查自己的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自己觉得心意困惑思虑阻塞,才能有所发奋创造。

16、要求别人详尽严格,就会使人感到学好太难;对自己要求太少,就会阻碍进步。

17、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18、人生的不幸,不知道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不知道羞耻的人是大不幸的人。

19、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20、改造别人固然很难,但改造自己更不易。改造别人只要有个模式就可以了,而自我改造则需要坚强的意志。

21、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22、待人以宽,责已以严。

23、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24、闲谈莫论人非。

25、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

26、助人为乐,能助人时应助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27、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惜时论据作文素材【五】

1、实话实说:世界闻名的电影艺术家格列高里·帕克来华访问,在上海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提出了40多年前的往事:“帕克先生在中国人民危难的时候,向保卫中国同盟捐款,向中国人民伸出了热情之手。请问当时是什么原因促使你这样做?”帕克用最简短的四句话答复了这个最悠远的问题。第一句话:“本能。”第二句话:“感情和自然交流。”第三句话:“因为这是真诚的,而真诚的东西是不能分析的。”第四句话:“如果再遇到那样的情况,我还会照样做的。”

2、陶行知教子:1940年,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22岁,在家无工作,决定到成都一个无线电修造厂学习工作。可是,厂里需要资格证明书。晓光灵机一动,就写信给马副校长,要了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在重庆工作的陶行知,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打电报要晓光将证明书立即寄回,并写信给晓光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真人’,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和妥协。”

3、臾骈不负信:春秋时晋国人臾骈,在鲁文公六年(前621年奉命护送贾季的家眷到狄国。过去,贾季曾侮辱过臾骈,这次有机会护送贾季的家眷,所以朋友们鼓动臾骈趁此良机掉贾季一家来报仇。臾骈沉思了许久,说:“不行。我听说有一本叫《前志》的书上有这样的话:‘无论是有惠于人,还是有怨于人,都与他的后代没有关系。’如果我现在利用主人对我的信任而贾季一家,这并不表明我的勇敢。如果我发泄了自己的怨气,却增加了我与贾季之前的仇恨,这并不说明我聪明。为报私仇而损害了公利,这辜负了主人的信任,也不表明我的忠诚而是表明我的背信弃义。舍弃了勇敢、智慧和别人对我的信任,还能办得成什么事呢?”臾骈说服了朋友和手下人,亲自保护着贾季的家人,把他们送到狄国。(《左传·文公六年》

4、门德尔松不夺人之美:门德尔松是德国作曲家,1829年,他20岁时,第一次出国演奏,一时轰动了英国。英国女皇维多利亚在白金汉宫为门德尔松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女皇特别欣赏他的《伊塔尔慈》曲,对他说,单凭这一支曲子,就可以证明你是个天才。门德尔松听了以后,脸红得像紫葡萄一样,局促不安地连忙告诉女皇说,这支曲子不是他而是他妹妹作的。本来,门德尔松是可以将这件事隐瞒过去的,但他在荣誉面前并不想夺人之美。他觉得诚实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

5、老老实实做人:司马光是宋朝的大史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为人很老实。有一次,他家的马得了一种怪病,每逢到了夏天,马的肺就有毛病。司马光叫人把马牵到集市上去卖,临行时,他再三叮嘱替他卖马的人,一定要说明这马每逢夏天肺就有病。又有一次,他到一个乡村,为那里的村民讲学。有个村民提出了一个古怪的问题,司马光没有不懂装懂,而是老实承认,他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能回答,待他研究清楚了,再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