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日记>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四年级下册作文我们家的老黄牛)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四年级下册作文我们家的老黄牛)

更新时间:2023-10-21 15:00:43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四年级下册作文我们家的老黄牛)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一】

穿新衣,蒸馒头、贴对联、拜年------这些记录了我们祖先礼貌的一个个符号,不仅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更是每一个人记忆中的“年味”。这天,就让我们一齐走进牛年春节,感受一下那赋予了现代情感、充满了书香情调的新“年味”------

也许受爸爸爱看书的影响,我这个“小书虫”有先天爱看书的遗传,每年大部分压岁钱都被我用来买书了,这不,大年初四,我已准备选购新学期的教铺资料了。

我来到南京新街口书城,店里红红的中国结和大灯笼衬托出浓浓的“年味”。书城内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为读者准备的座位已座无虚席,找不到位置的我只好站在书架前看书。然后一些“小书虫”干脆就席地而坐,地面虽然很冷,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看书的热情。

听旁边的工作人员说,今年春节每一天来书城的人都很多,早晨书城还没开门,就有不少孩子等着进场了,不少像我这样的“小书虫”在书城一呆就是半天。等我精心挑选了几本自己喜欢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鲁宾逊漂流记》,结账的队伍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我惊喜地发现其中不少孩子是爸妈陪同来购书的,手里拿的是沉甸甸的新书。

新春的“年味”里融入了书城暖暖情调的书香味!

大年初五,我和老爸、老妈一齐出游,首选景点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秦淮八艳、乌衣巷、王谢故居、六朝烟雨------旧时的秦淮曾让那些文人墨客留念不已。

在石头城公园外秦淮河游船码头上,已经是人山人海,聚集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然后码头上停靠8艘张灯结彩的画舫,聚光灯巨大的光束游移在水面上、游船上、岸上、灯影桨上一片辉煌。我迫不及待地用数码相机摄下一个个美丽的瞬间,处处是景、移步换景,最后连自己也融入了这个美丽的画卷中。

忘不了秦淮河上的万盏荷花灯竞艳的美妙夜景,忘不了精美的仿古“秦淮画舫”群众亮相的美丽瞬间,忘不了大人们喜笑颜开、小孩们欢欣鼓舞的激动场面-------

“嘭、嘭、嘭”天空中不时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烟花,火树银花不夜天,然后更是增加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就连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

新春的“年味”里融入了夜游秦淮、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火药味!

当春节的脚步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依然深深的保留对亲人对朋友的祝福。然后新的`一年,让我们在遐想的时候,感受春节的快乐;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期望,感受春节美丽的梦幻;新的一年,让我们走向成功,更多的感受春节文化带给我们的新“年味”。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二】

兔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的确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玩玩,就会跑出笼子外,四处乱滚,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它有时很胆小,总想藏起来。可它有时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子,就是遇上机器狗,它也敢斗一斗。

小兔小时候特别可爱,它很贪吃喔,一个萝卜几分钟就被它吃了个精光,但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这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兔子不但性格可爱,它还为人类做了贡献。它使艺术家来了灵感,画出好看的`卡通形象和公仔。医生还用小白兔做实验,使人们抗病有了新药。小兔也是美味佳肴,人们吃了能强身健体。小兔不仅性格可爱、作用广泛,模样也十分讨人喜爱,一对粉红的长耳、三瓣嘴、水灵灵的红眼睛、毛茸茸的身子,还有一条小尾巴,使小白兔显得可爱、机灵,惹人喜爱。

小白兔真好,不仅启发了我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无穷乐趣。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三】

妈妈做事素来干净利索,行动快捷,绝不会拖拖拉拉。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健步如飞。需要提东西的时候,一只手提个八、九斤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活生生的一个女汉子。可怀孕以后,做事笨拙,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慢悠悠的。有时用右手摸着“千斤肚”,有时用左手撑着“千年老腰”,像极了可爱的南极企鹅,有趣极了。因为肚子变大后,老妈做起事来就有些不利索,变得笨手笨脚的。所以,现在老妈做事的时候,常常不是碰到桌子,就是被水烫到手,既让我心疼,又让我忍俊不禁。妈妈笨笨的样子真像一个“小笨熊”。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四】

今年,我们家又加入了一个新成员—小狗,它长着一身雪白雪白的毛,只有背上的一块是棕红色的,形状有点像一颗爱心,一双宝石般的眼睛被深深地嵌在眼眶里,它的耳朵一直下垂着,尾巴翘着,看到家人会不停地摇,可爱极了。

它不太运动,但非常贪吃,好像巴不得把全世界的美食全独吞了。它的吃相也非常有趣。晚饭时间到了,妈妈拿起一块骨头向小狗扔去,它看见有东西吃,便立刻扑上去抱住骨头,用鼻子闻闻,用舌头舔舔,遇到不好吃的骨头冷在一旁,遇到好吃的骨头就从“头”到“尾”舔一遍,然后趴着,用前脚抱着骨头,咬下小小的一块,慢慢吃起来,可挑剔了。吃完又摇摇尾巴,把身子扭动起来,用恳求的目光看着我们,轻轻地叫了几声“呜--”,好像在说:“再来一根骨头,再来一根嘛!”

吃完了晚饭,它就睡起觉来了,没一会它就睡着了。它睡觉的时候还做梦呢!有时侧躺在地上,四只脚不停地动着,好像在追什么东西一样;有时把身子蜷缩成一团,全身发着抖,好像有人要打它似的;有时嘴里发出“砸砸”声,而且流口水了,好像梦见自己在吃好吃的东西一样。

睡醒了,它又要洗澡了,它抖抖身子,来到水盆边,用前脚搭在盆子的边沿上,爬进盆子里玩起水来了,玩完了再爬出盆外,来到我身边,让我把它擦干。

小狗让我家更热闹了,我非常喜欢它。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五】

长毛是妈妈在亲戚家里逮来的的小狗,逮来时他只有几个月大。

我们家的长毛很平凡,它没有宠物狗那么漂亮,也没有狼狗那么威猛,但它有一颗忠实的心。

妈妈告诉我,我小时候很喜欢长毛,几乎一天看不见就它就哇哇大哭。妈妈说我经常爬到长毛的身上,它也不反抗,任由我整他。那时,我和姐姐还小,不懂事,经常拔它的毛,把它惹火了它也只是象征性的把我们的手臂放在自己的嘴里含着,一会儿就放掉了,从来没咬痛过我们

虽然他对待自己家的人很温和,但对待外人他从来不留情面。记得那是一个大雨纷飞的日子里,一个小偷从外婆家的窗子里爬进去,但他的运气很差,刚一进去就被长毛灵敏的听觉发现了,于是,长毛奋不顾身的扑了过去,展开了与小偷的`一场激斗。外面的动静很快便被外公外婆给发现了,于是他们迅速打了110,不一会儿,这个胆大妄为的小偷就被抓住了,可长毛却在那大声狂吠,外婆示意让它安静下来,它听话的安静了下来,多么听话的一条狗呀。当我们听到这件事时,惊叹的说不出话来,经过大家的商量,决定赏给长毛一顿丰富的晚餐——肉大餐。事情过去以后,长毛的名声像风一样传到了邻居的耳里,顿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都意想到长毛是一只威猛的狗,可看到长毛后使他们大跌眼镜,长毛居然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狗。

长毛不仅在家里经常守护我们,在外面也时常保护着我们,记得那是一天晚上,我和外婆外公出去散步,散步完后很晚才回来,那时天已经昏昏沉沉了,路也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我们站在路口,焦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时,长毛出现了,摇着尾巴在前面带路,我们喜出望外,急急忙忙的跟在长毛的后面,不一会儿,我们安全的到家了,我高兴地摸了摸长毛的头,还赏了它一顿肉骨头。

可突然的噩耗打破了这片宁静,长毛去世了,我们家里的人都悲痛不已,我更是哭着追寻被河水渐渐冲走的尸体。此后,我们家再也没养过狗了。

我爱我们家的长毛,爱它的忠诚,爱它的可爱,但更爱它的与众不同。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六】

一过腊八,家家户户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乡里人还会猪,做豆腐,然后让人们闻到了年味。

过了小年,人们便争着购买年货,一些人会到集市上购买鞭炮烟花,挑选春联;一些人会到市场上购买一些水果蔬菜,留着过年时招待客人;另一些人会到商店中挑选衣服,送给亲朋好友。年味愈加浓厚。

春节一大早,人们便起来贴春联,挂红灯,孩子们穿着棉大衣在楼下兴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单位的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有的单位还在楼体边缘挂上了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街道中央隔离带中四季常青的松树也被缠绕上五颜六色的小彩灯,远看像一件色彩缤纷的纱衣。街道两旁的路灯也被人们用绳子连了起来,上面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美丽极了。春节让人们充分品尝年味。

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然后晚会从资料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尽情享受这顿丰盛的文化大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过年,而是利用过年这段时间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一些白领由于工作忙,便会同全家人到饭店吃年夜饭,真是别有一番风趣。年味在悄悄变化着。

虽然年味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永不改变的是亲情。

我们家的老黄牛作文800【七】

我们家有三栋房子,每一栋房子都是一本厚厚的书,记载着老一辈的辛酸苦辣和奋斗历程。

先说第一栋,那是座落在山村里的三间泥土垒成的茅屋,墙有一尺多厚,下面用黄泥垒成,到了檐口用土坯收边,屋顶上铺着茅草,后来又换成了麦秸,那是爷爷和奶奶在年轻时,请了好多人帮忙才盖起来的,我的爸爸、姑姑都在这座房子里长大成人,随着岁月的流逝,爷爷和奶奶在变老,爸爸和姑姑在长大,房子也在渐渐的老化。

到了九十年代,因为爸爸要结婚,所以家里又在草房子的旁边盖了第二栋房子,是用砖砌的墙,上面盖的瓦,还加了走廊,做了水泥地面,这一座房子在当时的农村算得上是高档的,为了建这栋房子,爷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到山上选下地基的.石头,然后用老牛套上板车拉回来,因为那时的路不好,所以好多砖头都是人挑的,爸爸说,为了盖这座房子,他的肩膀都磨掉了好几层的皮。再后来,又陆陆续续的拉起了院墙,盖起了厢房,但不论怎么变化,依然还是泥巴和砖结构。

这几年,因为城乡经济的发展,家里的经济也渐渐地好了起来,爸爸和妈妈商量了以后,又在镇上盖了一座二层小楼房,不锈钢的大门,塑钢的窗户,水磨石的地面,二楼还贴了地板砖,因为面积很大,所以爸爸妈妈都劝爷爷和奶奶搬过来一起住,但爷爷和奶奶都说,家里的地还要人来照应,到了镇上来回不方便,所以一直不愿意来,但是他们的那座茅屋却只能空在那个地方,再也没有人居住了。

三十年的岁月,三十年的变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想,爷爷和奶奶的老房子,也会渐渐的成为历史,再也不会出现,但那个岁月的经历,会永远的留在他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