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日记>

作文教学课题总结(作文课题教研记录)

作文教学课题总结(作文课题教研记录)

更新时间:2023-12-23 04:34:06
作文教学课题总结(作文课题教研记录)

作文教学课题总结【一】

①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②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③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④ 人不能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

⑤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

(选自《话 口技》,有删改)

9.关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的讨论由什么帖子引发的?请简要概括。

答:

10.下列能直接反驳文中画线句的一项是( )

A.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B.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C.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蛙实验告诉我们求证的重要性。

D.人不能于盲从,但也没有必要怀疑一切,否则会误入歧途。

11.“正方”材料第 ②段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之处,请分析其作用。

答:

12.文中正反两观点,你赞同哪一方?请结合寓言故事(选文内外都可)阐述理由。

答:

参考答案:

9.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的这个寓言欺骗了我。

10.B

11.运用反语、反问,嘲讽了那些怀疑一切寓言故事,想通过实践寻找现实根基的愚蠢行为。

12.示例:我赞同正方观点,因为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读寓言的心态。例如学习“夸父追日”的重点不在于关注他的结局,而应关注的是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和意志。

示例2:我赞同反方观点,因为世界上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我们不应该盲从。青蛙的寓言故事通过实验证明就是不可信的,所以相信寓言就变成了一种精神迷信。

作文教学课题总结【二】

今天作业收起来发现,有接近40位学生写信的格式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不是称呼没有顶格写,就是问候的话没空格;不是内容不具体,就是祝福的话不恰当;不是最后没写署名和时间,就是将两者写颠倒了。总之,我很是吃了一大惊。本来想,三年级学的知识,到四年级再写,一定很容易,很简单,不用费太多的事。没想到……

我没有太多的抱怨,学生的错就是教师的错!学生的错就是教师的教育起点!因此,我先在课上在大面上重新让学生认识写信的格式,并且分小组交流了写作心得,最后集流。学生对写信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掌握。

有失败也有快乐!在总结前,我先大大地表扬了薄旭东同学。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一说起他,可谓老师们都知道: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学习非常不主动,爱撒谎、爱花钱。可以说,一直都是任教

老师感到头痛的孩子,他是屡次不交作业的,但近来,他似乎长大了,变得有积极性了。这次,又给了我一次不小的惊喜。当我在全体学生面前说:“尤其咱们班一位同学的作文,给我印象最深!”这时,就有几个学生在小声说谁谁谁,隐约听到大部分说的是平日作文写得不错的学生的名字。可当我说到:“他就是薄旭东。”时,同学们不禁发出了感叹,甚至是不可思议。接着,我就读起了他的作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辛苦了!今天老师留的作业是写一封信。我一时想起了您们为我的学习费了不少的心思,而我却总让你们失望。您们记得我上一年级时,我学习不好,自己也不用动,一直到三年级,学习一直也没赶上去。

今年,您们很忙,没有时间管我,但是有我的班主任徐萍老师为我补习功课,我也特别喜欢徐萍老师讲的课,我一定努力的学习,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家听妈妈爸爸的话。我也不乱花钱了。我看到您们一天那么辛苦。我也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我一定尽快克制自己的缺点,努力学习,做一名让家长、老师、同学、家长相信的学生。

祝:

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公司越来越大!

东东

20XX年11月27日

当我读完这封信,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这是信任的掌声,这是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的掌声,这掌声的意义有多大,也许他自己会知道。再看看他,表情很是不好意思,但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那久违的目光不时地看着我,似乎对我投来感激之情。接着,我说:“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我知道薄旭东成功了!他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希望他再接再厉,做一个全面发展进步的学生,让同学看到更精彩的薄旭东!”接着,第二次掌声又响起来了!

今天一大早,我又接到一封肖玫奕的写给妈妈的信。写了整整三页稿纸,从她的表情中,我看出一定写得不错。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妈妈:

您好!我多么想偎依在您的身旁,同您说说心里话,可是我生来胆子小,没有这样的勇气,今天只好用这种方式向您敞开我的心扉。请妈妈原谅,我想您不会生气的,一定不会的,是吗?

妈妈,我知道您对自己心爱的东西是十分珍惜的,从来不让我去碰一下。您有一个一尺见方的精致漂亮的木箱,你不轻易打来它。有一天,您偶尔忘了锁,我没有经过您的同意,便打开了看了看。妈妈,小木箱中珍藏着您快乐的童年:一个蝴蝶结,一条红领巾,一枚校徽,还有胖娃娃的相片,成绩通知单,获奖证书等等。箱子虽小,但却盛着妈妈您美好的童年。不是吗?过去您不是经常打开,美滋滋地欣赏吗?

妈妈,我理解您。可是您却不理解我的童心。就拿去年的事来说吧,您知道我也有许多“宝贝”:自己缝制的唐老鸭、米老鼠,积攒了几年的糖果纸,纸折的小动物,同学们赠送的年历贺卡等等。我多么想把它们完好地保存下来,您见了却说:“没用,白占家什。“那天我不在家,您整理房间时,一把火使我的“财产”化为乌有。妈妈,我伤心极了,甚至恨您。妈妈您可知道我为了缝制唐老鸭和米老鼠,好几个星期都躲在家里,画呀画,缝呀缝,针把我的小手一次又一次地扎破,我都不在乎,当歪歪扭扭形象可爱的唐老鸭、米老鼠呈现在我面前时,我觉得它就是我的太阳。

您还记得,今年夏天,我好不容易在树林里捉住了色彩斑斓的花蝴蝶,因为我太喜欢太喜欢它,就针在墙上,想把它做成标本,可您第二天一大早就毫不犹豫地把我喜欢的蝴蝶扔进了垃圾箱。

妈妈,您可知道,您扔的烧的是什么吗?难道只是一团破布,一只蝴蝶吗?那是我色彩斑斓的童年梦幻呀!我好伤心呀!

妈妈,您的童年也好,我的童年也好,都是金色的梦编织而成的,妈妈,请给我一只“宝箱”吧!让我也留住我自己如诗如画的童年吧!

祝妈妈精神愉快!

女儿

20XX.11.27

看了肖玫奕同学的信,我不仅为她的童心、被她的语言、被她的真诚所感动,字里行间透露着“爱”,在妈妈对她的爱、她对妈妈的爱和她对“宝贝”的爱中展开的,在爱的思维里,写出来的话语是最能打动人的。可见,发自内心的语言才是学生写作的重要题材,才能使写作有实效。

作文教学课题总结【三】

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深入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对于实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起着纲领性作用,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国培学习,观看专家视频及专题文本,下面就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其教学应对策略的学习笔记整理如下与同学们共享,有不妥之处请辅导老师及同学们批评指正。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构建的过程。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一)“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发展核心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一种价值观取向的'问题。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包括三层含义:1.面向每一位学生;2.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3.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倡导大教育观

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这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融合性课程目标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大教育观。这个总目标有四个特点:1.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2.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和健康生活方式;3.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4.突出实践能力,环境意识,科学和人文素养及创新精神。

作文教学课题总结【四】

仙童来到田间,看见两位农民在地里劳作,还时不时飘来一两句粗犷的交谈声。细听,原来两人家中都有一位快要临盆的夫人,他们正在讨论如何更好的照顾家中的妻子。仙童的眼珠一转,顿时计上心来。只见仙童化成一位仙气环绕的白衣老者,飘至二人面前,缓声道:“吾乃天庭派下的使者,念汝等二人一辈子辛勤劳作,不作他想。特赐尔等一人一株神草,将此草给待产的孕妇煎水服下,不仅能减轻分娩时的痛苦,生出的孩童更是天资聪颖。”说完,还故弄玄虚地在二人面前慢慢消失。那二人均是山野莽夫,哪碰过此等奇遇,脸上都是满满的不可置信,但更多的是喜不自禁。二人连忙跑回家,将好消息告诉妻子。

第一个人将消息告诉妻子后,换了套最好的衣服,准备出门。他的妻子忙喊住他:“你上哪儿去?”那人回头笑道:“我去把这神草拿去卖了。如此神物定能卖个好价钱,到我百年之后也不怕你肚子里的孩子受苦了!”他的妻子笑骂:“说那么不吉利的话干嘛!”就随着那人去了。

第二个人到家立刻将神草煎成药,喂着妻子喝下。妻子道:“这么珍贵的神草你就这样给我喝了,怪可惜的!”那人也只是憨憨地笑着说:“你们娘俩好就好,更何况我已经把我能给的最好的给了你肚子里的那个小子。以后要是再没出息,也不能怪他爹了!”他的妻子忙点头道是。

后来,一切都在仙童的帮助下顺利地进行。不久,两家前后都生了个儿子,不同的是: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有钱人家的大少爷,荣华富贵享用不尽;第二家的孩子依旧是种田人家的穷苦孩子。似乎所有知情的人都认为第二个人没把神草卖了换钱真是太可惜了,连他的`妻子也开始埋怨他了。但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只是那么憨憨地笑着。

二十年的光阴一闪而过……第一家的孩子继续理所当然的享用他财富,却不知曾经以为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金山银山已经被掏空了,富丽堂皇已经成为一个表象,一个被包裹的光鲜亮丽的空壳子。待他发现,想要出去找份糊口的工作时,却发现20年娇生惯养的日子已经让他成为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废人。一切,都晚了许多……

反观第一个孩子,他没有那么好的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多的学习机会却一步一步地踏上了成功之路。小时他就被生活的艰辛激起了斗志,不甘过着平凡的生活。于是他更加努力,那比平常人聪慧许多的大脑更是疯狂运转。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知识也一点一点地积累。终于,他开始有了成就,金子发出的光芒越来越耀眼,努力过后的收获是巨大的。他站在一个寻常人仰望不到的高度,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

仙童看尽了他们的人生,一脸若有所思。然后,在突起的风声中消失不见……

作文教学课题总结【五】

熟练的进行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1米=( )厘米  1公顷=( )平方米

1时=( )分  1吨=( )千克

2.导入:【演示动画“名数的产生”】他们俩到底谁高?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做个裁判呢?好,老师一起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位小朋友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

教师指出: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教师明确指出: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让学生分别举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3米=( )厘米

教师提问: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说明:由米到厘米,是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进率.

学生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的例子.

(2)教师出示2吨50千克=( )千克

教师设问:这几道题目与上面的题目相比有什么不同?(是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学生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确:首先把2吨变换成千克数,因为1吨等于1000千克,所以2吨=1000×2=2000千克,再加50千克,就等于2050千克.

(3)4千米180米=( )米 7米6厘米=( )厘米

补充:5平方米2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5时30分=( )分 3日12时=( )时

(4)引导学生总结:由高级单位名称改定成低级单位名称时,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以进率,再加上低级单位的.数.

3.教学例2.

出示例2: 5000平方米=( )公顷

375分=( )时( )分

(1)引导学生观察:从这两道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问:低级单位的名数能否转化为高级单位的名数呢?

小组讨论交流:应该怎样改写?

学生汇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①因为1000平方米=1公顷,50000平方米有几个10000平方米,所以5000÷10000=5公顷,就是把平方米改写成化顷数,要除以进率10000.50000平方米=5公顷.

②因为1时=60分,375分中有几个60分就是几时,就是用375除以60,商6余15,所以375分改写成几时几分,要除以进率60.375分=6时15分.

同桌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的例子.

教师归纳方法: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商就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就是低级单位的数.

(2)练一练

6090克=( )千克( )克  420时=( )日( )时

490秒=( )分( )秒    2040毫米=( )米( )厘米

4.引导学生概括名数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刚才这两个小朋友谁说得对呢?你能用两种方法说明吗?

2.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6米45厘米=( )厘米

5千米300米=( )米 3时20分=( )分

2千克80克=( )克 2日16时=( )时

120000平方米=( )公顷 7600千克=( )吨( )千克

1070毫米=( )米( )厘米 3004米=( )千米( )米

4000公顷=( )平方千米  678秒=( )分( )秒

50个月=( )年( )个月

2.比较大小.

2小时15分○215分 3米5厘米○350厘米 49千克○4090克

7米20厘米○720厘米 3吨○300千克 184时○7日10时

3.解答下面题目.

(1)4辆卡车共运了8吨400千克的货物,平均每辆卡车运多少货物?

(2)王刚从家到图书馆用了1小时10分,他行了4千米200米,他平均每分钟行了多少米?

(3)一根绳子用去了3米5厘米后,剩下的比用去的2倍多4分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