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身边的奇人作文800字(班里的奇人作文800字)

身边的奇人作文800字(班里的奇人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5-29 01:29:41
身边的奇人作文800字(班里的奇人作文800字)

身边的奇人作文800字【一】

1.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 生于天津。著名作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

2.佳句赏析

a 手艺道上,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 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 “找乐子”体现出海张五无端挑衅的无赖丑态,并与后面的“找”字相得益彰,体现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

C 海张五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

*侧面描写了“泥人张”的技艺之高。

3.悟

“技多不压身”多掌握一项技能,对今后的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身边的奇人作文800字【二】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写的,它写的是古时候天津码头上的一些奇人妙事,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都是真人真事。它写得都是生活中的事,让我深深地记在心里。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书里有什么奇人,各有什么传奇的事,那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刷子李》、《苏七块》等等。刷子李是一个专干粉刷一行,他刷墙的时候手臂悠然摆动,每刷一次,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刷过去的墙,好比平平整整地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更绝的是他每次刷墙的时候必穿一身黑衣服,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也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都叫他“刷子李”。苏七块是一位医生,凡是有人伤筋断骨就一定来找他。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马就心明眼亮,然后双手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得疼痛,断骨头就已经接上了。神吧,不过找他看病有一个规矩,就是必须要先付七块银元,要不然他不给看,所以人们当面叫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

书中的这些人都很厉害,他们都有各自的本事,所以人们称之为奇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奇人,我们称之为“达人”。在上学期我们学校举办了 “达人秀”,就涌现了很多“达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特长,都发挥到了极点。但是你知道他们为能有今天的成就付出了多少吗?就拿“刷子李”来说,他刷了多少墙,练了多少次才可以做到这样。再比如说孙杨哥哥和叶诗文姐姐他们都是游泳健将,在伦敦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了金牌,殊不知为了这块金牌他们在游泳池中洒下了多少的和汗,正因为他们不断地付出,才会有今天的成功。

这让我深深地到:做一件事只要坚持不懈,认真地去做,就一定会成功。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身边的奇人作文800字【三】

《俗世奇人》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这个暑假,我已经将这本书读了好几遍。

这本书主要讲了几位厉害的手艺人,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杨七、杨八和刷子李。先来说说刷子李的故事吧,刷子李是刷白墙的,在他的行业里,就数刷子李最厉害了。只要有刷子李,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刷子李给自己刷墙定了一个规矩,只要刷墙时身上有一个白点,白刷不要钱,刷墙的时候,他穿一身黑衣。刷子李收了个徒弟,名字叫曹小三。曹小三一开始不信刷子李有这种厉害的功夫,后来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刷子李真的有这种特技。但是好景不长,有一次,徒弟曹小三发现师傅身上有一个白点,黑中白比白中黑更加刺眼,师傅如山般的形象在他心里轰然倒去,为了给师傅挽回面子,他决定不把这件事情说出来。可是,师傅说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小三,我想你也看见这个白点了吧。”说完,他把黑衣往上一提,原来是衣服破了个小洞,小三看见这副模样后,一切都懂了。

刷子李的手艺令人佩服,原本刷墙的人都是满身白,他却是满身黑,而且粉刷的质量也很好。

再说说杨七和杨八的故事吧。杨七和杨八是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有一件事使他们的茶汤店火爆了起来。有一次,一位大官要喝他们家的茶汤,他们就做了一份给那位官人,大官人误以为那里面的芝麻是脏东西,见了就恶心,这可怎么办呢?杨七和杨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如果直说那是芝麻,那会让大官人觉得自己没文化没见识。这时,杨八突然急中生智,对大官人说:“小的不知大官不喜欢芝麻。”这一句话,缓解了这份尴尬,从此以后,杨八和茶汤店出了名。

读完这则故事后,我想:“杨八真是个聪明的人啊,简单的一句话就成功地消解了那段尴尬,还给茶汤店做了一次美妙的广告。同时,这则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只要善于思考,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身边的奇人作文800字【四】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原以为这是一本散文集。打开一看才发现是本短篇小说,而且讲述了很多有奇特技艺或做出怪异举动人。看了其中一些故事,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行为。

《酒婆》中的老板本来是卖掺水的假酒,一直到也是相安无事,当他打算重新做人,开始卖真酒时,不料却间接地害了一个人。文章最后一段写了老板发现祸根出在自己身上,酒馆里的酒客们想必也知道事情的原委。他们对肚中的酒一清二楚,酒婆出事那天的酒是真酒,他们也能尝出来,再结合酒婆与平日不同的旋转方式和酒的效果,便可以想到问题出在酒身上。这使老板迷茫了,每个犯了错的人改过自新时都会受到阻挠,也会迷惑于自己是否真的该放弃原本的生活,但坚持下去,坚定自己正确的选择总会见到曙光。不过,若是从一开始就卖真酒,也不会发生这些事了。

《认牙》使我感到了华大夫对工作的认真程度,这不是忘我,是忘他人啊。医完病人的牙后完全不记得病人的长相或许可以认为是大夫的记性不好。但不记得人却能认出自己医过的牙这就证明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牙齿上了。那个通缉要犯估计就是认为华大夫记性不好,不记得病人而医术又好,才去他那修牙的',却不曾想他记牙不记人。当医生能当到华大夫这种境界,也十分难得了。

看了《小达子》后在想,那中年男子的怀表链可能也是从哪个达官贵人身上偷来的。不禁觉得很好笑,两个小偷拿着别人的东西,抽过来,取回去。小达子以为这次赚大钱了,而那男子却认为一笨手笨脚的小偷干这行当就算了,但偷的居然是他的东西,心里肯定也在嘲讽小达子,顺便给他上一堂课。两个小偷比谁的偷技高超,败者没再出现在最容易偷钱的地方,看来无论谁,做哪个职业的人都是有尊严的。

俗世奇人,平凡世界里与众不同的人,他们做出了奇特的事情。庸俗的世界不是你平凡的理由。

身边的奇人作文800字【五】

这个暑假在我们班主任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冯骥才老师的《俗世奇人》这本书,在这里我和大家谈谈我的感受吧!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狗不理》这个故事:我一看到这三个字,脑子里就不由地浮现出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看见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当时我还不要吃,可现在读完了这个故事。我的馋虫却来到嘴边。听我慢慢道来:狗不理包子本来是没有名字的。“狗不理”这三个字本来是个骂名,是别人想把他的包子骂“砸”了而取的名字。可是说来也奇怪,这本来不好听的三个字,可是越说越让人听着有故事,也越使这个包子闻名天下。这包子不但名字有趣,味道更是香飘十里,这“狗不理”包子是用肚汤排骨汤拌馅,而且在包时还都会在上面放一块猪油,更滑,更香,更入口更解馋!

除此之外,还刻意在包子的.模样上来点花活儿,皮捏的紧,褶捏的多,一圈十八个褶,看上去像朵莲花一样美不胜收。想当年这狗不理包子也是皇帝们的喜爱。像我们这些大吃货听了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很想尝尝呀!我是刚从北京回来,我这肠子都悔青啦,不过再让我遇见,我肯定每个口味吃个遍!

从冯老先生的笔下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天津,了解了天津人们的平淡生活中的闲闻趣事。这本书里的每个小故事都告诉我一个小道理,不服输的精神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天津的人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