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逛三月街作文300字(小学三年级写大理三月街作文300字)

逛三月街作文300字(小学三年级写大理三月街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3-06-17 23:13:30
逛三月街作文300字(小学三年级写大理三月街作文300字)

逛三月街作文300字【一】

前两天《牯岭街》4k修复版即将面世,并在北京、上海电影节上与观众见面的消息不胫而走,我也着实兴奋了一把。不少人愿意尊杨德昌为台湾新电影的旗帜性人物,华语电影界的大师—过蒙拔擢,事情本来的面貌便会籍此模糊不清,所以,不希望被符号化为盛名所累的杨德昌,应该更喜欢我们称他为“洞见世相的社会旁观者,一位从市井走过又返归市井的哲人导演。”

我们习惯于跟从一位导演的镜头,走入那每秒24帧编织的,充斥真实与荒诞的世界。但杨德昌的镜头,与同时代的侯孝贤相比,却有共同之处,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大量的空镜,极少使用近景特写;仿佛不近不远的位置,脚步飘忽,漫不经心地向着街口转角处,向着空旷的回廊投下一瞥,就这样,若即若离地注视着那行色匆匆的身影,那窃窃私语的男女。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次地流连街头,小心地打量这个世界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们,于是,在那一刻,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看客视角却将不相熟识的命运相连。毫不相干的生命,便在彼此之间留下了交集。我们虽是看客,却都在这样的窥视行为中,变成了参与者,也书写了故事的一部分。

法国社会学者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曾提出“记忆之场”的概念,大意是说时间空间的了流变所留下的记忆、场所都是构建历史的重要条件。与历史本身的指向性不同,旁观者透过场所窥见的“记忆”,往往与客观存在的`历史存在不可弥合的距离。杨德昌电影中常用的看客视角,正是利用一个多少有些出离的视角,在无形之中塑造着属于每个看客自己的记忆,冲淡、反抗着直截了当气势汹汹的历史叙事。

对世事的洞察,造就了杨德昌的隔岸观火式的,近乎残酷的冷静。降生时的颠沛流离,童年时由家庭至社会无孔不入的压抑气氛,演化成了七部长片种随处可见的阴郁气质。对于这个贯穿了他整个成长历程,令他又爱又恨的“第二故乡”,杨德昌倾注了全部心,以贾岛、孟郊式的苦吟,十年磨一剑的创作,极力刻画这个社会城市中产的方方面面。起初他透露出对少年乡土纯真年代的眷恋,后来他撕开社会的虚伪面具,控诉日益沦丧道德的集体性迷失,尔后他又透过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告诉你自己所看不到的另一半世界......他会一个接一个地戳破面前的所有幻想,哂笑着“这世界并不值得你留恋”,他又会在弥漫着悲情的城市中,让男女主人公相逢在街口,在霓虹中拥吻;也会偶尔展示温情的一面,一句稚嫩的“我好想你”瞬间融化冰冷了太久的现实。

一路走来,有笑有泪,有寂寞寥落有困顿迷失,最后所有的情绪交汇出了《一一》中的温情与平和,汇成了生命的和谐。《一一》有着大彻大悟的禅意,中年男人的事业家庭危机,少女误打误撞纠葛不清的恋情,儿童无邪的目光……人们各有各的纠结,各有各的生活要过,或喜或悲,总要一一来过;新生儿的一声啼哭,老人在睡梦中溘然长逝,依旧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这样的大悲大喜,然而新的太阳总在升起,明天睁开眼睛,依然要去面对尘世的挣扎,总要挨过那些柴米油盐的日子。

这世界总有太多遗憾,抱憾时间太短,感叹生命一点点流逝,双手只觉得日渐空虚;投缘的人只能聚散匆匆,相爱的人只是相视一笑后转身离开。人人都困在自我的“局”中,苦苦冥思不得出路,但儿童稚嫩的质问却可以瞬间击碎这日渐僵化的迷局,“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有时是前面一半,有时是后面一半,总有一半是看不见的。”恍然之间,你好像什么都明白了,有些尴尬又颇为释怀地挠头笑笑,日子如流水涓涓,悲伤喜悦的戏码交替上演,最后却总是归于平静。就这样,从开始到结束,不增不减,从一个“一”,到另一个“一”。

从电影建构的世界中抽身出来,你也不由释然,这三四个小时盛放的,是整个世界的容量。

逛三月街作文300字【二】

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云集山头旷野,即兴对唱;嘹亮的歌声像阵阵海浪,此起彼伏,响彻山间。唱完了歌,热闹的人群中又开始了“打扁担”、“打铜鼓”等传统活动这就是广西壮族三月三山歌节的场景。每到三月三,广西的人家都要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

三月三的来源有个传说。相传,有个叫刘三姐的姑娘,她心地善良,歌声优美动人。她经常教百姓们唱歌,受到了百姓的爱戴。但后来她遭到了迫害,被人推入水中。刘三姐没有沉入水底,而是骑着一条鱼飞上了天,成为了歌仙。为了纪念她,人们把她升天成仙的日子三月三,定为了节日,并一直流传下来。

三月三这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对歌,当地人称之为“赶歌圩”。大家身着盛装,聚在山头旷野、竹林草坡歌唱。歌声连绵不断,深入人心。一会儿让你感觉置身云海间,云雾绕着你翩翩起舞;一会儿让你仿佛走进了森林,绿色在你旁边荡漾开来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悦耳动人、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民族节日披上了迷人的音韵纱衣。

“打扁担”也是一项广受欢迎的活动。三月三这天,村头巷尾,随处可以听到扁担“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敲击声,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清脆高亢,热闹非凡。表演者或四人一组,或八到十人一组。他们手执一根扁担,配合着轻松悦耳的竹筒伴奏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声合着村民的欢笑声,汇成和谐幸福的声浪,激荡人心。“打扁担”的表演寓意着丰收喜庆,寄托着人们对来年丰收的美好祈盼。

儿童最喜欢的是做五色饭。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壮族人家会采来红兰草、黄花、枫叶和柴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液浸泡糯米,蒸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这样做出来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斑斓,就像彩虹掉进了碗里;口感柔软滋润,吃起来唇齿间有淡淡的植物清香,令人回味无穷。据说五色饭受到了仙女的赞赏,人们吃了会身体健康。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

三月三,驱除了人们辛劳一年的疲惫,让人们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

逛三月街作文300字【三】

今天是七夕节,牛郎织女相逢的日子。

这天,点点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天幕下,一眨一眨闪着光,汇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银河。

我双手相扣,猜想繁星闪烁,在那缥缈无边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定然陈列着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那些物品定然是人世间从未有过的奇珍异宝。

我仰起头,望天,不禁喃喃自语:“天上有神仙吗?神仙有宝物吗?宝物又会有什么呢?”

璀璨的星空让我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编织美丽的梦想,萌动恬静的情思,低吟绮丽的小诗……

我抬头仰望天空:黛蓝色的天幕上缀满了晶莹闪烁的星星。突然,星星全部旋转起来,像节日的礼花,像一条条火龙……我惊讶地瞪大了双眸。随后,我头晕了,感到天旋地转,我双眸一闭,陷入了昏迷……

呀!!

我骤然睁开眼,神色微微有些紧张。

对了!我疑惑又略带迷茫地看向周围。置身于安宁清远的夜色里,任海风轻柔舒爽地抚遍全身,银色的发丝吹在脸上,不禁有些麻痒。听,蛐蛐在草丛中动情地吟唱,清亮如溪,空灵优美,如闻天籁。萤火虫在远处的丛林闪烁着迷离的光,蘑菇散发着银蓝色的幽光,安然,静好。四周是人群的温度,繁华的街道,令人心碎。我身着复古哥特式日本浴衣,银色的长发松松披在衣服上,手提鼓鼓的哥特式日本布缝小提包,给人一种古朴,陈旧的美感。

我惊惶不定地看了看自己的着装和周围。

这,这是哪儿?!

逛三月街作文300字【四】

农历三月三,也叫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节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三月三活动,广西首次在三月三节日放假两天,实在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细雨绵绵,我来到了壮乡。这壮乡隐藏在群山怀抱之间,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脚楼,满地都是嫩绿的野草,一副多么美丽的田园诗画啊。朴实的壮族人们热情地邀请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进屋里歇息,避雨。我进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热情地给我沏上了一杯热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谈起来,对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传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人们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

雨停住了,人们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了。只见方圆几十里的壮族男女青年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来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台上载歌载舞。圩台周围人山人海,煞是热闹。我好奇地望着舞台上,只见男女分成了两个队,像抛绣球一样,你抛来一句,我就回一句。对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内容也更精彩纷呈了。姑娘唱问:“什么结果一条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结果一条心呀!”还有很多斗智的歌词,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带入到了思索歌词之下句的境界中了。蓦然回过神来,才知壮乡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壮乡人民对于歌曲的追求之多,这些早已把人们都折服了吧。天色晚了,人们渐渐散去了,但这壮乡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