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与父母的故事800字作文记叙文(和父母谈心的作文800字)

与父母的故事800字作文记叙文(和父母谈心的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3-24 14:32:35
与父母的故事800字作文记叙文(和父母谈心的作文800字)

与父母的故事800字作文记叙文【一】

从前,有一个老人,父母已故,儿女双亡。独自一人孤零零地生活中一个院子里。老人的生活很拮据,很贫穷,他每天早早起床到山上砍柴,摘野果,找野菜,每天就吃这些野果,野菜。老人爱种荷花,他在院子的小池塘里种了许多荷花,当他感到孤单的时候,就会去看看荷花。其实,老人曾养了一只兔子,他把兔子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兔子有时也会逗他开心,可是,有一天,他的兔子被一只狐狸吃掉了,老人悲痛欲绝,从此,老人对狐狸十分厌恶。

一天晚上,老人在屋里睡觉,突然听见院子里传来“咚”的一声,老人马上跑到院子里去,发现一只狐狸正在池塘里苦苦呻吟,老人立刻拿了一把耙子想要把它刺,但是,老人看到狐狸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光,并且嗷嗷地向老人求救,老人被他感动了,非但没有把它刺,反而把它救起来,放它走了。

一个星期后,狐狸突然跑到老人的家里,大声叫着,还咬着老人的裤子不放。刚开始,老人以为狐狸不识好歹来咬它,便狠狠地把它踢出去。但是,狐狸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咬着老人的裤子,好像有什么急事。于是,老人便跟着狐狸走,当他们刚走出院子的一瞬间,地震发生了,疯狂的地震,使得山崩地裂,老人的家刹那间变成了废墟。地震过后,老人对这只狐狸感激不尽,于是,把它收养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狐狸一直帮助老人躲过一次次灾难,每天逗老人开心,使老人不再孤单,老人也倍加疼爱这只狐狸,每天给他好吃好喝的,像对待儿女们一样对待它。从此,老人和狐狸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与父母的故事800字作文记叙文【二】

2.要检验自己内在的信任感是否厚实,首先要关照“眼神”对我们的意义。

3.当我们发现自己在某段关系中,总是被生气、难过、讨厌的情绪淹没,这段关系的背后,肯定隐藏着我们早年与父母相处的缺憾。

4.承认渴望,也就理解了自己想要寻找的方向。

5.当年岁增长,我们的心智可能更坚强,但心底却可能更悲伤——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信任与了解我们的人越来越少了。

6.愿意相信别人而示弱的人生,才是真正健康的人生——因为故作坚强地活着,往往过得很辛苦。

7.依赖并不可耻,它代表我们心里还愿意信任那个纯真弱小的自己。主动和父母或他人重建安全关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我们心里那个弱小的自己。

8.当我们打心从心里感受不到爱,就容易困在黑暗里,不论我们多努力想充实自己、填满自己的生命,还是会感觉到深深的孤单。

9.因为无感,让我们即使在对方面前,也感受不到彼此。

10.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越深,越会阻碍我们清晰地观见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且使我们变得容易为父母互动所激发的情绪所扰。

11.一个挨饿的心灵,也许外在可以生活得很好,内在却总计划着从这样的生命里逃亡。

12.当我们内在处于一种“无法信任自己”的状态时,所看到的外在环境往往是“别人不相信我”或“别人不尊重我”。

13.我们要这样隐藏在“我不相信自己”的骗局背后,往往是因为:不够相信自己,就会害怕被别人看穿那些不美好。

14.没办法打心底肯定自己存在的人,往往能从生命中找出一段不被信任的深刻经历。

15.在幻灭中调适心情,以及学习接受无法控制,是挫折忍受力的来源,逐步形成我们成年后的抗压力。

16.这就是“矛盾意象”的力量:当我们化太多力气阻止自己去想,那件事情反而对我们更加重要。所以,要让自己沉浸在一种相反的状态里。

17.当年被如何对待,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好,而是父母带着他们的遗憾与伤痕,所以也只有能力如此对待。

18.依赖不是为了告诉我们离不开谁、不能没有谁,而是为了认识自己内在真正的渴求。那是一种童年时期未被满足的.渴求。

19.当我们无力向颁布禁止讯息的人询问“为什么不行”时,无形中也就发展出一套在禁止讯息中生存的逻辑——要不就是说服自己,被禁止也没什么不好;要不就是编造谎言,蒙骗那些我们需要顺从的人。

20.隐形攻击是一种父母加在子女身上的情感包袱,但它往往是透过柔顺的善意而生,我们可以视之为一种软性的要求,伴随着父母诚恳的、透露着“我都是为你好”的眼神和话语,就这么一天天深植于我们内心。

21.自由加自律,会为我们带来享受自我的快乐。若少了自律呢?可能就会让人活在一种缺乏边界的自我焦虑中了。

22.这种限制的框架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哪里、可以成为怎样的人。于是,我们拥有了成为一个人的方向。这是人生必备的框架,是一种有“边界感”的框架,让我们不至于被过多的自由给淹没。

23.孩子的生活与梦想,往往夹杂着父母所投射出来的未完之梦。

24.如果我们宁愿停留在此刻抱怨,那么,抱怨背后的真相可能是:其实是我们自己无法放下父母的梦想。当我们不愿真正放弃父母的梦想,就会让自己陷入无法真正自主的处境。

25.在父母的内心深处,往往藏着一个说不出口的声音:他们总是盼望我们能在他们入土后,还能幸福快乐地活着。对父母而言,我们一辈子的快乐,才是系在他们心头最重要的梦想。

26.释放童年的痛苦,不代表我们不需要扛起自己的责任。当我们愿意承认和感受自己,我们的内在将更加强大、有能量。尝试找回心的力量,最好的方法就是:扛起父母以外的、属于自己的责任。

27.成年后的孩子与父母,终究要面对自己的难关与未来,谁有没办法真正帮得了谁。

28.人的天性本身就具有一种“双性特质”——一个住在世界可见之处的性别特质,和一个住在世界不可见之处的性别特质,而我们却不见得知道,自己压抑了哪一种特质。答案可能在我们对父亲与母亲的认同上。

29.我们用一个虚幻的笼子,关注了原本可以自由的自己。

30.让我们一起行行好,好好向幻想中的那对完美父母道别,然后看到现实生活中父母真实的样子,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

31.越是对自己父母生气的人,其实越放不下父母带来的创伤,最后只好用不快乐来纪念被父母伤害的过去。越是对父母生气的人,其实也越胆怯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所以常常把错怪到父母制造的伤痛上,这样就可以永远活在童年的伤痛李,不用成为成年的自己负责。

与父母的故事800字作文记叙文【三】

从前,有一只非常可爱的一只小刺猬,它的妈妈有一种很奇怪的毛病,就是每天要吃好多的苹果。如果一天内吃不到苹果,就会莫名其妙的难受与痛苦。所以小刺猬每天都要找许多的苹果,因此它整天忙碌不停。

有一天,它找到了很久,只有一棵小苹果树上还有些果实,可小刺猬又累又饿,实在没力气了,就在这时,有一群健壮的山羊路过这里,其中有一只好奇心很强的小山羊,看见了小刺猬无精打采的样子,便上前关心地询问:“小家伙,你怎么了?”小刺猬肝肠寸断地说:“没什么,就是想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给我妈妈吃,可我现在饿的'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小山羊听了,接着又问:“你为什么摘下来的苹果自己不吃,反倒给你母亲吃呢?小刺猬听了,就将妈妈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小山羊。小山羊被它的孝心所感动了,便对它说:“我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有点小,但是我可以叫上我的小伙伴们帮助你一起采苹果。”小刺猬听了,眼睛里滚动着晶莹的泪花,高兴地点了点头。小山羊见了,就将自己的伙伴们给召集过来,商量好后。小山羊们先退后几步,然后用它们团结在一起的最大冲击力来撞击,“啪啪啪——”的好几声,苹果便正好掉在了小刺猬的背上。小刺猬抖了抖身上的苹果,开心极了!小山羊看了看小刺猬身上的苹果,关心地对它说:“小刺猬,你快回家吧。天也不早了,别让你妈妈担心了。”小刺猬听了,感谢的点了点头。

太阳渐渐西沉,小刺猬和小山羊这两个刚刚认识的新伙伴,正依依不舍地分开。但它们还约定好了,明天它们还要一起继续帮忙找苹果给妈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