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表达我对别人温暖和爱意作文(别人帮助自己让我感到温暖作文)

表达我对别人温暖和爱意作文(别人帮助自己让我感到温暖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31 07:11:49
表达我对别人温暖和爱意作文(别人帮助自己让我感到温暖作文)

表达我对别人温暖和爱意作文【一】

我深爱着你们——我的奶奶;爸爸;妈妈;姐姐;欧阳子茵。

想想我已21岁了,21年了,我给你们有多少关怀?又有多少安慰?这个数字我不敢想!长长黑夜,这是我的心绪!每一次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会想起你们,又是在天亮的时候又忘了你们的心酸!虽说自己明白,却分文不值。有时我会觉得自己还小,这,只是个虚伪的借口。人总是在无知的时候,会找个愚蠢的借口,来弥补自己的过错,想想又何必,骗得了爸妈,骗不了自己,骗得了自己,骗不了我自己的良心!曾经的过错总是让我迷失,几时才能觉悟便成了一个新的借口。错,还是在继续!没有旁人的提醒便又是一个借口!错,还是在继续!……人生太多的无奈,无奈是因为我们一直走过来。迷失了自我,我的生活看似快乐,却是忧伤!

2014年的.今天,当妈妈泪流满面的的此时此刻,是真的说不出的痛,急痛攻心。想想和爸爸妈妈又算得了什么,自从我回去读书那年开始,家里的一切都变了,变得陌生,变得冷淡。

其实我早就该明白。爸为什么这两年脾气如此的的大,如此的暴躁,让我们过年也不能开开心心的一起吃一顿饭,因为就是我回去读书了他才变得烦恼很多,脾气很大,或许压力太大了,同时也让妈妈和奶奶,姐姐受到如此的委屈……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我知道,再多的话语也不能弥补你们所受的委屈,可我还是想在这对你们说“对不起”谢谢有你们在。

我在想假如我没有回去读书,一直赚钱,帮爸妈减轻压力,这样他们是不是就会过的开心点,我在想,假如有钱了,他们就会过的开心,我在想,或许,我真的很自私‘很自私,就因为自己要读书,想读书,让爸妈受了那么那么多的苦,以前,我觉得我读书没有给他们带来压力,什么都不用他们出钱,可今晚想了很多,一个人在想,我因为读书了,爸妈起早贪黑,一头白发,却还要为我担忧,因为帮不到我,他们会天天为我担忧,会担心我穿的暖不暖,吃的饱不饱,过的好不好,却不顾及自己的生活……好不容易一年熬到头了,又在想着欠别人的钱,要从哪里拿来还人……

我在想我真的真的很不孝…就因为自己的一点自私,让爸妈遭了那么多的罪,受了那么多的苦,受了那么多的委屈,流了那么多的累…

爸爸妈妈,奶奶姐姐你们辛苦了,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一定会懂得做人,努力赚钱,让你们过得生活无忧,一家人开开心心的。

表达我对别人温暖和爱意作文【二】

最近,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关于高考成本的问题的说法,给我的感触太深了,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22年高考成本的变迁,几许欢喜几许哀愁。下边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70年代一本练习本,一碗绿豆汤,高考花5毛钱;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妈妈熬的鸡汤,花费350元;00年代请家教,租宾馆,高考花费5000元;10年代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4万元……

高考已经沦为三拼游戏,首先是拼体力,看谁参加的特长班、培训班、兴趣班多、看那个学生做的题目多。其次是拼金钱,老师不会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奉献的,要收费的。要家长购买这样那样的资料,补脑液要花钱;再次是高考的关键时刻,父母要做好后勤保障。

不同的家庭造就不同的命运,富二代的命运呢,有较好的经济资源,参加的特长班、培训班、兴趣班、家长陪读、让孩子租住在学校的\'附近,再一对一的家教补课,确实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得分机会。

在看我们的农二代、穷二代,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教育也提供了改变他们命运的通道,他们很少拥有特殊的资源,根本就没有财力吃什么补品,上什么补习班,有的甚至连学费都交不上,还要靠社会的力量来资助,甚至靠贷款来交学费,只能通过寒窗苦读,靠自身的的顽强努力考出优异成绩,实现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的数据及看法来分析,从22年前花费280元,现在花费10万,高考成本涨了300多倍,相对应的是人们收入的普片上涨。高考成本的变迁,首先,反应两代人的高考成本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区别,原因在于两种东西,一种是服务还是利益的观点,以前讲的是服务,现在讲的是利益。其次,是反应了不同的家庭,富二代、穷二代的高考成本,一个是物质上的成本,高额的成本投资也不一定收到理想的回报;相反,一个是劳务成本,虽然没有高额的成本,也可能换来高额的回报。最主要的还是反应了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变迁。

表达我对别人温暖和爱意作文【三】

回到家,我刚想对妈妈说那三个字,可是看到那张熟悉的脸我的脑袋突然一震,忘词了,妈妈见我傻傻地站在门外,摸了摸我肩:“宝贝,干什么呢?快进屋!”踏进家中,我便加快步伐走进房间,暗暗骂道:“不就三个字嘛?忘什么词?”第二次,我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那个,我,我……”结果,我竟然说:“妈妈,我要喝水。”哎,这三个字倒底是何方神圣,竟然两次都失败了。这时,妈妈喊道:“吃饭了。”我坐在位置上,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想起在我发高烧时,深夜送我到医院的是妈妈;在我忧伤的时候,给我安慰的是妈妈;在下雨时,为了不让我感冒,而让自己被淋的湿淋淋的也是妈妈……我的鼻子一酸,跑过去一把抱住了妈妈,边流泪,边一边大声喊:“妈妈我爱你!”妈妈,先时是一震,然后转过身来,也抱住了我,说:“傻孩子,我也爱你。”我突然发现:妈妈在偷偷的抹眼泪……

一句“我爱你”,在我们这儿类似很普通,可是,在我们的父母那儿,却值得一直铭记在心。

表达我对别人温暖和爱意作文【四】

相信自己,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认同,一种肯定。但盲目的\'全然相信自己,一味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绝对不可取的。撞了南墙还不肯回头,踏入泥沼还不知握住别人垂下的绳索,结果只会是头破流,自取灭亡。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路。相信别人是一种理智。全然相信别人而怀疑自己就是不明智了。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却没有自己的主见。那么当人群散去的时候,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才能走出精彩人生!

表达我对别人温暖和爱意作文【五】

您好!

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我们联系最紧密的人。从我出生开始,您对我的爱始终如一,始终把我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东西比我珍贵。

我生病了,您一下子就心急如焚,赶紧给我买药,不时还问我身体状况,有首诗非常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对我的呵护就像那烈日的阳光,是那么炙热。

我的.数学成绩不稳定,您总操心我的数学,为此,天天给我复习,白发多了好多根,最开始我还不愿意,因为占用了我玩的时间,随着数学成绩渐渐提高,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用心良苦。现在我懂事了,一定不再让您操心了。

还有一次,我忘带记号笔,可马上要上课了,您一路跑步到文具店去买比,回来的时候已大汗淋漓,衣服全打湿了。我非常惭愧,一晚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每当想到给您添的麻烦,我的眼泪就禁不住流出来。

妈妈,我现在长大了,也懂事了,我以后一定学好数学,不再让你给您操心了,妈妈,请记住:“我永远爱您!”

祝:天天快乐!

您的儿子:钟惟扬

2013年3月7日

表达我对别人温暖和爱意作文【六】

在残奥会上,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以下是口袋作文口袋君为你准备的相关里约残奥会作文素材,欢迎阅读。

里约残奥会作文素材——游泳小将徐佳玲的追梦人生

“残奥会给了一个梦让我去追,这样的‘追梦人生’ 挺美妙的。”11日的残奥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后,游泳小将徐佳玲对记者说。

不久前刚满14岁的徐佳玲,是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这个来自宁波的小姑娘在接受采访时还有些腼腆和羞涩,但当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她瞪大眼睛、目光坚定地表示:“有朝一日,要站在奥运的最高领奖台上。”

实际上,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原是父母无奈之下替徐佳玲想出的一条生活出路。

5岁时,徐佳玲因车祸不幸失去左臂,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注定比普通人艰难。从那以后,她变得不爱说话,整天郁郁寡欢,一家人也为此生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

为了让徐佳玲长大后有个好的出路,父母左思右想后把她送去学游泳。一来是因为女儿从小喜欢玩水,但最重要的还是想让她成为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这样今后的生活可能会有个不错的着落。

然而,父母的无奈之举,却成了徐佳玲另一段美丽人生的开始。从6岁开始踏进游泳馆训练,徐佳玲在水里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喜欢在泳池里穿梭的感觉,一天游几千米也不觉得累,游泳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对生活有了追求。”接触游泳之后,徐佳玲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她的性格变得开朗,话也多了起来。

经过几年的训练,具有一定天赋的徐佳玲开始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2015年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徐佳玲独得3金3铜,同时打破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全国残疾人纪录,成为残运会上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伴随自己的成长,徐佳玲的目标也越来越高——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今年1月和6月,她分别参加了在克罗地亚和德国举行的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顺利取得了里约残奥会的参赛资格。

里约残奥会,作为“菜鸟”的徐佳玲要参加6个项目比赛,在第一个比赛日她就夺得一枚铜牌。在11日的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中,一度落后的她在最后50米奋起直追,一路赶超最终获得第四名。

“第一次参加奥运比赛还是有点紧张,但实力基本上发挥出来了,教练叫我别有压力,别想成绩,游好就可以了。”

有了这次奥运初体验,徐佳玲相信自己又离梦想近了一步,“我还小,对我来说很重要,下次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残奥会是“造梦工厂”,有许多像徐佳玲一样的人在这里追逐梦想,缔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正如徐佳玲所说:“我觉得我的生活很精彩,一点不比身体健全的同龄人差。”

27岁的冯攀峰在自己轮椅乒乓球生涯的第17个年头,用3:1的`比分为中国代表团拿下里约残奥会的乒乓项目第一金。

如果不是老一辈残疾人乒乓球冠军们2000年在江苏邳州市“希望之家”残疾人学校的一次乒乓球表演,今天这一刻的冯攀峰会在哪里,做些什么,都不得而知。但那一天过后,10岁的他突然发现“原来残疾人是可以参加一些运动会,为国争光的”。

和同样因小儿麻痹症而身体残疾的同学一起,素来对乒乓球感兴趣的冯攀峰开始了训练。但十几年前训练条件堪忧,冬天没有暖气,轮椅运动员活动范围小,身上热不起来,轮椅又是铁圈,冬天的时候手要推着。“手脚都容易有冻疮,打的时候就流,”他回忆起那段时光,“但大家一起练习都挺高兴的,就也没觉得有多苦。”

对那个时候的冯攀峰来说,对乒乓球只是喜欢,并没有想过以后要去拿什么冠军。但8年的光阴悄悄过去,他从省队到了国家队,并在北京残奥会上收获了男子3级单打冠军,2012年的伦敦也是如此,到今天,他实现了该项目残奥会的三连冠。

冯攀峰说,自己的偶像是邓亚萍,同样有着刚出道时不被人看好的经历,也有付出超越常人努力而向上登攀的人生轨迹——这一点很像他的名字。“所以我很崇拜她。” 冯攀峰说。不过现在大大小小的众多赛事冠军,已经让他和自己的偶像默默看齐。

但乒乓球给予冯攀峰的,不仅仅是奖杯与奖牌,更重要的是来自内心的变化。“残疾人,无论是参加体育运动还是上班、无业,我觉得最难克服的是一个心理问题,就是一种自卑感,这个是再怎么开导也开导不了的,”他说, “必须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拿到成绩之后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慢慢地我们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出去以后从来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他也会经历迷茫,这一次来里约,他一直努力想找回前两届的状态,两届冠军的过往本身也是一种莫大的压力。“决赛前就跟自己说,反正我进决赛了已经,就放开打吧。”今天每次关键得分,他都会怒吼着给自己加油,直到拿下冠军点之后高高地举起手臂庆祝。他说:“拿了之后就觉得,这一路,挺精彩。”

这样的精彩还会继续下去。“我们的周期还是比较长,因为坐在轮椅上,不像他们的运动量那么大,”冯攀峰说, “现在残疾人乒乓球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很多的比赛,我会继续打下去。”

当然,这样的道路总会有一天走到一个要说再见的节点。对他来说,那个节点因为距离太远而充满着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之中,有一点是早已肯定的。

“现在还不好说退役之后的事情,但是我觉得退役了跟乒乓球肯定是离不开,无论以后做什么,哪怕是去从事了别的工作,业余我也还是会去跟一些爱好者们打乒乓球,” 他说,“我并不算是非常职业的运动员,但乒乓球对我来说已经是人生中没法分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