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作文本中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作文正标题副标题格式)

作文本中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作文正标题副标题格式)

更新时间:2024-05-11 16:14:08
作文本中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作文正标题副标题格式)

作文本中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一】

(一 快速记忆标题作用口诀:吸读线象,概括心情。

其中吸读是指吸引读者,线是线索,象是象征,概括即概括内容,心指文章中心,情是指作者情感。

(二 具体分析

(1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2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3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如《藤野先生》《邓稼先》《背影》,既指线索,又饱含感情。

(4 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如《二月三十号》。

(5 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如《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作文本中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二】

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总结:关键词语含哲理。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总结:人物同一象征义。

例3:《变色龙》

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变色,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总结:内容主旨紧联系。

例4:《我的第一本书》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联系文中内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总结:先表后深理顺次。

作文本中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三】

1、线索。

2、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5、概括文章内容。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作文本中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四】

作文本中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五】

市民享用。我会将这样洁净的水洒在嫩绿的小草上,洒在鲜艳的花朵上,让花草送给人芬芳。 只有从懂得环保,每个人投身环保,盐城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来吧,朋友,这里有无边无际的草地,美丽芬芳的花园;来吧,朋友,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宽阔清澈的河流穿城而过,河流还会伸出无数的臂膀,那是一条条清澈的小溪,孩子们在那里玩耍,远处还会传来清脆的鸟鸣。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假如我是环保局长,我会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创建绿色城市。我不会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接电话,我会奔走在盐城的大街小巷,看看盐城的天是不是那样蓝,看看盐城的地是不是那样干净,喝喝盐城的水是不是那样卫生。 假如我是环保局长,我不会让化工厂污染盐城的空气和土壤。我宁愿不要经济增长,也不能让化工厂的污水污染了美丽的家乡。如果家乡被弄脏了,这经济增长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我做不好环保局长,如果盐城成为不适合人居的地方,我会引咎辞职,因为我辜负了大家的希望。

作文本中主标题和副标题的格式【六】

(三)

◎ 严佳义

拖着行李箱,迈入校园,憧憬着未来的住校生活,我在心底高唱自由的颂歌。

父母权衡良久,才决心让我住校。我自幼便被当小皇帝养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步都未曾离开过家。我的学习也从未偏离父母规划的锦绣蓝图。可正是这样的现状,让他们开始担忧我没有社会生存能力。在关怀与放手间,一番斗争后,他们作出了抉择。去学校时,父母唠叨了一路,我敷衍着,暗喜终于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了。我终于挣脱束缚,获得了我所向往的自由。

学校的生活总是充满新奇,我简直乐不思蜀。我再也不事无巨细地汇报一天的情况了。父母打电话来,我就悄悄示意同学撒谎称我不在,万不得已时,我就应付几句,电话那头的声音总是充满焦灼与期盼,可我从未在意。

我不再被题海所淹没,我学会了花整个晚自习看闲书,然后赶在最后几分钟赶作业;我学会了用被子遮住手电筒的光,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违反纪律,偷看小说……一切迹象都表明,我在堕落,在沉沦,在挥霍年华,可我竟还沾沾自喜。

妈妈越来越担心,可我不为所动。

真是应了那句歌词,“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第一次月考卷发下来,面对着一堆符号,我竟无从下手。结果当然很糟糕,老师的脸色当然很难看。

面对倒数的成绩,我开始惴惴不安。的确,我满足了自己所谓的愿望,可我得不偿失。我几乎可以想象到妈妈火冒三丈地抄起拖鞋,痛打一顿后让我闭门思过的场景。我思忖是否要藏匿试卷或伪造签名,可我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即使如此不堪,我依然选择面对,正所谓“知耻者近乎勇”。

我破天荒地给父母打了电话,支支吾吾一阵后,妈妈听出了我的不安,她平静地问我是否没考好,我沉默了。自责与愧疚划过心头,瞬间,一幕幕场景掠过脑海。送我上学时他们哽咽的叮咛,听我不耐烦地接电话时的失落,还有看我狼吞虎咽吃点心时的喜悦……他们那么关心我,我却想把他们挤出我的世界。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对电话那头的他们说:对不起。

“这不只是你的错,”妈妈的声音竟与我一样自责,“是我以前太约束你,却又突然放纵。这值得我们共同反思。过多的约束会限制你,但没有约束,你就不能认清自我……”

也许错误更能给人以警醒。之后,我改变了很多。那些坏毛病,都在父母监督下一一改了。我也不再抵制他们的管教,因为我明白,没有约束,我走不远。

正如风筝与线,线牵制了风筝,可没有线,风筝会坠落。线不能太放纵风筝,因为过度放纵会难以驾驭,风筝很容易摔得鼻青脸肿。风筝和线必须相互依赖,就像我和父母。他们得控制收放的程度,而我不能一味想脱离,我得跟着线的步伐,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