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海南骑楼作文500字)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海南骑楼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4-04-19 02:08:44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海南骑楼作文500字)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一】

??丽的骑楼城初中生景物作文

朋友,也许你游览过许多城市,不知是否到过我的家乡——美丽的梧州。它坐落在举世无双的鸳鸯江伴,享有“小香港”、“宝石之都”等美称。来吧,朋友,美丽的梧州山城欢迎你!

来到梧州游玩,我建议你,除了去游览梧州的特色景点:如地处梧州市区最高而且风景美丽的白云山、闻名的龙母太庙、及庄严肃穆的中山纪念堂和宝石城等地外,还一定要去游玩一下具有岭南特色的百年古迹——骑楼城。在骑楼的'外观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如花窗、砖雕、牌坊等都十分古朴。它透露着一种中国骑楼城的文化气息,尤其是骑楼柱外的铁环更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听老人们说:“梧州地处西江、桂江两河交汇处,年年都被洪水淹,是人们用来栓船用的。”现在,我们已建造了河东防洪大堤,铁环虽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但它可作为永久的历史见证。而且骑楼城的西方文化痕迹也较浓,如罗马柱、圆拱形窗、穹雕等都是典型的西方建筑色彩。

骑楼城与步行街紧密连接在一起,走进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真让人眼花缭乱、流连往返。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还是要看什么、或者是买什么。这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最喜欢的是到书店看书买书,还有一元店也特别吸引我,走进去,我总要挑几样小玩具买下来。

每当华灯初上,整个骑楼城各色灯光不停的闪烁,简直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迷宫,你置身在其中,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购物。婆婆、妈妈经常带我在这里的小商店帮我挑选漂亮的衣群和发饰,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我爱我的家乡——梧州,更爱美丽的中国骑楼城!朋友,请你一定来我的家乡玩,到时我一定为你做导游!!!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二】

曾有网站做过一个调查:假如能够穿越,你愿意回到哪个时代?春秋战国、秦皇汉武、魏晋……不少网友首选唐朝,令人郁闷。盛唐气象,八方来贺,绣花枕头一包草。唐太宗算是一代明君,却也认为:“四海九州,尽为臣妾矣。”臣民没有独立人格,不过是“臣妾”而已;茅屋为秋风所破也就罢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去不得也,哥哥!

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参加辛亥革命: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列强,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3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

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影片《百年情书》,又在证明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实乃开天辟地空前之壮举。后人很难想象,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或生于富豪之家的华夏精英,放弃远大前程,为了一个渺茫或即便实现也无法消受的梦想,不停地以卵击石,抛洒热“灌溉于无穷”,唤醒国人,推翻了在中国施行了2000多年的帝制。

1911年4月8日,革命党人温生才突然刺广州将军孚琦,当局加强了戒备,预备响应广州起义的新军的枪机亦被收缴。黑云压城,鹰犬密布,大有天罗地网之势。为准备这次起义,同盟会精英尽出,下了最大的决心,筹巨款八方奔走,运物资殚精竭虑,国内同志和支持革命的海外侨胞莫不张目以待。广州起义指挥总部剩余的100多名选锋(敢队为同盟会骨干力量,明知不可而为之,皆愿战。林文表示:“余辈求敌耳,革命党之,可以灌溉于无穷,事之成败无足深计。”专程从日本回国赴汤蹈火的林觉民坦言:“此举若败,者必多,定能感动同胞。”有“炸弹大王”美誉的喻培伦更是毛发贲张:“非干不可,我一人也干!”

黄兴遂按原计划,于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日发难:当天下午5时30分,120余名锋由越华路小东营5号出发,直扑两广总督署,与十倍之敌激战至夜。可怜寡不敌众,孤军无援,55 位战,31 位被捕就义,共86人遇难。“未的同志,多已间道潜逃,四方亡命”。

报人潘达微收得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城南沙河马路旁的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毫无胜算、偏向虎山行、再向虎山行的黄花岗起义影响巨大,“一时风声所播,全国震动”。孙中山沉痛地说:“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岂止是吾党菁华,全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精英中的精英啊!

余东雄,生于南洋巨富之家,15 岁加入同盟会,是役拼在前,阵亡时年仅 17 岁,为最年轻的一位黄花岗烈士。林修明亦生于南洋锡矿富商之家,1907年任教于三堡学堂,叶剑英为其弟子。“剑英有云,修明实影响其人生之第一人也。”广州之役,林修明力战而,年仅25岁。若林觉民、喻培伦、林文、方声洞等皆为独当一面之将才,竟冲锋陷阵,玉石俱焚,令人痛惜。

“碧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心,乃大兴奋,怒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林觉民“定能感动同胞”的希望没有落空:听闻噩耗,湖北的革命党人“愤求速进”,当即着手准备再次发难。1911年10月10日,黄花岗起义过了不到半年,便爆发了埋葬清王朝的武昌起义。国人的'自由之路,每一小步都洒满了殉道者的鲜。

大陆、台湾、香港的语文课本不约而同地选用了林觉民感人至深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也!”

“意映卿卿如晤”,林觉民这封给妻子及其所深爱的华夏民族的情书,开篇即令人不忍卒读。一位怀必之心的志士哪来的这般柔情蜜意?“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不顾汝也。”真的爱你,真的不想让你和儿女以及同胞们在黑暗、恐惧中生存、长大;“勇于就”者,“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辛亥革命不同于历史上的诸多农民起义,那是一场真正的革命,为了民主共和、为了陌生人的幸福而浴奋战,英雄辈出、势不可挡,是最值得华夏民族纪念和骄傲的年代:碧黄花荐轩辕,天若有情天亦老。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三】

在读这套书之前,专门把《百年战争简史》读完,想先建一个框架,再来添细节,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觉得:

这套书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并不友好。

首先,这是写法决定的,写法是按照时间线来写,比如,第15章,加来围城战,1346~1347年,其实,重点不是加来围城战,而是“1346~1347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作者恨不得做一个Excel表格,A栏是一月,B栏是事件,依次类推,那么,这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知道,事件发展的是线性的,但是你之所以看书,是希望从更大的视角是审视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必然发展,乃至一些偶然事件对于整个过程影响的戏剧感,不然,还不如直接拿着时间表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比时间表稍微好一些,好在哪里呢?可能是一些后人资料的叠加吧,多是把后人一些评论和记录在事件上做一个添加,但这反而加重了整个行文的逻辑混乱和文本的繁杂感,如果加上繁多的地名人名,基本上形如车祸的灾难现场,不敢想象,这才是第一卷,据说后面还有四卷,这可能会是英美写百年战争中的翘楚,因为应该没人会这么写吧。当然,对于专业的研究人员,可能会觉得非常好。

其次,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很差,事件的描述避重就轻,对于前期的描述,战争的准备,财政的困难,行军的路线,可以说是不厌其烦,最好玩的是,如果某个人物在这个时间点(上面谈到的写法问题),刚好发生了一件事情,即便与该事件无关,作者也会不惜笔墨的扯开去说一下,这无意就分散阅读的注意力。而且在整个阅读中,作者反复的强调爱德华和菲力在财政上的捉襟见肘,以及受到地方的缠缚,几乎成了金科玉律和万能符,凡大事件,必贴,时不时的来一下。反到是事件的影响以及对于后续整个链条的影响,少,非常少,见解更少,这算是编年史写法吗?比如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事件,克雷西战役,就一句,这个事件的政治影响大过它的军事影响。

第三,翻译其实尚可,但这好比见房子,地基都歪了,房子自然建不好,翻译其实可以改变的,无非是对于一些我认为是原文中炫技的部分进行改写,比如我们知道,原文中可能为了避免人名的重复,可能会用到名、字、爵位,其实都是指同一个人,但是翻译还是秉承这样的风格,其实个人觉得未尝不可以,改写一下,把这些统一一下,方便阅读。

最后,需要吐槽一点的是,地图居然放在了下卷最后,导致在阅读上卷的时候,十分抓狂,维基百科上查,还不一定查得到,但是需要点赞的是,地图是我最近看的.关于国内翻译的中世纪书中,最详细的。作者:楚恻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四】

低成本制作,比广电总局还主旋律的电影频道出品,影片似乎拍成这样就属不易,于是评价“还行”,可惜这评价的无奈本不该在我们对于一部电影的评价体系内。

主创们拍得很认真,让我有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感慨;镜头也确有电影感,和一般的电视电影也有所区别,但就是无法打动我。虽然没有快进,但总是走神,努力调动自己的泪腺,可惜就是麻木之极,想来看《辛亥革命》时林觉民这段,都落下泪来。

首先是结构问题。不知是剧本阶段就在开场如此繁复,抑或后期剪辑时想出些花活儿,倒并非能否看懂的问题,而是这刻意的结构没有提供任何积极观影效果。

其次是情感问题。24岁就就义的林觉民与两年后抑郁而终的陈意映,这本应是悲情而浪漫的一个旧时代有热的青偶戏,可惜我看不到他们的“情”。中国彼时的满目疮痍是我们在学校历史书上学到的,影片也未及真正展现,林觉民到底看到的、体验到的是什么?难道仅仅当年先生一语就使这些青年们赴汤蹈火?这也缺一个“情”字。与其将如此之多的笔墨给予林觉民等人一次次祭拜恩师,倒不如落几笔他们周遭的世情,一点小事件就能凸显当时的国将不国。旧时人端庄守礼,但那是人前的守则,我也期待小夫妻于人后的憨笑嗔骂、耳鬓厮磨,他们未分离前越是甜蜜幸福,不日便人鬼殊途才越是悲情,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温和有礼,一个贤良淑德。于国少情,于家薄情。

我实在不想质疑主创的才情,只能质疑是否编剧与导演太过于恪守频道的审美,于是作品便平庸,又或者我也怀疑创作者对待题材的态度,太似被逼的命题,因为没有独有的情感与态度,于是结构再反复,也是流水账写就下来。

三是人物塑造问题。不可避免的群像,那些热青年却如同一个模子刻就出来一般,人与人似无性格差异、背景区别,尤其那在革命中也悄悄情意相许的小恋人,这组人物本应是林觉民与陈意映的最佳关照,却在片中彻底沦为废笔。

四是演员问题。不想就此太过评论,因为这其中也掺杂制片方的发行考虑与导演的要求以及控制能力。

片中,林父言:十年,真的是一晃,一晃,就是十年。

于生活,若无情感,不如背身决绝离去;于创作,若无情感,不如搁笔。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五】

影视开头,满面沟壑的老人波特带着孩子般淘气兴奋的眼神,从紧紧怀抱的包中拿出一张张旧照片,将百年乡情娓娓道来。百年时光倏忽而逝,红颜白发,战士枯骨,曾经生活的小村,曾经爱恋的女孩,曾经尊敬的人,曾经惊心和怦然的经历都被时光掩埋,“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二十世纪初,一战前夕,剧变前夜,老旧森严的等级制度根基破败,频临倒塌,新旧思想在此刻展开拉锯战,冲突之中闪耀着民主平等自由的火花,没落贵族惨淡经营,竭力维持体面的上流生活,靠土地牧场为生的农民依旧艰辛干活维持基本生活,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女性正逐渐摆脱传统男权制度的束缚,在英国社会中扮演着愈加吃重的角色。

广袤的牧场,阴沉的天空,泥泞的道路,简陋的房屋,这些勾勒出英国农民当时的生存处境,而新来到小村的牧师女儿Martha·Lane的出现,却调和了剧中的清冷。美丽青春的脸庞,笑颜明朗,落落大方,说着新奇的事物和想法,她不同于庄园小姐的傲慢冷艳、高高在上,也不同于农家妇女和女孩的羞赧或朴素,她的与众不同在于她是经历了新思想洗礼的'传教士,主张不分等级待人和民主、平等、自由。她努力担任当地女性的领头人,带领她们争取民主平等自由独立,为此承受误解仍四处奔走呼号,她给小村传递而出的其实是外面世界的讯息与变化。

波特的哥哥Joe为获得自由选择去当兵,却被始料未及的惨烈战事造成身心创伤,仍是个因逃兵而枪决的下场。

波特的父亲John,为过去所累,用酒精麻痹自己,喝酒打老婆打小孩还不好好干活,让穷的叮当响的家每况愈下。一直被村里人所鄙视。

妻子Grace坚韧地守护着两个儿子和丈夫,保护儿子躲避丈夫的暴力,一心要让儿子Joe远离丈夫获得自由之身,不曾想却换得如此结局,痛心疾首却以坚强内心支撑着这个家庭,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挺身站立绝不倒下,进工厂制鞋赚钱补贴家用,慢慢撑起了整个家庭。

教会波特用相机看世界,真实记录并坚守人生的Eyre老师因不愿人而以良心为由拒绝参军,因此带来牢狱之灾,这位优秀的灵魂导师因“懦夫之名”被村民唾弃和孤立。

I judge people by what they might be,—not are, nor will be.——Robert Browning

Eyre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正是他心中所想,是他期望他人评断自己时应遵循的原则。

波特的童年生活因哥哥被枪决而结束,曾经的仰望和依靠已不在,少年波特开始承担起属于他的家庭重担。

老人回忆往事时,说哥哥临走前让他照顾好家人。采访者问道,Did this make you feel responsible? 老人脸上闪过一丝难过。真叫人心疼。

第一季结尾,一战结束,137名参军的青壮年,归来时只有伤痕累累的25人,小村的纪念碑静静地矗立着,而纪念碑上的名字并不能让逝者安息,让生者不再悲痛。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六】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小孩,脱掉一件件衣服,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淘气的小姑娘,躲躲藏藏,我们认真地找啊,找啊。

桃花红了,那是春天的笑脸吧?

鸟叽叽喳喳地叫着,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在燕子嘴里叫,在玫瑰花枝头笑。

寒假刚刚过去,春天就悄悄地来了。风不再那么冷了,水也变暖了。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各种各样的果树开满了鲜花。粉红的桃花像小朋友的笑脸,金黄的油菜花像铺了一地的金子。一阵微风吹来,花儿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引来了许多小蜜蜂,它们一刻不停地采花蜜。

走进森林,就能听到鸟叽叽喳喳地叫着,还有那可爱的小松鼠,看见我们就和我们玩躲猫猫呢!

啊,这就是春天!

百年骑楼作文500字【七】

陶然

自2004年开始,我和仁强每年9月上北京,主要就是去看杨绛,还回母校北师大去出席“钱瑗教育基金”一年一度的颁奖大会。钱瑗是钱锺书与杨绛的独生女,是我们的老师。

早在2005年4月初,杨绛在给仁强和我的信中说:“应仁强之请,我将是你们的杨绛妈妈。”当然我也明白,这是因为钱瑗的关系。杨绛思念爱女,而我们在钱瑗最困难的时候,特别是仁强,又是可以说得上话的学生兼朋友。她百岁时我也曾打电话过去,她说,你要多保重!那时,我得重病,9月依然上京,上到她二楼的家,她心疼地说,不要做了!仁强你看住他!编杂志要动很多脑子的!

而她在今年6月28日写给仁强、树西的信中说:“张瑗(仁强的女儿,那时刚去北京,看望过杨绛说,陶然叔叔身体这会子特好。我确是不久前看见我们《文艺报》上有他的文章,好文章!”我也搞不清是什么文章了,但“好文章”之说当然只是鼓励,以前在她家闲聊时,她就笑说,以后陶然的文章,我一定要看!我想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一种情感在发生作用。她看到我们,便有如看到钱瑗一样。

那时我们极力鼓动,想载她到市内转一转,一起吃餐饭,告诉她现在北京城变化很大。但她总是无动于衷,淡淡地说,电视上也可以看到呀。我们以为不可能劝动她了,不料这次张瑗上京,却有本事把杨绛载走。杨绛在信中说:“张瑗颇有本领,干一行,擅长一行。她开车稳稳地,我坐了很放心。”看得出她很喜欢张瑗,除她个性可爱之外,当然这也是因她父母而起的移情作用吧!

2008年10月24日,杨绛给我和仁强写信说,“接到《香港文学》,特厚,打开一看,里面多了一本《城市文艺》,我老记着钱瑗的话,‘以后要留心陶然的文章’,所以两本刊物上的大文,都一一看了,真是上苍默佑,陶然当《香港文学》的总编,支持下来了。文章篇篇好,《城市文艺》的一篇(指我在该刊写的记仁强的《岁月悠悠,也匆匆》,文内有提及我们的老师钱瑗,尤令人神往。你们两位真是善人,瑗瑗最可怜的时候,得到你俩同情,帮她抵御了所有凌辱她的人。我在王德一(钱瑗的丈夫去世十天之后,就要下放干校,钱先生早已下干校,家里剩了她一人。她知道妈妈心痛她,不放心,反来安慰我说:‘妈妈,你放心,有人同情我。’你们的同情,她终身不忘。你们两个善人有善缘,也结成了终身的好友;我也由你们一念之仁,和你们都成了好友。所以我把《岁月悠悠,也匆匆》细细读了两遍,不胜感动。”

百岁杨绛,每天读书写作不止,晚上一点半就寝,早上六点半起床,中午休息两小时。吃得很清淡。我所知道的,是她已不怎么下楼运动,她说,下去不免碰到熟人,要寒暄一番。所以她每天在室内来回转圈走路,身上带七支铅笔,每走1000步就放下一支。难怪她脚步轻盈,那回,我们正聊着天,她忽然站起,步向写字台,去翻书。我和仁强悄悄趋近前去,只见那书是《孔子家书》。至于她正写的长篇小说,据透露,暂名《图书馆管理学》,已接近青,明年应可出版。这是新消息,我们在北京的时候,问起写作,她总是笑眯眯,不露一点口风。她总说,钱先生和阿瑗都走了,我的路也走完了!听得我们揪心。我们明明看到她步履矫健轻松自在,除了听觉较差之外,一切都好。她透露道,去年查出心衰,她依然谈笑风生,“这个病有两大好处,一是不传染,二是得干脆,自己不痛苦,也不烦人”。她的豁达,听得我们相顾无言。哪里知道镜头一转,她一笔一画写成的长篇小说已经悄悄地完成了!大概,这是《洗澡》续篇吧?

百岁老人杨绛,总是笑眯眯地坐在她家那张单人沙发上,伸手拍拍仁强和我的`手背,听不清了,就拿出纸笔,叫我们写下。还记得那回在她家,窗口的马蹄莲开得正旺,她娓娓道着,我转头一望,客厅靠墙那头,正挂着“我们仨”的合影,从左到右是:杨绛、钱瑗、钱锺书。

拓展阅读:

【人物档案】

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的《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80年代后,杨绛写一些散文、杂文、回忆短文,虽然都比较短小,但从平淡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和智慧。在92岁到百岁高龄之时,杨绛以她极富才华的笔触,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其中不仅仅用梦幻文学的方式讲述了钱锺书和钱瑗生前最后一段时光,而且回忆了很多当年夫妇游学欧洲以及建国后的种种往事。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