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传承木匠手艺作文(传统手艺的传承作文结尾)

传承木匠手艺作文(传统手艺的传承作文结尾)

更新时间:2024-04-18 20:43:50
传承木匠手艺作文(传统手艺的传承作文结尾)

传承木匠手艺作文【一】

曾经也问过妹妹,我问她是否知道爆米花时这么做的,她居然告诉我是用豆子敲裂了炸的,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我费尽口舌的向她展示我童年看到的爆米花的做法,而她却无法理解。

或许是深秋,或许已入冬,我在阳台上写作业。已是旁晚时分了,忽听得“嘭”的'一声,抬头,顺声而望,只见夕阳已落,晚霞已红,在楼下一棵正落叶的树边是一位爆爆米花的老人。现如今想想,那是何等的意境!便丢下笔,兴冲冲的去找妈妈,妈妈便找来了个袋子,装上几把大米,我在一旁却嫌不够。人们三五成群的围在老人的小摊子边上,每一次响声过后,那还算恬静的树下便有了各种声响:小孩子的欢笑声,塑料袋的声音,妇女付钱砍价的声音。一会儿又静下来,那样的乐此不疲,繁中生乐。

好不容易轮到我了,我在一旁小心地看着,在我看来,把硬邦邦磕牙的米粒变成又香又脆的爆米花实在是件奇事!那老人把米倒进炉子里,又从旁边黑乎乎的盒子中挖了勺白糖,我多希望他能多放点,他便一次又一次的摇动手柄,炉下的煤炭烧得通红,我喜欢站的近些,那老人便会和我说话,有的没的我们聊着。一会儿,他便会高声一呼:“要爆喽——”我便捂着耳朵跑向妈妈,“嘭——”如一声闷雷,在我看来,这比一样烟花还要精彩。

米粒与白糖的结合成了我童年的滋味,空气也变得如此香甜,我喜欢用手把爆米花刨出来,满满两大袋,如同堆沙子般有趣。付完钱,妈妈一手拎一袋,袋口冒着热气,我总伸手去抓一把,先是一粒一粒的吃,一把一把的吃,最后将整个嘴巴塞了个满,满足与喜悦充溢着整个口腔。若换成什么稀罕物,像是巧克力,一次只有那样的一小块,哪能带来如此的满足感。

回家后,解了袋子,索性将整个脸埋进爆米花里,乱嚼几口,还带着些温热,鼻间香气正浓,妈妈见了便呵斥一声:“干什么呢!”我一抬头,嘴上,鼻尖上,睫毛上如点点白雪,妈妈便会笑个不停。

现在回忆起这些童年乐事,手中执笔依旧,楼下越是另一番风景,怎叫人不心生伤痛。

传承木匠手艺作文【二】

在外婆家,有一张精美的竹席,光滑的竹席两头有各有一个大大的“喜”字,像一件珍藏品,每逢见到这张竹席,我都会想到村里远近闻名的”竹席人“——老蒋头。

老蒋头皮肤黝黑,瘦小的脸上一双明亮的小眼睛格外突出。高挺的鼻梁,宽大的嘴巴,看上去与干巴巴的脸不怎么相称,一双饱经风霜的手上满是老茧,是他编织席子的证明,也是他引以为豪的象征,更是他“竹席人”的徽章。

在平时,编织竹席可是项大活儿,只见他扛着把斧头,去竹林砍竹子,在村上,他砍的最快,不一会儿,他就手提几根竹子气定神闲地走回来,开始了他那独一无二的手艺——编竹席。

他先用蔑刀把竹子轻轻的砍成两半,再一次又一次的对半砍开,只见蔑刀在他手上闪来闪去,神奇极了,接着他仔细的又刮又掏,把每一处竹心都刮了个干净,然后不断的砍、削、刮,越砍越细,竹子在他手中听话的翻来折去。被他轻轻一划,便成了两半,最后成了细细的有韧性的竹篾,接着,就可以开始编了。

他轻松地把竹蔑翻来覆去,快速的编织着,从里往外,一圈又一圈的环绕着,像飞舞的彩蝶,一张席子的雏形很快就形成了。尤其编织最外层时,他屏息凝神,用手聚精会神地挑起,折,再挑起,再折……有时还会涂上颜色,编上图案,打结,这样,一张完美的竹席就完成了。

有一次,一户人家的竹席破了个洞,扔了又可惜,家里人都没有辙,正着急呢。老蒋头见了,接过竹席,看了又看,娴熟地抽出一根竹蔑,手执竹篾在席子上飞快的飞舞着,时而这儿剪剪,那儿编编,不一会儿,竹席就修好了。呵,竹席层次分明,完全就像新的一样,别人接过竹席,啧啧赞叹。

老蒋头他手艺高超,技艺娴熟,是当之无愧的“竹席人”。

传承木匠手艺作文【三】

六爷做了一辈子的木匠。

村里人都夸六爷的木工活儿做得好。可不是!六爷做的板凳,结实;六爷打的木床,稳当;六爷刨的桌板,平整;就连我儿时睡的摇篮床,也是六爷做的,依旧完好无缺地搁在储物室里。

也难怪,六爷这一辈子都在做木匠活儿!

人夸六爷时,他的眉角总是笑出木头般细细的纹路,摆摆手:“这活计,容易得很,谁都能做。”可干起活儿来,却是认真严肃,似乎千古难事摆在他面前,容不得丝毫马虎懈怠。

小叔跟在六爷后面学木工。路过六爷家门口的人常会听见里头六爷雄浑厚实的声音:“刨具端直些,一口气往前推,力要平要稳……”再伸长了头往里探时,便会看到六爷眼神专注地盯着木板,有条不紊地忙活着,俨然一副老师傅的认真样儿。琴瑟般的摩擦声中,满地的刨花散发着新鲜的木质清香。旁边的小叔却吊儿郎当地站着,眼神轻飘飘地瞄向六爷手里的动作,似乎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儿。

村里人都说,小师傅心气儿傲,哪懂老师傅的技艺啊。

再去探望六爷时,小叔已经不在家了。六爷坐在门口抽烟,烟味冲淡了些许的木香,眉头凝着几丝怒气:“这活儿哪有他想得那么简单,看轻了木头,准得吃亏!”我想起,小叔离家找活儿干时的'心高气傲的样子,又想起六爷做木活时的小心谨慎的态度,不禁叹了口气。

六爷做的木匠活儿,哪里是村里人所说的技艺,那是种把易事儿当成难事儿做的认真态度啊!可惜小叔不懂这个道理。

没出一个月,小叔拎着包灰头灰脸地回了家。他在外头打的木器,不是不够稳当,就是不够平滑,连续换了几户人家,都被赶了出来。六爷见了他,什么也没说,把他领进那个装满木头和工具的屋子。“去打一张八仙桌来。”缭缭的木香中,六爷坐在他身旁,看不太清神色,只听见他缓慢而庄重的语调:“这木活儿,的确容易,但要想把它给做好了,就得把它当成件大事儿来做。”顿了顿,他又接着说,“年轻人嘛,总有些气盛,出去闯荡一番也是好的,回来后,就得敛了性子,好好学。”

说着,我看见,六爷卷起了袖管,走到小叔身旁,拿起工具,低道一声“看着。”削刀切下,切口平整,刨具过处,细滑如镜。六爷似乎深谙手头上木料的生命之道,刨子沿着道道墨线像一艘小小的航船被他驾驶着。雪白的刨花一卷一卷地飘扬起来,像卷起的朵朵浪花,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四处弥漫。而六爷宛如在侍奉一件工艺品,面上神情庄重认真,似已沉浸在这话计之中……

这便是一种匠人精神吧。一个好木匠会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那些树木的生命,他们彼此尊重,彼此爱惜,认真地对待彼此。六爷就是这样一个纯粹而实在的老匠师。在六爷执着的梦里,不过是固执地坚守着木匠最为本分的意念——认真。用心对待手中的活,看似容易,却蕴含着无限深意。只因为这份把易事看作难事的态度,六爷手中的精美的木具活儿才看上去如此容易。

嗅到那深入骨髓的木香时,我听见六爷深沉厚重的音色:

“要记住,木匠难做啊!”

传承木匠手艺作文【四】

每当我坐在明亮的阳台窗前写作业时,每当我倚窗向外观望时,就常常想起制作这个窗的人,那位憨厚的小木匠。

那是前年的暑假,爸爸请来两个木匠为我们安阳台的窗户,可是第二天却只来了个小木匠。原来那个年龄大的小木匠头天晚上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就匆匆回老家了。

眼前这个十六七岁的小木匠,长得又瘦又矮,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还小。

“他能干得了吗?要不……”我听见爸爸妈妈小声嘀咕着。小木匠上前操着外地口音急切地说:“俺干得了,你们尽管放心。干不好,俺不收干活的钱,行了吧!”爸爸妈妈半信半疑地对视了好一阵儿才说试试吧!”这时,小木匠的脸上漾起了笑容。

他独自一人开始干活了。我出于好奇,不时地到阳台去看看。只见他时而熟练地锯,时而细心地刨。他吧刨好的木条麻利地组装成窗户框架。天气燥热异常,汗水已湿透了他的衣裳。傍晚,他刚吃过晚饭,就登上阳台边,两手举着一把电锯,在阳台顶上打起眼儿来。“嘟----嘟----”,声音震耳欲聋,只见钻下来的土落在他的头上。脸上。那灰土和汗水混在一起,他用手一抹,活像京戏里的大花脸。

“小师傅,歇会儿吧,喝点绿豆汤。”妈妈催促了好几遍,他才下来。

“你干活还真不含糊。”妈妈笑着夸奖他。

“俺的手艺不如师傅,可也不能委屈你们呀,昧心的钱,俺不挣!”说完,他腼腆的笑了笑。

我站在一旁想,这位小木匠不光有手艺,心眼也好。他话虽不多,但句句实在。真是掷地有声!这天,他一直感到天空缀满了星星,阳台顶上的八个眼儿钻好了才走。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来了。天气仍是那么闷热,使人透不过气来,他却什么都不顾只是埋头干着,干着。。。。。。上午,把窗户框架子固定在阳台上;下午,坚固美观的三面窗户也安上了。为了通风好,他还为我们安了一窗活动窗户。这个即实用美观的三面窗户全部完工了,爸爸妈妈啧啧称赞。

爸爸又拿出一些钱塞给他,说:“你的活儿干得很不错,这钱算奖金,请收下。”早已是大汗泠泠的小木匠憨憨一笑,坦诚地说:“你们满意,俺心里就踏实了。工钱俺已经收了,这个俺不能再要了!”说完,他背起工具袋就走,又忙着找活去了。这时,火辣辣的太阳正炽烤着大地,我们望着他瘦小的身影渐渐远去了。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想起这位值得敬佩的小木匠。我忘不了他那瘦小的身影,更忘不了她那颗闪光的心。“昧心钱,俺不挣!”这句话总是响在我的耳边。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