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我家的老顽童作文(家有老顽童作文600字)

我家的老顽童作文(家有老顽童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1-17 20:36:26
我家的老顽童作文(家有老顽童作文600字)

我家的老顽童作文【一】

??顽童-五年级

“丫头,回来啦!中午我刚进家门,就被妈妈的熊抱拥了个满怀。我比她高上一点,所以她抱我时下巴会抵在我的肩膀上,枯燥的发丝,杂乱的挠着脖颈,像是细密的电流穿过全身。

我急忙把妈妈拉下来,在一旁站好。她那双眼眨巴眨巴的望着我,头微微下垂了几分。分明没有语言交流,可我就是感觉到十分的委屈在身旁沸腾——妈妈委屈了。我只能重新给她一个拥抱,嘴上说着:“好吧,敷衍一下算了。可手上珍重的劲儿出卖了我的口是心非。

妈妈这才笑了,拉着我的手坐在桌边。一边揉着我的肉手,一边让我和她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儿。她就像是一个老顽童一样,喜欢听人讲故事。听到别人的'糗事会捧腹大笑,手上的劲儿不觉间就露出来了,狠命捏我的手,仿佛不是捏手,反倒是盘的文玩核桃,不盘出包浆来誓不罢休,真盘的我五官扭曲成梵高的画作。她听到别人的好事也会赞上几句,随后而来的就是几句带着笑声地揶揄:“你看看你不如人家吧,我没说错吧!妈妈这还真像电视剧里的老顽童,恶作剧之后还要到人前显摆,让被捉弄的人——比如我,气的牙痒痒,却无可奈何。

看着妈妈狡黠的笑容明晃晃的挂在脸上,眼里仿佛都盈满了活泼劲儿,我无计可施,只能在心里默念静心咒,我怎么会遇到这样一位老顽童呢?是上天安排好的。

每天中午,我妈妈都会比我早上一个多小时出门上班。她就会突然打开我的房门,扑到床上,兴冲冲地大喊一声:“丫头,我走了啊!直将熟睡着的我震醒,迷糊间看着妈妈瞪着发亮的眼睛看着我,我一下子清醒大喝一声:“妈呀!妈妈见我吓愣,达成了目的,从床上爬起来,颠哒的开门上班去了,只剩我一个人在床上恍然回神,想到妈妈刚才老顽童式恶作剧,我只得叹息。

我躺在床上睡回笼觉,迷迷糊糊的想:有时我们俩不像母女,像姐妹;有时她像是孩子,我像是大人,完全不像自己。我的老顽童,我的妈妈。

翻个身继续睡,在梦中呓语妈妈说过的话,老了把花儿戴,不好看也可爱!

我家的老顽童作文【二】

最近,张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名叫《顽童时代》,听张老师说,这本书内容非常精彩,情节十分有趣。我对张老师的话半信半疑。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的细细品读起来。

本书记述了20世纪40-50年代一位小女孩的童年生活。本文作者钟丽思在童年时代是一个不被人看好的捣蛋分子,是一个其他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跟她玩的坏孩子,在老师眼中是一个害马之群中的一员。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在许多年后竟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作家。

刚刚生下来的小丽思,因为种种原因被姨妈和姨夫带到香港,之后又乘火车回到重庆,回到爸爸妈妈的怀抱。之后在军营里度过了自己的幼年时代。

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邻居柴天惠建议丽思和小伙伴与俄罗斯的同龄小朋友写信。丽思认识了俄罗斯小伙伴沃洛加,并懂得了更多的知识。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过着优越的小康生活。很难想像半个多世纪前的生活。虽然,那时的资源是匮乏的,生活是贫穷的。但是,他们渴望学习知识的精神是充足的,思想是富有的。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的童年生活,那就去看顽童时代吧!

我家的老顽童作文【三】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不,都过了晌午,还在不停地练着她响亮的歌喉,还真是有点意思。“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边唱还边比划着,跟一个老婆婆的身份极不协调。像这种幼稚的歌曲啊,我早就听烦了,况且还打扰人家睡觉无奈之下,我只好小声说了几句:“还有完没完啊,都老了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姥姥就像顺风耳似的听到并回话了:“真是的,睁着眼睛说瞎话,谁老了?”我晕!

姥姥对音乐的热爱还体现在弹钢琴上。禁不住老人家的软磨硬泡,我只好勉强做起“老师”来。可她的手让人看不顺眼:她的手,根本不是弹钢琴的料,像螃蟹的钳子一样在钢琴上移动,而且老是弹错地方,更不用说什么节奏、轻重和旋律了。看到如此不成器的`学生,我忍不住批评:“人老了,连地方都找不准!”“乌鸦嘴,你少说几句好不好,没有听说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吗?”牢牢反驳的很快,我真拿她没办法。

姥姥的脑筋比我快。我们玩扑克牌,每人拿出两张,算24点,谁算得快或多,牌就归谁。唉,我真是“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很快便输得一干二净,两手空空了。姥姥踢毽子也特好!她每次与我比赛,都能取得胜利。她最多能踢二十多下,而且还能踢出不同的花样来,而我这个“茁壮少年”也只能踢十几下。姥姥真是不能不令人佩服啊!

姥姥真是个老顽童,虽然她年纪大了,但是她那颗童心是永远都不变老的!

我家的老顽童作文【四】

我家有一个老物件,每次经过书房,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是一个老饭盒,是我外公传下来的。

饱经风霜的它,表面上十分粗糙,像一位老者微笑着望着我。因为年代久远,已经不容易打开,每次只能小心地扒开一条缝朝里面看,一片黑乎乎的,隐约能看见一些黑色的斑点。看着看着,我又回忆起外公讲述的`他的故事……

外公说,那时他上大学,每天中午自带饭盒去食堂,食堂里的师傅就会把米放进他的饭盒里。外公家里有七个兄弟姐妹,都在上学,家里生活清苦,每次食堂的师傅放好米还没有蒸时,外公就会从里面抓出一把米出来,这样每天抓一把,一星期就能攒一整盒的米了。外公每周把自己省下的一饭盒米带回家,给平时不舍得吃米的太婆婆吃。那一天,外公把省下的米捧在手上兴冲冲的跑回家,他还要告诉太婆婆,他又考了第一。可走进家门,看见病床上脸色蜡黄、毫无色的母亲,他愣住了。“哐当”饭盒和米掉在地上。外公总跟我一遍遍讲述着这个故事,我每次听的都热泪盈眶。

那个饭盒在外公工作后还用了很长时间。外公说,看到这个饭盒就想到太婆婆。家人都十分珍惜它,一代又一代的人细心保护着这个饭盒,一遍又一遍的轻轻擦着上面刚落的灰尘。一天晚上,妈妈捧着那个饭盒严肃地对我说,这个饭盒是外公传给我的,现在我要把它传给你,你要保管好它呀!接过妈妈手里的那个饭盒,我手上多了一份责任。这个饭盒,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饭盒,它装满了艰辛,它是时光隧道的见证。它是外公成长同舟共济的朋友,它的故事像一杯咖啡,令人回味。

这就是我们家的老物件,一个饭盒。它的里面传递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新一任“保护人”的我,要把这份爱的家风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