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第一段是疑问句的作文(校园疑问句开头的作文50字)

第一段是疑问句的作文(校园疑问句开头的作文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8 05:05:49
第一段是疑问句的作文(校园疑问句开头的作文50字)

第一段是疑问句的作文【一】

一、教学内容:

反问句改陈述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更进一步学习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复习过程中的讨论交流,互相评价,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找到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师生讨论,同学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评价,集体反馈等。

五、教具准备:

幻灯片反问句改陈述句的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提出学习目标。

1、也示幻灯,学生观察分析,自由发言。

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他不是我们班的学生。

你们怎么能破坏环境呢?

问:比较这几个句子的句式和意思有什么异同?标点和语气有何不同?

2、学生发言。

3、教师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反问句改陈述句。

4、给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二)反问句换陈述句。

1、总结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2、出示反问句换陈述句的例题。

①教师出示例句,要生反问句换陈述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讨论学习。(小组讨论)

例句: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

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

②小组讨论学习。

③交流汇报。

幻灯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指导。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4、小结。

5、练习活动。

请同学拿出自己收集的反问句,和同桌同学互练互评,若有意见和答案分歧,与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讨论解决。

(三)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什么更大的收获?

第一段是疑问句的作文【二】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第一段是疑问句的作文【三】

1.①如果是环境描写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几方面。

②其他内容则可能是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以下简明扼要第一段的作用:

开门见山,点明中心;

设置线索,引出下文;

曲笔入题,设置悬念;

埋下伏笔,铺垫照应;

设置疑问,引人入胜;

比喻开头,有虚入实;

对比入题,强调主题;

类比引入,发人遐思;

侧面入笔,含蓄自然。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一段是疑问句的作文【四】

回答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也要区分在什么样的文体中。

记叙文中第一段的作用:

若是环境描写,其作用有: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与背景;

(2)渲染了××环境气氛;

(3)烘托人物的××情感;

(4)预示人物的××命运;

(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若不是环境描写,一般是: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3)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4)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为××作铺垫等

说明文中第一段的作用:

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总分总结构中的总领全文。

议论文中的第一段的作用:

引出××的论点或论题;作为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总分总结构中的总。

第一段是疑问句的作文【五】

又一个静谧的夜晚,柔和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一切都被月光笼罩。

耳边,风缓缓地吹着。我坐在门边不停地叹息,手中的织布机也停了下来。风好像在说:“木兰,你在想什么?你在思念什么?”我默默地说:“我没想什么,也没思念什么。”可我依旧坐在织布机旁思考。昨天晚上,父亲受到了天子寄来的征兵文书,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我知道,皇上又要征兵了,那么多卷文书,都有父亲的名字,好像在催促父亲赶快出征。我心想:唉,年迈的父亲没有大儿子,姐姐也要疾病缠身,难道要让年幼的弟弟代替父亲出征吗?该怎么办才好啊!唉——看来只有我代替父亲出征了!我将决定告诉了爹娘。爹沉默不语,低着头;娘听了,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你可是女子啊,木兰!你怎么能从军呢?”我心意已决:“娘,你不用说了!我会女扮男装的,这样不会有人发现的!”母亲见我坚决的样子,也不再说什么,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你自己可要小心啊!”我点了点头:“我会的!明天一早我就去集市买马具。”“爹娘,其实我也舍不得你们啊!不过现在只有这一个办法了。我怎么可能让年迈的\'爹和年幼的弟弟上阵敌呢?”我在心中默默地说。

第二天清早,我跑遍了东西南北四个集市,买齐了骏马、马鞍、马鞭等物品。我匆匆回到家中,整理好包袱,便和爹娘辞行。我强忍住离别的伤痛,不让自己流下眼泪。我知道,我越伤心,他们就会越担心,我必须让他们放心。我骑上骏马,一甩马鞭,马儿便飞驰起来。傍晚,当我来到黄河边,已有了丝丝凉意。忽然,我好想听见爹娘在叫我,不,那是幻觉罢了!这里只有黄河流水的哗哗声。第二天早晨我又向黄河辞行,继续赶路。傍晚,我到达了黑山头。我坐在草地上,望着那皎洁的月亮,听着燕山胡人战马那嘹亮的叫声,只感到一片片凄凉!我只有奋勇敌,保卫好我的国家,才能早日见到爹娘啊!

第一段是疑问句的作文【六】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在小学阶段来说,也就是把句子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但是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小窍门:

1:把句子改为相反意思。一般情况下,无“不”加“不”,有“不”去“不”。总之,把句子总体大的意思改为相反。有些句子不用加上或去掉“不”也能改为相反的如:第8题

2:在改为相反的词语前边加上反问词。反问词一般有:难道.....吗怎么.......呢怎能......呢或者有时候单单只有难道怎么呢吗这些词。

3:把句号改为问号。

例子:李晓在比赛中为班级争了光,我们应该为他庆功.

1:改为相反的词语是:“应该”改成“不应该”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2:一般情况要在改为相反的词前边加上反问词,随便选择一个反问词,如选择难道.....吗,也可以选择其他反问词,句子变成:李晓在比赛中为班级争了光,我们难道不应该为他庆功吗。3:最后不要忘记把把句号改为问号。最后句子变成反问句是:李晓在比赛中为班级争了光,我们难道不应该为他庆功吗?*注意这是一般的方法,具体到每个句子,就要先理解透彻句子的意思。

1我们劝阻同学吵架是对的.

2失败了还得干,不能知难而退.

3晓彬是我的好朋友.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看到你有苦难,我必须帮助.

6毒性拷打不算什么.

7听了他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

8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不上这样的陡坡.9我们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10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特别喜欢.

11我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

12我们是小学生,要好好学习.

1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14黄山的云海令人流连忘返.

15我们不被困难吓倒.

16为了使西安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17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18如果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19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里最会长蛔虫.

20登泰山看日出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

21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22对这种坏人环视,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3没有比锻炼身体,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24你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不会忘记.

25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手术台.

26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27植物学研究的对象在自然界,我不能离开这个对象.28许多亲爱的勇士再用他们的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我这样

不负责任的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29没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的炮火把你们的阵地掀翻

更重要的事了.

30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

不起的事情.

31许多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

叹不已.

以下的答案都是选用难道.....吗怎么.......呢怎

能......呢其中一个来反问词来做的,同学们可以选用另外一个也(来自:WWw.Hnns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