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人>

写外婆的生日的作文(描写外婆的作文六百字左右)

写外婆的生日的作文(描写外婆的作文六百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4-06-12 23:53:30
写外婆的生日的作文(描写外婆的作文六百字左右)

写外婆的生日的作文【一】

我们家有一位名副其实的热心人——外婆。她已经五十多岁了,原本乌黑的头发布满了银丝,眼皮也耷了下来,没有了年青时的神韵。她额头上布满了像蚯蚓一般的皱纹,手上也有了老茧,这可不是她写字写出来的,而是因岁月的流失,做家务做出来的。但外婆人老心不老,她有一颗火热的心。

记得一天早上,我睁开眼睛,来到窗前,推开窗户,一束阳光洒进我的卧室。我朝楼下望去,邻居沈阿姨刚晾完衣服,然后提着包,跨上自行车,“叮铃铃”走远了。

中午,我正趴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书。“轰隆隆,轰隆隆”,差点把我从床上掉下来。我急忙探出脑袋,朝窗外望去。只见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呀!不好,要下雨了!”我赶紧跑向厨房,告诉外婆。

外婆正在做饭,一听我的喊声,连忙放下菜刀,关上火,冲出厨房,慌慌张张地跑到楼下,把衣服从衣杆下掀下,又把邻居的衣服掀下抱起,快步跑回家。

一进家门,大雨倾盆,雨水像瀑布一样,“哗啦啦,哗啦啦”地向下倾,打得窗户“啪啪”直响,地面上溅起一团团,一簇簇水花。外婆放下衣服,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拍拍胸脯说:“好险啊!终于抢回家了。”说完,又回到厨房忙了起来。

吃完饭,外婆坐在沙发上,小心翼翼地叠衣服,横一折,竖一抹,像照顾小宝贝一样。不一会儿,衣服宛如熨斗烫过一样平平整整地叠起来,再加上我家的衣服,像两座小山。

傍晚,“叮铃铃”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邻居下班回来了。正在她开门时,外婆已抱着一叠“小宝贝”走到她身边。她欣喜若狂,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嘴角一个劲地向上翘,接过散发着太阳味的“小宝贝”进门,嘴里不停地说“谢谢,谢谢!”外婆的眼角开了菊花,摆着手说“不用谢,不用谢!一点小事,何足挂齿。”

外婆,可真是一位热心人。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下雨天给人收被;别人穷困时,还会给人钱……

外婆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啊!从此我们便叫外婆“热心外婆”。

写外婆的生日的作文【二】

灶前的炉火,升腾起氤氲的热气,暮霭一样散开。火光映射在我的手臂上,像溅开的麦芒。炉内的水气顶起炉盖,发出“扑扑”的声响。我闭上双眼,细细地谛听,那是外婆的帆布鞋摩挲地面时柔柔的.足音。

外婆,我已忆不起我咿呀学语时您教我的歌谣,我也无法遥想我酣然入梦时您喃喃的细语。我只能倾听,您编织的纸风铃摇摆时的回响,您烧水的锅炉中水起的余音。

拨弄纸风铃,抚平每一处皱褶,仿佛触摸您多茧的双手。每一只铃铎都留下您指间的纹路,每一次翻折都留下您掌心的裂痕。我仿佛看到,您安详地坐在床头,双手折叠着纸风铃,老花眼镜后,是慈爱的目光。我仿佛听到,一根根针正缓缓穿过铃身,摩擦出吱呀的声响,又串起一只只风铃,在微风中摇摆、歌唱。

朦胧的晨曦中,我耳旁似在萦绕,灶前锅碗盆勺所演奏出的奇异的交响。睁开迷蒙的睡眼,侧耳倾听,那是您早起后,为我做饭的声音。我于是披衣起床,只看到炉火前的你,正向灶里添柴,身前的炉子里,蒸腾出扑扑的水气。您的帆布鞋伴随着身体,微微颤动,单薄的身影下,又传来鞋底细切的声响。火光中,我的泪与灶中的柴,一起消融。

如今,您已离我而去,但每当我闭眼倾听时,那窗外的纸风铃和炉内的水气却告诉我,您的帆布鞋又出现在床头和灶旁。

写外婆的生日的作文【三】

当我每一次回到家乡时,在家早就盼着我们回来的人之中的一个,就是我的外婆。外婆今年七十多岁了,个子不高,眉慈目善,耳朵有一点儿背,脸上、额头上满是皱纹,外婆的身体很好,但是有时也会出些小毛病,我十分……

当我每一次回到家乡时,在家早就盼着我们回来的人之中的一个,就是我的外婆。

外婆今年七十多岁了,个子不高,眉慈目善,耳朵有一点儿背,脸上、额头上满是皱纹,外婆的身体很好,但是有时也会出些小毛病,我十分尊敬外婆。

提到我对外婆的尊敬,理由多了,外婆做的,让我觉得敬佩的事,那也多了,而让我印象最深,也是最近才发生的,就只有这件了。

虽说我的家乡地处平原,几乎没有山,所以外婆从未登过山,但是今年暑假我、爸爸妈妈带外公和生着肠炎的外婆去新乡南太行山系中的九莲山登山时,外婆表现得好得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们分两天登山,上午12时的山脚下十分炎热,山脚下树木极少,我们没有带伞,并且上山的坡道特别陡峭。我们在山脚下匆匆吃完午饭,就开始登山了。在这天上山的过程中,外婆热的满头都是汗,时不时坐在一块石头上擦一把汗,喘几口气,但外婆从没说过一个“累”字,最后,我们到了半山腰的村庄,找了个旅店休息了一晚,准备明天继续登山。

第二天,早上五时才下过雨,半山腰到山顶的路上因为有很多树,太阳晒不到,所以上山的泥土路和石阶上存了许多水,走在上面老是打滑,甚至有时候还要踩着布满青苔的大石块上走过从山顶流下来的水汇成的小溪,外婆跟着我们走了很远,遇到陡峭的石阶时还手脚并用地扶着上面的石阶和泥土路前进,并且没有休息半分钟,也不觉得累。直到我们登上了山顶上的的后台,外婆才在树旁的长凳上坐了一会儿,我们就下山了。外婆还就地取材地在附近找了一根长木棍当手杖使。

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勇于挑战自己,这就是我的外婆。